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虞若詡在府裏還沒歇息兩日,太後便派人傳來口諭,說是宣虞小姐進宮敘話。雖然詫異太後為何這樣著急的讓她進宮,不過當著宮人的麵,也不好多問,隻有趕緊更衣出門。
轎子一路進了東宣門,朱紅色的圍牆襯著金黃的琉璃瓦,透過轎簾,勾勒出天家的威嚴。虞若詡被一個管事嬤嬤領著,進了壽寧宮主殿。
一掀開簾子,太後閑適地靠在主座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敘話,而左手側坐著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卻都是一身貴氣的宮裝,梳著婦人的發髻,倒像是小娃娃穿著大人的衣服一樣。
虞若詡心裏了然,不過麵上不做聲色,隻是亦步亦趨地跟著管事嬤嬤走到太後麵前,福身行禮道,“民女拜見太後娘娘。”
太後笑道,“快快平身罷。虞小姐這幾日忙著整理庶務,想必是辛苦。”
虞若詡輕輕搖頭,“謝太後娘娘體恤。民女和父親想著要在京城安家,諸事收拾得仔細些罷了。”
太後“哦”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探究的意味,卻也沒有多說什麽,然後笑著指了指坐在左側的兩個一身宮裝的小婦人,“這兩個孩子,是梁婕妤和宋貴人,平時最愛到哀家這裏玩鬧的,也算給這壽寧宮添了點活氣。”
離太後比較近的小婦人頓時發嗔道,“母後,我們姐妹都是想著法子讓您開心的,怎麽就變成玩鬧了?”
太後一臉無奈,“好好,你們都是好孩子。”
虞若詡連忙行禮,“民女虞若詡,拜見兩位娘娘。”
剛剛和太後發嗔撒嬌的小婦人,是新晉的宋貴人,今年還不滿十三歲,卻是一個標準的美人胚子。雖說還沒完全長開,但那秀目櫻唇卻是讓人過目不忘。另一位一直沒說話的則是太後的外甥女,定遠侯梁弘毅家的二小姐梁瑜,不過也才十四歲的光景,卻已是入宮兩年。
和嬌豔動人的宋貴人相比,梁婕妤的姿色稍微遜色兩分,但是秀氣的臉龐卻是白的欺霜賽雪,連一絲血色都沒有。
那樣病態的膚色……虞若詡看著有些心驚。
“虞姐姐快快請起。”梁婕妤開口,溫柔的聲音有些底氣不足,“母後經常在我們麵前提起虞姐姐呢,本宮想著,怎樣蘭心蕙質的人兒,能這樣得母後得喜歡,今天總算是見著了。”
虞若詡抿嘴,“娘娘謬讚了,能得太後歡心,是民女的福氣。”
一旁的宋貴人嬌笑道,“姐姐真是好氣質呢,本宮以後也要多跟著姐姐學學,免得母後老是說我頑皮!”
太後在一旁笑啐了宋貴人一口,“你們聽聽,明明是自己想要見虞家姑娘,還要連帶著把過錯都推在哀家身上,這還不是頑皮?”
宋貴人拉長聲音,竟是說不出的嬌軟動人,“太後……”
這時,一旁默不作聲的梁婕妤開口道,“聽說虞小姐曾經求學於閬中鶴川書院,還入了嶽成驤先生的門下?”
好端端的,問起這個做什麽?
