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變奏的行進,秦放歌也越發將內在的情感表達出來,第三段的三聲部卡農,很多聽懂了的人都會心的一笑。他們基本都研究過這首超長的變奏曲,知道後麵的卡農變奏還有更多,比如第六段變奏的二度卡農,第九段變奏的三度卡農,以及第十二段的四度卡農,容然後以這樣的規律,層層推進,營造出恢弘壯闊的音樂建築來。
加奈子的父親李俊豪認識的日本古典音樂圈同行不少,他也有幫忙推薦幾位古典鋼琴演奏家。他們在接到推薦後,第一時間就答應了下來,他明白,這也是因為秦放歌的這首變奏曲,在日本音樂圈特別受歡迎的緣故。這場音樂會,也特別指明了,會演出這首被大家譽為神曲的超長變奏曲。
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的李俊豪,對日本人的德性算是理解得比較深刻的,所以也不明白,他們會喜歡這樣變奏曲的緣故。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和對立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都不多見,愛美而又黷武,尚禮但又好鬥,喜新卻又頑固,服從但也有桀驁不馴的一麵,就像他們喜歡菊與刀一樣。這點,縱觀日本長期的崇洋媚外的曆史就可以得見端倪,從唐朝到宋朝從中國學習文化禮儀,到後麵中原衰落之後就各種亂搞,明朝的倭寇清朝以及之後更是悍然入侵。他們被西方國家用槍炮轟開國門之後,又展現出崇拜強者的一麵來,積極學習各種文化,這其中就包括西方古典音樂。到一戰二戰以及戰後,日本的民族性格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得誌便猖狂,然而一次次被無情的打臉。
在古典音樂方麵,他們的喜愛和狂熱程度,甚至遠遠超過很多西方國家的聽眾,在這樣大環境下,也出了不少的古典鋼琴家以及指揮家,年輕一輩中,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也不少。
此番也應邀前來的西村洋子,就是日本最為著名的鋼琴家之一,還是女性,這更顯難能可貴。西村洋子今年五十五歲,但並沒有在日本生活,長期在歐洲生活,但這並不妨礙她骨子裏的日本思維。
西村洋子今天晚上聽得最是認真,她一度懷疑過秦放歌,在她看來,亞洲國家中,要出音樂家之類偉大的人物,怎麽著也該是日本人才對。他們最近幾代也確實出了不少極具音樂天賦的晚輩。但就她所知,想要寫出秦放歌拿出來的這些作品,她所認識的那些日本作曲家都沒這能力,其實也不光是日本,放眼全世界,也沒有幾個作曲家能創作出這樣優秀的嚴肅音樂來。
但她心底終究還是有疑惑的,聽錄音什麽的,肯定不如現場聽演奏來得好。
秦放歌的表現也讓她的那些懷疑都拋到了九霄雲外,他所演奏的這些曲子,西村洋子基本都沒聽過,她對現存的古典音樂有深刻的了解,也和同行交流過,都說以前沒有見過。即便是哪位音樂家遺失的手稿,也不可能有這麽多。
而更讓她覺得震驚的,秦放歌的演奏簡直有著無懈可擊的味道,她自己設身處地的想想,要是她在舞台上的話,也不可能表現得像他這樣好。這音色,觸鍵,還有他所演奏出來的五彩繽紛的色彩,都不是她所能做到的。
在這一刻,西村洋子都有些後悔,她浪費了不少時間在指揮以及其他事情上,在鋼琴上,她所下的功夫和花費的時間,就比年輕時候少了很多。這其中固然有瓶頸難以突破的緣故,也有些無敵最是寂寞的意味。雖然和兩三百年前的那些偉大的鋼琴家兼作曲家,比如歌德,斯特朗他們有很大的差距,但放眼全世界,她的鋼琴演奏水平,也算是最頂尖那批了。
秦放歌的演奏,卻讓她看到了另外一條路。她不知道他在鋼琴的練習上究竟花費了多少功夫,但他隻有這樣小的年紀,就算出生到現在一直練鋼琴,也沒可能比她練得還多。但現實卻是,他不僅鋼琴演奏得好,在作曲方麵,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讓人隻能唏噓感概。
