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提高了警惕,簇擁保總長登上遊輪。
因為套房房間少,傅侗文把頭等艙都讓給了外交部的人。他們定的是一等艙的房間。
遊輪駛離橫濱碼頭一小時後,沈奚的心略略安定下來。
她打開布紋的手提箱,把傅侗文的衣物先拿出,一一掛在衣櫥裏。
傅侗文笑著,倚在門框上:“你且先收拾,我去看看餐廳。”
“你不怕危險了?”她停了手中的活。
“三哥我一個愛國商人,有什麽危險?”他輕描淡寫道,“順路去問問周禮巡,有沒有新電報來。”
不止他擔心那個參事,她也是同樣的心情。
沈奚走到他身邊,小聲說:“那你去吧,記得迴來吃藥。”
“好。”他低聲道。
傅侗文去了頭等艙裏,幾個套房房間門都敞開著,笑聲頻頻傳出,皆是鄉音,聽得他也微笑起來。等進了總長房間,客廳堆滿文件箱,讓人完全無法立足。
周禮巡和一位參事笑著倚在箱子旁,見傅侗文進來,把電報塞給他:“正要去找你,你先來了。是虛驚了一場,報紙謠言。”
電文簡短,是那個參事親自發出的:報載傑在西京受驚,全係捏造,知念特文。
又是新聞捏造。
傅侗文笑著,人徹底放鬆了。
總長接了夫人遞過去的熱毛巾,笑著指揮他們:“侗文來了也好,幫著挪一挪箱子。”
“三爺是少爺身子,怎敢勞煩啊。”參事打趣他。
傅侗文搖頭一笑,挽起襯衫袖子,直接動手幹活。
這堆文件箱從北京城的陸宅運出,就一直存放在總長和夫人身旁,是緊要文件,箱外全部貼著英文的中國外交部字樣。夫人是個小心的人,每迴搬運都要核對,她手握著一個文檔,挨個檢查箱子的編號,從頭到尾,不發一言。
等查看完,在傅侗文他們喝茶時,才低聲道:“丁字號木箱不見了。”
眾人皆怔。
總長原本拿茶壺,在給傅侗文他們倒茶,聽聞這句,立時擱下茶壺。
“怎麽會,再核對一次,”總站接過詳單,“我自己來。”
房間裏除了總長的腳步,還有挪動箱子的摩擦聲,再無其它聲響。
總長很快核對完,握著清單,不動,也不說話。
丁字號木箱,裝得是有關東北、山東、蒙古、西藏的絕密外交文件,全都是和日本聯繫最密切,也隻有日本才會真正關心的文件。
就在途經日本後,整箱文件都不翼而飛了。
偷得如此精準,而又沒有絲毫的痕跡。
總長沉默著,再次清點了一遍文件箱,最終確認了這個事實。
他摘下眼鏡,靠在牆壁上,右手按住自己的雙眼。
許久後,他重新戴上眼鏡,嚴肅道:“代表團有兩方政府的人在,關係複雜,此事萬萬不能聲張。等到了紐約……再想辦法。”
第69章 第六十七章 青山依舊在(1)
丁字號木箱的失蹤,本該是個隱秘。
可消息卻不脛而走。
等代表團抵達巴黎,關於文件的丟失,已經有了數個版本的傳言。有說是總長途經日本時,被日本間諜買通了身邊隨從,盜走文件;有說是在遊輪行駛到半途中,遭遇了偷竊;也有說總長在橫濱時,曾有禦醫前來診病,是總長意誌薄弱,把文件送給了日本人……報紙謠言漫天,日本人也在逼著總長闢謠,說是有人要蓄意影響中日關係。
流言滋生,無法遏製。
一場輿論戰,在和平會議開始前就拉開了大幕。
而對於這個文件箱,傅侗文在遊輪上,甚至到了紐約也沒對她提到過。沈奚是在巴黎租住的公寓裏看到報紙,才獲知了這件事。
……
而現在,沈奚發現,這份去年十二月中旬的報紙竟又出現在傅侗文的書桌上。
窗外,已是初夏六月。
沈奚握著那份報紙,心像浮沉在水裏。
自從租住了這間公寓,書房裏到處可見報紙,英文、法文,還有日文和中文的報刊。傅侗文和譚慶項曾給她講過,報刊是一個戰場,能夠引導輿論,博取民心。
所以一到巴黎,代表團電報迴國,要的第一筆錢就是輿論資金,用來打點巴黎大小報社,為中國爭取更多的輿論支持。傅侗文也投了不少錢,打點日本和國內大小報紙,所以他收到最多的包裹,都是報紙。
沈奚挪開十二月的,下邊一份就是五月的,在講國內的學生運動。
傅侗文走進書房,他穿著白襯衫和西褲,肩上卻披了件中式的長褂,灰白色的。
