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你過幾日尋個空兒出府一趟,替我給薑二姑娘帶個口信兒,就說我過兩日要去雞鳴寺上香,請她出來見一麵兒。”鄭氏吩咐道。
她知道薑姒與傅珺有過節。既是如此,那薑姒也就該與她是一條心的。
就算不是一條心,隻要目的相同便可。
先前薑姒與傅珂一起謀劃的事情,可惜竟未能成。鄭氏原以為薑姒那頭出了錯。如今看薑姒過得好好的,還能參加宴會,便可知前頭的事情很可能還是傅珂行事不妥。
有了薑姒這個幫手,鄭氏相信,傅珺的事情還是大有可為的。隻要她能狠下心來,再細細謀劃,她總有辦法叫這賤丫頭生不如死!
鄭氏的臉上又露出了慣常溫婉的笑容,唯有那雙不大的眼睛裏,不時劃過冰冷的寒光……
鎮東侯府的采蓮宴,似是為這個盛夏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采蓮宴後沒幾日,一場秋雨便造訪了金陵城。
天氣漸漸涼了下來,秋夕居的庭院裏,開始有了一些零星的木樨的香氣。
很快又要到白石歲考了。
今年的歲考,傅珺真是一身輕鬆。
她的騎射與禮試兩門功課已經提前拿到了甲優,隻要再拿一個甲優,她今年就能繼續穩居青榜頭名,這對她往後行事可是有極大用處的。
傅珺開啟了複習備考的模式。
手頭上有了事情做,時間便跑得飛快。便在八月歲考前夕,傅琛的婚事也終於敲定了。
這樁婚事仍舊是傅莊親自相看把關的,女方仍舊不是高門,而是翰林院一位姓鄒的老編修,叫做鄒愈。
這鄒愈乃是進士出身,專心學問、淡泊名利,雖在士林中不甚有名,但清正端直,大有古人遺風。
因為人稍嫌耿介。進了翰林院之後,這編修之位他一幹便幹了近二十年,看上去也並無升遷之望了。其家事亦很簡單,唯正妻並一子一女而已。
他家中孩子生得皆晚。一個兒子如今隻得九歲,正準備進白石就讀。女兒鄒蕊及笄兩年,與傅琛倒是年歲相當。
張氏對這一頭婚事並不熱心。她一心想要娶的還是兵部右侍郎韓家的女兒。
無奈傅莊對此事極為堅持,先期便與鄒愈交換了信物,等於是將事情敲定了下來。張氏無可奈何之下。也隻得跟上夫君的步伐,專心為傅琛操辦婚事。
長房的事情傅珺並無心置喙,不過私下裏與沈媽媽說起來時,倒是對這樁婚事頗為看好。
“編修之女,家世清明,又是書香門第。那鄒家老家在河南,也是祖輩讀書之人。想必那家的女兒也是知書達禮的,定是極好。”
傅珺其實更想說的是,這樁婚事明顯有避重就輕的意味。
平南侯府如今也算是鮮花著錦,傅莊卻難得地保持了清醒。沒有去挑高門,而是選了個清清靜靜的編修之女為媳。再聯想他為傅珍挑的那個顧家,也是清清白白的讀書人。由此便可知,傅莊對於時局的把握還是相當準的。
最近的朝堂表麵看來一片平靜,可是,許皇後懷孕已經為朝局增加了無數變數。不是傅珺陰謀論,而是縱觀她的前一世上下五千年的曆史,這種變數對曆史走向的影響,有時候是極其深遠的。
傅莊的選擇或許不合張氏之意,但顯然侯爺對此十分支持。八月十五中秋家宴之上。侯爺便笑著捋須道:“我瞧著那顧家小子很不錯,讀書又肯上進,往後必有一番前程。還有那鄒家的閨女也是書香門第,我就等著喝孫媳婦的茶啦。哈哈哈。”
他老人家心情好,居然還調侃起傅琛來,倒叫傅琛宴上紅了臉,傅琮與傅玠也跟著取笑於他,向他敬酒,一時間席上的氣氛十分熱鬧。
傅珺擎著一盞荷露曲。透過滿席的玉燭與晶燈,目光遙遙地看了過去,卻見傅琛雖是紅了臉,然眼底深處的鬱結,卻是始終未減。