就拿這首變奏曲來說,在西村洋子的理解中,它的內涵是如此的豐富,包含著無數的可能,既有唯美浪漫和歌頌抒情,也有冰冷殘酷和灰暗絕望的一麵,就像是世界的法則,構建起音樂的規律,嚴格的對位法,充滿著秩序化和宗教感,但這一切的背後,又是特別豐饒和真摯,感性與理性共存一麵。
有人評論說這首變奏曲,描繪的是人的一生經曆,西村洋子覺得這樣的理解簡直太膚淺,裏麵安靜祥和的情感是有的並一直貫穿變奏曲始末,但這其中所蘊涵的東西何止這些,在沉靜安適的背後,同樣有著火山一樣的滾燙和炙熱,含蓄的情感,一旦爆發起來,就更加熱烈。
西村洋子也敏感的感覺到了,秦放歌在這次音樂會上的演奏速度加快了很多,這也挺明顯的。錄音版的演奏速度實在太慢,一個半小時的演奏,這對觀眾的耐性和膀胱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還半天蹦出一個音來,很多人聽了之後昏昏欲睡也在情理之中。
秦放歌這次的演奏,也非常符合西村洋子的胃口,她也覺得她的猜測是正確的,這首變奏曲,確實有著無限的可能。演奏速度稍微變化一下,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而她也注意到,秦放歌在給出來的曲譜上麵,演奏速度什麽的,完全沒有標注出來。既可以快到如同疾風驟雨,也可以慢到如同潺潺溪流般舒緩清幽。
不同的觀眾聽來或許有不同的感受,西村洋子隻覺得,秦放歌的這次演奏最是對她胃口,他這次演奏,一共用時一小時十分鍾,算是中規中矩。盡管她仍舊覺得,以秦放歌所表現出來的鋼琴演奏水平,再快點也是可以的,壓縮在一個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都不成任何問題。
不管如何,都不妨礙西村洋子對這首變奏曲的喜愛,她覺得這首音樂專門是為她們民族所做的,隻是她還沒有韓國人那麽厚臉皮,也就在心裏想想而已。
加奈子的父親李俊豪認識的日本古典音樂圈同行不少,他也有幫忙推薦幾位古典鋼琴演奏家。他們在接到推薦後,第一時間就答應了下來,他明白,這也是因為秦放歌的這首變奏曲,在日本音樂圈特別受歡迎的緣故。這場音樂會,也特別指明了,會演出這首被大家譽為神曲的超長變奏曲。
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的李俊豪,對日本人的德性算是理解得比較深刻的,所以也不明白,他們會喜歡這樣變奏曲的緣故。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和對立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都不多見,愛美而又黷武,尚禮但又好鬥,喜新卻又頑固,服從但也有桀驁不馴的一麵,就像他們喜歡菊與刀一樣。這點,縱觀日本長期的崇洋媚外的曆史就可以得見端倪,從唐朝到宋朝從中國學習文化禮儀,到後麵中原衰落之後就各種亂搞,明朝的倭寇清朝以及之後更是悍然入侵。他們被西方國家用槍炮轟開國門之後,又展現出崇拜強者的一麵來,積極學習各種文化,這其中就包括西方古典音樂。到一戰二戰以及戰後,日本的民族性格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得誌便猖狂,然而一次次被無情的打臉。
在古典音樂方麵,他們的喜愛和狂熱程度,甚至遠遠超過很多西方國家的聽眾,在這樣大環境下,也出了不少的古典鋼琴家以及指揮家,年輕一輩中,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也不少。
