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銓明白該是自己表現的時候了,趕緊跟著嗬斥道:“楊嗣昌,你是個什麽東西,敢這麽同陛下和魏公公說話。”


    楊嗣昌當即跪倒,向皇帝請求辭官。


    顧秉謙則仍然緊緊閉嘴,不發一言。


    韋寶到現在為止仍然**弄懂是什麽情況。


    魏忠賢搞楊嗣昌,也就搞了顧秉謙,這兩個人對於魏忠賢來說,說是螻蟻都不過分吧,不用這麽大費周章的吧?


    “楊嗣昌,你起來,*輕而又有才幹,正應該好好想想如何為朝廷效力,遇到有點事情就辭官,***大明臣子的風骨?”朱由校道。


    韋寶這才有點明白了,敢情楊嗣昌在朱由校手裏就已經有點嶄露頭角了啊,聽皇帝的口氣,這楊嗣昌挺得寵的啊。


    魏忠賢這麽氣楊嗣昌,估計是楊嗣昌能將大明的朝政情況匯報給天啟皇帝朱由校,並且應該是如實匯報,這一點動了魏忠賢的逆鱗了。


    至於皇帝怎麽知道直接找戶部郎中匯報,估計可能是碰巧。


    可能魏忠賢認為楊嗣昌是顧秉謙委任的人,都是‘自己人’,這小子不會亂說話,所以應該沒在意,哪兒想到楊嗣昌一見到皇帝,便竹筒倒豆腐的什麽都說了。


    “魏公公,你也不要隨便插話了,今日是商議如何堵上缺口,九百*兩紋銀,這不是小數目!趕走了楊嗣昌一個小小的戶部郎中容易,問題是戶部怎麽辦,大明財政怎麽辦。”朱由校道。


    韋寶聽的暗暗點頭,就衝人家朱由校這句話,就可以證明朱由校不是一腦袋漿糊的皇帝,稍微用點心思,思路很清晰,並且能切中要害,一語中的。


    “這事好辦啊,陛下不是將韋爵爺找來了嗎?”魏忠賢道:“韋爵爺是大明一等一的聰明人,才智過人,十五歲便金榜題名,又為陛下籌集了不少銀子,並且還能穩定朝局,這一趟前去關外,不出兩個月,便將邊軍整頓一新,將那老奴努爾哈赤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韋寶一汗,說的這麽好,這說的是我嗎?


    弄得韋寶皮很厚的人,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天啟皇帝朱由校點頭道:“說的不錯,韋愛卿,你覺得呢?這件事,對大明來說可是十*火急,事關重大。”


    “微臣哪兒有什麽聰明,要說有,也隻是依賴陛下天恩,有一點點好運氣,這運氣,也全部是陛下賜予的。”韋寶謙虛道:“我覺得這楊大人能把收支賬簿做的這麽細致,的確是一個人才,就不要罷免了吧?”


    楊嗣昌**想到韋寶居然會為自己說話,有點感動,也有點意外。


    因為今天是韋寶第一次與楊嗣昌見麵。


    京官那麽多,像是楊嗣昌這種品級的,不是出了什麽大事,很難有機會見過韋寶。


    韋寶主要也**在戶部任職過。


    原來的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等幾個人,韋寶是認得的。


    “韋愛卿,現在不是客套的時候,朕想問你,有辦法為大明找到解決九百*兩紋銀窟窿的法子嗎?”朱由校問道。


    韋寶搖頭道:“微臣**想到辦法,但微臣覺得首輔大人應該有辦法的,今早上我與首輔大人聊了一會,首輔大人提出一個計劃,微臣覺得很妙。”


    顧秉謙一怔,本來見皇帝主動問起韋寶,韋寶應該自己說了吧?怎麽還是把老夫推出來當擋箭牌啊?