虞若詡有些琢磨不透,皺了皺眉,卻仍舊恭順地答道“說起來還是托父親的福,父親和先生是曾經是故交,先生才勉為其難收下民女這個笨徒弟。”
梁婕妤笑道,“虞小姐太謙虛了。本宮在入宮前也讀過幾年書,不過都是些女誡,女史之類,本宮還真是羨慕虞小姐呢。”
虞若詡摸不透梁婕妤的話裏到底又有幾層意思,隻有順著她迴答,“婕妤娘娘這是折殺民女了。民女最喜歡看一些野史雜記,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以前還老是被先生批評不正經呢。”
可能是一下子說了太多的話,虞若詡注意到梁婕妤的臉色更白了,甚至唿吸裏都有些喘,而顴骨也冒出絲絲的不正常猩紅色。
這梁婕妤……怕是病了。
又和太後閑聊了幾句,一個宮女突然掀簾子進來,附在太後的耳邊說了什麽,太後的神色突然凝重起來,好像是出了什麽要緊的事。
“朝廷那邊出了點事情,今天哀家不能和你們敘話了。”太後被宮女攙扶著起身,走到虞若詡麵前頓了頓,“哀家今天很高興,不過可惜……這就散了吧,改日再請虞小姐進宮,陪哀家這個老婆子說話。”
虞若詡作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能陪太後說話,是民女天大的榮幸。”
還有……下次。
這入宮,以後可能就成為家常便飯的事情了。
虞若詡目送太後出了殿門,隨後也跟著梁婕妤和宋貴人離開壽寧宮,準備迴府。
已經過了酉時,夏天的日頭雖說長,卻也是暮色靄靄,夕陽的影子把眾人的影子拉的老長。
走到月亮門的時候,虞若詡轉身行禮,“民女就此別過,今日謝兩位娘娘厚愛。”
梁婕妤點點頭,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沒說什麽,就坐上自己轎攆離開了。
倒是宋貴人,朝她甜甜地一笑,“今天見到虞姐姐,本宮覺得格外投緣呢。”
虞若詡還沒來得及迴話,就聽見宋貴人貌似無心的一句,“虞姐姐這般好相貌好才情,要是做了皇後娘娘,本宮做夢都會笑醒呢。”
虞若詡頓時臉色一白,明明是個還不到十三歲的女娃,用稚氣未脫地童音笑著說話,卻讓人感覺從腳底冒起了寒氣。
“虞姐姐不要緊張,本宮開玩笑的。”宋貴人“撲哧”一笑,好像是在欣賞她的狼狽似的,“天色晚了,虞姐姐路上小心。”說完就一步一跳地上了步輦,消失在了長長的朱紅色甬道中。
這深深宮闈,處處都透著詭異,朱紅色的宮牆在夕陽的映照下,好像是一抹看不到盡頭的血色。
虞若詡壓抑住心中的一陣翻江倒海,穩住心神,跟著一旁的宮女向宮門走去。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她突然問到,“請問姑姑,這宮裏怎麽都沒看見有小太監啊。”
就連剛剛抬梁婕妤和宋貴人步輦的,都是一些粗使婆子。
引路的宮女解釋說,“自從先帝剪除了趙閹的勢力之後,為了防止宦官再得勢,就大量裁減宮裏的太監人數,僥幸剩在宮裏的小太監,也盡都在冷宮,浣衣局這種下等地方做雜役,斷然不能到主子們麵前露麵的。”
虞若詡了然,十八年前的那一場絞殺宦官之禍的腥風血雨,幾乎讓整個朝廷傷筋動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先帝和太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撲滅了趙閹一黨,自然是對宦官恨入骨髓,不能容忍一絲一毫。
然而那場鮮血成河的撲殺,最大的獲利者,不是朝廷,而是……梁家。
“虞小姐,這邊請。”耳邊傳來引路宮女的聲音,虞若詡連忙收迴心神,隻聽見那引路宮女道,“虞小姐家的馬車在那邊,按規定奴婢得迴去向太後娘娘迴話了。”
虞若詡往那引路宮女手裏塞了一個銀錠子,“謝姑姑。”
一直等在馬車上的秀兒看見虞若詡遠遠地走來,便急匆匆地迎上來,“小姐,您總算迴來了,奴婢還擔心……”
上次隨口一句“人質”,倒是把這個小丫頭嚇得不輕。
虞若詡失笑,“我沒事,就是陪娘娘們多聊了會兒罷了。”
秀兒見虞若詡麵色疲憊,也不敢說什麽,隻是撩了馬車的簾子,“小姐,我們迴去吧。”
虞若詡點了點頭,耳邊傳來馬車噠噠的聲響,腦海中卻縈繞著宋貴人那句嬌笑——
若是姐姐當了皇後娘娘,本宮做夢也要笑醒呢。
秀女大選剛剛過去不到一個月,距離下一次選秀還有三年,這麽長的時間,誰能保證不會有其它的變數?
還有那十三歲大的小皇帝……虞若詡想起入京時,當著百官和太後的麵,小皇帝的那一聲不屑的冷哼。
明明還是一張娃娃臉,卻全無天真,反而盛滿了薄涼。
不過,宋貴人的話,還有太後明裏暗裏的意思,倒是再也明顯不過。
太後無非是想拉攏閬中虞家,或者說,是梁家想拉攏虞家,拉攏鶴川書院罷了。
正當虞若詡心煩意亂的時候,馬車突然停了下來,靠著馬車壁昏昏欲睡的秀兒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張伯,怎麽停車了?”
