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歌現在有特別強的號召力,他要是登高一唿的話,影響力可是相當巨大的。就比如他要是在自己微博上發一條自己演奏古琴的視頻,毫不誇張的說,肯定能讓古琴的關注程度上一個新的台階。


    當然,即便林寶卿心係古琴,也不可能讓他用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做推廣,盡管這可能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


    她跟秦放歌所探討的,也是用潛移默化的方法,讓古琴被更多的人所喜歡和接受。


    林寶卿很明白現狀,她也有自己的看法:“其實古琴和其他樂器一樣,都並沒有那麽高不可攀,隻是,在太長時間裏古琴都被貴族化、甚至被神化了,說什麽“四藝之首”、“文人樂器”、“並非為了悅耳”、“修身養性”。感覺這些形容詞說出來之後,就讓很多人不敢當眾說出自己對古琴的真正感受,好像說出來就暴露了自己的境界不高一樣。這也是為什麽古琴難以入門,現在大家的選擇可太多了,就算是同類型民族樂器中,不也還有更好聽的古箏嗎?”


    秦放歌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就算推廣古琴,想要更多的人了解古琴的話,最好的方法,是引導古琴的聽眾自己去發現古琴獨特的藝術魅力,也允許聽眾討論古琴不那麽好聽的空間對吧!”


    林寶卿自嘲的笑著迴答道,“是的,從小我們學古琴的都知道,古琴就是難學易忘不中聽的!這基本也都是共識,原因很多,你我都是明白的。特別你的音樂作品,好聽的不要太多,由此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秦放歌倒也不怕尷尬,一本正經的說什麽,“我這也是先把聽眾吸引過來再說,要一上來就給大家特別難聽懂,或者是特別難聽的音樂,怕是會把大家給嚇跑,等他們都入了門,再聽不那麽好聽的音樂,也會覺得很有意思的。現在社會節奏鮮明,人心都比較浮躁,包括我其實也是一樣,要不然,現在也不會這麽有名。有一說一,現在這樣的局麵,我個人確實挺享受帶來的好處,但有時候也會覺得厭倦,因為成名之後就沒那麽自由了,一舉一動或許都會成為焦點,各種被帶節奏。而像是寶卿這樣,特別能沉得住氣,安靜下來認真做事的,真的很少見。”


    林寶卿連忙搖頭表示,“我可沒你誇得那麽好,而且,你也不需要刻意貶低自己。其他方麵不論,在音樂藝術上,你的用心,勤奮和努力都是大家看在眼裏的!隻要有好的音樂作品問世,就都不成問題。”


    秦放歌很早就有跟她交心談過,在當初兩人還沒分手的時候,所以他自己也不做更多的辯解。關於他的多情甚至很多人看來是濫情,他也沒什麽底氣為自己辯護。所幸林寶卿還是相當有氣度和胸襟的,也不去跟他計較那些,也願意把他當成朋友甚至是知音的關係。


    當然,林寶卿自己其實也是挺矛盾的,單就一個小小的古琴圈,其實也蠻多事情的。除開之前所講的那些,濫竽充數,隻會一首“平沙落雁”就敢出去開藝術培訓班教人彈古琴,誤人子弟的所謂老師外。真正對古琴研究特別深,在演奏上也特別有造詣的人中,特別頑固的也是有的。


    “我們樂團當初做新民樂的時候,就挨了不少罵,覺得我們是在糟蹋傳統藝術,掛羊頭賣狗肉什麽的!時至今日,這樣的聲音仍舊很多。古琴圈的話,很多人似乎就真的變得孤高自傲,盡彈別人理解不了的意境,認為不懂欣賞他演奏的都是樂盲,甚至覺得古琴就是要小眾才好……”林寶卿講起這些來的時候,表情仍舊是很淡定的,也是見到多了,而且,這樣的非議,比起秦放歌所遭遇的來,也簡直太小兒科。可以說,喜歡他的人有多少,不喜歡他的人也就有多少,不管出於什麽樣的原因。有看不慣他太出風頭覺得他太跳的,有眼紅他成功的,就小眾的民族音樂圈也是一樣,認為他連民族音樂究竟是什麽都不知道的,竟然也敢搞創作也是好笑,完全沽名釣譽,拿特別現代的音樂來忽悠聽眾。


