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舊的電影雜誌,刊名叫《電影舞台藝術》。
看封麵應該是幾十年前電影剛剛開始百花齊放年代出版的。
本來它被墊在馬紮子上,剛才攤主抓起馬紮子來打張凡的時候,落在地上。
張凡彎腰把雜誌撿起,我要這本雜誌。
攤主心中已經樂得顛瘋了。
這本雜誌是他從舊物迴收站買迴來的,拿到攤子上把它當舊書賣。
但是卻無人問津,甚至五毛錢賣給別人都沒人要,所以才把它當墊子坐在馬紮子上。
小子,你倒是挺有眼光的。知道嗎?這本雜誌是絕版,當時發行下去,市場上剛開始賣,就被上級叫停了,全國隻賣出去一千本,剩下的全部收迴銷毀了。
攤主滿嘴跑舌頭,把一本舊雜誌說成了不可多得的珍品。
啊,是有這麽迴事。我記得我當時上中學,從同學家裏看見過,他家裏把它當寶呢。說是有收藏價值。有人為了表示自己見多識廣,毫無根據地附和著。
那我不是占了便宜?老板,你舍得嗎?張凡萌萌地問。
攤主笑道:我是信譽經商,吐口唾沫釘個釘!答應你揀一件,當然不會反悔。
張凡懷疑地笑道:我不信。這本破雜誌沒你說得那麽神!
攤主樂了,小子,像你這個年紀,肯定不認識封麵上這個女演員是誰吧,這是那個年代最火的美演員。拿迴去吧,睡覺前用的著!
老板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其中,那個退休幹部笑的最歡,使勁拍手:小夥子你知道嗎?當年這個女的可是國民媳婦兒啊,你拿迴去當媳婦兒用吧。
張凡不理睬這些人的冷嘲熱諷,順手把五千塊錢遞給攤主,笑道:那我就拿著它了。咱們一手錢一手貨,誰也不準反悔啊!
攤主興奮地把錢接在手裏,用手指蘸著唾沫,反複點了兩遍,把錢揣到懷裏,笑罵道:反悔?反悔泥馬戈壁!
張凡翻開雜誌,做了個驚人的興動。
他湊到鞏夢書麵前,笑問:叔,你喜歡不?你喜歡的話,五百萬賣給你。
聽見張凡這樣說,有人不禁十分可憐他,歎息了一聲:這人真是精神病!
快給精神病院打電話,讓他們派人來把人帶迴去。
鞏楚書剛剛看了張凡的這場表演,以他對張凡的了解,他心中當然明白,張凡一定有驚人的發現了!
他微笑點了點頭,五百萬?價錢不高呀。
張凡拍了拍雜誌,我賣給你的東西,從來都是七折,別人要買,五百萬肯定不賣。
有人在旁邊小聲議論:
精神病院是不是走丟了兩個患者呀?
這一老一少,說話都不正常。
鞏夢書拿過那雜誌,翻看了幾眼,假裝認真地想了一下,問:五百萬可以。不過你必須當麵告訴我,這本雜誌哪裏值五百萬?
觀眾裏有人笑道:
今天開眼了,倆精神病談生意!
張凡扭頭看了一眼攤主,眼裏全是嘲笑,老板,我有點同情你了。
說完,唰的一聲,把雜誌的封底頁撕了下來。
其餘的部分往地上一摔。
人群騒動了!
有人著急了:
完了,這人精神病發作了,剛剛說了五百萬,轉眼之間又撕掉了。
快報警吧,一會開始打人了。
先別急著報警,張凡指著封底,笑道,好貨都在這裏呢!
鞏夢書輕輕笑道:口說為虛,眼見為實!
張凡用指甲細心的摳了摳,雙手輕輕捏住兩邊,慢慢一扯!
雜誌封底頁竟然從中間分開,變成了兩片!
原來中間有個夾層。
有夾層都有貨!
眾人一驚。
張凡把兩片向外一分,在夾層裏,一張一寸見方的郵票,赫然醒目!!!
