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車師國,其實又可分為車師前國和車師後國。在蒲類海擊潰匈奴人後,車師國已經是漢軍案板上的魚肉,隻看到底要怎麽吃了。原本較為持重的主將竇固的主張,是先進軍較近的車師前國,但作為副將的耿秉,卻公然無視主將竇固的號令,率其所部徑直奇襲了較遠的車師後國,雖然這種做法風險大了些,但好在倒也是摧枯拉朽般擊潰了車師後國脆弱的抵抗,一錘定音。因此竇固得報後也並沒有多說什麽。可在受降的時候,卻出了大問題。車師後王名叫安得,原本是打算親自向率軍前來的耿秉投降的,可卻又聽竇固的一名親信部下告知:此番漢軍的主將乃是竇固,並非耿秉,同時,又列舉了諸如竇固不僅是當今天子的姐夫、爵位也在耿秉之上等諸多理由,經過一番威逼利誘後,導致車師後王安得聽從了這一意見,改派一名部將前去迎接耿秉,而自己則準備等竇固來了,再正式親自請降。可這樣一來,便徹底惹惱了年輕氣盛的耿秉,揚言要率前鋒繼續進兵,不接受車師後國的投降,殺進車師後國的國都,直接砍了這竟然沒把自己當迴事的車師後王安得的腦袋!嚇得兩麵都不敢得罪的車師後王安得又慌不迭地趕緊到城門外親自迎接,不僅哆哆嗦嗦地摘下了頭頂的王冠,甚至恭恭敬敬地抱住耿秉的馬腿投降,十分地狼狽。見車師後王安得有如此表現,耿秉這才作罷,根本不請示主將竇固,便直接接受了車師後王安得對自己的投降。


    雖說這些為了爭功而起的波折,對於漢軍的大局而言,絲毫沒有影響到王師在西域的順利進展,但是竇、耿二人及其背後兩派勢力為了爭奪功勞而相互勢同水火、甚至已幾乎公開化的矛盾,在中高層軍官中人人幾乎都是心知肚明。好在年長持重的竇固對耿秉這個後輩的一再抗命與擅自行動,基本采取容忍態度,所以在大勝的表麵光輝之下,沒再鬧出其他的不快與波瀾來。這些矛盾看似也就這樣過去了。不過,經此一事,兩派人心中的芥蒂卻是深深地留了下來,不僅軍官之中有人冒出了黨同伐異的苗頭、開始相互看不順眼,也使得軍中各部之間暗流湧動、矛盾重重。就連另一位副將劉張以及一些不願站隊的軍官,也隻好謹言慎行,左右為難地做著中間派。


    耿樂說到這裏,忽然,隻見一個伍長忽然拍案而起,恍然大悟般地說道: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兩個多月前剛剛駐紮下來時,受車師後王安得的邀請,咱們的耿校尉和竇威竇司馬一同去車師後國的都城飲宴之時,麵對著耿校尉和竇司馬,那車師後王安得就一臉的戰戰兢兢、十分拘束地憋了好半天,仍然在猶豫著到底該先向誰行禮才好。我當時身為隨行護衛,還以為是那小邦國主沒見過世麵,被天威所鎮呢?敢情,是他聽到又是一名姓耿、一名姓竇的兩位漢軍將領,心有餘悸,所以才會有那樣的怪異舉止。。。”


    “那,當時後來怎麽樣了?”


    “後來,我想想,哦,竇威竇司馬後來主動退讓了一步,那國主安得這才立刻如釋重負地長舒了一口氣,先向耿校尉行禮,然後又趕緊和位於次席的竇司馬行禮,現在想想,竇威這人雖然也姓竇,倒還算是頗識大體。”


    “得了吧!我看姓竇的沒一個好東西!隻是壞得不似竇齊那麽明顯罷了!”


    “的確如此!那竇威恐怕也不好說,誰知道他當時是不是惺惺作態,而心裏卻在惦記著咱們校尉大人的那個位置?!”


    “就是!竇齊身為主簿,在軍糧和裝備上多分了竇司馬那一半人馬多少好東西?他竇威心裏能沒數?不還是照單全收,不管咱們這邊嘛。”


    “沒錯!就是竇威手下那些士卒也自詡為朝廷精銳,就連個小卒,在我這伍長麵前,也敢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哼,什麽德性!每次看到都心裏別提多別扭,就好像是認為他們那一半人馬比咱們吃得好、穿得好,合該是理所應當一樣!竇威要是懂事理,怎麽不見他不好好管教一下他這些狗眼看人低的手下?!”