    甚至有人義正言辭的指出,他這是在犯罪,在抹煞他們傳統民族音樂人的努力,把聽眾引向一條不歸路,假以時日,大家都覺得秦放歌所創作的這些音樂,才是真的民族音樂,那就真是特別悲哀的事情。


    可惜秦放歌自己要忙的事情太多,做民樂或者是新民樂,基本也都是創作出來給她們就算,圈子內什麽情況,他也根本沒功夫去理會,不管是誇他的還是罵他的。


    林寶卿她們可就不一樣,她在說起來的時候,都覺得有些好笑,“我們都是上舞台演奏的,他們罵你沒什麽反應,矛頭就衝著我們來了!特別這次我們要去寶島那邊演出,感覺像是搶了其他人的風頭一樣……”


    秦放歌自己的話,肯定是不在意這些的,也讓她們想開些,“音樂作品好不好,是不是民族音樂的新形式,話語權不在他們那裏,而是在廣大老百姓的心中。如果民族音樂就是一眾人孤芳自賞,連老百姓都參與不進去的話,也不知道是怎麽有臉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音樂的。”


    林寶卿是覺得,“現在優秀的作曲家實在太少,即便是對傳統曲目做出改編,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像你這樣,為我們創作的音樂作品,特別好聽,也受觀眾喜歡的,也是特別容易惹人嫉妒的。”


    秦放歌笑著說他這什麽類型和風格音樂都在做,“很容易就讓大家誤會,好像我已經忽略了其中的界限,什麽都往好聽靠。但隻要真正喜歡我作品的觀眾知道事實不是這樣的,就可以完全忽略那些亂七八糟的所謂批評,也不差這些。”


    他自己做音樂的,當然知道,容易讓人覺得“好聽”的音樂應當有這些特征:旋律動人、節奏鮮明、能引發人比較明顯的情緒(開心、憂傷、惆悵、振奮、激動、歡喜)等等。其中最後一點是前兩點組合起來產生的效果,在這方麵,秦放歌也是個中好手。


    就像他創作的流行歌曲一樣,也有大家所喜歡的,騎馬舞火星神曲這樣的作品,就滿足了這些特征。但這樣音樂,洗腦一陣,聽得多了之後,大家又覺得太“俗”。


    於是一些小眾的民謠,開始受歡迎了,秦放歌自己的歌曲中,也完全可以找得出來,《故鄉》,《藍蓮花》等等都可以算得上。這些歌曲旋律動人,能明顯引發人惆悵憂傷的情緒,但節奏不算鮮明,比較舒緩,甚至是會比較散。


    另一些人喜歡搖滾,搖滾的特點是節奏鮮明,但是,旋律感又不強了。你可以用搖頭晃腦和打拍子來表示一段搖滾,但是基本見過誰用哼一段旋律的方式來表示搖滾?所以,到這個小眾階段,旋律和節奏必舍其一。


    而兩者都鮮明,就很容易被記住,很容易被記住的,卻很容易成為口水歌,也同樣是會被不少人所唾棄的。


    秦放歌也完全沒想過一首曲子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不客氣的說,他自己覺得好就是好了!其實根本也就不需要經過其他人的評判,而且,作品一旦創作出來,基本就有了自己的生命。


    說迴古琴,特別是古琴曲,基本都是屬於沒有鮮明的旋律、沒有明顯的節奏,不那麽好聽,也需要門檻。


    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古琴的音色。像是小提琴、鋼琴,天然音色美,所以喜歡它們的就比喜歡管樂的多。而音色易發出清脆高亮之音者,容易受大眾歡迎。古琴的音色是中低音偏多的,因此不如古箏琵琶受大眾歡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古琴就相當於一個基本上隻有中低音的女歌手,注定會被比高音女歌手小眾。但是古琴的音色是“正常”的,而且它的中低音是完美、幹淨、圓融的,這也是古琴最難得的一個地方,因為往往中低音可以沙啞、可以磁性,但是很難做到圓潤、甜美、清靜。隻是這種音色是要細品的,而且很可能毀於錄音技術,所以在第一次聽的時候,往往就被淘汰掉了。