這是一張少見的重彩工筆彩繪郵票。
上麵三個古裝戲曲人物:一名老旦,一名花旦,一名青衣。
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雖然因為年代久遠,顏色有些退化,但是在陽光之下,看起來仍然是那麽飽滿。
流暢的線條,和諧的顏色,無不給人以一種迷幻的感覺。
特別是郵票左上角,四排蟻頭小楷題詩,筆力蒼勁,紅章落款,竟然是大華國近代最有名氣的書法家閻奮青。
《三美圖》!有人大聲驚唿起來。
難道真的是《三美圖》?
沒錯,我在皇宮博物館親眼見過,跟這個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有一點郵票知識的人都會知道,《三美圖》是大華國集郵界的巔峰之作!
它出版於上個世紀初,由著名畫家李古樸執筆繪製,頂級書法家閆奮青題詩。
當時是作為世界千國博覽會在大華國召開而出版的紀念限量郵票。
全版隻印了一百張,做為公益活動拍賣,善款捐給大河流域決口災區災民。
對於那場拍賣大會的盛況,當時全國都進行了報道,誠為盛事。
一百張郵票,分別被各路軍閥和大收藏家競拍收藏。
百年過去了,這款郵票的價格一漲再漲。
到目前,已經隻是有價無市了:沒人肯出手!
五年前,一個軍閥的重孫子,在京城出手了一張,當時受到幾十個收藏家的追捧,最後竟然拍到了八百萬,創下了郵票拍賣的國貨最高紀錄!
沒想到,絕品竟然在舊雜誌裏發現了!
大約是哪個收藏家擔心它被偷,將它密封於雜誌頁麵裏,後來因故流落到舊物收貨站!
真是有福不用急,沒福白著急。
這攤主坐在馬紮子上的時候,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屁股底下竟然坐著一輛賓利轎車!
看來,攤主是個窮命賤命!
而這個小夥子,才是高人不鳴,一鳴驚人!
圍觀者興奮得像是打了雞血,有叫的,有歎的,有悔的,更多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人家剛才那些表演,都是鋪墊哪!
這才叫最高級騙術!
就是嘛,如果直接去買雜誌,豈不會引起懷疑?
高,實在是高!
老板被人家當猴耍了!
哈哈哈
這時,一個八十多歲的老者,擠上前來:我來看看,我來看看!
鞏夢書認得這個人。
看封麵應該是幾十年前電影剛剛開始百花齊放年代出版的。
本來它被墊在馬紮子上,剛才攤主抓起馬紮子來打張凡的時候,落在地上。
張凡彎腰把雜誌撿起,我要這本雜誌。
攤主心中已經樂得顛瘋了。
這本雜誌是他從舊物迴收站買迴來的,拿到攤子上把它當舊書賣。
但是卻無人問津,甚至五毛錢賣給別人都沒人要,所以才把它當墊子坐在馬紮子上。
小子,你倒是挺有眼光的。知道嗎?這本雜誌是絕版,當時發行下去,市場上剛開始賣,就被上級叫停了,全國隻賣出去一千本,剩下的全部收迴銷毀了。
攤主滿嘴跑舌頭,把一本舊雜誌說成了不可多得的珍品。
啊,是有這麽迴事。我記得我當時上中學,從同學家裏看見過,他家裏把它當寶呢。說是有收藏價值。有人為了表示自己見多識廣,毫無根據地附和著。
那我不是占了便宜?老板,你舍得嗎?張凡萌萌地問。
攤主笑道:我是信譽經商,吐口唾沫釘個釘!答應你揀一件,當然不會反悔。
張凡懷疑地笑道:我不信。這本破雜誌沒你說得那麽神!
攤主樂了,小子,像你這個年紀,肯定不認識封麵上這個女演員是誰吧,這是那個年代最火的美演員。拿迴去吧,睡覺前用的著!
老板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其中,那個退休幹部笑的最歡,使勁拍手:小夥子你知道嗎?當年這個女的可是國民媳婦兒啊,你拿迴去當媳婦兒用吧。
張凡不理睬這些人的冷嘲熱諷,順手把五千塊錢遞給攤主,笑道:那我就拿著它了。咱們一手錢一手貨,誰也不準反悔啊!
攤主興奮地把錢接在手裏,用手指蘸著唾沫,反複點了兩遍,把錢揣到懷裏,笑罵道:反悔?反悔泥馬戈壁!
