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疾風進來有事稟報,聽了衛若蘭的話,他麵上卻無害怕之色,笑嘻嘻地道:“大爺別怪我,原是大爺說了,尤家那邊有消息就來告訴大爺。”
尤家?衛若蘭想起之前的安排,道:“有什麽消息?”
疾風笑道:“寧國府的珍大爺前兒迴京,特特和蓉哥兒請薛大爺吃酒,不知怎地叫尤二姑娘出來一見。尤二姑娘原是天生的尤物,何等溫柔標致,薛大爺一心看上了,當時就央珍大爺親自保媒,兩家正商議著如何擺酒唱戲的熱鬧。”
衛若蘭愕然道:“薛蟠糊塗倒罷了,其母妹精明異常,願意叫薛蟠娶進門?”尤二姐一無所有,不是娘家絕戶的夏金桂,可以讓薛家發一筆絕戶財。
疾風道:“哪裏是娶親,竟是納妾!”將自己得到的消息盡數告知衛若蘭。
衛若蘭聽了,恍然大悟。
原來,賈珍近來守孝,耐不住寂寞,常悄悄去尤家和尤氏姊妹廝混,尤氏雖知道,卻一直都不理會。本來尤氏姊妹和賈珍父子如魚得水,甚是自在,不想尤二姐開春後想著自己一年比一年大了,賈珍無意迎娶自己進門,又處父孝之期,如何願意蹉跎下去?尤老娘問了賈珍幾迴,問他給女兒挑的女婿在哪裏,可巧賈珍也覺得尤二姐膩煩了,答應給尤二姐挑人家。
賈珍倒是想將尤二姐配給賈璉,尤老娘母女也看中了賈璉,奈何賈璉不肯,賈珍迴來後又提了一次,父子兩個被登門的鳳姐罵得體無完膚,隻得作罷。
賈璉不要,別的人家也看不上尤二姐,賈珍思來想去,想到了向來揮金如土的薛蟠。薛蟠早在賈家族學裏上學時就被引誘得比從前壞了十倍,他又是有錢無心的人,誰不叫他一聲薛大傻子?便是尤二姐有婚約等事也容易瞞過他。
因此,賈珍特地擺酒請薛蟠,又叫尤二姐出來敬酒。
見到模樣兒比香菱毫不遜色的尤二姐,薛蟠果然上了心,雖然香菱生得不俗,但是終不及尤二姐的風情,混了兩日熟了,尤二姐便哄薛蟠聘娶自己為正室。
薛蟠心裏正憐愛尤二姐不盡,哪裏受得住尤二姐柔情相對,立刻滿口答應,迴家同薛姨媽一說,薛姨媽卻是勃然大怒,狠狠地罵了薛蟠一頓,一口拒絕,乃道:“你屋裏已經有了一個香菱,還有什麽不足?去勾搭珍大爺的小姨子!香菱模樣標致,舉止溫柔嫻靜,又懂詩書,一般的主子姑娘哪個及她?我心裏想給你娶一門好親,不是尤二姐這樣的,她配你不上!”
薛姨媽越說越傷心,忍不住淚如泉湧,哭訴薛蟠做生意不成,反在這些上麵用心思,又說尤二姐遠不如香菱幹淨,哪裏配進自己家的門。
薛蟠性子上來,執意要娶,母子兩個爭得不可開交,反而是寶釵解勸了一迴,道:“媽,哥哥既然看上了尤二姐,娶作二房便是,何苦爭得臉紅脖子粗?倒傷了母子情分。況且,尤二姐終究是東府裏珍大奶奶的娘家妹子,又是珍大爺親自保媒。”
薛姨媽聽了,想到寶釵的親事,若得東府照應倒是好事,心中暫息怒火,含淚道:“我的兒,你所言不錯,若不答應下來,隻怕得罪了珍大爺和珍大奶奶。”
薛蟠不在意尤二姐是妻是妾,隻要薛姨媽答應讓尤二姐進門即可。
薛姨媽親自和尤氏商量了一迴,尤氏本就待這兩個繼母帶來的妹子淡淡的,隻想打發出去,哪裏在意是妻是妾。而尤老娘想著薛家大富,金山銀海用不完,寶釵又是早定下來的寶二奶奶,雖說薛蟠不如賈璉俊美,卻也周正,心下十分滿意。
雖未達到自己的要求,但是尤二姐一心想找個終身之靠,見到薛蟠搬來給她的那些金銀首飾、綾羅綢緞等物,每日都吃山珍海味,也便同意了。
兩家說定,於是擇吉日擺酒唱戲。
衛若蘭失笑道:“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我道薛家當真應了這門親事,竟是納妾。不過,薛家早非士族,哪裏來的身份納妾?一個不夠,還有第二個。”
疾風道:“大爺理他們做什麽?說是納妾,也隻是擺酒唱戲、一乘小轎抬進門罷了,那個香菱是買來的丫頭。如今說是納尤二姐做妾,有沒有納妾文書還是兩說呢。倒是寧國府動作快,已經悄悄地強逼著尤二姐原先的未婚夫張華寫了退婚書,父子兩個得了二十兩銀子。”
衛若蘭微微點頭,忽然又問道:“尤家還有什麽動靜?”
