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大佬的指導,對不少大提琴學生還是相當有幫助的,他們在沒有係統研究過的巴頓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做到大佬這樣,第一次聽就能做出正確的解讀。
也如同彈幕大佬預料的那樣,秦放歌的這套無伴奏組曲,確實是按照固定的格式來的。
比如,最後一個樂章,就是吉格舞曲。
但吉格舞曲也分很多種,最早是源自英倫,後麵有法式,以及意大利式的吉格舞曲。
到了巴洛克晚期,通常都會將受意大利影響的,充滿炫技色彩的吉格舞曲放在作品的最後,比如作為室內奏鳴曲中作為最後一個樂章。
而諸如小步舞曲、加沃特或布列舞曲等小舞曲則放在薩拉班德舞曲與吉格舞曲之間,以使音樂在吉格舞曲熱鬧、歡快的氣氛下落幕。
秦放歌的這首無伴奏組曲,倒數第二樂章,也正是小步舞曲。
這些常識,彈幕大佬都有做出科普,最後也是講讓大家多注意秦放歌的教學演奏,並說了這隻是他個人的一些粗淺的見解,也講,“舞曲中的一切,其實都可以用舞蹈的角度找到符合邏輯的答案。我相信見到秦老師的原譜後,我們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秦放歌的教學示範演奏,全程下來,差不多花了二十分鍾的時間,準確的說是十八分鍾。就算之前自覺可能聽不懂的觀眾,這些大都是跟風而來的水友,想看看所謂“世界第一男高音”,“天才音樂家”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還好,起碼秦放歌的演奏是沒有中斷,他也沒有當“表情帝”,演奏的台風相當端正,很多演奏家一旦演奏,臉上就出現便秘表情,這樣的情況在他這裏根本見不到。
秦放歌自己也沒有把這樣的演奏當成炫耀之類的,神情一直都是特別寧靜和自然的,哪怕他演奏的音樂,或炫動,或憂傷,有低沉的浪漫,也有委婉的詩意。他真是用音樂說話,而不是表情,似乎他的胸有成竹,也能帶給觀眾特別舒心的感覺,那種理性和感性的衝突,在他的音樂中,都顯得格外的和諧自然。
對於那些已經入門古典音樂的觀眾來說,他們的感受更多,還有不少讓人感覺特別誇張的說法,“我在哥哥的音樂中仿佛看到了天堂。”
“聽哥哥的演奏,躁動不安的心頓時就覺得特別安定。”
“哥哥的音樂就是有這種神奇的力量。”
“優雅而深沉,這就是我喜歡的音樂,美得讓人心醉。”
“超喜歡這樣的意境,安靜而美麗。”
粉絲們對此自是捧得格外的高,她們也根本不怕可能會摔得特別重,因為,秦放歌作品,基本就沒翻過車。而且,她們也都是打心底覺得,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程度遠遠不夠,他的作品中,往往都蘊涵著更多等著被發掘的寶藏,那是他嘔心瀝血的結晶,是他廣博精神世界的反應。
這樣的觀點,也是得到古典音樂界的一致認可,就比如,秦放歌所創作的那首《有很多變奏的詠歎調》,最初被稱為“催眠神曲”,據說是秦放歌為治療他恩師周秀英的老伴方希平的失眠症而創作的,還神奇的治好了……
有了這樣離奇的故事,這樣的作品也迅速傳播,效果還真別說,催眠效果真的一級棒,因為很多人都聽不懂,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在專家們的研究和解讀中,光是這首變奏曲,就足以讓秦放歌“封神”,“成家”,也是因為,裏麵的內容實在太過豐富和精彩。有人從裏麵讀到的人生,也有人從中參悟了生死……
秦放歌現在演奏的這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當然沒那麽誇張,但給觀眾們的感覺,依舊是相當好的。不同的觀眾,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
