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金童玉女的合作,也確實沒有辜負大家對此的殷切期望,特別知道兩人是在盡情撒狗糧,就有意誌比較堅定的觀眾表示,“我某某人哪怕餓死,死外麵,從樓上跳下去,也絕對不吃一點狗糧的!”
可在看了聽到兩人演奏一個樂章不到,這些觀眾的態度就變成了,“這狗糧真香,有多少我就吃多少!”
在這首雙小提琴協奏曲中,秦放歌的創作,盡顯巴洛克音樂的華麗、典雅、精巧。此外,他也融入了更多特別討人歡喜的浪漫和淒美,在旋律上,更是盡情展示他的才華。
普通的觀眾隻需要關注他和龍雪瑤在舞台上所表現出來的音樂效果就好,對音樂本身,他們也沒那麽多的研究,最直觀的一點,要好聽。這點秦放歌和龍雪瑤都做到了,而且,還特別好看。兩個人長得都不賴,男的帥氣女的漂亮,在這看臉的社會,即便他們演奏的音樂特別糟糕,也肯定會有觀眾買賬的。
更何況,兩人的演奏配合默契,天衣無縫,都是出類拔萃的小提琴演奏家水準。在這個時候,秦放歌臉上的表情,還有他的眼神,也不像他獨自演奏鋼琴協奏曲的時候,他的神情更加溫柔和浪漫,也會不時和龍雪瑤有眼神上的交流,而這一切,也都被高清攝像機記錄下來,通過電視信號,傳送到觀眾的麵前。在電視前的觀眾,甚至能比現場的觀眾,更看得清楚兩人之間的默契。
這波狗糧,絕大部分觀眾都吃得特別香甜,因為真的很賞心悅目,感覺這就是玩音樂搞藝術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夫唱婦隨,琴瑟和鳴。
對於更專業些的觀眾來說,他們所看到所聽到的東西,就更加多了。
就畫麵上也就是視覺效果而言,除了兩人的超高顏值外,更有他們兩人在小提琴演奏時候的高超處理技巧,這些,也都在高清攝像機的記錄之中,還有各種小提琴演奏的特寫。
在此,大家也給今晚的攝像師和導播點個讚,畫麵切得非常恰如其分,突出重點,一看就知道是有高人指導過的。
了解秦放歌的也都清楚,極大可能就是秦放歌自己指導的了,之前央視的直播團隊,可是大家罵得不輕。讓他們一下子就有如此驚人的音樂素養和水平,似乎也不怎麽現實對不對!
這首雙小提琴協奏曲大獲成功,秦放歌的作曲無疑是最居功至偉的。雙小提琴協奏曲並不好創作,有兩把小提琴擔任主要旋律的演奏。如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也是個難題。
既要發揮兩把小提琴比一把小提琴有更寬廣的旋律空間,又不能讓它們彼此衝突或者彼此掩蓋——就成了作曲家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而言,雙小提琴協奏曲比一般的小提琴協奏曲要難寫得多。自浪漫主義時期之後,也不知道是作曲風格演變還是作曲家能力的原因,寫這種體裁的作曲家幾乎絕跡。直到秦放歌的橫空出世,又讓這樣的雙小提琴協奏曲,在這樣的時候,帶給觀眾最耀眼燦爛的驚喜和震撼。
一般的協奏曲在演奏時,通常采用“競奏”的形式,即主奏樂器與協奏樂隊分別對主題進行陳述和發展。但秦放歌這首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的“競奏”卻不是主奏樂器與樂隊之間的,而是兩個主奏小提琴之間進行的“競奏”。音樂由雙小提琴交替進行,但是他們與樂隊之間又有緊密的聯係,所以聽起來色彩相當濃鬱、熱烈,兩把小提琴所呈現出來的音色更是美不勝收。