疾風說沒有,衛若蘭不語。
隻要不牽扯到柳湘蓮和自己,對於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所作所為,衛若蘭並不放在心上,然而此時尤二姐已決定嫁作薛蟠之妾,三天後進門,自以為有了終身之靠,很可能就會想辦法給尤三姐找人家,不知尤三姐是否提起柳湘蓮?
衛若蘭默默想了片刻,覺得依照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性子,倒是很有可能。
尤三姐惦記柳湘蓮至今六年了,豈會因尤二姐嫁的人從賈璉變成薛蟠,她就改了自己的心意?可不能叫她壞了柳湘蓮的婚事。
想
罷,衛若蘭吩咐疾風著人繼續留意尤家的動向。
疾風答應下來,疑惑道:“大爺怎麽就叫人留意他們家呢?他們能做出什麽事?就是已經做出來的事情,我想來想去都覺得和咱們家不相幹。”
衛若蘭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我叫你打聽尤家從前的事情你沒有去打聽?你若是打聽到了就知道我為何叫你留意了。不過,自始至終他們家都和咱們家無關,我是替自己的兄弟留心,免得將來出了事後悔莫及。”
疾風尋思半晌不得要領,搖搖頭出門吩咐人辦事去了,順便打聽從前的事情。
衛若蘭亦出了書房,去料理自己跟前的事情,親自打點聘禮等物,他想黛玉不肯讓自己把銀子送到她手裏,無非是因為那麽大一筆銀子運過去,榮國府臉麵上不好看,世人也會提及林如海,倒不如改換成別法交給黛玉。
衛若蘭認為,唯有嫁妝才是女子不容外人覬覦的財物,這筆銀子過了明路對黛玉更好。
沒兩日,他就想到了一個極妥當的法子,用這十幾萬兩銀子買上幾處莊田和鋪子房舍放在黛玉名下,然後將地契房契交給黛玉即可,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日後這些莊田商鋪房舍都有進項,皆為黛玉的梯己。
衛若蘭請來林濤跟他說明,林濤十分讚同,迴家就叫妻子轉告黛玉,問她願意不願意。
黛玉聽林濤家的說完,覺得比送銀子過來強得多,也不容易引人注目,側頭想了想,莞爾道:“何苦這麽忙忙碌碌的?我原說嫁妝已極豐厚,很不必再多這些。既然他執意如此,那便如此做罷。林叔和媽媽手裏的那些銀子也不必送來,瞧著置辦些賺錢的營生。”
林濤家的笑應道:“等我迴去就跟林濤說一聲,姑娘不缺莊田,倒不如置買幾個鋪麵,或是賃出去,或是自己請人做生意,年年都有進項。”
黛玉沉吟片刻,道:“不必弄別的,買了鋪子就開書肆,專賣筆墨紙硯書籍等物。”
林濤家的聞言一怔,隨即頷首道:“姑娘說的是,開書肆倒比做別的清雅些。姑娘愛看書,又愛寫字,自己家有了書肆,就單揀上好的用,不必往別處買來。”
黛玉一笑,道:“等書肆開了,就將咱們家收藏著的那些書籍抄錄一份放在鋪子裏,或是請人抄錄來賣,或是賃出去供人傳抄,都是風雅之事。咱們家有許多書外麵都沒有,傳到如今,敝帚自珍終究沒有什麽意思,倒不如造福於人,不致失了傳承
。”
每每想到書稿中林家風流雲散,自己淚盡夭亡,祖上五代曆年累積的許多書籍字畫都不知是何下落,黛玉頓覺心痛不已。
林濤家的不知黛玉心中所想,讚道:“姑娘大方,迴去我就叫林濤去辦。”
說著,又將林家族中各人添妝之物奉上,附以清單。
黛玉親看了一迴,以示重視,然後方命雪雁收了,也將這兩日從自己房中收拾出來的東西叫林濤家的帶迴去,有各色綾羅綢緞、有各色玩器、也有各色宮花等等,皆是宮中之物,但送到林家堂族各人手裏又不會惹出煩惱。
林濤家的笑道:“姑娘料理事務越發精細了,這些給他們都是頂頂體麵的東西,必然十分歡喜,尋常人家哪裏摸得著宮裏的東西?”