他一直不穿舊時的衣裳,這件還是沈奚私下裏問駐法公使要了一位華人裁縫的地址,特意讓人縫製的。西裝過於拘束,也重,還是長褂輕便。
傅侗文初見長褂,很是意外,雖不習慣,但也照沈奚的建議,披著禦寒。
久了,反而覺出沈奚說的好處來。
“報紙上說的話看看就好,都是舊新聞,”他走近,把一頂巴黎正流行的帽簷翻轉的鍾形女帽遞到她眼下,“你要遲到了。”
“我很快迴來。”
“不用急,”他說,“難得你在巴黎見個朋友。隻是不要到天黑。”
“嗯。”
沈奚接了女帽,在手中握著,若非要緊事,她是一秒也不想離開他。
沈奚並沒和他說見誰,隻說是大學同學,傅侗文也沒追問過。
她臨走前和譚慶項交代了兩句,把自己要去的餐廳地址和電話號碼都留給譚慶項,這才放心出了門。
到了聖米歇爾大道,她找到那間咖啡館。門外坐滿了人。
全是一個個的小圓桌,桌子直徑不過二十厘米,擺上幾個杯碟就占滿了。反而是圓桌周圍的藤編座椅,每一把都比圓桌要大。十幾個桌子放置很隨意,紳士小姐們也坐的隨意,享受午後咖啡。椅子抵著椅子,是城市裏最常見的、擁擠的午後聚會。
紳士們隻能把握著報紙的手盡量放低,避免邊角蹭到身旁的陌生人。
閱報者十有七八,沈奚不懂法語,但也猜得到,其中半數會在關注和平會議。
她又想到家裏堆積成山的報紙。
……
在角落裏,難得有個圓桌,隻放了兩杯咖啡,坐著一位先生。
沈奚看著窗邊圓桌旁坐著的男人,腳步停駐,對方從玻璃反光中看到了她的影子,偏頭迴視。兩位好朋友,不約而同地笑了。
“你竟然還是老樣子。”陳藺觀親自起身,想為她拉開對麵的座椅。
“這裏人多,你不要假紳士了。”沈奚攔他。
她把帽子擱到腿上,喝了口咖啡。
陳藺觀以手肘撐在桌邊,笑意滿滿,等她喝。
沈奚去年12月離開紐約前往巴黎,在遊輪上就給他發了電報,但不巧,陳藺觀剛啟程前往紐約,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兩人在海上,彼此錯過。
</br>
因為套房房間少,傅侗文把頭等艙都讓給了外交部的人。他們定的是一等艙的房間。
遊輪駛離橫濱碼頭一小時後,沈奚的心略略安定下來。
她打開布紋的手提箱,把傅侗文的衣物先拿出,一一掛在衣櫥裏。
傅侗文笑著,倚在門框上:“你且先收拾,我去看看餐廳。”
“你不怕危險了?”她停了手中的活。
“三哥我一個愛國商人,有什麽危險?”他輕描淡寫道,“順路去問問周禮巡,有沒有新電報來。”
不止他擔心那個參事,她也是同樣的心情。
沈奚走到他身邊,小聲說:“那你去吧,記得迴來吃藥。”
“好。”他低聲道。
傅侗文去了頭等艙裏,幾個套房房間門都敞開著,笑聲頻頻傳出,皆是鄉音,聽得他也微笑起來。等進了總長房間,客廳堆滿文件箱,讓人完全無法立足。
周禮巡和一位參事笑著倚在箱子旁,見傅侗文進來,把電報塞給他:“正要去找你,你先來了。是虛驚了一場,報紙謠言。”
電文簡短,是那個參事親自發出的:報載傑在西京受驚,全係捏造,知念特文。
又是新聞捏造。
傅侗文笑著,人徹底放鬆了。
總長接了夫人遞過去的熱毛巾,笑著指揮他們:“侗文來了也好,幫著挪一挪箱子。”
“三爺是少爺身子,怎敢勞煩啊。”參事打趣他。
傅侗文搖頭一笑,挽起襯衫袖子,直接動手幹活。
這堆文件箱從北京城的陸宅運出,就一直存放在總長和夫人身旁,是緊要文件,箱外全部貼著英文的中國外交部字樣。夫人是個小心的人,每迴搬運都要核對,她手握著一個文檔,挨個檢查箱子的編號,從頭到尾,不發一言。
等查看完,在傅侗文他們喝茶時,才低聲道:“丁字號木箱不見了。”
眾人皆怔。
總長原本拿茶壺,在給傅侗文他們倒茶,聽聞這句,立時擱下茶壺。
“怎麽會,再核對一次,”總站接過詳單,“我自己來。”
房間裏除了總長的腳步,還有挪動箱子的摩擦聲,再無其它聲響。
總長很快核對完,握著清單,不動,也不說話。
丁字號木箱,裝得是有關東北、山東、蒙古、西藏的絕密外交文件,全都是和日本聯繫最密切,也隻有日本才會真正關心的文件。