曲子的第一樂章就把這一特色表現得相當突出,兩把獨奏小提琴進行著各種各樣形式的對話,“你問我答、你追我趕“,整個樂章在不斷的變化和競奏中進行著。第二樂章廣板則要安靜許多,旋律優雅而莊重,如同靜靜的流水一般,同時,還有著像是戀愛中的憂鬱和思念,甚至有些淒美的意味。都知道,戀愛中的人,除了享受幸福和美好,快樂與喜悅外,也是最心思最為細膩敏感,甚至是有些神經質的胡思亂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不談,也許那句話不對,就懷疑愛人是不是變了心,怎麽兩個小時不理我了啊!各種杞人憂天,這也是愛情的奇妙之處。
第三樂章則是重新恢複了活力,具有鮮明熱烈的舞曲風格,在歡快的氣氛中構成了厚重而絢麗的色彩,同時還體現了對位法的音樂寫作技巧,設計華麗而浪漫,獨特又新鮮。
即便是專業的樂評家們來做最細致的分析研究,也真的是無懈可擊。在作曲上,作曲家們永遠是最高明,也是最有想法的,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將自己的想法創作出來。這是樂評家和其他演奏家們,沒辦法辦到的。
一曲一刻鍾的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秦放歌和龍雪瑤在舞台上精彩紛呈的演出,你追我趕,交織纏綿,優雅而又浪漫,既有如泣如訴的淒美憂鬱,更有華麗熱烈,激情四溢的美好,這也才是生活的真貌。不管是愛情亦或是其他的情感,總是沒有一帆風順,毫無波折的,風雨之後見彩虹的滋味更加美妙。
當兩人放下小提琴的一刻,音樂廳現場的觀眾,就都情不自禁的起身鼓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兩位女觀眾掐著點,為奉獻了精彩演出的兩位演奏家送上漂亮的鮮花,這似乎也是舞台上所有演出的演奏家們最在意的,掌聲,喝彩,鮮花,讚美……
雖然並不是缺一不可,但有的話,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這不,舞台上的龍雪瑤在收到鮮花後,本就甜美幸福的臉龐上,笑容越發燦爛耀眼,她本人,也比手裏的鮮花更加絢爛迷人。
秦放歌也是一臉的陽光燦爛,也對送花的觀眾表示感謝,並沒有扭捏著不收。他也並不是第一次收到鮮花了,在國內的不說,之前在國外演出的時候,就有金發美女送花的,還惹來關注他的粉絲和網友們一陣熱議呢!他身邊的這些漂亮女孩子們更是特別關心和八卦這事,也費了他一番口水解釋。
今天的話,倒是不用他怎麽去解釋的,這送花的觀眾基本就是安排好了的啦!普通觀眾想送花都過不了安檢代不進去的好嗎?
觀眾們卻不管這些,看到兩人的默契配合,精彩演出,似乎也都覺得,這樣有掌聲有喝彩,也得配上鮮花和讚美才更圓滿。
然後,秦放歌和龍雪瑤退場的時候,就沒辦法牽手了,都一手捧著鮮花一手帶著小提琴呢!倒是讓不少觀眾略覺遺憾的。
電視直播的畫麵,在給到了兩人退場後,在氣氛熱烈的音樂廳裏停留了一陣,把畫麵給到猶自站著鼓掌的觀眾。由於到了中場休息的時間,很快也就把鏡頭轉到解說台這邊,給了主持人和兩位嘉賓。他們也將陪觀眾度過這中場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黃雅維這個主持人也是特別盡職盡責的,也沒忘在這個時候幫忙做下科普工作,講下這上半場結束後休息的時長,並為下半場的演出做出預告,提醒觀眾音樂會還沒結束,也歡迎大家繼續鎖定央視音樂頻道,收看聆聽這次的秦放歌交響音樂會直播。
然後就是黃雅維和兩位嘉賓,吳亦芬教授以及路平教授聊天的時間,對上半場的音樂會做出點評。這幾個人都是典型的“秦放歌吹”,誇起秦放歌來,也真是毫不含蓄。幾個人最先聊起的,也就是剛剛結束的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打鐵也要趁熱嘛!