隻是,秦放歌仍舊是那個不太喜歡掌聲與喝彩的人,論起裝x,他敢稱第二,好像也沒人敢稱第一。
就像是這會兒,秦放歌就在爭分奪秒,第一組曲演奏完畢之後,也根本不給觀眾們鼓掌喝彩的時間,就自顧自的布置下一道課外作業。
“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為鋼琴和大提琴而作,時間有限,先演奏大提琴的第一樂章……”
秦放歌並沒有解釋特別多,大家都懂的,他也懶得去廢話,說完就開始在大提琴上演奏,也是完全不等鋼琴伴奏。關鍵也在於,鋼琴伴奏老師也不知道曲譜呀!但張小林還是坐鋼琴前,他這位置無敵的棒,也是他辛苦當鋼琴伴奏可以享受到的福利。
對他們這樣的老師來說,近距離欣賞和觀摩秦放歌的演奏,同樣是特別幸福和美好的事情。
隻是,秦放歌今天演奏的是大提琴,似乎總是跟悲傷陰鬱脫不開幹係。他這大提琴奏鳴曲也是如此,第一樂章就是不很快的快板,奏鳴曲式。沒有搭配鋼琴伴奏,他的大提琴略顯孤單。首先演奏的就飽、滿深沉、略帶傷感的第一主題,由大提琴的低音區上陳述出來。他的演奏極富感染力,特別這樣在較低的音區的表現,真真有那種,“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意味。
音樂裏,仿佛有著很多的沉鬱淒苦之情,還有哀慟與憂鬱以及難言的心思愁緒。
但緊接著的第二句,就從低音區轉到明亮柔和的高音區,大提琴再奏出稍快的激情四射的第二主題,接著一段輕柔且神秘的大調樂句結束了呈示部,樂曲經呈示部進入展開部。
展開部中,首先第一主題變換麵貌在高音區展示,樂句力度逐步增強,旋律片段不斷向上攀升,形成一次次的衝擊。接著第二主題也熱情重現,表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隨後音量減弱,鋼琴優美的三連音與大提琴對話,在神秘樂句以小調重現後自然過渡到再現部。
再現部兩個主題依次重現,樂曲呈現出寧靜祥和的感覺。尾聲極為出神入化,大提琴輕輕地陳述,令人迴味無窮。
秦放歌這雖是一把大提琴在演奏,但給很多觀眾的感覺,仿佛他是在虛空和一台鋼琴合奏。畢竟他也早說明過了嘛,這並不是一首大提琴獨奏曲,而是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奏鳴曲。
這鋼琴伴奏的部分,就要靠觀眾們自行去想象了!
“哥哥還真是會考驗我們呢!”
“難得哥哥這麽看得起我們的水平,不努力一把怎麽行呢!”
“我真的不希望看到這樣憂鬱的哥哥啊!還是喜歡那個陽光燦爛的哥哥。”
“人生總是會有高朝和低穀的,情緒也是一樣,不可能隻有正麵的而沒有負麵的情緒。哥哥最讓我喜歡的就是,不管音樂如何黑暗悲傷,終究還是能看到些許光亮的。”
“我覺得這首奏鳴曲裏仿佛寄托了哥哥的思念,有種內省的精神在抒情裏時隱時現,仿佛是流動之水的跳躍,沉而不亮。”
“我感受到的是,在敘述的明暗之間,正如哥哥的思緒般細水長流,悠遠和沉重。”
“不管有什麽樣的悲慟,哥哥作品的旋律,都是那麽美不勝收,直入人心。”
“我最喜歡的就是哥哥在情感表達上的細膩,娓娓道來,沁人心脾,讓我身同感受。”
“美好但略有遺憾的時光就這樣結束了,真的很不舍呢!”
“希望等下的中提琴大師班,沒有這麽多的傷感和悲哀,我都快承受不起了,不知道哥哥是怎麽受得住的。”
“藝術家本就是多愁善感的。”
秦放歌的這首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e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演奏完畢之後,也就停了下來,也宣布這天的“秦放歌國際大提琴大師班”課程結束。時間都已經六點過了……等下七點還有中提琴大師班呢!