    魏廣微和黃立極也存著這個心思,雖然在內閣公事房的時候被韋寶忽悠的一起具名上奏本,但他們本意還是不想蹚這一趟渾水的。


    “哦?首輔,你有法子?你怎麽不早說?這眼見著就是*關了,下個月拿不出銀子,在過*之前沒法發到兵士手上的話,會出大亂子的啊。”朱由校道:“輕則各地兵變,重則朝綱大亂,百姓也會跟著變亂了。”


    韋寶聞言暗暗點頭,就衝天啟皇帝朱由校這句話,又可以看出來,朱由校絕對不是隻會玩木匠活的人,朱由校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幾乎可以說句句切中要害。


    韋寶其實早就已經看清楚了朱由校是被“嚴重抹黑”的皇帝,其實朱由校很有水平,但是今天韋寶感覺朱由校簡直是被黑出了天際了。


    因為朱由校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可以說很高,至少韋寶感覺朱由校比他聰明,他是重生穿越巨,是站在後世的角度看這一世,自然什麽事情都很看的清清楚楚的,而人家朱由校是當局者啊。


    後世有一些無恥的大儒喜歡汙蔑朱由校平庸懦弱、是“文盲”、是“木匠皇帝”,還造謠說他和客氏有“不可描述”的關係。


    應驗了一句話,寧得罪武者,不得罪文人。筆利如刀,殺人不見血。


    曆史上被黑的不隻有天啟皇帝朱由校一個,對於那些對士大夫不敬的皇帝,“君子”們的記載堪稱罵人不帶髒字的典範。


    曆史教訓就是這樣,千*別得罪文人,特別是那種會寫書的“*輕”文人,他們往往會傾注畢生精力,塑造出一個昏君卑鄙無恥的樣子,讓這個昏君受千夫所指,留*古罵名。


    事實上天啟的文化水平是很不錯的,天啟雖然未出閣讀書,但有內臣吳進忠、劉良相教他讀書,出閣後是大儒“孫承宗”等人教導他讀書,說天啟是“文盲”也等於在侮辱孫帝師。


    隻要看過史料的人就能知道天啟不是文盲,《熹宗實錄》裏就有很多關於天啟讀書的記載。


    天啟初*“眾正盈朝”初*的諭旨就是天啟自己的作品,而且他還為《三朝要典》寫了序,其中有倆句很有意思:“循此則忠良,悖此則奸賊。獨奈何使奸賊得竊忠良之號哉?”


    “第邪雖芟而能保無伏莽?正雖顯而能保無遺珠?*一倚伏貞勝之幾,稍不審而至於誤用,將奚以為先德光繼?”


    天啟對東林反撲的隱憂,雖不幸成真,但也顯示了天啟的智慧。


    則有很多“君子”們說天啟“愚笨”是個“文盲”明顯是為了黑而黑,一些人卻當了真。


    “黨爭”可以說是天啟朝的主旋律,在“士大夫”的宣傳裏天啟是個被蒙蔽的“吃瓜群眾”,但事實上“閹黨”其實應該叫做“帝黨”。


    因為天啟才是真正的操盤手,魏忠賢隻是站在明麵上吸引火力的靶子,傳說中的“***”。


    天啟不是不理事、不見大臣的“胡亥”,怎麽可能不知道魏忠賢做了什麽?


    很多史料也可以證明,其中“天啟打臉袁崇煥的話”是最經典的:“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諸臣諸不樂聞。”


    以朕(天啟)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未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士大夫”不直接罵天啟,應該是給崇禎麵子,也可能是因為天啟有魏忠賢這個“背鍋俠”。


    評論天啟的一生,魏忠賢和客氏這倆位應該算是受了池魚之災,雖然這倆位有很多小問題,但絕不至於這麽臭名昭著,可以說都是天啟惹的禍。


    天啟皇帝朱由校竟然敢對“君子”們不敬,“君子”們怎麽會和你客氣。


    宮裏的事誰敢說比現在在場的一個秉筆太監“劉若愚”清楚?


    劉若愚現在就在旁邊筆錄,就在韋爵爺的正對麵坐著。


    劉若愚曾經記載:“夫以乳媼,儼然住宮,自視為聖上八母之一,亦僭妄殊寵極矣。且倏出倏入,人多訝之,道路流傳訛言不一,尚有非臣子之所忍言者,皆不足信也。”


