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芸從師範學院學完迴來時,縣教育局把她安排到縣城的培元中學當副校長兼初一的語文教師,這正如她心中所願,到底還是縣城,培元的環境比在米市橋好多了,初中三個年級每個年級分五個班,共有九百多學生,二十四個老師,師生全都住在學校,校園裏從早到晚都熱鬧非凡。這時的大躍進已進入第二年,去年學校師生參加的“一大二公”也已停了,大部分課程都開始恢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

    初秋的一個中午,李國梁來了個電話,要她立即去縣委大院,說有事找她。

    張小芸到了李國梁的辦公室,見李有根也在一旁邊坐著,他穿了一套軍裝,軍鞋,軍襪,除了那張臉,難得看出原來的樣子。張小芸以前見過李有根,隻不過沒在意,他的粗壯身材同李國梁很相像,都生長著一張國字臉,濃眉毛,寬下巴,他愛梳成三七式的分頭,而李國梁是平頭,兩個人都大手大腳,生人不熟悉的會把他們當做同胞兄弟。李有根也見過張小芸,隻曉得她是長沙人,是地主夏仁義的親戚,很有文化,其它就不了解了。

    李國梁叫張小芸坐在另一椅子上,又給她泡了一杯茶,對她說:“不用我介紹了,你們都認識,有根這幾年進步很快,如今是河口公社的武裝幹事了,小芸呢也是我們培元中學的副校長了,你們兩個人都是在黨的培養下鍛煉出來的,從土地改革,到三反五反,從反資到反右,你們始終與黨的方針路線保持一致,與黨和人們站在一邊,以最大的熱情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看到你們的成長,我心裏特別高興,今天叫你們來,是想跟你們談一點私事。”李國梁說到這裏,張小芸和李有根都相互對視了一眼。

    “小芸,你沒來時,我剛剛跟有根就已說了,你們兩個人都年紀不小了,該考慮考慮一下自己的終身大事了,不能隻要工作不要家,所以今天叫你們坐到一起來,就是給你們說明白,你們倆的情況我都了解,我覺得你們到一起也挺合適的,所以想幫你們牽牽線,如果沒有其他的顧慮,這以後你們自己就多接觸好了。”李國梁將他的想法和盤托出了。

    張小芸低著頭,李有根吸著煙,都沒有說話。

    李國梁說:“小芸是有文化的人,要多抽點時間輔導有根,有根也要在生活上多關心一下小芸,兩個人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我這個月下老就說到這裏,你們自己有些什麽想法?”

    兩個人依舊沉默不語,李國梁就問李有根:“男子漢,大丈夫,你先說說。”

    李有根搖晃著頭:“我沒什麽說的。”

    李國梁又對張小芸說:“你呢?”

    張小芸抬頭望了李國梁一眼,說:“我想一個人過一段時間。”

    李國梁說:“也好,迴去想想,再給我一個信兒。”她點了點頭。

    離開縣委大院,張小芸就咀咒起李國梁來:“虧他想得出。”她沒料到他今天找她是為了這樣的事,早知道就不會去了,她壓根兒就沒想到會跟李有根牽扯到一起,她從來就沒想到過他,剛才在李國梁的辦公室裏她不好迴絕,因為到底是李國梁親自說這件事,換成是其他人,她直接了當地就拒絕了,礙於他的麵子隻好說想一想找個借口,讓三個人都有台階下。在她的心裏,曾經想過李國梁,想過龍翔,都給了她美好的印象,龍翔出事之後,她想過等待,也想過隨緣,雖然按虛歲快二十五了,算大姑娘了,可她沒半點急於求成的意思。她想:李國梁下次要是問起此事,她幹脆迴絕算了。

    拿定主意,她的腳步更快了。

    打那以後,李有根也在李國梁的敦促下去學校裏找了張小芸一次,去的時候除了著軍裝,還挎著那支駁殼槍,尤其搶人眼目。學校裏的老師猜想,張副校長的男友是個軍人。張小芸固執己見,出於禮貌,並沒有使李有根難堪。

    讓張小芸改變初衷的,很快就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耕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朔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朔夫並收藏耕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