此番也應邀前來的西村洋子,就是日本最為著名的鋼琴家之一,還是女性,這更顯難能可貴。西村洋子今年五十五歲,但並沒有在日本生活,長期在歐洲生活,但這並不妨礙她骨子裏的日本思維。
西村洋子今天晚上聽得最是認真,她一度懷疑過秦放歌,在她看來,亞洲國家中,要出音樂家之類偉大的人物,怎麽著也該是日本人才對。他們最近幾代也確實出了不少極具音樂天賦的晚輩。但就她所知,想要寫出秦放歌拿出來的這些作品,她所認識的那些日本作曲家都沒這能力,其實也不光是日本,放眼全世界,也沒有幾個作曲家能創作出這樣優秀的嚴肅音樂來。
但她心底終究還是有疑惑的,聽錄音什麽的,肯定不如現場聽演奏來得好。
秦放歌的表現也讓她的那些懷疑都拋到了九霄雲外,他所演奏的這些曲子,西村洋子基本都沒聽過,她對現存的古典音樂有深刻的了解,也和同行交流過,都說以前沒有見過。即便是哪位音樂家遺失的手稿,也不可能有這麽多。
而更讓她覺得震驚的,秦放歌的演奏簡直有著無懈可擊的味道,她自己設身處地的想想,要是她在舞台上的話,也不可能表現得像他這樣好。這音色,觸鍵,還有他所演奏出來的五彩繽紛的色彩,都不是她所能做到的。
在這一刻,西村洋子都有些後悔,她浪費了不少時間在指揮以及其他事情上,在鋼琴上,她所下的功夫和花費的時間,就比年輕時候少了很多。這其中固然有瓶頸難以突破的緣故,也有些無敵最是寂寞的意味。雖然和兩三百年前的那些偉大的鋼琴家兼作曲家,比如歌德,斯特朗他們有很大的差距,但放眼全世界,她的鋼琴演奏水平,也算是最頂尖那批了。
秦放歌的演奏,卻讓她看到了另外一條路。她不知道他在鋼琴的練習上究竟花費了多少功夫,但他隻有這樣小的年紀,就算出生到現在一直練鋼琴,也沒可能比她練得還多。但現實卻是,他不僅鋼琴演奏得好,在作曲方麵,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讓人隻能唏噓感概。
就拿這首變奏曲來說,在西村洋子的理解中,它的內涵是如此的豐富,包含著無數的可能,既有唯美浪漫和歌頌抒情,也有冰冷殘酷和灰暗絕望的一麵,就像是世界的法則,構建起音樂的規律,嚴格的對位法,充滿著秩序化和宗教感,但這一切的背後,又是特別豐饒和真摯,感性與理性共存一麵。
有人評論說這首變奏曲,描繪的是人的一生經曆,西村洋子覺得這樣的理解簡直太膚淺,裏麵安靜祥和的情感是有的並一直貫穿變奏曲始末,但這其中所蘊涵的東西何止這些,在沉靜安適的背後,同樣有著火山一樣的滾燙和炙熱,含蓄的情感,一旦爆發起來,就更加熱烈。
西村洋子也敏感的感覺到了,秦放歌在這次音樂會上的演奏速度加快了很多,這也挺明顯的。錄音版的演奏速度實在太慢,一個半小時的演奏,這對觀眾的耐性和膀胱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還半天蹦出一個音來,很多人聽了之後昏昏欲睡也在情理之中。
秦放歌這次的演奏,也非常符合西村洋子的胃口,她也覺得她的猜測是正確的,這首變奏曲,確實有著無限的可能。演奏速度稍微變化一下,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而她也注意到,秦放歌在給出來的曲譜上麵,演奏速度什麽的,完全沒有標注出來。既可以快到如同疾風驟雨,也可以慢到如同潺潺溪流般舒緩清幽。
不同的觀眾聽來或許有不同的感受,西村洋子隻覺得,秦放歌的這次演奏最是對她胃口,他這次演奏,一共用時一小時十分鍾,算是中規中矩。盡管她仍舊覺得,以秦放歌所表現出來的鋼琴演奏水平,再快點也是可以的,壓縮在一個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都不成任何問題。
不管如何,都不妨礙西村洋子對這首變奏曲的喜愛,她覺得這首音樂專門是為她們民族所做的,隻是她還沒有韓國人那麽厚臉皮,也就在心裏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