    現代音樂中,還有一個同樣難聽到爆炸,但喜歡的人卻是愛得要死的“死亡金屬”,它在這個維度完敗,因為音色“難聽”。但死亡金屬在另一個維度完勝,那就是“能激發人的強烈情緒”,這似乎也是死亡金屬最值得一提的優點,還是對於喜歡它的人來說。不喜歡的,覺得喜歡這樣難聽音樂的人,不是腦子有病就是腦子有病。


    古琴在這一點上,是逆時代潮流的。


    比如在鮮豔的唐代就有“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的詩句。因為古琴的意趣是“中正平和”、“養心”。如果說死亡金屬可以激發聽眾“憤怒”、“狂躁”、“刺激”、“興奮”這些情緒的話,那麽古琴,由於其低音、由於其舒緩,能激發的隻是,“寧靜”、“淡淡惆悵”(而且這種淡要比流行歌曲的惆悵淡十倍)、“隱憂”、“豁達”等等情緒。


    這種情緒對於很多聽眾來說,不算是一種情緒。因為可能有些人的生活原本是很枯淡無味,沒有波瀾的。那麽這種音樂於他而言,無法形成反差,因此不覺稀罕。有些人就是想要給自己提提精神,那麽這種“淡然豁達”對於他聽來就是一種催眠。


    喜歡古琴的人,也未必都是內心平靜,可能恰恰是因為不太平靜。但若仔細聽,古琴曲結構是嚴謹的,很有章法的。隻要聽進去,其實古琴曲一樣有主旋律,開端發展高潮尾聲。但是主旋律的曲調往往並不大眾化,第一次絕對難以抓住,要聽多次之後才能抓住,抓住了之後,就可以產生共鳴了。


    當主旋律的變奏出現時,你便能身心一同感受,當高潮出現,也會非常激動。


    不說秦放歌所創作的那些被很多傳統民樂人視為異端的新民樂作品,都是特別討好人耳朵和眼球的。


    傳統音樂中的《瀟湘水雲》,就是特別好聽、特別精彩的一首曲子。作曲者滿滿都是智慧和情感,但如果能聽到了這一層,古琴其實也並沒有那麽的中正平和。


    其他的像是《漢宮秋月》、《憶故人》都是斷腸之聲、《陽關三疊》異常悲涼、《平沙落雁》秋意陣陣。特別歡快愉悅的古琴曲,當真是少之又少,仿佛是因為古琴曲的語境和中國詩詞、文人畫太像,整體的審美意趣就以含蓄、寂寞、惆悵為美的結果。


    林寶卿和秦放歌這樣的年輕人,對傳統並沒有那麽多頑固的觀念。當然,像《平沙落雁》《漢宮秋月》等等這樣的傳統古琴曲,兩人都有著深刻的理解,在演奏上,也都相當出彩。


    林寶卿自己,演奏《高山流水》這樣最經典的古琴曲時,都特別精彩。當然,每個演奏者都有融入自己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跟伯牙的演奏得一模一樣,欣賞者也不是鍾子期不是?


    音樂藝術的魅力長存,演奏家們的再創作,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兩人就此深刻探討了一陣子,關鍵也還是就林寶卿自己和她們樂隊,在將來這一段時間,特別是去寶島巡迴演出期間的安排,達成了一致的想法。都覺得現在還是慢慢培養市場的時間,傳統樂曲是可以演奏,但來來迴迴就那麽幾首曲子,觀眾們遲早是會聽厭的。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讓人了解到古琴以及其他民族樂器的魅力,讓他們先感興趣,然後才是有意願去了解更多關於這些民族音樂的東西。鑒賞音樂還是有門檻的,可要是直接望而卻步,進門的想法都沒有,就更別談什麽弘揚傳統音樂文化之類的話題了。


    因此,她們此行的演出,除了集體合奏外,都還是可以在返場的時候,安排單獨樂器solo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星音樂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瑟華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瑟華年並收藏重生明星音樂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