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和滿清的山海關之戰,牽動了整個天下。南京義興朝廷為之興奮不已,吳三桂投靠滿清,所用的名義的是借東兵為崇禎皇帝複仇,挽救社稷於水火,這個名義無疑讓南京朝廷的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其中就包括義興皇帝朱慈烺。
山海關一戰,大順軍大敗虧輸,損失了近四萬精銳,多爾袞率八旗鐵騎,趁著風勢,在大順軍與吳軍血戰了一整天之後突然殺出,烏真超哈部的紅衣大炮,配以八旗驍勇的騎兵,使得大順軍隻不過勉強支撐了兩個多時辰便宣告崩潰。而滿清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大順魯國公賀人龍在亂軍中被殺,他所主導的右翼軍團由製將軍李岩暫時統帶,也幸虧有了李岩的挺身而出,才使得大順軍不至於兵敗如山倒。
此時,義興皇帝朱慈烺的心情是極為激動而且矛盾的。他一力支持的北伐之戰,卻遭到了南京官員士紳的反對,支持者寥寥無幾。而吳三桂聯合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的消息,則讓朱慈烺如獲至寶。
不得不說,朱慈烺此時的眼光還是集中在李自成這個不共戴天的仇敵身上,根本沒有看到清軍南下帶來的惡果。在他看來,擊敗李自成的主力是吳三桂,而非滿清八旗,他是將消滅大順作為南京朝廷的首要任務來看待的。
在這種情況下,朱慈烺迫不及待的命令孫傳庭立刻組織人馬進攻河南和湖廣。河南有高傑留守,已經取得很不錯的局麵,而湖廣卻是駐紮有順軍大將白旺的七萬精銳之師。
武昌的左良玉、壽縣的劉良佐、廬州的黃得功卻是無一人響應。廬鳳總督史可法奔走於三鎮之間,卻是沒有任何的效果。無奈之下,孫傳庭和史可法隻得帶領僅有的三萬兵馬出師北伐,進入河南。
但進入河南之後,孫傳庭和史可法便開始舉步維艱,一方麵。大順河南總兵官劉洪起以及大將劉汝奎舉兵阻擊,襄陽的白旺也出兵配合;另一方麵,南京朝廷的供給卻是寥寥無幾。孫傳庭和史可法隻得與高傑和郭從寬合兵一處,雖是竭盡全力向北供給,但戰果卻是乏善可陳。
一連串的消息送到山東濟南,朱平安卻是穩坐釣魚台,並沒有展開行動。北伐之舉,的確有些操之過急。內部的力量尚且沒有完成整合統一,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北征。的確是不智之舉。
江南三鎮目前是支撐南京朝廷的主要軍事力量。但三鎮主將與義興皇帝朱慈烺卻是若即若離。朱慈烺大力提拔孫傳庭,任命其為北征主帥,節製諸路人馬,未免有些名不副實。
左良玉坐擁兵馬二十萬之眾,雖然有些誇大,但麾下數萬能戰之兵還是有的。此人也願意為朝廷出力,但其人卻甚是驕傲。早年在楊嗣昌麾下便是桀驁難馴。如今朱慈烺一味重用孫傳庭,左良玉雖為定策功臣。卻是隻落了一個平南伯的爵位,自然是心生不滿。所以按兵不動。
劉良佐和黃得功更不必說,這兩人都是扶保福王的中堅力量。義興皇帝登基,兩人都是惴惴不安,生怕朝廷會動手責罰,因此更是不敢輕舉妄動。
濟南總兵府軍機議事廳內,陰世綱將這些天來得到的情報匯總。得出結論。南京朝廷此次的北征,必定要以失敗告終。孫傳庭、史可法孤軍深入,大順在河南、京畿、河北還有近十萬之眾,想要一舉而克,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朱平安居中而坐。旁邊便是盧向昇、盧向昇、陰世綱、楊廷麟三名軍機處閣員。軍機處,是山東軍政體係內剛剛新設的機構。目前,山東軍政各位一體,互不幹涉。內政係統便以新任的山東巡撫趙光忭為主,軍事體係則以軍機處為尊。
而軍機處的最高指揮便是朱平安本人,山東軍係統內部,任何兵馬、物資的調動,都要經過軍機處首肯,朱平安簽章才能得以實施。此舉也是為了避免武將做大,將軍權牢牢的掌握在核心層手中。
軍機處另外還有兩名新晉的閣員,卻是兩名剛剛來到山東軍的新秀。分別是南京翰林張煌言和浙江台州石浦遊擊張名振。這兩人都是朱平安點名挖來的人才,在南京朝廷屬於鬱鬱不得誌的類型,而且都是二十多歲的黃金年齡,來到山東便得到重用,自然是對朱平安感喟莫名。