黛玉道:“本該如此,況我一人用不了許多,年年都送人不少。”
林濤家的想起丈夫所言,道:“姑娘裝書的箱子可好使?等姑娘出閣都該換新箱子才是,總不能用舊書箱。姑爺不知從哪裏得了一株極長極粗極大極沉的烏木截作兩三段,不知道怎麽運迴了京城,用來做書箱極好,姑爺叫我們問姑娘一聲,明兒打了箱子叫我們送過來。”
黛玉搖頭道:“不必作踐人力物力了,咱家用來裝書的箱子都是上等的千年香樟木,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百年來箱子和書連蟲蛀都沒有,也算得上是古董了,略收拾一番就很過得去,用不著烏木做新箱子。”
怕衛若蘭遭到自己的拒絕後臉上不好看,黛玉緊接著又笑道:“既有整木頭,給我做書架、書櫃倒好,留著以後用。”
林濤家的笑道:“我迴去叫林濤告訴姑爺。”
等林濤家的走後,雪雁與紫鵑清點各樣東西,登記造冊。許是林家想到黛玉如今是孑然一身,不知嫁妝如何,竟有誌一同地送了赤金頭麵,每家都有,多則二十七八件一套,少則五六件一套,或是鑲寶石,或是嵌珍珠,便是素麵的也都分量十足。
黛玉微有哽咽之意,道:“他們這是怕我手裏沒錢。”
劉嬤嬤歎道:“也是有心了。”
黛玉點頭,不覺想起書稿中自己在榮國府孤苦伶仃的處境,不知父喪之後發生了何事,書稿中的自己在榮國府中那麽些年,自始至終就沒有族人和父親同僚與自己來往,以至於自己淚盡夭亡,而雪雁化作雪中孤雁扶靈迴鄉。
不及想出個所以然來,惜春走過來道:“林姐姐聽說了沒有,
明兒薛大爺要娶大嫂子的妹子,薛姨媽竟特地來請老太太和太太們過去吃酒呢。”
黛玉感歎道:“已經聽說了,就是不知道他們怎麽湊到一起。”
惜春撇了撇嘴,冷笑道:“能因為什麽?不就是我那位好哥哥做的好媒人,他自己厭煩了,難為有人肯要,尤家不得狗顛兒似的趕上去?都是些髒的臭的,沒一個好的。”
黛玉道:“不說這些,橫豎和咱們不相幹。南邊族人送了些土儀過來,你挑喜歡的。”
惜春聽了,沒看那些頭麵首飾,隻瞧了一迴土儀禮物,從裏頭挑了兩把精致的香扇和幾串香珠,別的都沒要,道:“姐姐年年都給我,泥人兒的戲、玉雕奇石等物,我那裏收著幾匣子,很不必再要了。姐姐收拾著送與別人罷。”
黛玉命人收拾出來,分送寶玉等人,旁人都謝來使,寶玉親自過來道謝。
見到寶玉,黛玉想起探春近來悶悶不樂,病了都強撐著不敢露出來怕王夫人知道,遂道:“寶玉,你一向對姊妹們好,明兒勸勸舅母,三妹妹一來二去的大了,耽誤下去倒不好。”
接連幾次王夫人都推了,外麵的人家漸漸都不再向探春提親了。
寶玉聽到這句話,苦笑一聲,他心裏如何不明白?低聲道:“好妹妹,我何曾沒說過?昨兒我還在太太跟前說,橫豎我不急,倒不如先把三妹妹的事情定下來,也有時間料理。誰知,太太說這些事不必我費心,她老人家自有主意,等老爺迴來才能定下來。”
惜春忍不住道:“二哥哥,你竟叫我刮目相看了。”
寶玉悶聲道:“難不成我年年給妹妹送炭送東西,妹妹都不記得我的好?”