    “我還聽那些人趾高氣揚地說,這個戊己校尉本來就該是他們司馬大人竇威的,結果卻讓咱們耿校尉走了狗屎運給撿了去。他娘的,居然連耿校尉也不放在眼裏了!有這樣的手下,誰敢保證竇威心裏沒有個小九九?!”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發泄著心中平日裏的塊壘,見此情形,耿樂隻得暫時收聲,甚至有點兒後悔,自己原本想平息一下大家的怨氣,卻沒想,欠了考慮,在道出了竇齊如此針對以護糧隊為骨幹的耿毅、耿樂一係將士,大概就是因為金蒲城裏的這一半人馬,已被其視為了與其所屬的竇氏一派水火不容的耿氏一派,所以不斷為難、打壓,更看不得眾人飲酒慶功、立下勳勞的這一深層原因後,竟反而成了火上澆油,令眾人更加怒火中燒,忿忿不平。。。!


    同時,聽著眾人的不斷謾罵,耿樂心中不禁也在想,當初竇固之所以特別選擇了自家大人作為留守西域的戊己校尉,而以資曆更老、經驗更多、又是其嫡係部下的竇威僅僅作為副手司馬,或許是不是也有借此緩和一下竇、耿兩派之間日益尖銳矛盾的考慮在。。。?還是說,另有別的打算。。。?


    當然,關於心中的這個想法,耿樂並未在一眾部屬麵前言明。而是在看大家說得差不多、氣也消了不少時,再次製止了眾人的罵聲,頓了頓後,又心平氣和地提起了耿恭對自己的教誨:同袍之間,一切以大局為重。大敵當前,匈奴人隨時可能會卷土重來,切不可禍起蕭牆、先自亂了陣腳。


    聞聽耿恭都曾這麽說過,吐了半天怨氣的眾人總算不再公開叫罵,可表情之間,卻個個依然是怨氣猶在,甚至對今後的日子充滿了擔憂。


    其實,哪怕對於耿樂自己而言,盡管嘴上這樣勸導著,但在心中其實更加擔心的同樣是:與其為了那些遠在漠北、毫無音訊的匈奴人而提心吊膽,倒是眼下金蒲城內部的這些矛盾,以及如竇齊這樣的某些不懷好意之人,更加令人在意。。。


    也許,輪不到匈奴人的馬刀,自己這些弟兄會不會就已被竇齊給整死或者氣死了。。。?


    於是,懷著心中的種種不忿與憂慮,屋內的一眾什長、伍長最終不歡而散,各自先迴本人營房去了。途徑麾下士卒們依舊歡聲笑語的營房時,這些什長、伍長大多沒說什麽,隻是搖了搖頭,微微歎氣。也不知是在羨慕這些無憂無慮的士卒們,還是在感慨著什麽似的。。。


    而此時,隨著部屬們告辭而去,屋內便隻剩下看起來酩酊大醉、仰臥不起的耿毅,與愁容滿麵的耿樂二人。這屋原本是耿樂的營房,但奈何耿毅醉得有些不省人事,架都架不起來,耿樂隻怕其出了門再在大雪中染上風寒、凍出毛病來,幹脆就讓手下們把他留在了自己屋中休息。


    這時,耿樂忍不住抬頭看了看屋外的漫天飛雪,甚至忽然有些奇怪的想法冒了出來:


    況且,匈奴人,他們,真的還敢迴來嗎?就算迴來,又能怎麽樣呢?


    畢竟,金蒲城耿恭的這支人馬也並非一支孤軍。三個月前,待到竇固的大軍班師之日眾人才知道,留守西域的戊己校尉,其實並不僅僅隻有耿恭一人。在修築了金蒲城、作為屯紮在車師後部的駐軍外,漢軍同樣也在車師前部修建了另外一座柳中城,由另外一位戊己校尉——關寵,負責領軍把守。有東麵的柳中城與耿恭所部的這座金蒲城遙相唿應,成犄角之勢,共同拱衛大漢在車師國的勢力範圍,還有已然臣服的車師國軍隊輔助,可謂萬無一失。再加上隨著匈奴人的銷聲匿跡,耿樂自己的心中其實也更加逐漸懈怠了起來。也許,一去不迴的匈奴人早已對這片喪失的西域地盤徹底死了心,選擇了放棄。所以,無形之中,隨著一天天平和地過去,眾將士那顆原本時常警惕的心,也在百無聊賴的三個月時光中,日複一日地放鬆了下來。。。


    而就在耿樂陷入深思之際,卻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歎息!猛然轉過身去,隻見剛剛還昏睡不醒的耿毅,此刻竟然已坐了起來,目光中似乎依然帶著幾分剛剛與竇齊對峙時的不忿與怒氣。


    “耿毅兄,你還好吧。算了,不必和竇齊那家夥一般見識了,畢竟大局為重,咱家大人不也這麽單獨囑咐過你我嘛。。。?”


    誰知,耿毅卻搖了搖頭,似乎並非還在介意剛才之事,在微微歎了一口氣後,竟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讓耿樂摸不到頭腦的話:


    “唉,咱們大人倒是一片好心,心係大局。可他和你卻都不知道,竇齊這家夥,暗地裏其實還有事情,一直在瞞著我們。你恐怕做夢也想不到,他早已在為匈奴人卷土重來時,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十三將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妄語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妄語臣並收藏大漢十三將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