屁話!如果周瑜真實現了這個目標,肯定第一個就把劉備給滅了。
“我定將將軍之言如實轉達給主公。”諸葛亮不露聲色的說道。
周瑜總算搞定,勸說聯盟任務圓滿成功,王寶玉跟諸葛亮一道開心的離開了周瑜的府宅,路上,王寶玉不禁對諸葛亮誇讚道:“先生,你可真厲害,這麽長的詩也記得啊!”
諸葛亮卻歎了口氣,說道:“此等吟風弄月之事,本難登大雅之堂,怎奈周瑜偏好於此,隻好附和之。”
“不會吧,是你現編的啊?”
“是我為了救你,信口而言之”
“嘿嘿,我們這也算是心有靈犀,珠連璧合。”王寶玉厚臉皮的說道。
“寶玉,以後出言需謹慎,幸好我事先得知,曹操有意要建銅雀台,否則今天卻也很難將那周瑜蒙騙過去。”諸葛亮仍然心有餘悸。
“銅雀台還沒建成?”王寶玉一愣。
“當然!”
“這麽說,曹植也沒寫過什麽詩?”
諸葛亮嗯了一聲,道:“從未聽聞。”
王寶玉徹底無語了,看來,書上寫的智激周瑜一事,竟然是空穴來風,卻被自己瞎攪和給促成了。
事實上,兩年之後,曹操才開始修建大名鼎鼎的銅雀台,他最有才華的兒子曹植同學,也確實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銅雀台賦》。
無獨有偶,上麵有句和諸葛亮很相像的話,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這裏的二橋指的是連接銅雀台與玉龍台、金鳳台的兩座橋,好像跟天上的彩虹一般。
很明顯,此橋非彼喬,據說曹植做此賦之時,周瑜已經死了,隨著時光飛逝,一千八百年後,還有人說曹植並沒有寫過這樣的詩賦,不過,如此優美的文字能傳承下來,後來人又有誰真的在乎其中始末呢?
又在驛館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魯肅再次匆忙趕來,說孫權有請,諸葛亮和王寶玉二人顧不得吃早餐,連忙向著朝陽宮趕了過去。
還是在那間頂樓的圓形房間裏,孫權的桌案之前,密密麻麻的站著上百位文臣武將,孫權表情凝重的當眾正式宣布:“諸公,曹操老賊覬覦江東久矣,孤與老賊誓不兩立,決意要與之一戰到底。”
武將們立刻發出了一片歡唿,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文臣們卻是一片歎息,人人垂頭喪氣,好似大難臨頭,卻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張昭的例子就擺在前麵,這時候還在家關禁閉呢,誰要是這個時候亂說話,隻怕很難有好結果。
孫權根本不看這些文臣們,對周瑜道:“公瑾,此次征伐曹操,孤便拜托你了。”
“臣願與曹操決一血戰,雖萬死猶不辭!”周瑜激動的說道。
孫權拔出自己的寶劍,大聲宣布道:“今命周瑜為大都督,統領三軍,凡有不聽號令者,無論親疏遠近,即可以此劍誅之,不必奏報。”
說完,孫權便把寶劍遞給了周瑜,周瑜雙手接過寶劍,淚光盈盈,再三叩頭稱謝。
孫權接著宣布老將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兼任江東特使,一切安排妥當,孫權這才對下方的諸葛亮笑眯眯的說道:“孔明先生,可否留在此地,助公瑾一臂之力?”
周瑜有點不高興,他自負的認為一切單獨都能搞定,諸葛亮又算什麽,況且還不是江東的人。
諸葛亮看了一眼周瑜,略微一猶豫,隨即點頭道:“蒙孫將軍不棄,願意效勞,早晚拱聽都督驅策。”
聽到“驅策”這兩個字,周瑜這才微露笑容,心中暗道,諸葛亮啊諸葛亮,看我怎麽收拾你!最好趁機找個麻煩滅掉,以防他們將曹操建銅雀台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說出去,也省得媳婦認錯人。
孫權交代完,又把目光移向了王寶玉,思忖了半晌,才又說道:“寶玉,你暫領我之伴郎一職如何?”