黛玉撲哧一笑,道:“人家對妹妹好,從來不提,你倒好,給了四妹妹東西,還得叫四妹妹記得你的好,哪有你這樣的,沒的叫人知道了笑話你。”
寶玉也笑了一聲,然後正色道:“太太說的也有理,老爺不在家,太太不好做主,等老爺迴來,料想三妹妹的事情就能定下來了,兩位妹妹盡管放心。若是再不成,我找老祖宗去說老爺,想必有老祖宗出麵,老爺沒有不答應的道理,老爺答應了,太太自然也就同意了。我倒是舍不得妹妹出嫁,偏林妹妹說我想得不對,隻好讚同林妹妹的說法。”
惜春撫掌笑道:“好,難為二哥哥有這樣的心思!三姐姐的事情若是定了,迴頭就叫三姐姐好生給你做一身精致的衣裳鞋襪。”
寶玉
道:“快別說這些話,三妹妹這幾年給我做了不少,惹得趙姨娘惱了不知多少迴,昨兒還在太太院裏指桑罵槐地罵,抱怨三妹妹,可巧叫我聽到了,覺得好沒意思,又怕三妹妹臉上不好看忍著不說,虧得太太去找姨媽說話了不在家。”
惜春歎道:“三姐姐管家,未必是不知道。”
黛玉也點頭。
探春確實是知道的,她的耳目也是十分靈通,見寶玉替自己瞞著趙姨娘罵的話兒,心裏感激,又見惜春親自過來跟自己說明寶玉的打算,又覺感動非常。
她滿心盼著王夫人跟邢夫人一樣,早些給自己定下人家,等離了這裏,才是自己大展拳腳的時候,誰知一個兩個人家王夫人都婉拒了,不知賈政迴京後是否能讓自己如意。想到此處,探春歎了一口氣,無意中掃倒筆筒,一支花簽和毛筆一起掉出。
伸手撿起那支預示她得貴婿的杏花簽,探春不禁呆呆出神,
惜春探頭看見,心中一動,越發覺得王夫人不答應那些親事,是因為那些人選都不是杏花簽上說的貴婿,難道竟想探春做王妃不成?
姊妹二人目光一觸,各自挪開。
良久後,惜春笑道:“三姐姐,你別擔心,這些都是混話,哪裏當得了真。”
探春淡淡一笑,神情落寞。
她原是極聰敏極清秀的人物,目光獨到,又比旁人敏銳細心幾分,常感慨府中一年不如一年,不然也不會費盡心機地開源節流,如今黛玉和惜春能猜到的事情她如何看不透?她心知自己姊妹的用處便在於家族聯姻,王夫人不答應,不過是帶來的好處不夠罷了。
探春心如苦黃連,次日薛蟠納妾,薛姨媽親自來請,她又不得不打疊起精神,陪王夫人前去吃酒,賈母沒來,黛玉和惜春也都沒到。
獨寶玉見到香菱穿了一件鮮豔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不禁為她這份呆氣一歎。
香菱對此並不在意,忙進忙出,十分盡心。
薛姨媽給賈珍尤氏夫婦顏麵,等到小轎抬了尤二姐進門,和薛蟠過來給自己請安,瞧了尤二姐幾眼,薛姨媽心道果然是一位尤物,轉頭吩咐香菱過來,對尤二姐道:“這是香菱,雖然她是先進門的,但是不及你的尊貴,你就叫一聲妹妹罷。”
尤二姐聽了,忙對香菱道:“妹妹好。”
香菱也忙見禮,口稱姐姐。
尤家?衛若蘭想起之前的安排,道:“有什麽消息?”