隻把秦放歌和龍雪瑤誇得天花亂墜,尤其是秦放歌,黃雅維簡直都快成了他的小迷妹,說起來的時候兩眼簡直都要放光,“他不管是作為作曲家,還是演奏家,都向我們展示了他非凡的音樂天賦。而且,他也不光隻有這樣的身份,此前的歌劇演出,他又作為歌劇作家,男高音男中音歌唱家,在每個領域,他的表現都是最優秀的。我也想替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問問,在吳教授和路教授你們這樣專業的音樂人眼裏,秦放歌的形象是怎樣的?”
吳亦芬教授笑著迴答道,“這個問題說起來可就太廣了,他的藝術天賦和勤奮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那今晚上半場音樂會演出的內容來說,就能充分體現他所詮釋的,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絲綢之路》的鋼琴協奏曲,就是他重走絲綢之路,實地參觀考察後的成果。他們最初是為新絲綢之路的紀錄片作曲,也是特別優秀的音樂作品,這首鋼琴協奏曲,則是讓絲綢之路這個主題進一步得到升華,將其融匯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除了專業方麵的解析和點評外,路平也分享了很多華夏音樂學院裏麵的關於秦放歌的很多趣聞。比如,秦放歌的音樂讓很多學生頭疼,特別是作曲係的學生倍感亞曆山大,而他們音樂學係的情況有所不同,老師們壓力更大,“秦放歌的音樂作品風格多變,又都精彩紛呈,幾乎沒一首嚴肅作品,都可以載入音樂史冊。我們音樂學係就是專門研究音樂的,自然不會錯過秦放歌這位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音樂天才和偉大作曲家,也不可能任由外國人對他音樂作品的研究和重視,還在我們前麵,他是我們中國音樂人的驕傲。他的音樂作品,就是我們最大的課題,對我們老師來說,也是全新沒什麽經驗可循的……”
“像這首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既古典又現代,超脫了原本巴洛克風格的時代特征。這其實也是近現代作曲家們很難處理好的一個難題,是完全的複古?還是做全麵的創新?雙小提琴這樣的形式,也難以有創新和突破,甚至願意花精力創作的都少。”
吳亦芬教授也站在她女性的視覺對這首雙小提琴協奏曲做出點評,也著重強調了兩把小提琴之間的互動交流,但又各自獨立,“就像是兩個有著獨立人格魅力的人在進行靈魂上的對話,談藝術談人生。人都是社會性的,除了相互的追逐競奏外,也同交響樂團進行緊密的交互聯係,樂隊並不隻是背景,也是整首完整音樂的一部分,他們的織體以及和聲,構築了音樂的基石,也讓兩把小提琴,得以在這樣的基礎上盡情的演繹和發揮出她們的特性來。”
路平教授的點評也特別有他們音樂學係寫音樂論文的風格,“旋律優美動人,音色清新活潑,音樂風格浪漫又不失典雅,華麗精巧也不乏莊重肅穆。這是一曲古典與浪漫結合得特別完美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慢慢品味和仔細研究的作品。秦放歌和龍雪瑤剛剛在舞台上的演出更是完美無瑕,我也極少看到能將兩把小提琴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的組合,兩人的樂感和默契都是無以倫比的。”
黃雅維也點頭微笑表示強烈的讚同,“先前看龍雪瑤小提琴演奏秦放歌鋼琴伴奏的時候,就覺得兩人的配合默契十足。到雙小提琴協奏曲的時候,相信不光是我們,現場觀眾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也都被他們的精彩演出所深深震撼。在這裏,我們也有一段幕後采訪的花絮,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在排練的時候,是什麽樣的場景。”
很快,電視畫麵中,就從解說席幾個的畫麵,轉到了之前就錄製好的,幕後的花絮和采訪。這也是很多觀眾,特別是秦放歌的粉絲們所期待的環節,都想知道偶像更多幕後的東西,除了在舞台上光鮮耀眼的時刻,背後又有著怎樣的艱辛付出,努力排練等等。
不得不說的是,這中場休息的半個小時,這次的音樂會電視直播安排得也是相當出色的,知道觀眾最想要看什麽東西。當然,最關鍵的也是,不會讓場麵冷下來,能讓觀眾有興趣一直收看而不換台。
可在看了聽到兩人演奏一個樂章不到,這些觀眾的態度就變成了,“這狗糧真香,有多少我就吃多少!”