對於這兩個人,朱平安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文一武的出身,身為翰林的張煌言雖然也通曉兵事,但在臨機決斷上卻有一些遲疑和猶豫,因此作為參謀使用綽綽有餘,身為一軍主將卻是有些欠缺。
張名振目前雖是武將,但卻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人。身上還有一些東林黨人的痕跡,他能來到山東,張繼祖在其中居功不小。早年間,他遊曆京師,被曹化淳引為上賓。遊曆鳳陽,又和張繼祖結為莫逆之交。其人果敢英武,投筆從戎,卻是難得的將才。
軍機處屬於初創,閣員沒有品級,但其重要性和權柄之重不言而喻,更有朱平安和盧向昇壓陣,所以也等於是山東目前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因此,張煌言和張名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後輩入選,雖然在山東將領中頗有微詞,卻沒有人敢於直接反對。
原本在大順軍進攻山海關之時,山東軍中便有不少將領建議朱平安,可從海陸偷偷奔襲至山海關外海。等到吳三桂、清軍和大順軍拚個你死我活、精疲力竭的時候,突然殺出,必然可以斬獲無數,重創三家。
但張煌言和張名振卻是提出了反對意見。以水師攜帶陸師,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或許的確可以斬獲不少。但此戰卻是毫無意義,等於是山東軍白白奔襲千裏,卻是拿不到什麽有實際意義的戰果。
原因有三:其一,一旦滿清參戰,此戰李自成便是勝算甚微,清軍多為騎兵,而山東軍多為陸師,清軍和吳三桂據守山海關,山東軍除了以炮火覆蓋,便別無良策。但炮火轟擊之後,想要通過攻堅戰拿下山海關卻是勢比登天。其二,就算拿下山海關,關內關外都是強敵,山東軍卻是隻能困守孤城,白白消耗錢糧和兵力;其三,集結在山海關的是大順軍的精銳和滿清的精銳共計二十萬人,還沒算上吳三桂的兵馬,山東軍需要出動多少人馬才能重創他們。抑或是與大順聯合,共拒滿清八旗?不太現實!大順和大明目前有毀國米滅家隻恨,要是在這個時機和李自成聯手,恐怕便會遭到南京方麵的口誅筆伐。
綜合來說,出兵山海關,實在是極不妥當啊!沒有任何的意義!
張煌言和張名振的據理力爭,駁斥倒了所有要求出兵北上的將領,也使得兩個人在山東軍內部聲名大噪。也讓朱平安對他們兩人推崇備至。
孫傳庭出兵進入河南之後,朱平安本有機會進入京畿一帶,但這樣一來,勢必要和大順軍留守的牛金星、劉芳亮部決一死戰。就算拿下北京城,損耗恐怕也會是一個天文數字。況且,這又是義興皇帝朱慈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就在孫傳庭誓師出發的時候,他已經派人前來山東傳旨,命令朱平安所部隻能進入河南協助孫傳庭,不得擅自向京畿一帶發動攻勢。
如此以來,朱平安也懶得妄作小人,索性便按兵不動,隻是派嶽錦峰所部按部就班的進入河南以北,策應孫傳庭北上,和許定國的兵馬隔著在蘭封一線隔河對峙。
在這種情勢下,朱平安整合了內部的意見,開始將眼光投向關外。
關於在關外的布局,其實早在李定國兵進皮島、朝鮮之前便已經開始。大批的軍情處密探在原先朝廷諜探司參與下來的情報人員的配合下,進入滿清的轄地搜集情報。
多爾袞帶領八旗大軍傾巢而出,奔赴山海關之後。攝政王之一的濟爾哈朗留守盛京,負責看守八旗的老巢,在義州一帶便集結了將近四萬人的兵馬,但這其中卻是隻有一萬多的八旗精銳,其餘的都是蒙古部落的聯軍和漢軍八旗的兵馬。
莊妃大玉兒和濟爾哈朗等留守重臣也深知關外對於滿清的重大意義,因此也將八旗再次動員,抽調十四歲以上的所有男丁入伍,集結起一支五萬餘人的後備軍,以備不時之需。
