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會散後,趁著長泰帝喝茶之機,衛若蘭迫不及待地請求賜婚。

    若沒有經過長泰帝的同意,昨兒賈家對北靜太妃迴話一事的消息壓根就傳不到衛若蘭耳朵裏,因此長泰帝聽了衛若蘭的請求,撲哧一笑,不禁道:“你也太急了些,昨兒人家才應下來,你今兒就求朕賜婚。”

    衛若蘭嘻嘻一笑,道:“定下來才好放心。”昨夜一場夢境,他已十分確定黛玉之心,無關感恩,無關門第,喜悅滿懷,恨不得立時就有旨意下來。

    長泰帝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道:“林丫頭就這麽好,值得你如此?”

    衛若蘭低頭一笑,卻不言語。黛玉的好處他自己知道就是,如何能在長泰帝跟前說明?

    長泰帝笑罵了一句,道:“看的你樣兒就知道你心裏是十分願意的了,怪道心急火燎地叫人提親,也不知道哪裏來的緣法。等你出宮後朕就下旨。”

    婚乃是結兩姓之好,長泰帝並非太上皇獨斷專行,他輕易不與人賜婚,便是賜婚,也得問過兩家的意思,衛若蘭家衛若蘭是一家之主就不必說了,黛玉沒有父母,有兩個舅舅也不管事,倒是外祖母十分滿意,兩家都說定了,賜婚正好。

    衛若蘭大喜過望,忙磕頭謝恩。

    長泰帝道:“你若真感激朕,就想著替朕解決煩惱。”

    衛若蘭笑道:“微臣蠢而魯莽,書也沒讀過多少,自知沒有安邦定國之才,陛下英明神武,每一迴遇到煩惱,不幾日就有了解決之法,何苦拿微臣取笑。”

    長泰帝看了他一眼,道:“既知讀書不多,就該好生讀書,朕用得著你的地方多著呢。”

    衛若蘭便知長泰帝有重用自己之意,也猜到自己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皇宮裏當侍衛。

    不說君臣如何商議,且說榮國府早已準備妥當。王夫人昨日得知消息後,喜悅滿懷,因此事是她之願,又能讓自己家多一門顯赫的親戚,遂命李紈等盡心盡力地安排,務必令來人有賓至如歸之感,又叮囑家下人等不可生事,否則打一頓攆出去。

    妙真師父和方夫人自然不是以相看的名義登門,而是大觀園裏梅花開得好,賈母請北靜太妃和她們賞梅吃酒。

    到賈母房中坐下,不多時賈母便鳳姐帶著姊妹們過來拜見。

    妙真和方夫人便極口誇讚黛玉,誇得黛玉臉紅如火。

    不知是不是出了孝後吃食好了,妙真和方夫人都敏銳地察覺到黛玉

    的氣色較之除服時強了不少,雖仍纖巧嫋娜,卻不過是江南女兒之態,渾身上下沒有一絲不足之象。黛玉卻覺得未嚐不是昨夜仙茗美酒之功,入口後通體舒泰,早起便發現自己身上隱約的病態盡去。

    原本略有擔憂的妙真想到許多高門大戶家的小姐體弱多病,尚且不如黛玉,心中大石落地。她原就是閨閣千金,酷好風雅,平素極喜黛玉為人作派,此時更加滿意,讚歎過後,便摘下腕上的一隻白玉鐲子,親自給黛玉戴上。

    這隻鐲子溫潤瑩潔,細膩透亮,光若凝脂,白如截肪,竟是上上等的羊脂玉。

    眾人瞧在眼裏,心下無不稱讚。

    黃金易得,玉難得,尤其是這樣的上等美玉,一百塊玉石裏頭挑不出一塊。

    妙真笑歎道:“這對鐲子我戴了二十來個年頭,我隻道一輩子都這麽著了,少不得帶進棺材裏,再不曾想竟有如今的福氣。明兒我出門,瞧誰再盯著我手上的鐲子看稀奇。”說著,抬起戴著另外一隻鐲子的手,神色間十分滿足。

