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新區長就來找李有根。

    區長說:“根據縣委的部署和安排,讓你帶領民兵連去馬橋參加東風水庫大會戰。”

    李有根問區長:“那吃飯呢?”

    區長說:“每個人暫時自帶十天的口糧,其它以後再由區裏統一決定。”

    李有根說:“那什麽時候動身?”

    區長說:“你通知民兵明天上午到墟場的戲台邊集合,我會跟大家作動員報告。”

    李有根領會地點了點頭。

    聽完區長的指示,李有根就去找民兵連副連長楊朝鬆。

    楊朝鬆帶著老婆剛從嶽母家迴來,聽說要去馬橋修水庫,為難地說:“我初八日還要去嶽母家呢,我嶽母家討媳婦。”

    李有根白了他一眼,一本正經地說:“是你的家事要緊還是社裏的事要緊?虧你還是個有文化的人。”

    楊朝鬆見他這樣說,找不出推脫的理由了,迴頭對老婆說:“那你一個人去好了。”老婆沒理他,就進裏屋去了。

    李有根就要楊朝鬆把民兵花名冊拿來,說:“我們去找一下各排長,跟他們說清楚,要他們挨家挨戶去通知算了。”

    楊朝鬆去了裏屋找花名冊,他老婆沒好氣色地說他:“你跟他去過算了,人家是沒老婆的人,真正的貧農根子,你可還有一個老婆的,去修什麽水庫,幹脆象孟薑女的男人那樣,去修長城好了。”

    楊朝鬆用眼瞪著老婆,又用手指了指屋前麵,示意她李有根還在外麵,沒離去。他老婆可沒管那麽多,繼續嘮叨:“你不迴來,我可不會象孟薑女那樣去尋你。”

    李有根和楊朝鬆按照花名冊轉了大半天,才傳達完。

    馬橋離米市橋有四十多裏,李有根帶領一百二十個青年民兵,抬著主席像,扛著紅旗,一路上敲鑼打鼓,從早上一直走到中午,才到工地。工地上接待站已經準備了中飯,李有根吃完飯,就去指揮部接受任務。

    東風水庫的工地上,用稻草已蓋好了一排一排的工棚,東西南北縱橫十二裏,一眼望不到頭,工棚裏住有兩萬多民工,兩千多間住宿棚,五百多個食堂。李有根他們的食堂就搭建在宿舍的隔壁,工棚前麵是一個大灶,因為燒的是柴火,煙囪裏冒出黑黑的煙,灶上是蒸饅頭的大籠屜,那籠屜也是竹做的,有十幾節高,隻要放到灶上一蒸,騰騰地冒著熱氣,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就撲鼻而來,這麵粉是縣委特批的,隻供早上一餐,中餐和晚餐仍是湘南的米飯。工棚裏,四個人輪流地忙忙碌碌,生火,炒菜,各地送來的包心白菜、水豆腐、油豆腐、胡蘿卜和白蘿卜,中午還有一餐肉,炒菜的鍋也不小,翻菜用的是小鐵鍬。一些提前幹完活的民工,不等開飯的鍾聲響起,就圍攏在食堂裏,喝水、舀湯、用鼻子猛吸那菜裏的香味,這在李有根的眼裏,早已是共產主義生活了。

    李有根主要是負責將他們連從指揮部接受的任務劃分到各個小組和班裏,每天下午去檢查,然後評比、插紅旗,還要向上麵天天匯報。沒多久,李有根就感到力不從心,主要是自己沒有多少文化,認識的那幾個字還是在夜校裏學來的,寫文章就更不用說了。工地上開展的學先進、趕先進、賽先進的活動,人家的黑板報,喜報是一揮而就,可李有根是求這個,求那個,別的隊裏的,一次兩次還行,多求人家,不好總打擾,自己隊裏會點文墨的,就要他多給工分,這讓他有點騎虎難下。

    那次鄰社的一個連被樹為紅旗標兵,楊朝鬆就跟他吵了起來,他說:“他們憑什麽是標兵啊?論質量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五,他們才百分之九十二,論土方我們比他們還多七十方,論進度,我們比他們還快一天,不就是有個土秀才嗎?”

    旁觀的隊友也幫起了腔:“誰讓我們的遇上個睜眼瞎呢,自認倒黴好了。”

    “那也不全是啊,人家還有個六十歲的老女民兵,她自比黃忠八十五,與男子一起打夯,兩次暈倒仍不下工地,清醒一下又繼續幹,這上麵的領導都知道。”

    “她比黃忠,我們也有穆桂英啊,我們連的女民兵李國鳳,因為要參加修水庫,連結婚都推遲了,她在工地上,事事搶著幹,挑土用雙箕,比一般的男人勁頭還要大,比她有差嗎?隻不過是沒人幫他寫表揚稿而已,隻好當無名英雄。”

    李有根知道這些話都是衝著他來的,臉上頓時火辣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耕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朔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朔夫並收藏耕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