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切,別人不知道,程家人卻是清楚的很,一切都在程兆兒的部署當中。
程兆兒既然知道趙氏的姘頭是廣濟府知府封大人身邊的人,雖然嘴上說不管了。
但是,趙氏這事不小,往小了說那是把程長貴一家折騰散了,順便在程長貴和程長慶兄弟之間埋了一個雷,以後程長貴想不對程長慶心有芥蒂都難。
往大了說,那就是心懷不軌,害了整個程家。
程榮耕寫了保證書的當天,程兆兒就去信給了榮嫻郡主,請她幫忙查探了一番封大人身邊這個人的來曆!
榮嫻郡主辦事相當的利索,沒幾天,程兆兒就得了信。
封大人身邊這位幕僚姓鍾,名叫鍾雲。鍾雲是廣濟府長順城石磨鎮人士,他家的院子距離趙家的鋪子也就隔了一條街罷了。
鍾雲小時候,家裏也算是富裕的人家,他爹在外麵擔任一位南邊的大茶商的一處茶園的大管家,母親奔著父親一起在外地生活,雖然每年聚少離多,但是,因為父親掙得銀子不少,每年鍾雲倒也過得挺舒心的。
每年,父親不僅會托忠實的家仆送迴來充足的銀錢,還有南邊的新奇小玩意兒,吃食,布料。
可以說,鍾雲小時候一直是周圍的孩子和大人羨慕的對象。
隻不過鍾家的爹娘長年在外,鍾雲因為無人照顧,這石磨鎮的院子便也閑置,鍾雲小的時候一直和爺奶住在鄉下。
而他爺奶所在的那個鄉下和趙氏沒來石磨鎮開鋪子以前的老宅很近,兩人是實打實的同鄉。
趙氏的奶奶是個有成算的人,趙氏小的時候,趙氏的奶奶和鍾雲的奶奶也是非常熟悉,關係很不錯,因而年幼的趙氏和鍾雲兩人真算的上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鍾雲的奶奶是一個很慈祥溫和的人,趙氏的奶奶小時候嘴裏經常念叨著以後要給趙氏和鍾雲定親,即便趙家當年非常的窮。但是,鍾雲的奶奶見鍾雲和趙氏關係好,又加上當時兩家孩子年齡小,在趙氏的奶奶提過這話以後。她沒有拒絕也沒有在意!
時間久了,外麵就逐漸有了流言,說鍾家和趙家定了娃娃親。隻不過,鍾雲的奶奶覺得孩子小,一直沒有理會這事兒就是了。
等得鍾雲年長了一些。鍾雲的爺奶因病過世了,鍾雲料理完爺奶,就搬迴了他在石磨鎮的宅子裏來。
而趙家不久後發跡了,趙氏的大哥也把糧食鋪子開到了鎮上,趙氏經常和爹娘往哥哥這邊來,來的時候,趙氏總會帶許多親手做的吃食甚至荷包、衣服鞋襪去看鍾雲。就是趙氏沒來成,她的母親也會把東西親自送給鍾雲。
因此,等得他們稍稍大些,兩家變順理成章的定親了。
也許年輕的男女耐不住寂寞。因此,這對青梅竹馬,在一次趙氏的主動下,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
怎奈,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趙家人歡喜找到了好人家的時候,鍾雲的爹娘出事了,鍾雲的爹所任職的那個大茶商因為勾搭了一個貪墨的官員,那位官員事發,結果這大茶商也有些犯事的證據羅列其中。甚至身上還背著幾條人命。
而鍾雲的爹也不知道是那大茶商的心腹和得力幹將還是做了替罪羊,居然也無緣無故丟了性命,連帶的鍾雲的娘也沒有迴來。身邊的財產什麽的也不知道充了公還是被別人拿了。
鍾雲一下子成了無爹無娘的人,還失去了銀錢的來源。生活也一下子就陷入了窘境,甚至連束脩都交不出來了。
趙家一聽這話,果然是涼薄之人,當時就鬧著退親了,而趙氏當年也是同意的,於她來說。也許這許多年的感情比不上未來有保障的富裕生活吧。
不過,就程兆兒看來,或者,趙氏對鍾雲壓根沒有真感情。
也許這是壓倒鍾雲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件事後,鍾雲就賣了石磨鎮的房子,和別人說他要去柳飛城求學。
柳飛城不在廣濟府,而是在廣濟府西邊的雲台府,柳飛城是學子之城,不僅有兩大極為有名的書院坐落在那一邊,那裏世代還供奉著古代大學者、大聖人的香火,引來了許多學者大儒和遊學之人。
曆朝曆代以來,朝廷中的官員甚至許多官員身邊的幕僚,都來自於柳飛城。
就是在那裏,經過兩三年的刻苦學習,鍾雲被一個極為賞識他的夫子引薦給了封大人,鍾雲自覺自己也不是一個做官的料,安安心心的在封大人身邊做起了幕僚。
聽說,鍾雲思維縝密穩重,有大局觀念,倒也很得封大人的喜歡。
而這邊的趙氏,以為自己擺脫了無銀無勢的鍾雲,總算能夠開始新生活了,沒成想,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趙氏和鍾雲在一起的事情趙氏的娘未必不知,甚至當時是一種默許的姿態,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坐穩鍾太太的位置,畢竟有一個做人家大管家的爹,鍾雲家的生活自來比趙家要好許多,哪怕趙氏的哥哥在鎮上能夠做了米糧生意也有鍾雲的幫忙,甚至和鍾雲借了銀錢!