大提琴學生們也不好意思多做挽留,但秦放歌還是花了差不多十分鍾的時間,才將這次的大提琴大師班妥善收尾,跟學生老師家長們都道再見,然後迴到音樂廳後台。
把晚餐叫到後台來吃,也當真是明智之舉。
粉絲們也都清楚得很,“哥哥怕是餓壞了吧!心疼……”
“希望哥哥的團隊能給點力呀,千萬別把哥哥給餓瘦了,這樣的身材正好。”
“這樣的魔鬼課程安排,對小哥的體力真是一種巨大的考驗,還好他挺得住。”
“不知道是不是哥哥自己這樣安排的。”
“肯定得到哥哥同意的啦,哥哥之前演出的時候還不是這樣。”
“是的,接連一個星期,下午音樂會演出,晚上歌劇演出,哥哥都堅持了過來。”
“我越發相信哥哥根本不是人——而是神!”
“說哥哥是為藝術而生的我信了,決定就是你了!藝術之神阿波羅!”
“神仙也是要吃飯的對吧!”
“神的各種欲、望比常人會放大好多倍呢!”
“哥哥還真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呀!哥哥就是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為什麽不是能力越大,欲、望越大呢!看看那些西方神話就知道了。”
“喂,你們都不去吃飯的嗎?”
“正在邊吃邊聊。”
現場的觀眾們則是會苦逼點,經曆下午四個多小時的大師班課程,特別是那些沒有座位,一直站著聽課的學生。這個時候,也是趕緊去吃點東西補充下能量。
對沒有搞到晚上場的觀眾來說,倒是會輕鬆很多,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可以自由安排。
這也是秦放歌團隊為觀眾著想,比如晚上的中提琴大師班,發放免費門票的主要對象,自然就是學習中提琴的學生們了,也是有不少學習小提琴的學生們申請來聽課的。中提琴小提琴,都是可以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
有幸能連趕兩場大師班的學生,基本也都是選擇在音樂學院的食堂解決晚餐,或者隨便買點麵包牛奶解決就好。這樣的大師班,遲到是不被允許的,自己也不好意思遲到,那會麵對“全世界”鄙視的目光。這也是最基本的禮儀,在這方麵,他們學藝術的更是需要做出表率。他們自己演出的時候,也是希望觀眾都這樣做的呀!
不少到現場的觀眾,得閑也是會拿出手機看看直播的,這會播放的上午中提琴彩排時候的精彩剪輯,六個學生都有上鏡表現。倒也不用太過擔心手機沒電什麽的,因為上大師班課程的時候,手機基本都是靜音甚至是幹脆關機的,也不能上課期間接打電話什麽的。
直播間裏,各種彈幕也是滿天飛,不少粉絲也還是要求跟拍秦放歌在後台的情況,把直播間變成美食直播間都在所不惜。當然,這樣的要求並沒有能得到滿足……
其實要是直播秦放歌吃東西的話,其實也是相當有爆點的。現在的網絡直播,專門做美食的就很多啊,即便是普通的主播,觀眾們也是挺喜歡看主播吃飯,然後各種點評之類的。大家也都覺得,這是主播真實的一麵,要吃飯還作假的話,就太虛偽了不是?
都知道秦放歌是吃貨,還有粉絲擔心自家愛豆會不會被“虐待”,他這每天消耗這麽大,怎麽著也該弄些營養美味的給他吃,要不然,身子可撐不住呀!還有,這家夥還被妹紙各種撩呢!
