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闖軍自李自成死後,基本大亂。
能夠有資曆接任闖軍大旗的人還真沒有,像李過,高一功等人都在征討大明的時候,掛掉了。
剩下的人中,也就田見秀,李來亨,劉宗敏,劉芳亮,袁宗第幾個能上的了台麵。
不過他們對於誰來主宰大順的未來,各自保持著自己的看法。
在這幾個月來,陝西那邊是比較亂的,李自成這家夥,走就走了,也不留個一兒半女,讓大家夥根本沒辦法有一個主心骨。
最適合當闖王的是李來亨,雖然年級不大,但和李自成也有著一定的血脈聯係。
在順軍中,比較容易形成號召力。
但是,劉宗敏不幹,當初在攻打京城的時候,被明朝皇帝給離間了,或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局麵。
可現在卻無疑是一個釘子,紮在了闖軍將領之間,劉宗敏擔心,和李自成很有關係的李來亨會在上位之後,清算自己。
堅決反對李來亨來執掌大順的未來。
在眾人準備擁護李來亨上位的時候,發動兵變,徹底撕破臉。
兵變的結果是,順軍主要分成了兩大派係,李來亨以及支持他的袁宗第,和劉芳亮的守李派係。
和劉宗敏的造反派係。
這一段時間,大小規模的交戰十分的平凡。
但總的來說,劉宗敏依靠著他個人的能力,在這種鬥爭之中,占據了上峰,並且順利攻克西安。
同時還是河南袁承誌部的支持,基本上以武力一統順軍內部,也隻是時間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朱慈的明軍一直都沒有進行幹涉,一方麵是和韃清大戰後元氣大傷,無力進行長距離大兵團的征討。
一方麵,則是如果直接出兵陝西,那些原本相互打起來的順軍兩大派係,或許會重新聯合起來抗擊明軍。
除了派出細作,偵測陝西的局麵,基本上北京的朝廷,是在等候西安方麵的最終結果。
順軍兩大菜雞互啄。
但也有人保持著清醒,認為再打下去,隻能讓外麵的人看笑話。
像田見秀這種就是中立派,,在大家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試圖讓大家坐下來好好的商討一下,和平解決目前的事端。
但是,他本人卻有能力有限,想的很多,能做的卻很少,提不出任何讓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終還是沒能阻止。
眼看著李來亨部基本很難反盤了,處於中立派的田見秀,最終決定投靠劉宗敏,加速大順內部的統一過程。
這一結果也很見效。
袁總第被殺,劉芳亮敗走湖北。
而李來亨被迫入川,投靠了張獻忠,以漢中的歸屬為籌碼,向張獻忠借兵複仇。
此時的張獻忠,已經將四川納入自己的地盤,既然在蜀地稱帝,必然知道漢中對於蜀地的重要性。
扼守漢中,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踏入蜀地。
張獻忠雖然沉迷於當土皇帝的快樂之中,但也意識到了,順軍內部的動亂,是對他們西軍來說,是絕好的機會。
接納了李來亨後,封李定國為安西大將軍,統帥大軍出川,接收漢中的同時,利用李來亨在順軍內部的聲望,收編其部曲擴充實力。
其結果也是超出了張獻忠的預期,他的這個二兒子,簡直就是戰神在世,所向披靡。
本來劉宗敏在打贏了李來亨之後,手下的人也已經疲憊。
現在突然殺出了一個李定國讓他措手不及。
漢水之戰,李定國拋棄緩慢的步兵陣列,率數百輕騎,繞過敵人的先鋒,直插敵方主營,斬斷旌旗之後,大破劉宗敏的主力部隊。
藍田之戰,設下伏擊於山左。
將田見秀的援軍圍困,全殲,後者喬裝百姓才從李定國的手中逃出。
在崇禎十七年下半年中。
李定國大小十七戰,無一敗績。
當張獻忠接連收到前線的捷報時,也是心裏也是樂開了花。“都說明朝小皇帝如何如何,老子有玉兒在何懼大明?”