張伯拉了拉韁繩,“小姐,是宮門口的禁衛軍正在換防,咱們得稍微等一下才能出去。”
到底是六月的天氣,到了傍晚,暑氣像是在地裏存了一天似的,熱騰騰地往外冒。虞若詡在馬車裏被憋了一身的汗,想著禁衛軍換防還需要一段時間,幹脆下了馬車,站在陰涼處透透氣。
“小姐,那邊又來了一輛馬車。”秀兒驚唿,“好氣派的馬車啊。”
虞若詡抬眸,隻見一輛兩馬駕駛的馬車從另一側的甬道緩緩駛來,整個車身都是上好的黃梨木,精致的車帷繡著繁複的紋樣,車簷上還掛了玉質的鈴鐺。和虞家簡樸的馬車一比,倒有一股簪纓世家的氣派。
正值換防,所以那輛馬車也被迫停在宮門口。一個小廝打開車門,竟是一位身著朝服的年輕公子走下車來。
恰好是不遠不近的距離,虞若詡和那公子對視一眼,便走上前去,福身行禮,“民女虞若詡,見過世子。”
定遠侯府世子,梁弘毅的嫡子,梁瑾。
梁瑾打量了一下虞若詡,劍眉一挑,也連忙拱手行禮,”見過虞小姐。不知虞小姐是怎麽認出本世子來的?“
梁瑾曾經在虞家父女進京的那一日,跟在父親定遠侯的身後遠遠地見過一眼虞若詡,不過他敢保證,虞若詡那天並沒有瞧見他。
那她是怎麽認出他來的?
虞若詡微笑,“馬車的玉鈴鐺上麵刻著‘定’字,相必是定遠侯府上的馬車。而世子身上的官服是正四品的樣式,而梁侯爺的府上據說也隻有一位是四品尚書郎……民女就鬥膽向世子行禮了。”
梁瑾的眼中露出一抹讚許之色,“虞小姐真是好眼力,本世子佩服。“
虞若詡斂眉,”民女不敢。“
這定遠侯世子,仿佛並不是什麽紈絝子弟,看著年紀也不過弱冠,卻通身書卷氣,一副清風朗月的模樣,和定遠侯的武將氣質大相徑庭。
不過這模樣,看著倒是有幾分熟悉……突然腦海中劃過一張慘白的臉,虞若詡驀地想起,這梁瑾,應該是宮裏那位梁婕妤的哥哥。
“不知虞小姐今日入宮,是為何事?”短暫的沉默之後,梁瑾問道。
虞若詡想了想,“今日是太後召民女進宮敘話,問一些府上的瑣事罷了。”說完又頓了頓,斟酌地開了口,“民女今天還有幸見到了梁婕妤和宋貴人兩位娘娘。”
聽到自家妹妹的名字,梁瑾忍不住問,“哦?那兩位娘娘最近可好?”
虞若詡抬頭看了他一眼,見他臉上有藏不住的關懷之色,歎了口氣,“兩位娘娘錦衣玉食,又有太後娘娘疼愛,自然是好的。”
“不過……”她壓低了聲音,“婕妤娘娘是否有些畏懼暑氣?“
梁瑾皺了皺眉,“此話怎講?”