現在粉絲們也是越發相信,在男女關係上,秦放歌應該不是主動出擊的那方……他這忙得跟狗一樣,哪裏還有時間去撩妹,被撩還差不多。
事實跟粉絲們猜測得也差不多了,秦放歌的確很忙,吃飯的功夫都沒怎麽閑著。也是早早的讓助理把筆記本電腦給準備好,他這匆忙填飽肚子之後,就趕著把曲譜錄入電腦中,也是爭取當天的任務,當天全部完成。今天也是不能再等到晚上的大師班結束再做,以後也是如此。他能提前準備好是最好不過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今天拿出來的課外作業,其實都不是他自己的原創作品。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巴赫的,而e小調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則是勃拉姆斯的,他隻是進行了適當的改編。
也如同彈幕大佬預料的那樣,秦放歌的這套無伴奏組曲,確實是按照固定的格式來的。
比如,最後一個樂章,就是吉格舞曲。
但吉格舞曲也分很多種,最早是源自英倫,後麵有法式,以及意大利式的吉格舞曲。
到了巴洛克晚期,通常都會將受意大利影響的,充滿炫技色彩的吉格舞曲放在作品的最後,比如作為室內奏鳴曲中作為最後一個樂章。
而諸如小步舞曲、加沃特或布列舞曲等小舞曲則放在薩拉班德舞曲與吉格舞曲之間,以使音樂在吉格舞曲熱鬧、歡快的氣氛下落幕。
秦放歌的這首無伴奏組曲,倒數第二樂章,也正是小步舞曲。
這些常識,彈幕大佬都有做出科普,最後也是講讓大家多注意秦放歌的教學演奏,並說了這隻是他個人的一些粗淺的見解,也講,“舞曲中的一切,其實都可以用舞蹈的角度找到符合邏輯的答案。我相信見到秦老師的原譜後,我們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秦放歌的教學示範演奏,全程下來,差不多花了二十分鍾的時間,準確的說是十八分鍾。就算之前自覺可能聽不懂的觀眾,這些大都是跟風而來的水友,想看看所謂“世界第一男高音”,“天才音樂家”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還好,起碼秦放歌的演奏是沒有中斷,他也沒有當“表情帝”,演奏的台風相當端正,很多演奏家一旦演奏,臉上就出現便秘表情,這樣的情況在他這裏根本見不到。
秦放歌自己也沒有把這樣的演奏當成炫耀之類的,神情一直都是特別寧靜和自然的,哪怕他演奏的音樂,或炫動,或憂傷,有低沉的浪漫,也有委婉的詩意。他真是用音樂說話,而不是表情,似乎他的胸有成竹,也能帶給觀眾特別舒心的感覺,那種理性和感性的衝突,在他的音樂中,都顯得格外的和諧自然。
對於那些已經入門古典音樂的觀眾來說,他們的感受更多,還有不少讓人感覺特別誇張的說法,“我在哥哥的音樂中仿佛看到了天堂。”
“聽哥哥的演奏,躁動不安的心頓時就覺得特別安定。”
“哥哥的音樂就是有這種神奇的力量。”
“優雅而深沉,這就是我喜歡的音樂,美得讓人心醉。”
“超喜歡這樣的意境,安靜而美麗。”
粉絲們對此自是捧得格外的高,她們也根本不怕可能會摔得特別重,因為,秦放歌作品,基本就沒翻過車。而且,她們也都是打心底覺得,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程度遠遠不夠,他的作品中,往往都蘊涵著更多等著被發掘的寶藏,那是他嘔心瀝血的結晶,是他廣博精神世界的反應。
這樣的觀點,也是得到古典音樂界的一致認可,就比如,秦放歌所創作的那首《有很多變奏的詠歎調》,最初被稱為“催眠神曲”,據說是秦放歌為治療他恩師周秀英的老伴方希平的失眠症而創作的,還神奇的治好了……
有了這樣離奇的故事,這樣的作品也迅速傳播,效果還真別說,催眠效果真的一級棒,因為很多人都聽不懂,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在專家們的研究和解讀中,光是這首變奏曲,就足以讓秦放歌“封神”,“成家”,也是因為,裏麵的內容實在太過豐富和精彩。有人從裏麵讀到的人生,也有人從中參悟了生死……