想來,馥雪的事情對他還是有些影響的吧。
自那事之後,傅琛雖仍是像往常那樣溫潤謙和,但他的人卻一天天地消瘦了下去,如今瞧著倒更有讀書人的樣子,清雋而瘦削。
傅珺一時倒有些感慨。
人總是要成長的。這些侯門子弟的成長之路,不隻有外表的光鮮,亦有內裏的殘酷與無情。
她仰首望著菱窗外的一輪明月。
月出東山,清輝寂寂灑落,為整個平南侯府覆上了一層素白的輕紗。假山曲廊、朱欄繡戶,在月華之下如霜色初染,真真是說不盡的富貴風流。
傅珺卻覺得有些孤寂。
她把玩著手裏的杯盞,收迴望向窗外的目光,瞥眼卻見對麵席上的傅庚此刻正目光溫和地看了過來,一對上她的目光,他便是一笑。
傅珺亦迴了他一個笑。傅庚便舉了舉手裏的琉璃樽,向她示意了一下。
傅珺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她家老爹這是要她喝酒呢。
於是她也端起了杯盞,作勢向傅庚敬酒。父女二人隔空舉杯,各自飲了一口酒。
當那一口甜糯綿軟的荷露曲滑入喉頭之時,不知何故,傅珺那顆有些孤寂的心,不知不覺便有了些微的暖意。
她還是有一個很親的親人的。
雖然從根本上說,他們並非真正的父女。可是,他對她的愛護與關懷,卻讓傅珺體會到了父愛的溫暖。
傅珺的眼中有了些潮意,心情卻變得好了起來。
因了侯爺開心,這頓中秋宴各人皆玩得盡興,直到月上柳梢才迴房安歇。
傅珺是一個人迴的秋夕居。
鄭氏最近身體不適,席上又多飲了兩杯酒,沒撐到散席便自去了,侯夫人也沒去管她。
至於傅庚,按著府中慣例,中秋夜宴之後,侯爺還要領著家中的兒孫們再飲酒作樂一番,因此他也沒迴房,隻派了兩個穩妥的仆婦送傅珺。
傅珺在席上隻飲了一杯酒,此時精神倒還好。
她扶著涉江的手,青蔓與青蕪在前頭挑著兩盞素色月影紗的四角燈籠,一行人款款而行。(未完待續。)
她知道薑姒與傅珺有過節。既是如此,那薑姒也就該與她是一條心的。
就算不是一條心,隻要目的相同便可。
先前薑姒與傅珂一起謀劃的事情,可惜竟未能成。鄭氏原以為薑姒那頭出了錯。如今看薑姒過得好好的,還能參加宴會,便可知前頭的事情很可能還是傅珂行事不妥。
有了薑姒這個幫手,鄭氏相信,傅珺的事情還是大有可為的。隻要她能狠下心來,再細細謀劃,她總有辦法叫這賤丫頭生不如死!
鄭氏的臉上又露出了慣常溫婉的笑容,唯有那雙不大的眼睛裏,不時劃過冰冷的寒光……
鎮東侯府的采蓮宴,似是為這個盛夏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采蓮宴後沒幾日,一場秋雨便造訪了金陵城。
天氣漸漸涼了下來,秋夕居的庭院裏,開始有了一些零星的木樨的香氣。
很快又要到白石歲考了。
今年的歲考,傅珺真是一身輕鬆。
她的騎射與禮試兩門功課已經提前拿到了甲優,隻要再拿一個甲優,她今年就能繼續穩居青榜頭名,這對她往後行事可是有極大用處的。
傅珺開啟了複習備考的模式。
手頭上有了事情做,時間便跑得飛快。便在八月歲考前夕,傅琛的婚事也終於敲定了。
這樁婚事仍舊是傅莊親自相看把關的,女方仍舊不是高門,而是翰林院一位姓鄒的老編修,叫做鄒愈。
這鄒愈乃是進士出身,專心學問、淡泊名利,雖在士林中不甚有名,但清正端直,大有古人遺風。
因為人稍嫌耿介。進了翰林院之後,這編修之位他一幹便幹了近二十年,看上去也並無升遷之望了。其家事亦很簡單,唯正妻並一子一女而已。
他家中孩子生得皆晚。一個兒子如今隻得九歲,正準備進白石就讀。女兒鄒蕊及笄兩年,與傅琛倒是年歲相當。
