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德國閃擊波蘭,力克英法,1940年5月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以英法為首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表現得腎虛的不行。


    遊戲中和中國進行了幾年戰爭的日本原本已經財盡民窮,看到英法如此虛弱之後,立刻改變了作戰目標並和中國在三八線附近達成了停戰協議。


    張誠也是趁著英法潰退的時間,想要占便宜的。這邊和日本簽了停戰協定。南方分兩路立刻攻入了越南和緬甸。還有川軍一部三十萬人正在準備從西麵攻入英國的印度斯坦。


    此時英法殖民地的部隊,因為知道得不到國內的支援,士氣低落的不行,一打就潰,很多軍官就等著敵人來了後投降,以便在戰俘營中度過戰爭歲月——這樣的做法是極其安全的。


    日本人下手還是晚了一步,不過,日本海軍還是蠻強的,立刻打著解放東南亞洲人們的名義攻入了賓律賓。數戰數捷,將美國麥克薩瑟率領的十萬美軍和幾萬土著仆從軍包了餃子。


    日本的戰略目標從大陸改為了南洋,甚至包括大洋洲。這當然觸動了美國的利益。還有荷蘭,不過,現在荷蘭又不是海洋強國,打你就打了。荷蘭人想去倫敦哭秦庭,可是,現在英國人的日子也不過好過啊。


    德國人不斷轟炸英國本土,還隨時有可能跨海作戰打一個登陸戰。至於德國的潛艇部隊則在大西洋上麵封鎖英國的海上交通。每月都有上百萬噸的貨船和貨物沉入海底。


    隨著日本對美宣戰,並在海上大戰一場解決了美國人的太平洋艦隊之後,蘇聯人看到了機會,蘇聯攻入阿拉斯加進兵加拿大,也對美國和加拿大宣戰。幾個月時間,百萬蘇聯部隊進入了美國北部的蒙大拿州,一時間美國震動。


    全世界,就這麽打成了一鍋粥。真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拉來了帷幕。


    張誠不斷的擴大地盤,地盤擴大後,財稅增加,然後招募更多的部隊,建立更多的工廠,換了更先進的裝備。和別人都是啃硬骨頭不一樣,張誠除了前期和日本人死磕了幾次,現在打的英法殖民者都是落水狗。


    幾萬人的傷亡,就讓國土擴大了小一半。至於搶到的工廠、礦場、農場、煉油廠等都是現成的。然後張誠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工業建設,同時部隊的更新換代也不能停。


    很快就是機械化部隊和飛機時代了。


    遊戲時間1942年1月,日本人的部隊登陸了加利福尼亞州,並且很快站穩了腳。這給了正在全力抗擊蘇聯進攻的美國人一記沉重的打擊。


    在這個遊戲裏,德國沒有和蘇聯打起來,大約是蘇德互補侵犯條約起了作用。德國人得以集結力量,在空軍的護航下施行了海獅計劃,登錄英國本土作戰。丘吉爾雖然還在叫喊著各種和德國作戰,但是在倫敦被半包圍的前夕,還是拋棄了英國民眾和英王王室一起去了加拿大。


    此時加拿大也不是什麽好地方,半壁凋零被蘇聯占領。靠山美國的大半工業設施被蘇聯和日本人轟炸了。美國也是山河破碎,蘇聯人和日本人利用美國在大蕭條時期修建的多條鐵路公路直線前進。侵略者大軍所到之處,美國地方政府望風而降。


    1945年6月,美國滅亡,德、意、中、日、蘇五個戰勝國舉行了第一屆聯合國大會,準確的說是新世界分贓大會。


    退出遊戲,張誠心想:沒想到最後美國戰敗了。電腦ai就是傻啊。


    不過,現實中的美國,卻因為張誠推出的虛擬現實遊戲,又大賺了一筆,每次都是美金兌換金幣,全世界範圍內海量的金幣被兌換出去,但是也給政府帶來了海量的稅收。


    甚至因此美國的財政赤字開始減少。要知道,這個時候,美國還在阿富汗前線有幾萬部隊和恐怖分子作戰。軍事開支還是蠻大的。


    很多人稱,虛擬現實遊戲,是這一次科技革命的碩果。


    迴到房間,張誠打開電視,幾個新聞和脫口秀節目說的都是英雄無敵和虛擬現實技術等等。還有節目請了高手,在電視上講解怎麽發展,怎麽擴張領土,怎麽更好的完成任務,怎麽指揮作戰,兵種的配合和互相克製等等。


    嗯,看來遊戲還能火一段時間。張誠也沒指著一個遊戲包打天下,等把其他遊戲公司擊倒之後,收購了其他遊戲,在移植到虛擬現實技術界麵。有了這個壟斷性的技術,一家獨大是沒什麽難的。


    僅僅和美聯儲的分成,就讓張誠的遊戲公司日進鬥金。更別說賣遊戲倉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張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好船影業公司的電影,移植到遊戲倉當中,讓觀眾們可以花錢看虛擬現實的電影,這比3d技術可高得多了。


    這樣就把分成的院線一腳踢掉了,用虛擬現實技術看電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上帝模式,可以從各個角度看電影的。一種是插入模式,就是觀眾代替電影中的某個人物,以自己的行動,改編電影。


    在接入虛擬現實技術之後,電影裏麵的人物也就相當於遊戲裏的npc了,會具備一定的智慧。不會因為某個人的異動就不會玩了。而是會做出合理的對應。


    這種玩法,想來群眾們還是很喜歡的,誰不喜歡做主角的感覺呢,而不是做嗑瓜子觀眾。


    為了避免實體經濟恐慌,好船影業宣布,隻是將自家公司的片庫移植到虛擬現實技術的遊戲艙主機中,並不會對現在的電影業造成衝擊。也不會對外謀求版權。當然一些經典的老電影,大家喜歡樂見,還可以考慮收購版權的——電影院線很少放老電影的,新片還排不過來呢。


    在電影移植之後,張誠的遊戲公司又談妥了一款單機遊戲的移植,是很早之前的遊戲了,重裝機兵。


    對公司來說,移植的免費單機遊戲,也是能增加遊戲倉含金量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玩網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美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勝並收藏奮鬥在美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