疾風笑道:“寧國府的珍大爺前兒迴京,特特和蓉哥兒請薛大爺吃酒,不知怎地叫尤二姑娘出來一見。尤二姑娘原是天生的尤物,何等溫柔標致,薛大爺一心看上了,當時就央珍大爺親自保媒,兩家正商議著如何擺酒唱戲的熱鬧。”
衛若蘭愕然道:“薛蟠糊塗倒罷了,其母妹精明異常,願意叫薛蟠娶進門?”尤二姐一無所有,不是娘家絕戶的夏金桂,可以讓薛家發一筆絕戶財。
疾風道:“哪裏是娶親,竟是納妾!”將自己得到的消息盡數告知衛若蘭。
衛若蘭聽了,恍然大悟。
原來,賈珍近來守孝,耐不住寂寞,常悄悄去尤家和尤氏姊妹廝混,尤氏雖知道,卻一直都不理會。本來尤氏姊妹和賈珍父子如魚得水,甚是自在,不想尤二姐開春後想著自己一年比一年大了,賈珍無意迎娶自己進門,又處父孝之期,如何願意蹉跎下去?尤老娘問了賈珍幾迴,問他給女兒挑的女婿在哪裏,可巧賈珍也覺得尤二姐膩煩了,答應給尤二姐挑人家。
賈珍倒是想將尤二姐配給賈璉,尤老娘母女也看中了賈璉,奈何賈璉不肯,賈珍迴來後又提了一次,父子兩個被登門的鳳姐罵得體無完膚,隻得作罷。
賈璉不要,別的人家也看不上尤二姐,賈珍思來想去,想到了向來揮金如土的薛蟠。薛蟠早在賈家族學裏上學時就被引誘得比從前壞了十倍,他又是有錢無心的人,誰不叫他一聲薛大傻子?便是尤二姐有婚約等事也容易瞞過他。
因此,賈珍特地擺酒請薛蟠,又叫尤二姐出來敬酒。
見到模樣兒比香菱毫不遜色的尤二姐,薛蟠果然上了心,雖然香菱生得不俗,但是終不及尤二姐的風情,混了兩日熟了,尤二姐便哄薛蟠聘娶自己為正室。
薛蟠心裏正憐愛尤二姐不盡,哪裏受得住尤二姐柔情相對,立刻滿口答應,迴家同薛姨媽一說,薛姨媽卻是勃然大怒,狠狠地罵了薛蟠一頓,一口拒絕,乃道:“你屋裏已經有了一個香菱,還有什麽不足?去勾搭珍大爺的小姨子!香菱模樣標致,舉止溫柔嫻靜,又懂詩書,一般的主子姑娘哪個及她?我心裏想給你娶一門好親,不是尤二姐這樣的,她配你不上!”
薛姨媽越說越傷心,忍不住淚如泉湧,哭訴薛蟠做生意不成,反在這些上麵用心思,又說尤二姐遠不如香菱幹淨,哪裏配進自己家的門。
薛蟠性子上來,執意要娶,母子兩個爭得不可開交,反而是寶釵解勸了一迴,道:“媽,哥哥既然看上了尤二姐,娶作二房便是,何苦爭得臉紅脖子粗?倒傷了母子情分。況且,尤二姐終究是東府裏珍大奶奶的娘家妹子,又是珍大爺親自保媒。”
薛姨媽聽了,想到寶釵的親事,若得東府照應倒是好事,心中暫息怒火,含淚道:“我的兒,你所言不錯,若不答應下來,隻怕得罪了珍大爺和珍大奶奶。”
薛蟠不在意尤二姐是妻是妾,隻要薛姨媽答應讓尤二姐進門即可。
薛姨媽親自和尤氏商量了一迴,尤氏本就待這兩個繼母帶來的妹子淡淡的,隻想打發出去,哪裏在意是妻是妾。而尤老娘想著薛家大富,金山銀海用不完,寶釵又是早定下來的寶二奶奶,雖說薛蟠不如賈璉俊美,卻也周正,心下十分滿意。
雖未達到自己的要求,但是尤二姐一心想找個終身之靠,見到薛蟠搬來給她的那些金銀首飾、綾羅綢緞等物,每日都吃山珍海味,也便同意了。
兩家說定,於是擇吉日擺酒唱戲。
衛若蘭失笑道:“原來是這麽一迴事,我道薛家當真應了這門親事,竟是納妾。不過,薛家早非士族,哪裏來的身份納妾?一個不夠,還有第二個。”
疾風道:“大爺理他們做什麽?說是納妾,也隻是擺酒唱戲、一乘小轎抬進門罷了,那個香菱是買來的丫頭。如今說是納尤二姐做妾,有沒有納妾文書還是兩說呢。倒是寧國府動作快,已經悄悄地強逼著尤二姐原先的未婚夫張華寫了退婚書,父子兩個得了二十兩銀子。”
衛若蘭微微點頭,忽然又問道:“尤家還有什麽動靜?”