在這首雙小提琴協奏曲中,秦放歌的創作,盡顯巴洛克音樂的華麗、典雅、精巧。此外,他也融入了更多特別討人歡喜的浪漫和淒美,在旋律上,更是盡情展示他的才華。
普通的觀眾隻需要關注他和龍雪瑤在舞台上所表現出來的音樂效果就好,對音樂本身,他們也沒那麽多的研究,最直觀的一點,要好聽。這點秦放歌和龍雪瑤都做到了,而且,還特別好看。兩個人長得都不賴,男的帥氣女的漂亮,在這看臉的社會,即便他們演奏的音樂特別糟糕,也肯定會有觀眾買賬的。
更何況,兩人的演奏配合默契,天衣無縫,都是出類拔萃的小提琴演奏家水準。在這個時候,秦放歌臉上的表情,還有他的眼神,也不像他獨自演奏鋼琴協奏曲的時候,他的神情更加溫柔和浪漫,也會不時和龍雪瑤有眼神上的交流,而這一切,也都被高清攝像機記錄下來,通過電視信號,傳送到觀眾的麵前。在電視前的觀眾,甚至能比現場的觀眾,更看得清楚兩人之間的默契。
這波狗糧,絕大部分觀眾都吃得特別香甜,因為真的很賞心悅目,感覺這就是玩音樂搞藝術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夫唱婦隨,琴瑟和鳴。
對於更專業些的觀眾來說,他們所看到所聽到的東西,就更加多了。
就畫麵上也就是視覺效果而言,除了兩人的超高顏值外,更有他們兩人在小提琴演奏時候的高超處理技巧,這些,也都在高清攝像機的記錄之中,還有各種小提琴演奏的特寫。
在此,大家也給今晚的攝像師和導播點個讚,畫麵切得非常恰如其分,突出重點,一看就知道是有高人指導過的。
了解秦放歌的也都清楚,極大可能就是秦放歌自己指導的了,之前央視的直播團隊,可是大家罵得不輕。讓他們一下子就有如此驚人的音樂素養和水平,似乎也不怎麽現實對不對!
這首雙小提琴協奏曲大獲成功,秦放歌的作曲無疑是最居功至偉的。雙小提琴協奏曲並不好創作,有兩把小提琴擔任主要旋律的演奏。如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也是個難題。
既要發揮兩把小提琴比一把小提琴有更寬廣的旋律空間,又不能讓它們彼此衝突或者彼此掩蓋——就成了作曲家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而言,雙小提琴協奏曲比一般的小提琴協奏曲要難寫得多。自浪漫主義時期之後,也不知道是作曲風格演變還是作曲家能力的原因,寫這種體裁的作曲家幾乎絕跡。直到秦放歌的橫空出世,又讓這樣的雙小提琴協奏曲,在這樣的時候,帶給觀眾最耀眼燦爛的驚喜和震撼。
一般的協奏曲在演奏時,通常采用“競奏”的形式,即主奏樂器與協奏樂隊分別對主題進行陳述和發展。但秦放歌這首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的“競奏”卻不是主奏樂器與樂隊之間的,而是兩個主奏小提琴之間進行的“競奏”。音樂由雙小提琴交替進行,但是他們與樂隊之間又有緊密的聯係,所以聽起來色彩相當濃鬱、熱烈,兩把小提琴所呈現出來的音色更是美不勝收。
曲子的第一樂章就把這一特色表現得相當突出,兩把獨奏小提琴進行著各種各樣形式的對話,“你問我答、你追我趕“,整個樂章在不斷的變化和競奏中進行著。第二樂章廣板則要安靜許多,旋律優雅而莊重,如同靜靜的流水一般,同時,還有著像是戀愛中的憂鬱和思念,甚至有些淒美的意味。都知道,戀愛中的人,除了享受幸福和美好,快樂與喜悅外,也是最心思最為細膩敏感,甚至是有些神經質的胡思亂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不談,也許那句話不對,就懷疑愛人是不是變了心,怎麽兩個小時不理我了啊!各種杞人憂天,這也是愛情的奇妙之處。
