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開古玩店的,和古代又不一樣,別說三年不開張,一個月三十天不開張這店裏就人心惶惶了。


    古玩界很靠口碑吃飯,宋明古玩店這裏保證真貨的消息傳出來,很快吸引了大量的藏家來看貨。


    雖然這裏某種意義上的珍品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國寶級文物——根據法律規定這一級的文物也不許民間買賣,如果是家傳的國寶級文物可以收藏,不想收藏了國寶級文物隻能上繳給國家。


    但東西,那還真是實打實的,不是明朝的就是宋朝的,清仿製的都沒有。


    古玩店賺錢的秘訣有兩個,一是用真貨坑行家,二是用假貨坑外行。對喜歡的東西,行家就是花多少錢也要弄到手,宋明古玩店走的就是這個路線。


    其中宋版書和明人筆記,價格不算太高,但是一本接一本的被買走,這也沒辦法,有人喜歡找這個。還有古董家具,雖然比較占地方,但是來看和來買的人都不少。因為紅木成長周期比較長,不是幾百上千年的紅木不能成材。所以國內紅木家具一直火熱。


    這邊宋明家具店的家具雖然很大一部分並非紅木的,但也是古董,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一個棗木的太師椅賣個幾萬是正常價。其中紅木製造的那些大件家具,動輒上百萬也不缺買家。


    這就是用真貨坑行家了,大家都覺得紅木還在漲價,現在買了雖然看著價格不低,但是十年二十年後,可能價格還要翻倍——世界主要幾個國家(中俄美日歐盟),年通貨膨脹在百分之五左右,古玩的增值價格一般是略高於通脹的。


    宋明古玩店自開業後,每天的流水都在三百萬以上。這在其它的古玩店看來,幾乎是奇跡。小一點的店麵,一個月能做三百萬的生意就不錯了。


    奇跡歸奇跡,大家說起來也不酸:“人家有真貨嘛!”


    其他古玩店,一百件貨裏麵有二三件真的就不錯,這裏麵還包括清仿和民國仿製的——換了朝代,民國的也算是古董了。


    這年代,收真貨不容易,畢竟不是人人都是胡八一,能靠半本十六字天書尋龍點穴倒鬥打粽子。至於人家真貨的來源,那是商業機密,自然無法奉告。


    從宋明古玩店開業以來,張誠每天作為巡視一般帶著秘書葉卡特琳娜來這裏喝茶巡視,雷打不動。


    葉卡特琳娜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美人,身高就有一米八六,穿上不那麽尖的高跟鞋也有一米九了,體重更是接近了一百八十磅。雖然一般人這個體重就有點小胖了。但是葉卡特琳娜一直堅持鍛煉,肚子上四塊腹肌還是隱約能見的,腰部很瘦,身體是s型曲線的。肉都在胸前兩球和筆直渾圓的大長腿上麵。加上金發碧眼,精致的五官,的確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宋明古玩店的收入,除了一部分維持開銷之外,剩下的張誠也沒打算轉迴美國。而是選擇了在中國的造船廠下單建造了三艘萬噸級遠洋拖網漁船。


    現在中國的造船業是世界第一,真真是下餃子一樣的造船。從軍艦到漁船、從貨輪到特種船。縱然中國在精工這塊可能比不上日本和德國,可是,造船這東西,大家最看重的還是性價比,而不是誰家的船技術含量高。


    其中一艘呢,是準備留在中國建立一個遠洋漁業公司的,現在去白令海峽附近捕魚一次周期兩個月,還是有個幾百萬利潤的。張誠的計劃是抓了魚,冷凍起來,然後迴到中國賣掉。這樣往複循環,一艘萬噸漁船每年保養下,怎麽也能用個幾十年。


    以萬噸拖網漁船上億元的造價,在報廢之前也早就賺迴來了。剩下兩艘萬噸漁船,是準備送到大萌國和1932的,這兩個地方,現在根本沒有這樣的大型捕撈技術。尤其是大萌國,現在很多人還在吃草,養殖業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建立起來的。給當地人補充足夠的魚肉吃,還是蠻上算的。


    漁船越大,造價越高,但是相對的,抗風浪性能等也就更好,不至於一個浪頭就上甲板砸到船員——海上嘛,自然無風也有三尺浪,至於白令海峽附近,那更是風冷浪大。在這樣的大船上船員們的安全性自然也是大增,現在捕蟹人工作過於危險,也是因為那些捕蟹船噸位不夠大的緣故——畢竟船大造價高,燒油也高。有這麽多錢造大船的話,那還用去捕蟹嗎?


    以賣古董的錢造船,造船來打漁,魚賣掉的錢繼續造船,這筆賬其實不錯。增加了就業崗位,增加了夥食上的魚類。至於買古董的人,那就沒有窮人收藏古董的,窮人手中有古玩,也是拿去賣掉,不然放在家裏也不安心,畢竟窮人家中既雇不起保安也買不起保險櫃,至於防盜門,幾乎是隻能擋住好人的。


    因為一直沒迴來過,哪都新鮮,除了古玩店,張誠就是帶著秘書大美人葉卡特琳娜白天四處去玩晚上住在一起。沒有很快離開的原因之一,也在等一個案子的發生。作為一個預知型的超能力者,張誠知道假一賠十的這個招牌打出來之後,總會出點事的。


    就像某人出了一本書,號稱找出一個錯處來就給多少錢,結果真有人有耐心地找出來一堆錯處的時候,又不認賬了。


    換了張誠,那就認賬,不過,也分是什麽情況,如果對方是陷害汙蔑。那就怪不得張誠了。


    如同張誠預見中的那樣,開張一個月的時候,上午十點,張誠正坐在古董家居展廳喝茶的時候。一個挎包中年男子帶著一個青年男子大步走進宋明家具城,在瓷器櫃台高聲問店長:“我想問一下。這裏打出牌子,說假一賠十,是不是真的?”


    在加州大上學的華人店長笑道:“我們既然敢打出這個牌子,那自然是真的,如有假貨,假一賠十。”


    中年男子大喊一聲:“好,我半個月前,就在這裏買了一件假貨宋朝茶壺瓷器套裝,當時花了五百萬,現在陪我五千萬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美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勝並收藏奮鬥在美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