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糾結的間隙,朱標也試著離開徐家到外麵逛逛,他很快發現,隻要他提出不帶郭大路獨自出行,徐家父子的態度明顯就好了許多,隻有郭大路露出幽怨的眼神目送他的背影,似極被拋棄的大狗。
這樣的差別大約解答了他以前的疑問:為什麽徐家父子不喜歡接待客人又寧願他們待在家裏?現在看來,“他們”應該修正為“他”,徐家父子希望郭大路待在家裏,至於朱標,除了徐偃沒人在意他的去留。
是否與郭大路身上的秘密有關呢?朱標非常好奇,然後努力忍住了這份好奇。
他兩手空空地出門,因為想要悠閑地遊覽一區的風光,沒有像前幾次那樣乘坐六角飛碟,而是多走了一段路,到地圖上標注的站台去乘坐輕軌。
宇宙時代的人類擁有了二十七顆星球,稱得上地廣人稀,朱標剛穿越的十一區基本是每戶都能圈占一個小鎮那麽大片的地域進行工作和生活,首都一區的人口更多,主要采用聚居製,共有十五個省級單位,稱為“兩京十三布政司”,除了北京、南京,其餘十三個布政司下轄蘇州、杭州、臨清等人口過千萬的大城市。
在城市的聚居地以外,首都一區被仿佛無窮無盡的楓林包圍,這種溫寒帶闊葉林非常適應星球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初陽一年四季溫煦而不酷烈的陽光,使得它們楓紅不斷。
朱標閑暇時研究地圖,對周邊的環境已經有所認識,徐家位於北京西郊,北京城有個說法:“東富西貴,南貧北賤”,住西邊的大都是在城西上班的公務員,蘑菇房也是他們的標配。
他沿著門口那條直道徒步行走了二十分鍾,風景幾乎沒有變化,放眼望去皆是層層疊疊的楓林,高的矮的,瘦的胖的,紅的橘的青綠的,風吹過葉片如波峰般一浪一浪起伏,簌簌作響。
公路上沒有其他行人,偶爾有飛碟經過,速度太快,朱標隻能看清它身後拖著的白色殘影,也有小型的清潔機器人,長得好像一隻金屬章魚,在路上遊來遊去,長長的觸手捉走落葉,留下潔淨的深灰色路麵。
前方終於出現拐角,朱標從兩棵繁茂巨木組成的高大拱門中穿出,看到遠山綿綿,楓林廣袤,天空藍得像暈染的冰晶,剔透瑩潤,隨時都可能化成水淌下來。
…………
……
朱標乘坐的這列車廂又隻有他一個人。
不知出於何種心理,輕軌的列車長得很像地球時代的綠皮老火車,當然行駛起來沒有“哐嚓哐嚓”的噪音,穩穩當當,無聲又溫柔。
他坐在車廂的硬木凳子上,先還有興趣透過窗戶瞧外麵的風景,可是天空總是藍得那麽可掬可愛,楓林總是紅得撓人心肝,空氣中飄來糖楓沁涼清爽的甜味,列車駛過高架橋,下麵的淺灘上一汪藍黑色的亮水,倒映、加深了天空的顏色。
風景再好也經不住重複,沒一會兒就看膩了,朱標站起來走了走,坐迴去發了一陣呆,無所事事地折騰半天,掏出一件東西來。
是那塊花哨的包袱皮,他翻過來抖啊抖,本來想找本隨身攜帶的書看,一塊圓乎乎的石頭卻從魔法空間裏滾到了肚子上。
有點疼……朱標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把卵形的石頭雙手捧起來,湊到眼前細看。
這塊石頭是他在二區的海邊撿到的,不知怎麽進了郭大路的草帽,當時想著拿迴來送給徐偃,後來被徐偃的提議砸暈了頭,也就錯過了送禮物的最好時機。
石頭在陽光下瑩白如玉,朱標記得它的表層濕水以後顯得薄而透明,此刻表麵幹爽,看起來倒是非常實心,敲起來梆梆作響。
他以前見過很多類似的石頭,一般都是大塊石頭的石芯部分,因為少見天日才能保存得像雪花般亮晶晶,以前地理課還有同學請老師鑒定過,說是石英岩,這種質地細密顏色漂亮的又叫石英岩玉,市場上用來製作仿玉工藝品販售,性價比挺高。