作為文官之首的孫可望,心裏卻總不是滋味,按照道理來說,他才是大西的二號人物。
但李定國的軍事才華,實在太過於強悍。
又接二連三的取得大勝,如果再這樣下去,他的地位不知道還能不能保全。
“父皇,臣以為,定國連勝,雖然可喜可賀,然其孤軍深入,還應以穩為先,倘若失敗,則悔之晚矣。”
“說的也有道理。”張獻忠點了點頭,雖然李定國的軍事能力很強,但在西軍內部,張獻忠顯然還是比較信任這個有文化的“大兒子”。
“定國所部連連征戰,恐已疲憊,應以文秀代替定國征討陝西。”
“那便依你所言。”
張獻忠沒什麽不能同意的,北邊的戰事確實喜人,但與此相比,在後宮造孩子的快樂,更讓他難以自拔。
西軍中的大權,孫可望有足夠大的影響力。
李定國在接到收兵的命令後,並不是太高興,作為一個隻懂軍事不明政治的狂熱分子,隻有戰場上才是他的樂園。
功勞不功勞,倒是次要最起碼的,為賞識自己的義父盡到自己的責任才是他所想的。
“將軍,這次迴川,還應給東將軍備上金銀為好。”李定國雖然自己的政治智商不高,但手下還有許多幕僚提醒著李定國一些事情必須要做。
大家都能看出,孫可望是個非常自私,欲望很強的一個野心家。
但這樣的一個人,卻是西軍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如果忽略了這個人的存在,哪怕是強如李將軍,也難免會受到打擊。
提到金銀,李定國卻無奈的搖了搖頭,他之所以能夠一連串的打勝仗,不僅僅是他的指揮有方,而是他賞罰公正,軍紀嚴明的結果。
沒錯,打勝仗,得到金銀之類的戰利品,再正常不過的了。
但那些戰利品早就被李定國用來激勵士氣,分發給了下麵的將士。
哪怕他自己都沒有得到半分的好處,又怎麽會有餘錢,去孝敬孫可望。
況且他覺得孫可望是自己的大哥,有必要孝敬麽?
“何故要為東將軍備以金銀?”
闖軍自李自成死後,基本大亂。
能夠有資曆接任闖軍大旗的人還真沒有,像李過,高一功等人都在征討大明的時候,掛掉了。
剩下的人中,也就田見秀,李來亨,劉宗敏,劉芳亮,袁宗第幾個能上的了台麵。
不過他們對於誰來主宰大順的未來,各自保持著自己的看法。
在這幾個月來,陝西那邊是比較亂的,李自成這家夥,走就走了,也不留個一兒半女,讓大家夥根本沒辦法有一個主心骨。
最適合當闖王的是李來亨,雖然年級不大,但和李自成也有著一定的血脈聯係。
在順軍中,比較容易形成號召力。
但是,劉宗敏不幹,當初在攻打京城的時候,被明朝皇帝給離間了,或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局麵。
可現在卻無疑是一個釘子,紮在了闖軍將領之間,劉宗敏擔心,和李自成很有關係的李來亨會在上位之後,清算自己。
堅決反對李來亨來執掌大順的未來。
在眾人準備擁護李來亨上位的時候,發動兵變,徹底撕破臉。
兵變的結果是,順軍主要分成了兩大派係,李來亨以及支持他的袁宗第,和劉芳亮的守李派係。
和劉宗敏的造反派係。
這一段時間,大小規模的交戰十分的平凡。
但總的來說,劉宗敏依靠著他個人的能力,在這種鬥爭之中,占據了上峰,並且順利攻克西安。
同時還是河南袁承誌部的支持,基本上以武力一統順軍內部,也隻是時間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朱慈的明軍一直都沒有進行幹涉,一方麵是和韃清大戰後元氣大傷,無力進行長距離大兵團的征討。
一方麵,則是如果直接出兵陝西,那些原本相互打起來的順軍兩大派係,或許會重新聯合起來抗擊明軍。
除了派出細作,偵測陝西的局麵,基本上北京的朝廷,是在等候西安方麵的最終結果。
順軍兩大菜雞互啄。
但也有人保持著清醒,認為再打下去,隻能讓外麵的人看笑話。