啥?又是伴郎?難道孫權也認為自己是小福娃?王寶玉不禁一呆,不明白孫權這是啥意思。
諸葛亮則又是輕聲咳嗽又是使眼色的,讓他趕緊麻溜的答應,王寶玉隻好拱手道:“願為孫將軍效犬馬之勞。”
“你雖為伴郎,卻不必常伴我身側,可在軍中自由行走,凡事也可直接見我,這塊令牌你先收好,無論你去往何處,諸位不可阻攔。”孫權說道,從袖中取出一塊鑄鐵狀的令牌,身側之人連忙接過,轉遞給了王寶玉。
大家伸長脖子一看,都發出了唏噓的感歎之聲,周瑜看見令牌,臉上也頓時變了色,帶著幾分的嫉妒,也有幾分惱羞,哼了一聲,將臉別過去。
王寶玉雙手恭敬的接過來,此時也看清了令牌上的兩個隸書大字,我靠!不要誤會,這兩個字是感歎詞,令牌上麵寫著的正是,免死!
嘿,孫權也給了自己一塊免死令牌,這麵子真夠大的。王寶玉心中樂開了花,他就喜歡這玩意,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收藏價值,於是一再躬身表示感謝。
感激之餘,王寶玉也有些納悶,難道孫權看出來自己是個惹禍精,所以才主動賜予自己一塊免死牌嗎?
隻不過,孫權也沒解釋原因,隨即宣布散會,還通知周瑜若幹人等,會後再到他辦公室繼續商討打仗事宜。
離開朝陽宮,王寶玉的胸脯挺得老高,心裏十分得意,安全徹底有了保障,到哪兒也沒人敢惹,嘿嘿,本人就是有魅力十足,居然把孫權也給征服了。
孫權是何等人物,王寶玉當然沒有這個能耐輕易搞定他,其實這一切都是孫尚香昨晚找到了哥哥孫權,替王寶玉爭取的。
至於孫尚香為什麽要幫王寶玉,隻怕她自己也說不明白,也許這個男人有趣,也許這個男人癡情,反正她就是不想王寶玉遭遇危險,甚至還希望有機會能和他一起做遊戲。
又過了一天,魯肅這才拿來了所謂的聯盟書,上麵蓋了孫權的大印,上麵還明確標明了一件事兒,攻伐曹操所獲的糧草輜重以及土地,均歸江東所有。
“我定將將軍之言如實轉達給主公。”諸葛亮不露聲色的說道。
周瑜總算搞定,勸說聯盟任務圓滿成功,王寶玉跟諸葛亮一道開心的離開了周瑜的府宅,路上,王寶玉不禁對諸葛亮誇讚道:“先生,你可真厲害,這麽長的詩也記得啊!”
諸葛亮卻歎了口氣,說道:“此等吟風弄月之事,本難登大雅之堂,怎奈周瑜偏好於此,隻好附和之。”
“不會吧,是你現編的啊?”
“是我為了救你,信口而言之”
“嘿嘿,我們這也算是心有靈犀,珠連璧合。”王寶玉厚臉皮的說道。
“寶玉,以後出言需謹慎,幸好我事先得知,曹操有意要建銅雀台,否則今天卻也很難將那周瑜蒙騙過去。”諸葛亮仍然心有餘悸。
“銅雀台還沒建成?”王寶玉一愣。
“當然!”
“這麽說,曹植也沒寫過什麽詩?”
諸葛亮嗯了一聲,道:“從未聽聞。”
王寶玉徹底無語了,看來,書上寫的智激周瑜一事,竟然是空穴來風,卻被自己瞎攪和給促成了。
事實上,兩年之後,曹操才開始修建大名鼎鼎的銅雀台,他最有才華的兒子曹植同學,也確實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銅雀台賦》。
無獨有偶,上麵有句和諸葛亮很相像的話,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這裏的二橋指的是連接銅雀台與玉龍台、金鳳台的兩座橋,好像跟天上的彩虹一般。
很明顯,此橋非彼喬,據說曹植做此賦之時,周瑜已經死了,隨著時光飛逝,一千八百年後,還有人說曹植並沒有寫過這樣的詩賦,不過,如此優美的文字能傳承下來,後來人又有誰真的在乎其中始末呢?