朱平安想要做的,便是展開針對關外滿清國土的試探性進攻。李定國在朝鮮目前共有兩萬的兵力,加上朝鮮可以調動起來的三萬多兵馬,想要一舉攻克遼東還部現實。抽調山東軍跨海東征,也會讓山東的力量變得薄弱。所以,朱平安便決定在關外展開一次規模有限的戰役,以此來吸引八旗主力迴師,以便策應關內的戰事。(未完待續……)r1071
山海關一戰,大順軍大敗虧輸,損失了近四萬精銳,多爾袞率八旗鐵騎,趁著風勢,在大順軍與吳軍血戰了一整天之後突然殺出,烏真超哈部的紅衣大炮,配以八旗驍勇的騎兵,使得大順軍隻不過勉強支撐了兩個多時辰便宣告崩潰。而滿清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大順魯國公賀人龍在亂軍中被殺,他所主導的右翼軍團由製將軍李岩暫時統帶,也幸虧有了李岩的挺身而出,才使得大順軍不至於兵敗如山倒。
此時,義興皇帝朱慈烺的心情是極為激動而且矛盾的。他一力支持的北伐之戰,卻遭到了南京官員士紳的反對,支持者寥寥無幾。而吳三桂聯合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的消息,則讓朱慈烺如獲至寶。
不得不說,朱慈烺此時的眼光還是集中在李自成這個不共戴天的仇敵身上,根本沒有看到清軍南下帶來的惡果。在他看來,擊敗李自成的主力是吳三桂,而非滿清八旗,他是將消滅大順作為南京朝廷的首要任務來看待的。
在這種情況下,朱慈烺迫不及待的命令孫傳庭立刻組織人馬進攻河南和湖廣。河南有高傑留守,已經取得很不錯的局麵,而湖廣卻是駐紮有順軍大將白旺的七萬精銳之師。
武昌的左良玉、壽縣的劉良佐、廬州的黃得功卻是無一人響應。廬鳳總督史可法奔走於三鎮之間,卻是沒有任何的效果。無奈之下,孫傳庭和史可法隻得帶領僅有的三萬兵馬出師北伐,進入河南。
但進入河南之後,孫傳庭和史可法便開始舉步維艱,一方麵。大順河南總兵官劉洪起以及大將劉汝奎舉兵阻擊,襄陽的白旺也出兵配合;另一方麵,南京朝廷的供給卻是寥寥無幾。孫傳庭和史可法隻得與高傑和郭從寬合兵一處,雖是竭盡全力向北供給,但戰果卻是乏善可陳。
一連串的消息送到山東濟南,朱平安卻是穩坐釣魚台,並沒有展開行動。北伐之舉,的確有些操之過急。內部的力量尚且沒有完成整合統一,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北征。的確是不智之舉。
江南三鎮目前是支撐南京朝廷的主要軍事力量。但三鎮主將與義興皇帝朱慈烺卻是若即若離。朱慈烺大力提拔孫傳庭,任命其為北征主帥,節製諸路人馬,未免有些名不副實。
左良玉坐擁兵馬二十萬之眾,雖然有些誇大,但麾下數萬能戰之兵還是有的。此人也願意為朝廷出力,但其人卻甚是驕傲。早年在楊嗣昌麾下便是桀驁難馴。如今朱慈烺一味重用孫傳庭,左良玉雖為定策功臣。卻是隻落了一個平南伯的爵位,自然是心生不滿。所以按兵不動。
劉良佐和黃得功更不必說,這兩人都是扶保福王的中堅力量。義興皇帝登基,兩人都是惴惴不安,生怕朝廷會動手責罰,因此更是不敢輕舉妄動。
濟南總兵府軍機議事廳內,陰世綱將這些天來得到的情報匯總。得出結論。南京朝廷此次的北征,必定要以失敗告終。孫傳庭、史可法孤軍深入,大順在河南、京畿、河北還有近十萬之眾,想要一舉而克,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朱平安居中而坐。旁邊便是盧向昇、盧向昇、陰世綱、楊廷麟三名軍機處閣員。軍機處,是山東軍政體係內剛剛新設的機構。目前,山東軍政各位一體,互不幹涉。內政係統便以新任的山東巡撫趙光忭為主,軍事體係則以軍機處為尊。
而軍機處的最高指揮便是朱平安本人,山東軍係統內部,任何兵馬、物資的調動,都要經過軍機處首肯,朱平安簽章才能得以實施。此舉也是為了避免武將做大,將軍權牢牢的掌握在核心層手中。
軍機處另外還有兩名新晉的閣員,卻是兩名剛剛來到山東軍的新秀。分別是南京翰林張煌言和浙江台州石浦遊擊張名振。這兩人都是朱平安點名挖來的人才,在南京朝廷屬於鬱鬱不得誌的類型,而且都是二十多歲的黃金年齡,來到山東便得到重用,自然是對朱平安感喟莫名。