秦放歌現在演奏的這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當然沒那麽誇張,但給觀眾們的感覺,依舊是相當好的。不同的觀眾,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
隻是,秦放歌仍舊是那個不太喜歡掌聲與喝彩的人,論起裝x,他敢稱第二,好像也沒人敢稱第一。
就像是這會兒,秦放歌就在爭分奪秒,第一組曲演奏完畢之後,也根本不給觀眾們鼓掌喝彩的時間,就自顧自的布置下一道課外作業。
“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為鋼琴和大提琴而作,時間有限,先演奏大提琴的第一樂章……”
秦放歌並沒有解釋特別多,大家都懂的,他也懶得去廢話,說完就開始在大提琴上演奏,也是完全不等鋼琴伴奏。關鍵也在於,鋼琴伴奏老師也不知道曲譜呀!但張小林還是坐鋼琴前,他這位置無敵的棒,也是他辛苦當鋼琴伴奏可以享受到的福利。
對他們這樣的老師來說,近距離欣賞和觀摩秦放歌的演奏,同樣是特別幸福和美好的事情。
隻是,秦放歌今天演奏的是大提琴,似乎總是跟悲傷陰鬱脫不開幹係。他這大提琴奏鳴曲也是如此,第一樂章就是不很快的快板,奏鳴曲式。沒有搭配鋼琴伴奏,他的大提琴略顯孤單。首先演奏的就飽、滿深沉、略帶傷感的第一主題,由大提琴的低音區上陳述出來。他的演奏極富感染力,特別這樣在較低的音區的表現,真真有那種,“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意味。
音樂裏,仿佛有著很多的沉鬱淒苦之情,還有哀慟與憂鬱以及難言的心思愁緒。
但緊接著的第二句,就從低音區轉到明亮柔和的高音區,大提琴再奏出稍快的激情四射的第二主題,接著一段輕柔且神秘的大調樂句結束了呈示部,樂曲經呈示部進入展開部。
展開部中,首先第一主題變換麵貌在高音區展示,樂句力度逐步增強,旋律片段不斷向上攀升,形成一次次的衝擊。接著第二主題也熱情重現,表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隨後音量減弱,鋼琴優美的三連音與大提琴對話,在神秘樂句以小調重現後自然過渡到再現部。
再現部兩個主題依次重現,樂曲呈現出寧靜祥和的感覺。尾聲極為出神入化,大提琴輕輕地陳述,令人迴味無窮。
秦放歌這雖是一把大提琴在演奏,但給很多觀眾的感覺,仿佛他是在虛空和一台鋼琴合奏。畢竟他也早說明過了嘛,這並不是一首大提琴獨奏曲,而是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奏鳴曲。
這鋼琴伴奏的部分,就要靠觀眾們自行去想象了!
“哥哥還真是會考驗我們呢!”
“難得哥哥這麽看得起我們的水平,不努力一把怎麽行呢!”
“我真的不希望看到這樣憂鬱的哥哥啊!還是喜歡那個陽光燦爛的哥哥。”
“人生總是會有高朝和低穀的,情緒也是一樣,不可能隻有正麵的而沒有負麵的情緒。哥哥最讓我喜歡的就是,不管音樂如何黑暗悲傷,終究還是能看到些許光亮的。”
“我覺得這首奏鳴曲裏仿佛寄托了哥哥的思念,有種內省的精神在抒情裏時隱時現,仿佛是流動之水的跳躍,沉而不亮。”
“我感受到的是,在敘述的明暗之間,正如哥哥的思緒般細水長流,悠遠和沉重。”
“不管有什麽樣的悲慟,哥哥作品的旋律,都是那麽美不勝收,直入人心。”
“我最喜歡的就是哥哥在情感表達上的細膩,娓娓道來,沁人心脾,讓我身同感受。”
“美好但略有遺憾的時光就這樣結束了,真的很不舍呢!”
“希望等下的中提琴大師班,沒有這麽多的傷感和悲哀,我都快承受不起了,不知道哥哥是怎麽受得住的。”
“藝術家本就是多愁善感的。”
秦放歌的這首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e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演奏完畢之後,也就停了下來,也宣布這天的“秦放歌國際大提琴大師班”課程結束。時間都已經六點過了……等下七點還有中提琴大師班呢!