虞若詡輕聲道,“沒什麽,隻是民女見娘娘麵色有些蒼白,想著可能是因為今年暑氣較往年格外盛……”
梁瑾想了想,“娘娘自幼玉體嬌貴,今年又比往年熱,可能是中了些暑氣。”說罷又對虞若詡笑了笑,“虞小姐費心了。”
虞若詡不禁感歎,果然是出自梁氏一脈,那雙瞳仁極黑的眼睛和太後幾乎如出一轍,不過眼前這位的眼神還沒有完全沾染上冰雪之意,麵帶笑容的溫柔神情幾乎和這溫暖的暮色融為一體,隻是眼角帶著淡淡的疏離,像是天邊那一抹抓不住的雲彩。
“小姐,宮門換防結束了,咱們迴府吧。”一旁的秀兒低聲提醒道。
虞若詡點頭,向梁瑾行了禮,”天色已晚,民女就此別過。”
梁瑾連忙迴禮,“虞小姐慢走。“
虞若詡在秀兒的攙扶下上了馬車,一步一步離開宮城,隻是她注意到,那輛定遠侯府的馬車,一直停在宮門口沒有離開。
虞若詡在府裏還沒歇息兩日,太後便派人傳來口諭,說是宣虞小姐進宮敘話。雖然詫異太後為何這樣著急的讓她進宮,不過當著宮人的麵,也不好多問,隻有趕緊更衣出門。
轎子一路進了東宣門,朱紅色的圍牆襯著金黃的琉璃瓦,透過轎簾,勾勒出天家的威嚴。虞若詡被一個管事嬤嬤領著,進了壽寧宮主殿。
一掀開簾子,太後閑適地靠在主座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敘話,而左手側坐著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卻都是一身貴氣的宮裝,梳著婦人的發髻,倒像是小娃娃穿著大人的衣服一樣。
虞若詡心裏了然,不過麵上不做聲色,隻是亦步亦趨地跟著管事嬤嬤走到太後麵前,福身行禮道,“民女拜見太後娘娘。”
太後笑道,“快快平身罷。虞小姐這幾日忙著整理庶務,想必是辛苦。”
虞若詡輕輕搖頭,“謝太後娘娘體恤。民女和父親想著要在京城安家,諸事收拾得仔細些罷了。”
太後“哦”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探究的意味,卻也沒有多說什麽,然後笑著指了指坐在左側的兩個一身宮裝的小婦人,“這兩個孩子,是梁婕妤和宋貴人,平時最愛到哀家這裏玩鬧的,也算給這壽寧宮添了點活氣。”
離太後比較近的小婦人頓時發嗔道,“母後,我們姐妹都是想著法子讓您開心的,怎麽就變成玩鬧了?”
太後一臉無奈,“好好,你們都是好孩子。”
虞若詡連忙行禮,“民女虞若詡,拜見兩位娘娘。”
剛剛和太後發嗔撒嬌的小婦人,是新晉的宋貴人,今年還不滿十三歲,卻是一個標準的美人胚子。雖說還沒完全長開,但那秀目櫻唇卻是讓人過目不忘。另一位一直沒說話的則是太後的外甥女,定遠侯梁弘毅家的二小姐梁瑜,不過也才十四歲的光景,卻已是入宮兩年。
和嬌豔動人的宋貴人相比,梁婕妤的姿色稍微遜色兩分,但是秀氣的臉龐卻是白的欺霜賽雪,連一絲血色都沒有。
那樣病態的膚色……虞若詡看著有些心驚。
“虞姐姐快快請起。”梁婕妤開口,溫柔的聲音有些底氣不足,“母後經常在我們麵前提起虞姐姐呢,本宮想著,怎樣蘭心蕙質的人兒,能這樣得母後得喜歡,今天總算是見著了。”
虞若詡抿嘴,“娘娘謬讚了,能得太後歡心,是民女的福氣。”
一旁的宋貴人嬌笑道,“姐姐真是好氣質呢,本宮以後也要多跟著姐姐學學,免得母後老是說我頑皮!”
太後在一旁笑啐了宋貴人一口,“你們聽聽,明明是自己想要見虞家姑娘,還要連帶著把過錯都推在哀家身上,這還不是頑皮?”
宋貴人拉長聲音,竟是說不出的嬌軟動人,“太後……”
這時,一旁默不作聲的梁婕妤開口道,“聽說虞小姐曾經求學於閬中鶴川書院,還入了嶽成驤先生的門下?”
好端端的,問起這個做什麽?