    內臣“劉若愚”的書是創作地點是天牢,目的是自證清白,或者說是為了保命。


    據說“劉若愚”寫完這本書後就被放了。


    劉若愚想活著就必需跟著主旋律走,抹黑魏忠賢,書中還提到了七君子。


    可以確定劉若愚是不會美化魏忠賢和客氏的,他都承認的事情,那就應該是真實的。


    所以,記錄天啟皇帝朱由校,以及魏忠賢和客巴巴的,劉若愚應該屬於最重要的證人之一了。


    劉若愚有點像是後世的汙點證人。


    隻是劉若愚做的是偽證,他是迫於無奈,算情有可原。


    而且劉若愚也是個妙人,在書中留下了很多彩蛋。


    《明史》是在“後金”皇帝的“親切關懷”下、幾十位“大儒”耗時“數十*”“精心”編寫而成。


    “神器”都需要血祭,“後金”的精神法寶“明史”當然也不能例外,但血卻是“**遺民”的血。


    “後金”為了“糾正”漢人“**”的曆史,可謂是煞費苦心,禁毀數十*本書可是體力活,成本很高。


    客氏原名客印月,*曆三十三*,1605*、十八歲入宮,定興縣民侯二之妻,生有一子,曰國興,身份奶娘。


    客巴巴的相好魏忠賢,泰昌元*,1620*、三十三歲,冬封奉聖夫人。


    天啟封客氏為奉聖夫人並不是創新,神宗給奶娘的封號是戴聖夫人,由一個封號做出的那些猜測顯得十分可笑。


    封乳母金氏戴聖夫人給冠服,升其夫錦衣衛正千戶,**為指揮僉事。《明神宗實錄》隆慶六*八月記載的事情。


    客氏“每日天將明即至殿內,候先帝聖駕醒,始至禦前,甲夜(晚七點)後迴鹹安宮。”可謂是忠勤客氏“出宮暫歸私第,必先期奏知”。可謂有規矩。客氏悉心保存天啟胎發、瘡痂,及累*剃發落齒,及剪下指甲”,可謂重情義。


    她應該算是“細處有瑕,大節無虧”,喜奢華、愛排場或許有之,一朝富貴,多數人都會有點飄,衣錦還鄉不隻是男人的專利。


    但別的罪名實在太過荒謬,毫無實證,也不符合邏輯。


    《明史》說客氏“妖豔”“狠毒”“開放”,《天啟宮詞》說客氏“時將四十,顏色如二八”,但《酌中誌》隻說客氏“狠毒”“越製”“奢華”“善謀”。


    “酌中誌”記載;惜薪司一劉姓內官是魏忠賢母親的族弟,也就是說魏忠賢沒進宮之前就對宮裏的事物有一定了解,他進宮時應該有準備的。


    進宮就能在“隸司禮監秉筆掌東廠太監孫暹名下,派與禦馬監劉吉祥照管。”也說明魏忠賢是個“有能力”或者“有關係”的人。


    一個有外貌、有心機、有手段、會為人處事還會武功的人怎麽可能窮,說魏忠賢因為“窮”進宮根本說不通。


    若說因為要“出人頭地”好像也說不通,畢竟他不能預知未來,宮裏的爭鬥是很激烈的,宮裏那麽多內臣,老資格的也不少,想成“廠臣”的難度不亞於成為“將軍”。


    魏忠賢為什麽進宮真的可以算是一個迷,也許跟劉若愚一樣因為做了一個夢就進宮了。


    魏忠賢15***入宮,在禦馬監做事,後入甲字庫任職一肥差,劉若愚說是“馬謙”一直照著魏忠賢,還救過他的命。


    但另一章又寫馬謙“性剛直”“持正不阿”。


    明顯的**,這存在兩種可能,一種;魏忠賢是個人品不錯的人,至少表麵上是的。


    一種;這段是劉若愚為了抹黑魏忠賢編造的。這段裏,有個魏忠賢“私往四川”的故事,本身漏洞明顯“魏忠賢被倒吊三天,三天不吃不喝”竟然沒事,隻能說老魏真非常人也。


    魏忠賢1605*入東宮,辦才人(王皇後)及先帝(天啟)之膳,劉若愚說:魏忠賢是托了魏朝的關係。


    但另一章又寫:“朝與賢既客氏私人,曾結盟為兄弟,賢居長而朝顧次之,稱曰:大魏,二魏。”


    明顯的有內涵,魏忠賢如果**根基,**能力,魏朝怎麽會和結拜?魏朝難道喜歡把自己變成“二魏”?


    這也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魏忠賢有自己的人脈,不是魏朝的關係。


    一種是魏忠賢處**事的本領強到沒邊,跟誰都能成為朋友。


    1605*,光宗是太子,天啟是皇長孫,誰都知道這個職位的含金量。


    就算*曆再看不上兒子孫子,還有大臣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鹿鼎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樟並收藏明鹿鼎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