要不賣掉?朱標想,萬一這玩意兒現在比真的玉更值錢呢……好吧他隻是yy一下。
他抱著石英岩無意識地摩挲,手感還是這麽好,指尖傳來的觸感不冷不熱,滑溜幹爽,舒服得他打個哆嗦,脖子後麵的汗毛都炸開來。
就這麽坐了小半個小時,車窗外的風景漸漸發生變化,楓林變得稀疏,間植著其它品種的高大喬木,房屋也多起來,房頂不再是偏紅的亮色,有一些傳統黑瓦白牆的建築出現。
朱標精神一振,知道接近城區了,連忙反身跪坐在硬木凳上,手扶著窗框探頭向外望。
又是一座高架橋,橋下水麵開闊瀾湧,遠處能看到帆影,應該就是環繞北京城的永定河了。河邊白色的淺灘上人來人往,小得像一群忙碌的螞蟻,還有人在釣魚,金屬釣杆甩動時反射著陽光,像俠客揮出了淩厲的劍。
可能是朱標的心理作用,列車行駛的速度似乎也變快了,迎麵撲來的風把他的頭發滑稽地抹向腦後,眼睛隻能微微閉合,光線透過眼皮是粉紅的肉色,嗅覺更靈敏了,風頭風尾都充滿城市的喧囂。
他聽到了熟悉的噪音,那些無數無意識的細碎聲響匯聚成的洪流,人們在這座城市裏行走、坐臥、交談,購物、工作、生活;他聽到了寵物的叫聲,或許是一隻狗,或許是一百隻狗;他聽到了交通工具的聲音,引擎咆哮著啟動、停止、開車門、關車門……
還有氣味,說不清好聞或是難聞:陽光下發燙的鋼鐵的味道、幹燥的水泥的味道、沒有燃燒完全的燃料的味道、做菜的油煙味、講究的人自帶香水味、邋遢鬼散播汗臭味……以及很多、很多人集體混合出的人類聚居區特有的味道。城市的味道。
隧道讓光線暗下來,朱標睜開一線眼睛,視野中隻剩下光亮的洞口,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列車唿嘯著破開風域衝出洞口,前方出現一座高高聳立的城門,足有百米高度,漢白玉砌就的門柱呈現年代久遠的米黃色,柱身上攀繞著兩條連天接地的巨龍,龍鱗細細,龍首擎仰,隨之望去,朱紅色的層樓飛簷嵌入藍天。
北京城終於到了。
這樣的差別大約解答了他以前的疑問:為什麽徐家父子不喜歡接待客人又寧願他們待在家裏?現在看來,“他們”應該修正為“他”,徐家父子希望郭大路待在家裏,至於朱標,除了徐偃沒人在意他的去留。
是否與郭大路身上的秘密有關呢?朱標非常好奇,然後努力忍住了這份好奇。
他兩手空空地出門,因為想要悠閑地遊覽一區的風光,沒有像前幾次那樣乘坐六角飛碟,而是多走了一段路,到地圖上標注的站台去乘坐輕軌。
宇宙時代的人類擁有了二十七顆星球,稱得上地廣人稀,朱標剛穿越的十一區基本是每戶都能圈占一個小鎮那麽大片的地域進行工作和生活,首都一區的人口更多,主要采用聚居製,共有十五個省級單位,稱為“兩京十三布政司”,除了北京、南京,其餘十三個布政司下轄蘇州、杭州、臨清等人口過千萬的大城市。
在城市的聚居地以外,首都一區被仿佛無窮無盡的楓林包圍,這種溫寒帶闊葉林非常適應星球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初陽一年四季溫煦而不酷烈的陽光,使得它們楓紅不斷。
朱標閑暇時研究地圖,對周邊的環境已經有所認識,徐家位於北京西郊,北京城有個說法:“東富西貴,南貧北賤”,住西邊的大都是在城西上班的公務員,蘑菇房也是他們的標配。
他沿著門口那條直道徒步行走了二十分鍾,風景幾乎沒有變化,放眼望去皆是層層疊疊的楓林,高的矮的,瘦的胖的,紅的橘的青綠的,風吹過葉片如波峰般一浪一浪起伏,簌簌作響。
公路上沒有其他行人,偶爾有飛碟經過,速度太快,朱標隻能看清它身後拖著的白色殘影,也有小型的清潔機器人,長得好像一隻金屬章魚,在路上遊來遊去,長長的觸手捉走落葉,留下潔淨的深灰色路麵。