虞若詡有些琢磨不透,皺了皺眉,卻仍舊恭順地答道“說起來還是托父親的福,父親和先生是曾經是故交,先生才勉為其難收下民女這個笨徒弟。”
梁婕妤笑道,“虞小姐太謙虛了。本宮在入宮前也讀過幾年書,不過都是些女誡,女史之類,本宮還真是羨慕虞小姐呢。”
虞若詡摸不透梁婕妤的話裏到底又有幾層意思,隻有順著她迴答,“婕妤娘娘這是折殺民女了。民女最喜歡看一些野史雜記,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以前還老是被先生批評不正經呢。”
可能是一下子說了太多的話,虞若詡注意到梁婕妤的臉色更白了,甚至唿吸裏都有些喘,而顴骨也冒出絲絲的不正常猩紅色。
這梁婕妤……怕是病了。
又和太後閑聊了幾句,一個宮女突然掀簾子進來,附在太後的耳邊說了什麽,太後的神色突然凝重起來,好像是出了什麽要緊的事。
“朝廷那邊出了點事情,今天哀家不能和你們敘話了。”太後被宮女攙扶著起身,走到虞若詡麵前頓了頓,“哀家今天很高興,不過可惜……這就散了吧,改日再請虞小姐進宮,陪哀家這個老婆子說話。”
虞若詡作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能陪太後說話,是民女天大的榮幸。”
還有……下次。
這入宮,以後可能就成為家常便飯的事情了。
虞若詡目送太後出了殿門,隨後也跟著梁婕妤和宋貴人離開壽寧宮,準備迴府。
已經過了酉時,夏天的日頭雖說長,卻也是暮色靄靄,夕陽的影子把眾人的影子拉的老長。
走到月亮門的時候,虞若詡轉身行禮,“民女就此別過,今日謝兩位娘娘厚愛。”
梁婕妤點點頭,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沒說什麽,就坐上自己轎攆離開了。
倒是宋貴人,朝她甜甜地一笑,“今天見到虞姐姐,本宮覺得格外投緣呢。”
虞若詡還沒來得及迴話,就聽見宋貴人貌似無心的一句,“虞姐姐這般好相貌好才情,要是做了皇後娘娘,本宮做夢都會笑醒呢。”
虞若詡頓時臉色一白,明明是個還不到十三歲的女娃,用稚氣未脫地童音笑著說話,卻讓人感覺從腳底冒起了寒氣。
“虞姐姐不要緊張,本宮開玩笑的。”宋貴人“撲哧”一笑,好像是在欣賞她的狼狽似的,“天色晚了,虞姐姐路上小心。”說完就一步一跳地上了步輦,消失在了長長的朱紅色甬道中。
這深深宮闈,處處都透著詭異,朱紅色的宮牆在夕陽的映照下,好像是一抹看不到盡頭的血色。
虞若詡壓抑住心中的一陣翻江倒海,穩住心神,跟著一旁的宮女向宮門走去。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她突然問到,“請問姑姑,這宮裏怎麽都沒看見有小太監啊。”
就連剛剛抬梁婕妤和宋貴人步輦的,都是一些粗使婆子。
引路的宮女解釋說,“自從先帝剪除了趙閹的勢力之後,為了防止宦官再得勢,就大量裁減宮裏的太監人數,僥幸剩在宮裏的小太監,也盡都在冷宮,浣衣局這種下等地方做雜役,斷然不能到主子們麵前露麵的。”
虞若詡了然,十八年前的那一場絞殺宦官之禍的腥風血雨,幾乎讓整個朝廷傷筋動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先帝和太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撲滅了趙閹一黨,自然是對宦官恨入骨髓,不能容忍一絲一毫。
然而那場鮮血成河的撲殺,最大的獲利者,不是朝廷,而是……梁家。
“虞小姐,這邊請。”耳邊傳來引路宮女的聲音,虞若詡連忙收迴心神,隻聽見那引路宮女道,“虞小姐家的馬車在那邊,按規定奴婢得迴去向太後娘娘迴話了。”
虞若詡往那引路宮女手裏塞了一個銀錠子,“謝姑姑。”
一直等在馬車上的秀兒看見虞若詡遠遠地走來,便急匆匆地迎上來,“小姐,您總算迴來了,奴婢還擔心……”
上次隨口一句“人質”,倒是把這個小丫頭嚇得不輕。
虞若詡失笑,“我沒事,就是陪娘娘們多聊了會兒罷了。”
秀兒見虞若詡麵色疲憊,也不敢說什麽,隻是撩了馬車的簾子,“小姐,我們迴去吧。”
虞若詡點了點頭,耳邊傳來馬車噠噠的聲響,腦海中卻縈繞著宋貴人那句嬌笑——
若是姐姐當了皇後娘娘,本宮做夢也要笑醒呢。
秀女大選剛剛過去不到一個月,距離下一次選秀還有三年,這麽長的時間,誰能保證不會有其它的變數?
還有那十三歲大的小皇帝……虞若詡想起入京時,當著百官和太後的麵,小皇帝的那一聲不屑的冷哼。
明明還是一張娃娃臉,卻全無天真,反而盛滿了薄涼。
不過,宋貴人的話,還有太後明裏暗裏的意思,倒是再也明顯不過。
太後無非是想拉攏閬中虞家,或者說,是梁家想拉攏虞家,拉攏鶴川書院罷了。
正當虞若詡心煩意亂的時候,馬車突然停了下來,靠著馬車壁昏昏欲睡的秀兒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張伯,怎麽停車了?”