但是,趙氏年紀還小並不怎麽懂,因此,在鍾雲走後,她和她娘奔走於媒婆家裏尋摸物色好的人家,倒也沒在意。
直到有一天,她忽然覺得自己腹痛無比,於是尋了大夫過來,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雖然月份尚淺,但是,因為她本身體質的原因,這孩子還不能落胎,一旦落胎了,以後十有八九就懷不了了。
趙家人沒法子,也不想挑人家了,恰好當時程家有了求取意向,便速速就把她嫁到了程家。
當時,大概嫁程家也是有考量的,一來程家不說內裏如何,因為程老爺子的關係,程家家風穩正的名聲還是有的,當時恰好程長慶的聽竹軒逐漸的有了起色,因而,就給了外人一種程家越來越富裕的感覺。
二來。程榮耕看到趙氏時流露出的癡迷眼神,大約也是趙家人願意把趙氏嫁過來的原因。麵對一個癡迷自己的丈夫,想必也更好糊弄吧。
程榮耕又是讀書人,聽媒婆的意思。一家人都供著程榮耕讀書,讀書上也是個好的,以後沒準能夠考個秀才或者舉人,這樣一來趙氏說不定就是秀才娘子和舉人娘子了。
三來,程家到底不如趙家有銀錢。趙氏屬於低嫁,既然是低嫁,那以後在婆家說話有底氣,能夠當家做主,程家長輩也不敢把趙氏怎麽樣。
如此一來,倘若一切順遂,那以後趙氏的日子還是非常不錯的。
隻可惜,謊言總有破了的那麽一天。
趙氏才來的時候,還算安分守己,裝的也乖乖的。雖然看不起農村的婆母和公公,倒是也知道不能惹惱了他們,倒也安分,更因為她這成親了就以一個適時的時機爆出了自己懷孕的事情,周氏也不敢拿捏她了。
隻是她實在不能忍受農村的生活,恰好生了孩子後,程榮耕考試沒成,想要去鎮上念書,借著這個便利,趙氏讓趙家人出了一把子力。自己也順理成章的脫離了程家,和程榮耕一起去了鎮裏。
因為程榮耕的學堂的事兒是趙家人給辦成的,周氏辦事再不靠譜,這時候總歸要掂量掂量。哪裏敢拿捏著兒媳婦,讓她留在家裏侍奉呢?!