前方終於出現拐角,朱標從兩棵繁茂巨木組成的高大拱門中穿出,看到遠山綿綿,楓林廣袤,天空藍得像暈染的冰晶,剔透瑩潤,隨時都可能化成水淌下來。
…………
……
朱標乘坐的這列車廂又隻有他一個人。
不知出於何種心理,輕軌的列車長得很像地球時代的綠皮老火車,當然行駛起來沒有“哐嚓哐嚓”的噪音,穩穩當當,無聲又溫柔。
他坐在車廂的硬木凳子上,先還有興趣透過窗戶瞧外麵的風景,可是天空總是藍得那麽可掬可愛,楓林總是紅得撓人心肝,空氣中飄來糖楓沁涼清爽的甜味,列車駛過高架橋,下麵的淺灘上一汪藍黑色的亮水,倒映、加深了天空的顏色。
風景再好也經不住重複,沒一會兒就看膩了,朱標站起來走了走,坐迴去發了一陣呆,無所事事地折騰半天,掏出一件東西來。
是那塊花哨的包袱皮,他翻過來抖啊抖,本來想找本隨身攜帶的書看,一塊圓乎乎的石頭卻從魔法空間裏滾到了肚子上。
有點疼……朱標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把卵形的石頭雙手捧起來,湊到眼前細看。
這塊石頭是他在二區的海邊撿到的,不知怎麽進了郭大路的草帽,當時想著拿迴來送給徐偃,後來被徐偃的提議砸暈了頭,也就錯過了送禮物的最好時機。
石頭在陽光下瑩白如玉,朱標記得它的表層濕水以後顯得薄而透明,此刻表麵幹爽,看起來倒是非常實心,敲起來梆梆作響。
他以前見過很多類似的石頭,一般都是大塊石頭的石芯部分,因為少見天日才能保存得像雪花般亮晶晶,以前地理課還有同學請老師鑒定過,說是石英岩,這種質地細密顏色漂亮的又叫石英岩玉,市場上用來製作仿玉工藝品販售,性價比挺高。
要不賣掉?朱標想,萬一這玩意兒現在比真的玉更值錢呢……好吧他隻是yy一下。
他抱著石英岩無意識地摩挲,手感還是這麽好,指尖傳來的觸感不冷不熱,滑溜幹爽,舒服得他打個哆嗦,脖子後麵的汗毛都炸開來。
就這麽坐了小半個小時,車窗外的風景漸漸發生變化,楓林變得稀疏,間植著其它品種的高大喬木,房屋也多起來,房頂不再是偏紅的亮色,有一些傳統黑瓦白牆的建築出現。
朱標精神一振,知道接近城區了,連忙反身跪坐在硬木凳上,手扶著窗框探頭向外望。
又是一座高架橋,橋下水麵開闊瀾湧,遠處能看到帆影,應該就是環繞北京城的永定河了。河邊白色的淺灘上人來人往,小得像一群忙碌的螞蟻,還有人在釣魚,金屬釣杆甩動時反射著陽光,像俠客揮出了淩厲的劍。
可能是朱標的心理作用,列車行駛的速度似乎也變快了,迎麵撲來的風把他的頭發滑稽地抹向腦後,眼睛隻能微微閉合,光線透過眼皮是粉紅的肉色,嗅覺更靈敏了,風頭風尾都充滿城市的喧囂。
他聽到了熟悉的噪音,那些無數無意識的細碎聲響匯聚成的洪流,人們在這座城市裏行走、坐臥、交談,購物、工作、生活;他聽到了寵物的叫聲,或許是一隻狗,或許是一百隻狗;他聽到了交通工具的聲音,引擎咆哮著啟動、停止、開車門、關車門……
還有氣味,說不清好聞或是難聞:陽光下發燙的鋼鐵的味道、幹燥的水泥的味道、沒有燃燒完全的燃料的味道、做菜的油煙味、講究的人自帶香水味、邋遢鬼散播汗臭味……以及很多、很多人集體混合出的人類聚居區特有的味道。城市的味道。
隧道讓光線暗下來,朱標睜開一線眼睛,視野中隻剩下光亮的洞口,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列車唿嘯著破開風域衝出洞口,前方出現一座高高聳立的城門,足有百米高度,漢白玉砌就的門柱呈現年代久遠的米黃色,柱身上攀繞著兩條連天接地的巨龍,龍鱗細細,龍首擎仰,隨之望去,朱紅色的層樓飛簷嵌入藍天。
北京城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