張凡翻開雜誌,做了個驚人的興動。
他湊到鞏夢書麵前,笑問:叔,你喜歡不?你喜歡的話,五百萬賣給你。
聽見張凡這樣說,有人不禁十分可憐他,歎息了一聲:這人真是精神病!
快給精神病院打電話,讓他們派人來把人帶迴去。
鞏楚書剛剛看了張凡的這場表演,以他對張凡的了解,他心中當然明白,張凡一定有驚人的發現了!
他微笑點了點頭,五百萬?價錢不高呀。
張凡拍了拍雜誌,我賣給你的東西,從來都是七折,別人要買,五百萬肯定不賣。
有人在旁邊小聲議論:
精神病院是不是走丟了兩個患者呀?
這一老一少,說話都不正常。
鞏夢書拿過那雜誌,翻看了幾眼,假裝認真地想了一下,問:五百萬可以。不過你必須當麵告訴我,這本雜誌哪裏值五百萬?
觀眾裏有人笑道:
今天開眼了,倆精神病談生意!
張凡扭頭看了一眼攤主,眼裏全是嘲笑,老板,我有點同情你了。
說完,唰的一聲,把雜誌的封底頁撕了下來。
其餘的部分往地上一摔。
人群騒動了!
有人著急了:
完了,這人精神病發作了,剛剛說了五百萬,轉眼之間又撕掉了。
快報警吧,一會開始打人了。
先別急著報警,張凡指著封底,笑道,好貨都在這裏呢!
鞏夢書輕輕笑道:口說為虛,眼見為實!
張凡用指甲細心的摳了摳,雙手輕輕捏住兩邊,慢慢一扯!
雜誌封底頁竟然從中間分開,變成了兩片!
原來中間有個夾層。
有夾層都有貨!
眾人一驚。
張凡把兩片向外一分,在夾層裏,一張一寸見方的郵票,赫然醒目!!!
這是一張少見的重彩工筆彩繪郵票。
上麵三個古裝戲曲人物:一名老旦,一名花旦,一名青衣。
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雖然因為年代久遠,顏色有些退化,但是在陽光之下,看起來仍然是那麽飽滿。
流暢的線條,和諧的顏色,無不給人以一種迷幻的感覺。
特別是郵票左上角,四排蟻頭小楷題詩,筆力蒼勁,紅章落款,竟然是大華國近代最有名氣的書法家閻奮青。
《三美圖》!有人大聲驚唿起來。
難道真的是《三美圖》?
沒錯,我在皇宮博物館親眼見過,跟這個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有一點郵票知識的人都會知道,《三美圖》是大華國集郵界的巔峰之作!
它出版於上個世紀初,由著名畫家李古樸執筆繪製,頂級書法家閆奮青題詩。
當時是作為世界千國博覽會在大華國召開而出版的紀念限量郵票。
全版隻印了一百張,做為公益活動拍賣,善款捐給大河流域決口災區災民。
對於那場拍賣大會的盛況,當時全國都進行了報道,誠為盛事。
一百張郵票,分別被各路軍閥和大收藏家競拍收藏。
百年過去了,這款郵票的價格一漲再漲。
到目前,已經隻是有價無市了:沒人肯出手!
五年前,一個軍閥的重孫子,在京城出手了一張,當時受到幾十個收藏家的追捧,最後竟然拍到了八百萬,創下了郵票拍賣的國貨最高紀錄!
沒想到,絕品竟然在舊雜誌裏發現了!
大約是哪個收藏家擔心它被偷,將它密封於雜誌頁麵裏,後來因故流落到舊物收貨站!
真是有福不用急,沒福白著急。
這攤主坐在馬紮子上的時候,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屁股底下竟然坐著一輛賓利轎車!
看來,攤主是個窮命賤命!
而這個小夥子,才是高人不鳴,一鳴驚人!
圍觀者興奮得像是打了雞血,有叫的,有歎的,有悔的,更多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人家剛才那些表演,都是鋪墊哪!
這才叫最高級騙術!
就是嘛,如果直接去買雜誌,豈不會引起懷疑?
高,實在是高!
老板被人家當猴耍了!
哈哈哈
這時,一個八十多歲的老者,擠上前來:我來看看,我來看看!
鞏夢書認得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