第三樂章則是重新恢複了活力,具有鮮明熱烈的舞曲風格,在歡快的氣氛中構成了厚重而絢麗的色彩,同時還體現了對位法的音樂寫作技巧,設計華麗而浪漫,獨特又新鮮。
即便是專業的樂評家們來做最細致的分析研究,也真的是無懈可擊。在作曲上,作曲家們永遠是最高明,也是最有想法的,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將自己的想法創作出來。這是樂評家和其他演奏家們,沒辦法辦到的。
一曲一刻鍾的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秦放歌和龍雪瑤在舞台上精彩紛呈的演出,你追我趕,交織纏綿,優雅而又浪漫,既有如泣如訴的淒美憂鬱,更有華麗熱烈,激情四溢的美好,這也才是生活的真貌。不管是愛情亦或是其他的情感,總是沒有一帆風順,毫無波折的,風雨之後見彩虹的滋味更加美妙。
當兩人放下小提琴的一刻,音樂廳現場的觀眾,就都情不自禁的起身鼓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兩位女觀眾掐著點,為奉獻了精彩演出的兩位演奏家送上漂亮的鮮花,這似乎也是舞台上所有演出的演奏家們最在意的,掌聲,喝彩,鮮花,讚美……
雖然並不是缺一不可,但有的話,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這不,舞台上的龍雪瑤在收到鮮花後,本就甜美幸福的臉龐上,笑容越發燦爛耀眼,她本人,也比手裏的鮮花更加絢爛迷人。
秦放歌也是一臉的陽光燦爛,也對送花的觀眾表示感謝,並沒有扭捏著不收。他也並不是第一次收到鮮花了,在國內的不說,之前在國外演出的時候,就有金發美女送花的,還惹來關注他的粉絲和網友們一陣熱議呢!他身邊的這些漂亮女孩子們更是特別關心和八卦這事,也費了他一番口水解釋。
今天的話,倒是不用他怎麽去解釋的,這送花的觀眾基本就是安排好了的啦!普通觀眾想送花都過不了安檢代不進去的好嗎?
觀眾們卻不管這些,看到兩人的默契配合,精彩演出,似乎也都覺得,這樣有掌聲有喝彩,也得配上鮮花和讚美才更圓滿。
然後,秦放歌和龍雪瑤退場的時候,就沒辦法牽手了,都一手捧著鮮花一手帶著小提琴呢!倒是讓不少觀眾略覺遺憾的。
電視直播的畫麵,在給到了兩人退場後,在氣氛熱烈的音樂廳裏停留了一陣,把畫麵給到猶自站著鼓掌的觀眾。由於到了中場休息的時間,很快也就把鏡頭轉到解說台這邊,給了主持人和兩位嘉賓。他們也將陪觀眾度過這中場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黃雅維這個主持人也是特別盡職盡責的,也沒忘在這個時候幫忙做下科普工作,講下這上半場結束後休息的時長,並為下半場的演出做出預告,提醒觀眾音樂會還沒結束,也歡迎大家繼續鎖定央視音樂頻道,收看聆聽這次的秦放歌交響音樂會直播。
然後就是黃雅維和兩位嘉賓,吳亦芬教授以及路平教授聊天的時間,對上半場的音樂會做出點評。這幾個人都是典型的“秦放歌吹”,誇起秦放歌來,也真是毫不含蓄。幾個人最先聊起的,也就是剛剛結束的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打鐵也要趁熱嘛!