像田見秀這種就是中立派,,在大家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試圖讓大家坐下來好好的商討一下,和平解決目前的事端。
但是,他本人卻有能力有限,想的很多,能做的卻很少,提不出任何讓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最終還是沒能阻止。
眼看著李來亨部基本很難反盤了,處於中立派的田見秀,最終決定投靠劉宗敏,加速大順內部的統一過程。
這一結果也很見效。
袁總第被殺,劉芳亮敗走湖北。
而李來亨被迫入川,投靠了張獻忠,以漢中的歸屬為籌碼,向張獻忠借兵複仇。
此時的張獻忠,已經將四川納入自己的地盤,既然在蜀地稱帝,必然知道漢中對於蜀地的重要性。
扼守漢中,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踏入蜀地。
張獻忠雖然沉迷於當土皇帝的快樂之中,但也意識到了,順軍內部的動亂,是對他們西軍來說,是絕好的機會。
接納了李來亨後,封李定國為安西大將軍,統帥大軍出川,接收漢中的同時,利用李來亨在順軍內部的聲望,收編其部曲擴充實力。
其結果也是超出了張獻忠的預期,他的這個二兒子,簡直就是戰神在世,所向披靡。
本來劉宗敏在打贏了李來亨之後,手下的人也已經疲憊。
現在突然殺出了一個李定國讓他措手不及。
漢水之戰,李定國拋棄緩慢的步兵陣列,率數百輕騎,繞過敵人的先鋒,直插敵方主營,斬斷旌旗之後,大破劉宗敏的主力部隊。
藍田之戰,設下伏擊於山左。
將田見秀的援軍圍困,全殲,後者喬裝百姓才從李定國的手中逃出。
在崇禎十七年下半年中。
李定國大小十七戰,無一敗績。
當張獻忠接連收到前線的捷報時,也是心裏也是樂開了花。“都說明朝小皇帝如何如何,老子有玉兒在何懼大明?”
作為文官之首的孫可望,心裏卻總不是滋味,按照道理來說,他才是大西的二號人物。
但李定國的軍事才華,實在太過於強悍。
又接二連三的取得大勝,如果再這樣下去,他的地位不知道還能不能保全。
“父皇,臣以為,定國連勝,雖然可喜可賀,然其孤軍深入,還應以穩為先,倘若失敗,則悔之晚矣。”
“說的也有道理。”張獻忠點了點頭,雖然李定國的軍事能力很強,但在西軍內部,張獻忠顯然還是比較信任這個有文化的“大兒子”。
“定國所部連連征戰,恐已疲憊,應以文秀代替定國征討陝西。”
“那便依你所言。”
張獻忠沒什麽不能同意的,北邊的戰事確實喜人,但與此相比,在後宮造孩子的快樂,更讓他難以自拔。
西軍中的大權,孫可望有足夠大的影響力。
李定國在接到收兵的命令後,並不是太高興,作為一個隻懂軍事不明政治的狂熱分子,隻有戰場上才是他的樂園。
功勞不功勞,倒是次要最起碼的,為賞識自己的義父盡到自己的責任才是他所想的。
“將軍,這次迴川,還應給東將軍備上金銀為好。”李定國雖然自己的政治智商不高,但手下還有許多幕僚提醒著李定國一些事情必須要做。
大家都能看出,孫可望是個非常自私,欲望很強的一個野心家。
但這樣的一個人,卻是西軍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如果忽略了這個人的存在,哪怕是強如李將軍,也難免會受到打擊。
提到金銀,李定國卻無奈的搖了搖頭,他之所以能夠一連串的打勝仗,不僅僅是他的指揮有方,而是他賞罰公正,軍紀嚴明的結果。
沒錯,打勝仗,得到金銀之類的戰利品,再正常不過的了。
但那些戰利品早就被李定國用來激勵士氣,分發給了下麵的將士。
哪怕他自己都沒有得到半分的好處,又怎麽會有餘錢,去孝敬孫可望。
況且他覺得孫可望是自己的大哥,有必要孝敬麽?
“何故要為東將軍備以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