疾風說沒有,衛若蘭不語。
隻要不牽扯到柳湘蓮和自己,對於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所作所為,衛若蘭並不放在心上,然而此時尤二姐已決定嫁作薛蟠之妾,三天後進門,自以為有了終身之靠,很可能就會想辦法給尤三姐找人家,不知尤三姐是否提起柳湘蓮?
衛若蘭默默想了片刻,覺得依照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性子,倒是很有可能。
尤三姐惦記柳湘蓮至今六年了,豈會因尤二姐嫁的人從賈璉變成薛蟠,她就改了自己的心意?可不能叫她壞了柳湘蓮的婚事。
想
罷,衛若蘭吩咐疾風著人繼續留意尤家的動向。
疾風答應下來,疑惑道:“大爺怎麽就叫人留意他們家呢?他們能做出什麽事?就是已經做出來的事情,我想來想去都覺得和咱們家不相幹。”
衛若蘭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我叫你打聽尤家從前的事情你沒有去打聽?你若是打聽到了就知道我為何叫你留意了。不過,自始至終他們家都和咱們家無關,我是替自己的兄弟留心,免得將來出了事後悔莫及。”
疾風尋思半晌不得要領,搖搖頭出門吩咐人辦事去了,順便打聽從前的事情。
衛若蘭亦出了書房,去料理自己跟前的事情,親自打點聘禮等物,他想黛玉不肯讓自己把銀子送到她手裏,無非是因為那麽大一筆銀子運過去,榮國府臉麵上不好看,世人也會提及林如海,倒不如改換成別法交給黛玉。
衛若蘭認為,唯有嫁妝才是女子不容外人覬覦的財物,這筆銀子過了明路對黛玉更好。
沒兩日,他就想到了一個極妥當的法子,用這十幾萬兩銀子買上幾處莊田和鋪子房舍放在黛玉名下,然後將地契房契交給黛玉即可,可謂是神不知鬼不覺。
日後這些莊田商鋪房舍都有進項,皆為黛玉的梯己。
衛若蘭請來林濤跟他說明,林濤十分讚同,迴家就叫妻子轉告黛玉,問她願意不願意。
黛玉聽林濤家的說完,覺得比送銀子過來強得多,也不容易引人注目,側頭想了想,莞爾道:“何苦這麽忙忙碌碌的?我原說嫁妝已極豐厚,很不必再多這些。既然他執意如此,那便如此做罷。林叔和媽媽手裏的那些銀子也不必送來,瞧著置辦些賺錢的營生。”
林濤家的笑應道:“等我迴去就跟林濤說一聲,姑娘不缺莊田,倒不如置買幾個鋪麵,或是賃出去,或是自己請人做生意,年年都有進項。”
黛玉沉吟片刻,道:“不必弄別的,買了鋪子就開書肆,專賣筆墨紙硯書籍等物。”
林濤家的聞言一怔,隨即頷首道:“姑娘說的是,開書肆倒比做別的清雅些。姑娘愛看書,又愛寫字,自己家有了書肆,就單揀上好的用,不必往別處買來。”
黛玉一笑,道:“等書肆開了,就將咱們家收藏著的那些書籍抄錄一份放在鋪子裏,或是請人抄錄來賣,或是賃出去供人傳抄,都是風雅之事。咱們家有許多書外麵都沒有,傳到如今,敝帚自珍終究沒有什麽意思,倒不如造福於人,不致失了傳承
。”
每每想到書稿中林家風流雲散,自己淚盡夭亡,祖上五代曆年累積的許多書籍字畫都不知是何下落,黛玉頓覺心痛不已。
林濤家的不知黛玉心中所想,讚道:“姑娘大方,迴去我就叫林濤去辦。”
說著,又將林家族中各人添妝之物奉上,附以清單。
黛玉親看了一迴,以示重視,然後方命雪雁收了,也將這兩日從自己房中收拾出來的東西叫林濤家的帶迴去,有各色綾羅綢緞、有各色玩器、也有各色宮花等等,皆是宮中之物,但送到林家堂族各人手裏又不會惹出煩惱。
林濤家的笑道:“姑娘料理事務越發精細了,這些給他們都是頂頂體麵的東西,必然十分歡喜,尋常人家哪裏摸得著宮裏的東西?”