張氏對這一頭婚事並不熱心。她一心想要娶的還是兵部右侍郎韓家的女兒。
無奈傅莊對此事極為堅持,先期便與鄒愈交換了信物,等於是將事情敲定了下來。張氏無可奈何之下。也隻得跟上夫君的步伐,專心為傅琛操辦婚事。
長房的事情傅珺並無心置喙,不過私下裏與沈媽媽說起來時,倒是對這樁婚事頗為看好。
“編修之女,家世清明,又是書香門第。那鄒家老家在河南,也是祖輩讀書之人。想必那家的女兒也是知書達禮的,定是極好。”
傅珺其實更想說的是,這樁婚事明顯有避重就輕的意味。
平南侯府如今也算是鮮花著錦,傅莊卻難得地保持了清醒。沒有去挑高門,而是選了個清清靜靜的編修之女為媳。再聯想他為傅珍挑的那個顧家,也是清清白白的讀書人。由此便可知,傅莊對於時局的把握還是相當準的。
最近的朝堂表麵看來一片平靜,可是,許皇後懷孕已經為朝局增加了無數變數。不是傅珺陰謀論,而是縱觀她的前一世上下五千年的曆史,這種變數對曆史走向的影響,有時候是極其深遠的。
傅莊的選擇或許不合張氏之意,但顯然侯爺對此十分支持。八月十五中秋家宴之上。侯爺便笑著捋須道:“我瞧著那顧家小子很不錯,讀書又肯上進,往後必有一番前程。還有那鄒家的閨女也是書香門第,我就等著喝孫媳婦的茶啦。哈哈哈。”
他老人家心情好,居然還調侃起傅琛來,倒叫傅琛宴上紅了臉,傅琮與傅玠也跟著取笑於他,向他敬酒,一時間席上的氣氛十分熱鬧。
傅珺擎著一盞荷露曲。透過滿席的玉燭與晶燈,目光遙遙地看了過去,卻見傅琛雖是紅了臉,然眼底深處的鬱結,卻是始終未減。
想來,馥雪的事情對他還是有些影響的吧。
自那事之後,傅琛雖仍是像往常那樣溫潤謙和,但他的人卻一天天地消瘦了下去,如今瞧著倒更有讀書人的樣子,清雋而瘦削。
傅珺一時倒有些感慨。
人總是要成長的。這些侯門子弟的成長之路,不隻有外表的光鮮,亦有內裏的殘酷與無情。
她仰首望著菱窗外的一輪明月。
月出東山,清輝寂寂灑落,為整個平南侯府覆上了一層素白的輕紗。假山曲廊、朱欄繡戶,在月華之下如霜色初染,真真是說不盡的富貴風流。
傅珺卻覺得有些孤寂。
她把玩著手裏的杯盞,收迴望向窗外的目光,瞥眼卻見對麵席上的傅庚此刻正目光溫和地看了過來,一對上她的目光,他便是一笑。
傅珺亦迴了他一個笑。傅庚便舉了舉手裏的琉璃樽,向她示意了一下。
傅珺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她家老爹這是要她喝酒呢。
於是她也端起了杯盞,作勢向傅庚敬酒。父女二人隔空舉杯,各自飲了一口酒。
當那一口甜糯綿軟的荷露曲滑入喉頭之時,不知何故,傅珺那顆有些孤寂的心,不知不覺便有了些微的暖意。
她還是有一個很親的親人的。
雖然從根本上說,他們並非真正的父女。可是,他對她的愛護與關懷,卻讓傅珺體會到了父愛的溫暖。
傅珺的眼中有了些潮意,心情卻變得好了起來。
因了侯爺開心,這頓中秋宴各人皆玩得盡興,直到月上柳梢才迴房安歇。
傅珺是一個人迴的秋夕居。
鄭氏最近身體不適,席上又多飲了兩杯酒,沒撐到散席便自去了,侯夫人也沒去管她。
至於傅庚,按著府中慣例,中秋夜宴之後,侯爺還要領著家中的兒孫們再飲酒作樂一番,因此他也沒迴房,隻派了兩個穩妥的仆婦送傅珺。
傅珺在席上隻飲了一杯酒,此時精神倒還好。
她扶著涉江的手,青蔓與青蕪在前頭挑著兩盞素色月影紗的四角燈籠,一行人款款而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