    道家並無佛教的清規戒律,道士亦能喝酒吃肉,娶妻生子,何況妙真雖出家修道,卻也算不得正經的道人,經常一副閨閣千金的做派。

    黛玉屈膝道謝,轉身奉與賈母。

    賈母笑容滿麵地坐在主位上,命她好生收著,謝過妙真後,又與北靜太妃和妙真、方夫人說話,極盡慈和熱情,心下卻不覺想起女兒在世時,自己也曾這般摘下腕上的鐲子與她,也曾給過兩個兒媳婦,自此以後,腕上隻有單鐲,再未成雙。

    惜春轉著腕上的兩對玉鐲子,心中疑惑,宴畢借更衣之機悄聲問黛玉。

    黛玉點點她手腕,輕笑道:“自小兒學禮時,難道沒有人跟妹妹說過此事?女孩兒家都是戴著對鐲,倘或遇到上了年紀的老人依舊戴著對鐲,千萬不要問她兒女之事,若問便是失禮了,概因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之所以戴隻鐲,另一隻不是給了女兒,就是給了兒媳。”

    惜春恍然大悟,低聲道:“也就是說,人過中年的老夫人如果戴著對鐲,就說明她無兒無女,問了就是說到她的傷心事了。”大約也有人跟她說過,不過她不記得了。

    黛玉輕輕頷首,此為禮,她幼時便知,妝奩裏還收著母親留給她的鐲子。

    賈敏臨終前自知不久於人世,自己無法親眼看著女兒及笄後披上霞帔嫁人生子,遂將來日該給女兒的東西統統都命人收拾出來,一件一件地交給女兒,並說明該什麽時候

    該的,隻是身子不爭氣,唯有提前給她了。

    想到賈敏,黛玉掩下心中傷感,與惜春迴到偏廳。

    兩方皆有意,難免熱鬧異常,坐在大廳中吃茶,仍是賈母處處稱讚衛若蘭,妙真時時誇讚林黛玉,好聽的話兒堪能以籮筐盛之,叫人聽了心裏舒坦非常。

    妙真因笑道:“前兒就聽蘭哥兒說了,等府上應允,他就請聖人賜婚,雖說咱們這樣人家不在意,到底在外人看來體麵些,對兩個孩子都好。如今蘭哥兒在宮裏當差,不知他得了喜信兒沒有,倘若知道必定已經請旨了,若不知道,出宮後也能知道。”

    賈母聽了,更加歡悅,愁思盡去,道:“難為你們用心如斯,那咱們就等賜婚後再行禮可好?又體麵又大方,叫人不敢小看了兩個孩子。”

    妙真想了想,點頭同意,三書六禮確實得安排在賜婚之後,才顯恩寵。

    賈母又道:“有些話不必媒妁來傳遞,我且與諸位說明白。我這玉兒沒了父母,娘家又無族人依靠,封存在戶部的那點子嫁妝各位盡知,都是些舊東西,因此,我這做外祖母的會給她備一份嫁妝,隻是到底薄了些,各位千萬別笑話。”

    妙真笑道:“不敢,不能。人進了我們家門就是我們家修了幾輩子的福,誰在意這些子東西?況且,單玉兒屋裏那些書,就抵得過黃金萬兩了。”

    妙真出自爬書網,自始至終都是重書而輕財物,當初她的嫁妝也是以書籍字畫居多。

    賈母心中一寬。她曆年來積攢的梯己雖然豐厚,但是前頭修建了大觀園已經用了不少,這一二年李紈又常來跟前哭訴府中銀錢不湊手,少不得又悄悄地叫人典當了些用不著的金銀東西,再者還要給寶玉留些以備將來之用,因此能給黛玉的東西不多。

    北靜太妃道:“隻要兩個孩子好,這些都是小事。正如妙真師父說的,十裏紅妝和林家百年積累下來的書籍字畫相比,連一零兒都算不上呢。”

    說到這裏,北靜太妃心下暗讚林如海之精明。或許,在世人眼中,封存在戶部的東西才是重中之重,未免擔憂其中或有損失,但在風骨凜然的讀書人看來,黛玉手裏握著的才是整個林家的命脈,有這些東西在,林家便不會絕,而且不容易引起旁人的覬覦。

    賈母道:“這孩子跟她父親一樣,都看重這些。”

    既然衛家對嫁妝一事沒有異議,賈母接著又道:“將來府上送的禮,我也都留給玉兒,別的盡不了心,這點主卻做

    得。”