黛玉道:“本該如此,況我一人用不了許多,年年都送人不少。”
林濤家的想起丈夫所言,道:“姑娘裝書的箱子可好使?等姑娘出閣都該換新箱子才是,總不能用舊書箱。姑爺不知從哪裏得了一株極長極粗極大極沉的烏木截作兩三段,不知道怎麽運迴了京城,用來做書箱極好,姑爺叫我們問姑娘一聲,明兒打了箱子叫我們送過來。”
黛玉搖頭道:“不必作踐人力物力了,咱家用來裝書的箱子都是上等的千年香樟木,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百年來箱子和書連蟲蛀都沒有,也算得上是古董了,略收拾一番就很過得去,用不著烏木做新箱子。”
怕衛若蘭遭到自己的拒絕後臉上不好看,黛玉緊接著又笑道:“既有整木頭,給我做書架、書櫃倒好,留著以後用。”
林濤家的笑道:“我迴去叫林濤告訴姑爺。”
等林濤家的走後,雪雁與紫鵑清點各樣東西,登記造冊。許是林家想到黛玉如今是孑然一身,不知嫁妝如何,竟有誌一同地送了赤金頭麵,每家都有,多則二十七八件一套,少則五六件一套,或是鑲寶石,或是嵌珍珠,便是素麵的也都分量十足。
黛玉微有哽咽之意,道:“他們這是怕我手裏沒錢。”
劉嬤嬤歎道:“也是有心了。”
黛玉點頭,不覺想起書稿中自己在榮國府孤苦伶仃的處境,不知父喪之後發生了何事,書稿中的自己在榮國府中那麽些年,自始至終就沒有族人和父親同僚與自己來往,以至於自己淚盡夭亡,而雪雁化作雪中孤雁扶靈迴鄉。
不及想出個所以然來,惜春走過來道:“林姐姐聽說了沒有,
明兒薛大爺要娶大嫂子的妹子,薛姨媽竟特地來請老太太和太太們過去吃酒呢。”
黛玉感歎道:“已經聽說了,就是不知道他們怎麽湊到一起。”
惜春撇了撇嘴,冷笑道:“能因為什麽?不就是我那位好哥哥做的好媒人,他自己厭煩了,難為有人肯要,尤家不得狗顛兒似的趕上去?都是些髒的臭的,沒一個好的。”
黛玉道:“不說這些,橫豎和咱們不相幹。南邊族人送了些土儀過來,你挑喜歡的。”
惜春聽了,沒看那些頭麵首飾,隻瞧了一迴土儀禮物,從裏頭挑了兩把精致的香扇和幾串香珠,別的都沒要,道:“姐姐年年都給我,泥人兒的戲、玉雕奇石等物,我那裏收著幾匣子,很不必再要了。姐姐收拾著送與別人罷。”
黛玉命人收拾出來,分送寶玉等人,旁人都謝來使,寶玉親自過來道謝。
見到寶玉,黛玉想起探春近來悶悶不樂,病了都強撐著不敢露出來怕王夫人知道,遂道:“寶玉,你一向對姊妹們好,明兒勸勸舅母,三妹妹一來二去的大了,耽誤下去倒不好。”
接連幾次王夫人都推了,外麵的人家漸漸都不再向探春提親了。
寶玉聽到這句話,苦笑一聲,他心裏如何不明白?低聲道:“好妹妹,我何曾沒說過?昨兒我還在太太跟前說,橫豎我不急,倒不如先把三妹妹的事情定下來,也有時間料理。誰知,太太說這些事不必我費心,她老人家自有主意,等老爺迴來才能定下來。”
惜春忍不住道:“二哥哥,你竟叫我刮目相看了。”
寶玉悶聲道:“難不成我年年給妹妹送炭送東西,妹妹都不記得我的好?”