對於這兩個人,朱平安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文一武的出身,身為翰林的張煌言雖然也通曉兵事,但在臨機決斷上卻有一些遲疑和猶豫,因此作為參謀使用綽綽有餘,身為一軍主將卻是有些欠缺。
張名振目前雖是武將,但卻是不折不扣的讀書人。身上還有一些東林黨人的痕跡,他能來到山東,張繼祖在其中居功不小。早年間,他遊曆京師,被曹化淳引為上賓。遊曆鳳陽,又和張繼祖結為莫逆之交。其人果敢英武,投筆從戎,卻是難得的將才。
軍機處屬於初創,閣員沒有品級,但其重要性和權柄之重不言而喻,更有朱平安和盧向昇壓陣,所以也等於是山東目前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因此,張煌言和張名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後輩入選,雖然在山東將領中頗有微詞,卻沒有人敢於直接反對。
原本在大順軍進攻山海關之時,山東軍中便有不少將領建議朱平安,可從海陸偷偷奔襲至山海關外海。等到吳三桂、清軍和大順軍拚個你死我活、精疲力竭的時候,突然殺出,必然可以斬獲無數,重創三家。
但張煌言和張名振卻是提出了反對意見。以水師攜帶陸師,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或許的確可以斬獲不少。但此戰卻是毫無意義,等於是山東軍白白奔襲千裏,卻是拿不到什麽有實際意義的戰果。
原因有三:其一,一旦滿清參戰,此戰李自成便是勝算甚微,清軍多為騎兵,而山東軍多為陸師,清軍和吳三桂據守山海關,山東軍除了以炮火覆蓋,便別無良策。但炮火轟擊之後,想要通過攻堅戰拿下山海關卻是勢比登天。其二,就算拿下山海關,關內關外都是強敵,山東軍卻是隻能困守孤城,白白消耗錢糧和兵力;其三,集結在山海關的是大順軍的精銳和滿清的精銳共計二十萬人,還沒算上吳三桂的兵馬,山東軍需要出動多少人馬才能重創他們。抑或是與大順聯合,共拒滿清八旗?不太現實!大順和大明目前有毀國米滅家隻恨,要是在這個時機和李自成聯手,恐怕便會遭到南京方麵的口誅筆伐。
綜合來說,出兵山海關,實在是極不妥當啊!沒有任何的意義!
張煌言和張名振的據理力爭,駁斥倒了所有要求出兵北上的將領,也使得兩個人在山東軍內部聲名大噪。也讓朱平安對他們兩人推崇備至。
孫傳庭出兵進入河南之後,朱平安本有機會進入京畿一帶,但這樣一來,勢必要和大順軍留守的牛金星、劉芳亮部決一死戰。就算拿下北京城,損耗恐怕也會是一個天文數字。況且,這又是義興皇帝朱慈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就在孫傳庭誓師出發的時候,他已經派人前來山東傳旨,命令朱平安所部隻能進入河南協助孫傳庭,不得擅自向京畿一帶發動攻勢。
如此以來,朱平安也懶得妄作小人,索性便按兵不動,隻是派嶽錦峰所部按部就班的進入河南以北,策應孫傳庭北上,和許定國的兵馬隔著在蘭封一線隔河對峙。
在這種情勢下,朱平安整合了內部的意見,開始將眼光投向關外。
關於在關外的布局,其實早在李定國兵進皮島、朝鮮之前便已經開始。大批的軍情處密探在原先朝廷諜探司參與下來的情報人員的配合下,進入滿清的轄地搜集情報。
多爾袞帶領八旗大軍傾巢而出,奔赴山海關之後。攝政王之一的濟爾哈朗留守盛京,負責看守八旗的老巢,在義州一帶便集結了將近四萬人的兵馬,但這其中卻是隻有一萬多的八旗精銳,其餘的都是蒙古部落的聯軍和漢軍八旗的兵馬。
莊妃大玉兒和濟爾哈朗等留守重臣也深知關外對於滿清的重大意義,因此也將八旗再次動員,抽調十四歲以上的所有男丁入伍,集結起一支五萬餘人的後備軍,以備不時之需。
朱平安想要做的,便是展開針對關外滿清國土的試探性進攻。李定國在朝鮮目前共有兩萬的兵力,加上朝鮮可以調動起來的三萬多兵馬,想要一舉攻克遼東還部現實。抽調山東軍跨海東征,也會讓山東的力量變得薄弱。所以,朱平安便決定在關外展開一次規模有限的戰役,以此來吸引八旗主力迴師,以便策應關內的戰事。(未完待續……)r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