大提琴學生們也不好意思多做挽留,但秦放歌還是花了差不多十分鍾的時間,才將這次的大提琴大師班妥善收尾,跟學生老師家長們都道再見,然後迴到音樂廳後台。
把晚餐叫到後台來吃,也當真是明智之舉。
粉絲們也都清楚得很,“哥哥怕是餓壞了吧!心疼……”
“希望哥哥的團隊能給點力呀,千萬別把哥哥給餓瘦了,這樣的身材正好。”
“這樣的魔鬼課程安排,對小哥的體力真是一種巨大的考驗,還好他挺得住。”
“不知道是不是哥哥自己這樣安排的。”
“肯定得到哥哥同意的啦,哥哥之前演出的時候還不是這樣。”
“是的,接連一個星期,下午音樂會演出,晚上歌劇演出,哥哥都堅持了過來。”
“我越發相信哥哥根本不是人——而是神!”
“說哥哥是為藝術而生的我信了,決定就是你了!藝術之神阿波羅!”
“神仙也是要吃飯的對吧!”
“神的各種欲、望比常人會放大好多倍呢!”
“哥哥還真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呀!哥哥就是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為什麽不是能力越大,欲、望越大呢!看看那些西方神話就知道了。”
“喂,你們都不去吃飯的嗎?”
“正在邊吃邊聊。”
現場的觀眾們則是會苦逼點,經曆下午四個多小時的大師班課程,特別是那些沒有座位,一直站著聽課的學生。這個時候,也是趕緊去吃點東西補充下能量。
對沒有搞到晚上場的觀眾來說,倒是會輕鬆很多,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可以自由安排。
這也是秦放歌團隊為觀眾著想,比如晚上的中提琴大師班,發放免費門票的主要對象,自然就是學習中提琴的學生們了,也是有不少學習小提琴的學生們申請來聽課的。中提琴小提琴,都是可以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
有幸能連趕兩場大師班的學生,基本也都是選擇在音樂學院的食堂解決晚餐,或者隨便買點麵包牛奶解決就好。這樣的大師班,遲到是不被允許的,自己也不好意思遲到,那會麵對“全世界”鄙視的目光。這也是最基本的禮儀,在這方麵,他們學藝術的更是需要做出表率。他們自己演出的時候,也是希望觀眾都這樣做的呀!
不少到現場的觀眾,得閑也是會拿出手機看看直播的,這會播放的上午中提琴彩排時候的精彩剪輯,六個學生都有上鏡表現。倒也不用太過擔心手機沒電什麽的,因為上大師班課程的時候,手機基本都是靜音甚至是幹脆關機的,也不能上課期間接打電話什麽的。
直播間裏,各種彈幕也是滿天飛,不少粉絲也還是要求跟拍秦放歌在後台的情況,把直播間變成美食直播間都在所不惜。當然,這樣的要求並沒有能得到滿足……
其實要是直播秦放歌吃東西的話,其實也是相當有爆點的。現在的網絡直播,專門做美食的就很多啊,即便是普通的主播,觀眾們也是挺喜歡看主播吃飯,然後各種點評之類的。大家也都覺得,這是主播真實的一麵,要吃飯還作假的話,就太虛偽了不是?
都知道秦放歌是吃貨,還有粉絲擔心自家愛豆會不會被“虐待”,他這每天消耗這麽大,怎麽著也該弄些營養美味的給他吃,要不然,身子可撐不住呀!還有,這家夥還被妹紙各種撩呢!
現在粉絲們也是越發相信,在男女關係上,秦放歌應該不是主動出擊的那方……他這忙得跟狗一樣,哪裏還有時間去撩妹,被撩還差不多。
事實跟粉絲們猜測得也差不多了,秦放歌的確很忙,吃飯的功夫都沒怎麽閑著。也是早早的讓助理把筆記本電腦給準備好,他這匆忙填飽肚子之後,就趕著把曲譜錄入電腦中,也是爭取當天的任務,當天全部完成。今天也是不能再等到晚上的大師班結束再做,以後也是如此。他能提前準備好是最好不過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今天拿出來的課外作業,其實都不是他自己的原創作品。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巴赫的,而e小調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則是勃拉姆斯的,他隻是進行了適當的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