    妙真笑讚府上仁厚,禮數周全。

    這樣一來,算是兩家定下來了,隻是沒經官媒傳遞罷了。這樣也好,兩家主母做主,免得將來兩家像別人家似的,在這些事情上各有矛盾,指使官媒忙得腳不沾地也難達成一致。

    送走來客,賈母叫黛玉到房裏,細說明白。

    黛玉低著頭,道:“一切都由外祖母做主便是,我小孩兒家並不懂。”

    賈母瞧了她腕上的鐲子一眼,點頭一歎。

    黛玉年幼,手腕又細,妙真給她的鐲子她戴著鬆鬆的,輕易就甩了出去,因此從賈母房裏出來迴到自己臥室,便摘了下來,連同妙真給她的一支赤金銜珠鳳頭釵一同收進妝奩,看了半日,方以手扣上妝奩。

    相看時男方主母以禮相贈,便是表示心中十分滿意。

    劉嬤嬤等人齊聲賀喜。

    黛玉紅著臉麵,吩咐道:“莫聲張,仔細叫人知道了說我輕狂。”

    劉嬤嬤聽了,不禁笑道:“哪裏能這麽說?婆婆家來相看,難道不許姑娘家高興不成?衛家倒也麻利,生怕叫別人搶先似的,可見看重姑娘。”

    虧得定下早,不然還不知道有多少人來提親。黛玉不是郡王嫡女卻有縣主之位,婆家也不用十分忌憚,自然都樂意娶進門。劉嬤嬤也知道有不少人家既想借黛玉之封得二品武職,又嫌黛玉沒有娘家族人,叫人十分氣憤。最讓眾人氣憤的是,有些人家還好,子孫也算出挑,不算辱沒了黛玉,偏有些人給自家紈絝之輩提親,說得天花亂墜,沒的叫人惡心。

    想到這裏,劉嬤嬤暗暗有些感慨黛玉的果斷,沒有拖泥帶水,沒有矯揉造作,既認定了衛若蘭,便絲毫不給那些人留下提親的餘地。

    黛玉捂著臉頰,掩不住紅暈如霞。

    昨夜一夢,今日安寢時本已會再見警幻仙姑等人,不料卻並未夢到,一宿無話。

    等衛若蘭休沐出宮,各家都知道了衛林兩家結親一事,有羨慕的,也有嫉妒的,也有風言風語說三道四的,然在此時,長泰帝賜婚的聖旨隨著衛若蘭出宮而頒布,頒往衛賈兩處,皆是禮部二品的官員前來,儀仗齊整,隆重異常。

    見此形狀,再無人敢多嘴多舌。

    衛宅早已擺香案、開正門,衛若蘭跪接了聖旨,奉於祠堂。

    他已經分家出來了,家中沒有祠堂,但他仍是衛家子孫,須得迴稟衛母,於是這道聖旨便

    和衛家曆代接到的旨意一樣,列於宗祠之中。

    聖旨昭然,對於衛母來說,此事無可挽迴。

    既然不能挽迴,衛母便不再多想了,隻能感慨侄孫沒有福分。裏她原就拿得起放得下,對衛若蘭噓寒問暖時,道:“既然親事定下來了,打算幾時登門提親?幾時過禮?提親的禮物都預備好了不曾?如今寒冬臘月,大雁秋日便已南飛,找尋未必容易。”

    分了家,沒有衛若蘭的壓製,衛伯和衛源父子個個容光煥發,心情舒展之極。衛母心疼長子,見狀也將分家後的一點悔意拋到了九霄雲外。

    但,事關衛若蘭終身,衛母無論如何都得過問幾句。

    衛若蘭近來順心如意,臉上堆滿了笑,愉悅地道:“祖母不必擔憂,孫兒和母親都已經將應有的禮物準備齊全了,初六的日子甚好,即遣冰人登門行采擇之禮。”納采問名等都得備雁,衛若蘭早就親自捉雁數對,養於後院,命仆從精心照料。

    衛母聽了,不覺一怔,疑惑道:“尚未提親,便行納采?雖說先前有北靜太妃替你做媒,但終究難行媒妁之事,須得請個正經的媒人提親,再納采才好。”