就在途經日本後,整箱文件都不翼而飛了。
偷得如此精準,而又沒有絲毫的痕跡。
總長沉默著,再次清點了一遍文件箱,最終確認了這個事實。
他摘下眼鏡,靠在牆壁上,右手按住自己的雙眼。
許久後,他重新戴上眼鏡,嚴肅道:“代表團有兩方政府的人在,關係複雜,此事萬萬不能聲張。等到了紐約……再想辦法。”
第69章 第六十七章 青山依舊在(1)
丁字號木箱的失蹤,本該是個隱秘。
可消息卻不脛而走。
等代表團抵達巴黎,關於文件的丟失,已經有了數個版本的傳言。有說是總長途經日本時,被日本間諜買通了身邊隨從,盜走文件;有說是在遊輪行駛到半途中,遭遇了偷竊;也有說總長在橫濱時,曾有禦醫前來診病,是總長意誌薄弱,把文件送給了日本人……報紙謠言漫天,日本人也在逼著總長闢謠,說是有人要蓄意影響中日關係。
流言滋生,無法遏製。
一場輿論戰,在和平會議開始前就拉開了大幕。
而對於這個文件箱,傅侗文在遊輪上,甚至到了紐約也沒對她提到過。沈奚是在巴黎租住的公寓裏看到報紙,才獲知了這件事。
……
而現在,沈奚發現,這份去年十二月中旬的報紙竟又出現在傅侗文的書桌上。
窗外,已是初夏六月。
沈奚握著那份報紙,心像浮沉在水裏。
自從租住了這間公寓,書房裏到處可見報紙,英文、法文,還有日文和中文的報刊。傅侗文和譚慶項曾給她講過,報刊是一個戰場,能夠引導輿論,博取民心。
所以一到巴黎,代表團電報迴國,要的第一筆錢就是輿論資金,用來打點巴黎大小報社,為中國爭取更多的輿論支持。傅侗文也投了不少錢,打點日本和國內大小報紙,所以他收到最多的包裹,都是報紙。
沈奚挪開十二月的,下邊一份就是五月的,在講國內的學生運動。
傅侗文走進書房,他穿著白襯衫和西褲,肩上卻披了件中式的長褂,灰白色的。
他一直不穿舊時的衣裳,這件還是沈奚私下裏問駐法公使要了一位華人裁縫的地址,特意讓人縫製的。西裝過於拘束,也重,還是長褂輕便。
傅侗文初見長褂,很是意外,雖不習慣,但也照沈奚的建議,披著禦寒。
久了,反而覺出沈奚說的好處來。
“報紙上說的話看看就好,都是舊新聞,”他走近,把一頂巴黎正流行的帽簷翻轉的鍾形女帽遞到她眼下,“你要遲到了。”
“我很快迴來。”
“不用急,”他說,“難得你在巴黎見個朋友。隻是不要到天黑。”
“嗯。”
沈奚接了女帽,在手中握著,若非要緊事,她是一秒也不想離開他。
沈奚並沒和他說見誰,隻說是大學同學,傅侗文也沒追問過。
她臨走前和譚慶項交代了兩句,把自己要去的餐廳地址和電話號碼都留給譚慶項,這才放心出了門。
到了聖米歇爾大道,她找到那間咖啡館。門外坐滿了人。
全是一個個的小圓桌,桌子直徑不過二十厘米,擺上幾個杯碟就占滿了。反而是圓桌周圍的藤編座椅,每一把都比圓桌要大。十幾個桌子放置很隨意,紳士小姐們也坐的隨意,享受午後咖啡。椅子抵著椅子,是城市裏最常見的、擁擠的午後聚會。
紳士們隻能把握著報紙的手盡量放低,避免邊角蹭到身旁的陌生人。
閱報者十有七八,沈奚不懂法語,但也猜得到,其中半數會在關注和平會議。
她又想到家裏堆積成山的報紙。
……
在角落裏,難得有個圓桌,隻放了兩杯咖啡,坐著一位先生。
沈奚看著窗邊圓桌旁坐著的男人,腳步停駐,對方從玻璃反光中看到了她的影子,偏頭迴視。兩位好朋友,不約而同地笑了。
“你竟然還是老樣子。”陳藺觀親自起身,想為她拉開對麵的座椅。
“這裏人多,你不要假紳士了。”沈奚攔他。
她把帽子擱到腿上,喝了口咖啡。
陳藺觀以手肘撐在桌邊,笑意滿滿,等她喝。
沈奚去年12月離開紐約前往巴黎,在遊輪上就給他發了電報,但不巧,陳藺觀剛啟程前往紐約,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兩人在海上,彼此錯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