又在驛館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魯肅再次匆忙趕來,說孫權有請,諸葛亮和王寶玉二人顧不得吃早餐,連忙向著朝陽宮趕了過去。
還是在那間頂樓的圓形房間裏,孫權的桌案之前,密密麻麻的站著上百位文臣武將,孫權表情凝重的當眾正式宣布:“諸公,曹操老賊覬覦江東久矣,孤與老賊誓不兩立,決意要與之一戰到底。”
武將們立刻發出了一片歡唿,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文臣們卻是一片歎息,人人垂頭喪氣,好似大難臨頭,卻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張昭的例子就擺在前麵,這時候還在家關禁閉呢,誰要是這個時候亂說話,隻怕很難有好結果。
孫權根本不看這些文臣們,對周瑜道:“公瑾,此次征伐曹操,孤便拜托你了。”
“臣願與曹操決一血戰,雖萬死猶不辭!”周瑜激動的說道。
孫權拔出自己的寶劍,大聲宣布道:“今命周瑜為大都督,統領三軍,凡有不聽號令者,無論親疏遠近,即可以此劍誅之,不必奏報。”
說完,孫權便把寶劍遞給了周瑜,周瑜雙手接過寶劍,淚光盈盈,再三叩頭稱謝。
孫權接著宣布老將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兼任江東特使,一切安排妥當,孫權這才對下方的諸葛亮笑眯眯的說道:“孔明先生,可否留在此地,助公瑾一臂之力?”
周瑜有點不高興,他自負的認為一切單獨都能搞定,諸葛亮又算什麽,況且還不是江東的人。
諸葛亮看了一眼周瑜,略微一猶豫,隨即點頭道:“蒙孫將軍不棄,願意效勞,早晚拱聽都督驅策。”
聽到“驅策”這兩個字,周瑜這才微露笑容,心中暗道,諸葛亮啊諸葛亮,看我怎麽收拾你!最好趁機找個麻煩滅掉,以防他們將曹操建銅雀台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說出去,也省得媳婦認錯人。
孫權交代完,又把目光移向了王寶玉,思忖了半晌,才又說道:“寶玉,你暫領我之伴郎一職如何?”
啥?又是伴郎?難道孫權也認為自己是小福娃?王寶玉不禁一呆,不明白孫權這是啥意思。
諸葛亮則又是輕聲咳嗽又是使眼色的,讓他趕緊麻溜的答應,王寶玉隻好拱手道:“願為孫將軍效犬馬之勞。”
“你雖為伴郎,卻不必常伴我身側,可在軍中自由行走,凡事也可直接見我,這塊令牌你先收好,無論你去往何處,諸位不可阻攔。”孫權說道,從袖中取出一塊鑄鐵狀的令牌,身側之人連忙接過,轉遞給了王寶玉。
大家伸長脖子一看,都發出了唏噓的感歎之聲,周瑜看見令牌,臉上也頓時變了色,帶著幾分的嫉妒,也有幾分惱羞,哼了一聲,將臉別過去。
王寶玉雙手恭敬的接過來,此時也看清了令牌上的兩個隸書大字,我靠!不要誤會,這兩個字是感歎詞,令牌上麵寫著的正是,免死!
嘿,孫權也給了自己一塊免死令牌,這麵子真夠大的。王寶玉心中樂開了花,他就喜歡這玩意,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收藏價值,於是一再躬身表示感謝。
感激之餘,王寶玉也有些納悶,難道孫權看出來自己是個惹禍精,所以才主動賜予自己一塊免死牌嗎?
隻不過,孫權也沒解釋原因,隨即宣布散會,還通知周瑜若幹人等,會後再到他辦公室繼續商討打仗事宜。
離開朝陽宮,王寶玉的胸脯挺得老高,心裏十分得意,安全徹底有了保障,到哪兒也沒人敢惹,嘿嘿,本人就是有魅力十足,居然把孫權也給征服了。
孫權是何等人物,王寶玉當然沒有這個能耐輕易搞定他,其實這一切都是孫尚香昨晚找到了哥哥孫權,替王寶玉爭取的。
至於孫尚香為什麽要幫王寶玉,隻怕她自己也說不明白,也許這個男人有趣,也許這個男人癡情,反正她就是不想王寶玉遭遇危險,甚至還希望有機會能和他一起做遊戲。
又過了一天,魯肅這才拿來了所謂的聯盟書,上麵蓋了孫權的大印,上麵還明確標明了一件事兒,攻伐曹操所獲的糧草輜重以及土地,均歸江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