    衛若蘭笑道:“因聖上賜婚的緣故,便略過提親,橫豎先前已有北靜太妃說親了。”

    納采後便是問名,緊接著納吉,衛若蘭恨不得早日定下,十分讚同直接納采。

    衛母沉默片刻,再無言語。

    不知想到了什麽,衛若蘭告退之時衛母忽然命人拿了綢緞數匹和首飾若幹,叫衛若蘭帶迴去,以作納采之禮,衛若蘭並未推辭,謝過接下。

    但是,衛若蘭沒打算用衛母準備的東西。先前他已經備好了綢緞和首飾,其中就有鴛鴦寶石所做的那一套首飾,瑰麗燦爛,美輪美奐,他後來想著如果這些禮物進賈家手裏,他就不用自己準備的禮物,既然賈母許諾說都給黛玉,便按照之前的打算送禮。別的還罷了,唯獨那套鴛鴦寶石的首飾是他給黛玉做的,無論如何都不能落在別人手裏。

    諸事妥帖,各色禮物齊備,隻待行禮。

    雖說世人講究三書六禮,事實上並不十分拘泥。

    未行禮之前,北靜太妃早命人給榮國府遞了帖子,擇日帶衛若蘭登門拜訪,也就是讓女家相看的意思。有時候相看會定在庚帖交換之後,有時候會安排在前頭,有時候甚至隻有男方主母相看千金而女方不曾相看女婿,這些都是因人而異。

    衛若蘭和黛玉

    乃是長泰帝賜婚,比提親應允、交換庚帖等更加名正言順,不出意外的話必結此親,故而如此行事,也好叫賈母見過衛若蘭後放心,也合乎情理。

    這一日,賈母不許賈赦外出,又囑咐了賈璉寶玉等人一番。

    衛若蘭既來,定該賈璉寶玉等人作陪,而賈赦是黛玉唯一在京城的舅舅,理當相見。

    寶玉和衛若蘭相熟,早早去迎接他進來,先去給賈母請安,北靜太妃比他先一步到了賈母院中,正坐著和賈母說話。

    彼時房內姊妹丫鬟皆避開,獨黛玉隱在碧紗櫥之後。她原本不好意思如此,賈母和北靜太妃卻道人家都是這麽來的,也是想叫孩子見上一麵的意思,以免到了成婚之日尚且不知對方麵目,更有一些人家心思奇詭,往往相看時十分出色的男女卻不是拜堂成親之人。

    北靜太妃笑道:“好孩子,別害臊,若不是你們姊妹們都住在大觀園裏頭,你外祖母院中又無可安排之處,也該叫他見上你一麵才是。”

    黛玉隻好忍下羞澀,悄悄瞧著寶玉引衛若蘭進來。

    較初次相見,衛若蘭似乎更顯出色了,足足比寶玉高了一個頭,英姿勃發,雖然麵如傅米分,唇若塗朱,但劍眉星目,渾身上下沒有半分脂米分氣息。

    忽然對上衛若蘭精光四射的眸子,黛玉心如小鹿亂蹦,忙以手按之,悄悄背過身去。

    臉紅如霞,心跳如雷。

    衛若蘭耳聰目明,早就察覺到碧紗櫥後有人,聽其唿吸長短,正是黛玉和身邊的劉嬤嬤,心下不禁一笑,挺胸抬頭,拜見賈母之際時時留意,唯恐在黛玉跟前失禮。

    北靜太妃微笑,賈母則麵色如常,命人給衛若蘭沏茶,一長一短地問衛若蘭,或是問當差累不累,或是幾日一休等等,衛若蘭皆如實迴答,神色恭敬。賈母心裏越發喜歡了,不得不承認,比之寶玉,衛若蘭更勝一籌,堪配黛玉之為人。

    少時,寶玉請衛若蘭去用宴,拜見賈赦,賈璉作陪。

    賈赦本就昏聵,稱讚過衛若蘭幾句,就叫賈璉和寶玉陪衛若蘭去園內消食。衛若蘭記得賈家姑娘們都住在大觀園,忙婉轉謝絕,雖說見不到黛玉,但已在夢中一見,也無遺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黛玉為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雙麵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雙麵人並收藏紅樓之黛玉為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