隻把秦放歌和龍雪瑤誇得天花亂墜,尤其是秦放歌,黃雅維簡直都快成了他的小迷妹,說起來的時候兩眼簡直都要放光,“他不管是作為作曲家,還是演奏家,都向我們展示了他非凡的音樂天賦。而且,他也不光隻有這樣的身份,此前的歌劇演出,他又作為歌劇作家,男高音男中音歌唱家,在每個領域,他的表現都是最優秀的。我也想替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問問,在吳教授和路教授你們這樣專業的音樂人眼裏,秦放歌的形象是怎樣的?”
吳亦芬教授笑著迴答道,“這個問題說起來可就太廣了,他的藝術天賦和勤奮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那今晚上半場音樂會演出的內容來說,就能充分體現他所詮釋的,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絲綢之路》的鋼琴協奏曲,就是他重走絲綢之路,實地參觀考察後的成果。他們最初是為新絲綢之路的紀錄片作曲,也是特別優秀的音樂作品,這首鋼琴協奏曲,則是讓絲綢之路這個主題進一步得到升華,將其融匯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除了專業方麵的解析和點評外,路平也分享了很多華夏音樂學院裏麵的關於秦放歌的很多趣聞。比如,秦放歌的音樂讓很多學生頭疼,特別是作曲係的學生倍感亞曆山大,而他們音樂學係的情況有所不同,老師們壓力更大,“秦放歌的音樂作品風格多變,又都精彩紛呈,幾乎沒一首嚴肅作品,都可以載入音樂史冊。我們音樂學係就是專門研究音樂的,自然不會錯過秦放歌這位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音樂天才和偉大作曲家,也不可能任由外國人對他音樂作品的研究和重視,還在我們前麵,他是我們中國音樂人的驕傲。他的音樂作品,就是我們最大的課題,對我們老師來說,也是全新沒什麽經驗可循的……”
“像這首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既古典又現代,超脫了原本巴洛克風格的時代特征。這其實也是近現代作曲家們很難處理好的一個難題,是完全的複古?還是做全麵的創新?雙小提琴這樣的形式,也難以有創新和突破,甚至願意花精力創作的都少。”
吳亦芬教授也站在她女性的視覺對這首雙小提琴協奏曲做出點評,也著重強調了兩把小提琴之間的互動交流,但又各自獨立,“就像是兩個有著獨立人格魅力的人在進行靈魂上的對話,談藝術談人生。人都是社會性的,除了相互的追逐競奏外,也同交響樂團進行緊密的交互聯係,樂隊並不隻是背景,也是整首完整音樂的一部分,他們的織體以及和聲,構築了音樂的基石,也讓兩把小提琴,得以在這樣的基礎上盡情的演繹和發揮出她們的特性來。”
路平教授的點評也特別有他們音樂學係寫音樂論文的風格,“旋律優美動人,音色清新活潑,音樂風格浪漫又不失典雅,華麗精巧也不乏莊重肅穆。這是一曲古典與浪漫結合得特別完美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慢慢品味和仔細研究的作品。秦放歌和龍雪瑤剛剛在舞台上的演出更是完美無瑕,我也極少看到能將兩把小提琴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的組合,兩人的樂感和默契都是無以倫比的。”
黃雅維也點頭微笑表示強烈的讚同,“先前看龍雪瑤小提琴演奏秦放歌鋼琴伴奏的時候,就覺得兩人的配合默契十足。到雙小提琴協奏曲的時候,相信不光是我們,現場觀眾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也都被他們的精彩演出所深深震撼。在這裏,我們也有一段幕後采訪的花絮,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在排練的時候,是什麽樣的場景。”
很快,電視畫麵中,就從解說席幾個的畫麵,轉到了之前就錄製好的,幕後的花絮和采訪。這也是很多觀眾,特別是秦放歌的粉絲們所期待的環節,都想知道偶像更多幕後的東西,除了在舞台上光鮮耀眼的時刻,背後又有著怎樣的艱辛付出,努力排練等等。
不得不說的是,這中場休息的半個小時,這次的音樂會電視直播安排得也是相當出色的,知道觀眾最想要看什麽東西。當然,最關鍵的也是,不會讓場麵冷下來,能讓觀眾有興趣一直收看而不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