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和的狀子被朝廷發到了雲南,林則徐心裏也是憋了一口氣,廣和這賊廝鳥心有不忿,出來搗亂也就罷了!可朝廷的一些大臣,想著渾水摸魚,卻有些不為人子了。


    在林則徐的眼裏,滇銅複起關係著大清以後的發展,這也可以算是國本了,軍機們拿著滇銅做籌碼,雖說不怎麽地道,但好歹有些底線,他們也算是真正的支持滇銅複起。


    而這些跟在廣和後麵搖旗呐喊的官員,出發點就有些下三濫了,不顧國家得失,為了一己私欲,竟然想著搗毀滇銅複起的大計,滇銅起不來,大清就會失去一次強大的機會,這個事情,沒有遇上也就罷了,一旦遇上,林老虎也不是好惹的。


    在官場廝混,不怕你的謀算下作、無賴,就怕你的謀算被對手看的清清楚楚,在京城跟著起哄的這批官員,顯然是被林老虎抓住了痛腳,至於這一棍子是打死還是打殘,就看聖上那邊的計較了。


    至於廣和這個旗人,也是個倒黴的,在京城借了一千兩銀子,憑著旗人的身份,跑了好些門子,才弄到了雲南富民縣的一個肥缺,上任伊始,這位就把京城的欠賬給還清了,還弄了幾百兩的油水。


    雲南雖說偏遠,但富民縣與宜良差不多,也算是半個滇中糧倉,油水也算富足,得了勢的廣和,把自己的一家子都接來了雲南,打算在富民這個地方安家落戶。


    可惜好景不長,楊猛攏了宜良的土地之後,就對富民下了手。好地、肥地。富民的一些大戶。被楊家壓得不敢動彈,隻能乖乖的把土地轉給了楊家。


    富民與宜良一樣,油水全在糧食上,有了楊家這個大戶坐鎮富民,大鬥進小鬥出、扒取錢銀差價、收取官銀火耗的路子,直接就被堵死了。


    廣和雖說是個旗人,可在雲南地界他也不敢囂張,隻能悶悶的咽下了這口氣。


    可富民是個大縣。差役、書吏兩千多人,這一年的耗費也在萬兩上下,沒了雜七雜八的收入,廣和絞盡了腦汁,還是在一年之中賠了三千多兩銀子。


    廣和做官就是為了賺錢的,賠錢哪是他能受得了的,除了虧空的稅賦,廣和還在富民欠下了三千多兩的印子錢。


    雖說民與官鬥無下場,可也得看看是什麽民,放印子錢的那些人。背後也是有大靠山的,像楊家一樣。都是廣和吃罪不起的人物。


    又借了一千兩印子錢,廣和便辭去了富民的職司,奔京城而去,楊家在雲南根深蒂固,他廣和鬥不過,這次賠錢隻能算是他自個兒倒黴了。


    俗話說禍不單行福無雙至,這廣和也是走了背字兒,本以為十拿九穩的職司,卻投錯了門子,讓人把他的老本給卷走了,在京城,管你是旗人還是漢人,有錢才能辦事兒。


    在京城,窮的喝粥的貝子有的是,沒錢還想著辦事兒,沒有個一二品的實權大員做鐵杆親戚,那也是不可能的。


    廣和這人一沒靠山二沒錢,又是個被人溜達了個精光的貨色,做官不怕你貪心,就怕遇上傻子,放印子錢的也都是些有眼力界的,廣和一步走錯,就在京城臭了莊,連印子錢也借不到了。


    窮急生瘋的廣和,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到都察院把楊家給捅了出來。廣和也是被逼到了絕路,但是如果能扳倒雲南楊家,肯定少不了他的好處,扳倒楊家也就是廣和最後那一根救命稻草。


    這事兒不做,他在雲南的家小,就會被當做牲口給賣了,而他自己也逃不過那些人的追殺,為了身家性命,廣和也隻能玩命了。


    廣和玩的狠,身在雲南的楊猛更狠,他那一通屎盆子可扣得正合適,拿著自己的妻女開樓子,這就不是人幹的事兒。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算是在廣和的頭上扣了個結實。


    都察院那邊透出了風聲,京城的軍機們,也在謀算著楊家,瞧這兩年楊士勤的架勢,還真有複起滇銅的希望,有了這個希望,楊家也就有了與軍機門說話的資格,借著廣和的事情,驗證一下楊家的本事,也就成了軍機們要做的事情。


    楊家在京城的影子們在暗中動著手腳,這幫軍機們,也在暗地裏布置著,不然絕對不會有那麽多人跟著起哄的。


    廣和是個什麽物件,軍機們早就查清了,一個混的不怎麽好的旗人而已,這事兒無論成敗,廣和都是個死人了,無論楊家是不是想謀反,現在都不是對付楊家的時候。


    對也好,錯也罷,廣和的狀子遞到了都察院,也就決定了他的生死。


    讓軍機們沒想到的是楊猛的歹毒,京城的軍機和一些京官,也都把廣和弄得這出鬧劇,當做了笑話來看,可楊猛的手段一出,這事情的性質就變了。


    伏在雲南的林則徐,現在就是一頭正等著打食兒的餓虎,稱病的折子,加上一些語焉不詳的折子,林則徐的一招順水推舟,徹底把京師的水給攪混了。


    林老虎是誰?官場之中幾乎是人見人恨的物件,他那裏一猶豫,許多人都以為,楊家真的出了紕漏,如果楊家真是有不臣之心的話,那這笑話就不是笑話了,而是一頓豐盛的大宴。


    林則徐丟出來的誘餌,一下就引來了大群的蒼蠅,仁孝楊家、忠義楊家將、自己的股肱之臣林則徐,道光帝,在雲南之事上,也下了重注,林則徐遮遮掩掩的折子,顯然不能讓道光帝滿意。


    道光帝接連發了三份聖旨,催促林則徐從快從速查清廣和控告楊家之事。接了朝廷三份聖旨,林則徐也知道不能再拖了。


    一份措辭委婉,卻明明白白記錄著廣和罪狀的折子。慢悠悠的遞到了道光帝的手裏。


    “混賬!這廣和就是朕的治下最大的惡人。旗人的臉麵都讓廣和這混賬給丟盡了。


    去問一下。跟著廣和起哄的都是些什麽人?”