張伯拉了拉韁繩,“小姐,是宮門口的禁衛軍正在換防,咱們得稍微等一下才能出去。”
到底是六月的天氣,到了傍晚,暑氣像是在地裏存了一天似的,熱騰騰地往外冒。虞若詡在馬車裏被憋了一身的汗,想著禁衛軍換防還需要一段時間,幹脆下了馬車,站在陰涼處透透氣。
“小姐,那邊又來了一輛馬車。”秀兒驚唿,“好氣派的馬車啊。”
虞若詡抬眸,隻見一輛兩馬駕駛的馬車從另一側的甬道緩緩駛來,整個車身都是上好的黃梨木,精致的車帷繡著繁複的紋樣,車簷上還掛了玉質的鈴鐺。和虞家簡樸的馬車一比,倒有一股簪纓世家的氣派。
正值換防,所以那輛馬車也被迫停在宮門口。一個小廝打開車門,竟是一位身著朝服的年輕公子走下車來。
恰好是不遠不近的距離,虞若詡和那公子對視一眼,便走上前去,福身行禮,“民女虞若詡,見過世子。”
定遠侯府世子,梁弘毅的嫡子,梁瑾。
梁瑾打量了一下虞若詡,劍眉一挑,也連忙拱手行禮,”見過虞小姐。不知虞小姐是怎麽認出本世子來的?“
梁瑾曾經在虞家父女進京的那一日,跟在父親定遠侯的身後遠遠地見過一眼虞若詡,不過他敢保證,虞若詡那天並沒有瞧見他。
那她是怎麽認出他來的?
虞若詡微笑,“馬車的玉鈴鐺上麵刻著‘定’字,相必是定遠侯府上的馬車。而世子身上的官服是正四品的樣式,而梁侯爺的府上據說也隻有一位是四品尚書郎……民女就鬥膽向世子行禮了。”
梁瑾的眼中露出一抹讚許之色,“虞小姐真是好眼力,本世子佩服。“
虞若詡斂眉,”民女不敢。“
這定遠侯世子,仿佛並不是什麽紈絝子弟,看著年紀也不過弱冠,卻通身書卷氣,一副清風朗月的模樣,和定遠侯的武將氣質大相徑庭。
不過這模樣,看著倒是有幾分熟悉……突然腦海中劃過一張慘白的臉,虞若詡驀地想起,這梁瑾,應該是宮裏那位梁婕妤的哥哥。
“不知虞小姐今日入宮,是為何事?”短暫的沉默之後,梁瑾問道。
虞若詡想了想,“今日是太後召民女進宮敘話,問一些府上的瑣事罷了。”說完又頓了頓,斟酌地開了口,“民女今天還有幸見到了梁婕妤和宋貴人兩位娘娘。”
聽到自家妹妹的名字,梁瑾忍不住問,“哦?那兩位娘娘最近可好?”
虞若詡抬頭看了他一眼,見他臉上有藏不住的關懷之色,歎了口氣,“兩位娘娘錦衣玉食,又有太後娘娘疼愛,自然是好的。”
“不過……”她壓低了聲音,“婕妤娘娘是否有些畏懼暑氣?“
梁瑾皺了皺眉,“此話怎講?”
虞若詡輕聲道,“沒什麽,隻是民女見娘娘麵色有些蒼白,想著可能是因為今年暑氣較往年格外盛……”
梁瑾想了想,“娘娘自幼玉體嬌貴,今年又比往年熱,可能是中了些暑氣。”說罷又對虞若詡笑了笑,“虞小姐費心了。”
虞若詡不禁感歎,果然是出自梁氏一脈,那雙瞳仁極黑的眼睛和太後幾乎如出一轍,不過眼前這位的眼神還沒有完全沾染上冰雪之意,麵帶笑容的溫柔神情幾乎和這溫暖的暮色融為一體,隻是眼角帶著淡淡的疏離,像是天邊那一抹抓不住的雲彩。
“小姐,宮門換防結束了,咱們迴府吧。”一旁的秀兒低聲提醒道。
虞若詡點頭,向梁瑾行了禮,”天色已晚,民女就此別過。”
梁瑾連忙迴禮,“虞小姐慢走。“
虞若詡在秀兒的攙扶下上了馬車,一步一步離開宮城,隻是她注意到,那輛定遠侯府的馬車,一直停在宮門口沒有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