黛玉撲哧一笑,道:“人家對妹妹好,從來不提,你倒好,給了四妹妹東西,還得叫四妹妹記得你的好,哪有你這樣的,沒的叫人知道了笑話你。”
寶玉也笑了一聲,然後正色道:“太太說的也有理,老爺不在家,太太不好做主,等老爺迴來,料想三妹妹的事情就能定下來了,兩位妹妹盡管放心。若是再不成,我找老祖宗去說老爺,想必有老祖宗出麵,老爺沒有不答應的道理,老爺答應了,太太自然也就同意了。我倒是舍不得妹妹出嫁,偏林妹妹說我想得不對,隻好讚同林妹妹的說法。”
惜春撫掌笑道:“好,難為二哥哥有這樣的心思!三姐姐的事情若是定了,迴頭就叫三姐姐好生給你做一身精致的衣裳鞋襪。”
寶玉
道:“快別說這些話,三妹妹這幾年給我做了不少,惹得趙姨娘惱了不知多少迴,昨兒還在太太院裏指桑罵槐地罵,抱怨三妹妹,可巧叫我聽到了,覺得好沒意思,又怕三妹妹臉上不好看忍著不說,虧得太太去找姨媽說話了不在家。”
惜春歎道:“三姐姐管家,未必是不知道。”
黛玉也點頭。
探春確實是知道的,她的耳目也是十分靈通,見寶玉替自己瞞著趙姨娘罵的話兒,心裏感激,又見惜春親自過來跟自己說明寶玉的打算,又覺感動非常。
她滿心盼著王夫人跟邢夫人一樣,早些給自己定下人家,等離了這裏,才是自己大展拳腳的時候,誰知一個兩個人家王夫人都婉拒了,不知賈政迴京後是否能讓自己如意。想到此處,探春歎了一口氣,無意中掃倒筆筒,一支花簽和毛筆一起掉出。
伸手撿起那支預示她得貴婿的杏花簽,探春不禁呆呆出神,
惜春探頭看見,心中一動,越發覺得王夫人不答應那些親事,是因為那些人選都不是杏花簽上說的貴婿,難道竟想探春做王妃不成?
姊妹二人目光一觸,各自挪開。
良久後,惜春笑道:“三姐姐,你別擔心,這些都是混話,哪裏當得了真。”
探春淡淡一笑,神情落寞。
她原是極聰敏極清秀的人物,目光獨到,又比旁人敏銳細心幾分,常感慨府中一年不如一年,不然也不會費盡心機地開源節流,如今黛玉和惜春能猜到的事情她如何看不透?她心知自己姊妹的用處便在於家族聯姻,王夫人不答應,不過是帶來的好處不夠罷了。
探春心如苦黃連,次日薛蟠納妾,薛姨媽親自來請,她又不得不打疊起精神,陪王夫人前去吃酒,賈母沒來,黛玉和惜春也都沒到。
獨寶玉見到香菱穿了一件鮮豔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不禁為她這份呆氣一歎。
香菱對此並不在意,忙進忙出,十分盡心。
薛姨媽給賈珍尤氏夫婦顏麵,等到小轎抬了尤二姐進門,和薛蟠過來給自己請安,瞧了尤二姐幾眼,薛姨媽心道果然是一位尤物,轉頭吩咐香菱過來,對尤二姐道:“這是香菱,雖然她是先進門的,但是不及你的尊貴,你就叫一聲妹妹罷。”
尤二姐聽了,忙對香菱道:“妹妹好。”
香菱也忙見禮,口稱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