    在位近三十年,道光帝雖說資質平庸,但也是有一定政治修養的,廣和之事前前後後透著玄機,再加上道光帝對滇銅複起的重視,廣和之事,被他看成了一個陰謀。


    林則徐不愧是自己的股肱之臣,看來前幾次他稱病推脫。是為了保全旗人的麵子,這事兒倒是自己這個皇帝心急了,楊家的表現很不錯,自己無端的懷疑忠臣良將,可正是應了戲文裏的詞兒啊!


    “潘美!這廣和就是潘美,這個癟犢子,想害朕做個無道的昏君,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


    前後一想廣和之事,道光帝也是出了一身的白毛汗,好在林則徐護持。要不然可要害了即將要中興大清的仁孝楊家了。


    事有不巧,跟著起哄的京官。全他媽是漢官,京城的旗人都是二大爺,沒有個肥差誰也不會出頭,守著自己的鐵杆莊稼,做了逍遙子多好?


    而有門路的旗人,不是跑到各地的八旗軍中享福,就是跑到了地方上混吃混喝,沒有個好彩頭做京官,傻子才去呢!


    京城的旗人,雖說都是浪蕩子,可他們的眼力界不淺,廣和是個什麽玩意兒?在旗人裏,也是個做太監的料兒,哪個二大爺閑的蛋疼,才迴去跟著他起哄。


    沒了旗人摻和,這事兒就嚴重了,廣和之事直接就從官場紛爭,上升到了滿漢紛爭的高度。因為庚子年賠款,和這兩年朝廷銀荒的事情,不少漢官都在嚷嚷著,要削減旗人的俸祿。


    這次的事情,分明是漢官們下的一個圈套,廣和在雲南失勢,很可能也是他們的手腳,借著滇銅複起之事,擴大廣和一案的影響,狠狠的揭一下滿人的麵皮,這就是他們的謀劃。


    廣和之事,因為巧合,成了滿漢紛爭的事件,這事兒要處理也不容易,道光帝不是毛頭小子,將林則徐的折子,往軍機那邊一送,這下可就是軒然大波了。


    “直娘賊,這個歹毒的楊士勤,廣和不就是個小蟲子嗎?至於用炮轟嗎?這下可麻煩了……”


    ……


    軍機們也是忘了雲南楊士勤的歹毒,兩廣的耆英、四川的寶興、還有他們這幫人,都吃過雲南楊士勤的惡虧,早知道事情會鬧得這麽大,王八蛋才會去試探楊士勤呢!


    但事已至此,軍機們也是無奈,現在跟著廣和看戲的那幫人要倒黴了,這事兒要怎麽辦,學問也是不淺。


    廣和之事,不能拿到桌麵上說,要是這事兒爆出來,他們這幫軍機也得跟著倒血黴,要想按著聖上的意思處理這些漢官,就隻能讓京師的二大爺們出手了。


    一個漢官結營,要上書削減旗人俸祿的消息,被軍機們散了出去,這個話頭,可是京城的禁忌,那幫子旗人爺們兒,一聽出了這麽個寶器,當然不會答應了。


    衝到漢官家裏搗亂,堵著各個衙門口罵街,旗人這兩年確實有些衰落了,漢官們真是不怎麽怕旗人了,在京城,旗人並沒有下麵想象的那麽有地位,混官場的,大多不怕白身的旗人。


    衝突一起,立馬就傷了人命,漢官們的一些家人打死了幾個病弱的旗人,這些可好,事情真的鬧大了。


    結黨營私、有不臣之心,這是道光帝下的定論,這下事情的結局就有些血淋淋的了,十幾位漢官被滿門抄斬,幾十位被流放,廣和鬧出的笑話,是以血淋淋的數百條人命收的場。


    廣和之事也因為對旗人的影響實在太壞,一應的卷宗卻被銷毀,廣和也做了糊塗鬼,他在雲南的妻女也沒撈著好處,被朝廷密令給誅殺了,而富民的父母之中,以後也就沒了廣和的名字。


    “這事兒做的?咱們就做了這麽點事,京城那邊就起了腥風血雨,魏先生,給說說這事兒吧!”


    身在雲南的楊猛,也是看的稀裏糊塗,這事兒怎麽就好大批的京官扯上了幹係,即使京城的那位老皇上,真是護著楊家,也不用這麽大開殺戒吧?


    “滿漢有別啊!三爺的那些招數,在咱們看來,隻是報複廣和的手段而已,漢官們跟著起哄,就是質疑旗人的權威了。這些年朝廷的財政越發的不濟,漢官們也是為了大清著想,才弄出一個削減旗人俸祿的好法子,可上麵那位可不這麽看啊!


    他們那群人以為這是漢官要保持朝政,擠兌他們旗人,再加上這些年各地叛亂不斷,坐鎮京師的那位歲數也不小了,做些犯渾的糊塗事兒,也在情理之中。”


    “嗯!嘿嘿……有些時候,越是想守住就越守不住,看他們能囂張到幾何?不過這次湊巧的事情,倒是很不錯,起碼讓漢官們進一步看清了朝廷的嘴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毒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沒落皇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沒落皇朝並收藏毒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