趙氏因而倒是挺合心意。
隻沒想到,當時看走了眼,程榮耕壓根不是一個上進的人,在鎮上的時候,書沒怎麽念進去。很快被鎮上的繁華迷花了眼,開始和一些紈絝走馬觀花,流連於聲色場所。
剛開始,趙氏壓根不知道這些,她還兀自做著美夢呢,程榮耕在她麵前給他們的生活構畫出了一個非常美麗的藍圖,在他的構想裏他大約不用五年就能考上舉人了,趙氏一聽,自然高興,以為自己很快就是舉人娘子,可以揚眉吐氣了。
沒想到有一日就被堵在趙氏住的那間院子裏,讓趙氏看到了程榮耕和劉采兒不堪的一幕。
說起他們住的這間院子,其實原本也是鍾雲借了銀子給趙家買的,說是借銀子,實際上趙家並沒有打算還了這筆銀子。因此,這宅子也就不明不白的落在了趙氏大哥的名下,也是因為這個關係,趙氏才能隨便住,而她的大哥和大嫂才能全無怨言。
此後一係列的事情,又加上趙氏娘家大哥事發,讓趙氏和程家的關係逐漸交惡,趙氏早就對程榮耕失去了指望,隻是因為娘家如今不複之前的榮光,也隻能忍受著這樣的生活。
對於程榮耕在外麵和什麽烏七八糟的女人折騰,她也懶得管,不想問了。
心裏卻是沉寂不下來,每次在屋子裏總有些傷春悲秋,感歎自己的命不好,挑來挑去,挑花了眼,最後落了這樣的境地。
直到程兆兒生了四胞胎,轟動了整個大夏朝,德喜公公親自過來,代表聖上道賀,封大人作為知府陪同,趙氏一眼就看到了封大人身邊衣冠楚楚的鍾雲。
她本就浮躁的心一下子又開始波動起來。
也算他們的孽緣未了,恰好鍾雲要迴鄉掃墓,這就和早有預謀的趙氏遇上了。
在鍾雲麵前,趙氏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苦命的女子,說自己當年在自己的娘的逼迫之下,才不得不和鍾雲說分手的,她自己也不願意,不僅如此,趙家娘還逼迫她嫁了人。
隻可惜,她所嫁之人整日沾花惹草,辜負了她的感情,讓她的日子過得苦悶無比。同時,告訴了鍾雲一個秘密,她因為對他一直感情未了,因而在知道有了他的孩子後就把他生了下來。
一下子,趙氏就擁有了一個苦情而偉大的形象,任何人一聽都覺得這是一個衷情而重情重義的女子,隻可惜為了孝道,被家人所累!如今沉浮糾結在情和義之間無法自拔。
鍾雲聽了大受感動。他自小是一個溫和而正直的人,要說這輩子做的最大的虧心事,那就是和趙氏兩人偷嚐禁果了,一直以來,即便趙氏最後拒絕了他,趙家涼薄,解除了婚約,但是,他一直覺得對不起趙氏。
現在,聽聞趙氏有了他的孩子,他一方麵希望趙氏好好的過日子,另一方麵對趙氏無比的愧疚,覺得是自己害的她過上了這樣的生活,心裏又有些意動,到底是自己的骨血,鍾雲想著見一見那個孩子。
因而,有了趙氏和鍾雲的第二次見麵。
隻沒想到,這一次就被程榮耕抓個正著,當時鍾雲就羞慚愧疚百感交集,他隻覺得千言萬語無法說起,也不知道如何反應,才會在程榮耕的喝退叱責之下,無地自容,也隻能遮麵退去罷了。
迴去以後,他就一直心神不寧。
榮嫻郡主問了他這些話以後,他本來還不予作答,但是,聽得榮嫻郡主把從程兆兒這兒聽來和分析的趙氏的事情和他說了以後,他才驚覺受騙,又覺得羞憤萬分,如此還不明白自己被趙氏玩弄於鼓掌之間了嗎?
當下,也知道自己瞞也瞞不住什麽,也不想再提趙氏這個沒良心,算計他的女人遮掩什麽,便把這些事情細細的和榮嫻郡主說了。
末了,鍾雲也說了,隻希望榮嫻郡主和慈心夫人幫忙,那孩子看樣子就是他的孩子,他希望把孩子帶到自己身邊去養,趙氏雖然活該,但是,一切錯誤的源頭卻是起源於他,請榮嫻郡主和慈心夫人開恩,隨趙氏自生自滅吧,不要製裁趙氏什麽。
他自己過了不久,娶了一個願意接受他一切過去的好女人,隨著封大人升職離任了,而鍾雲還有一個姐姐,早前就嫁了,嫁給的是一個普通人家,依舊居住在石磨鎮周邊一帶,這迴鍾雲離任的時候,也帶著姐夫和姐姐舉家搬遷了,鍾家徹底的消失在了長順城。
程兆兒得信以後,自然滿口答應,以她對趙氏的了解,她不需要對趙氏做什麽,她自己就能把自己作死。(未完待續。)
程兆兒既然知道趙氏的姘頭是廣濟府知府封大人身邊的人,雖然嘴上說不管了。
但是,趙氏這事不小,往小了說那是把程長貴一家折騰散了,順便在程長貴和程長慶兄弟之間埋了一個雷,以後程長貴想不對程長慶心有芥蒂都難。
往大了說,那就是心懷不軌,害了整個程家。
程榮耕寫了保證書的當天,程兆兒就去信給了榮嫻郡主,請她幫忙查探了一番封大人身邊這個人的來曆!
榮嫻郡主辦事相當的利索,沒幾天,程兆兒就得了信。
封大人身邊這位幕僚姓鍾,名叫鍾雲。鍾雲是廣濟府長順城石磨鎮人士,他家的院子距離趙家的鋪子也就隔了一條街罷了。
鍾雲小時候,家裏也算是富裕的人家,他爹在外麵擔任一位南邊的大茶商的一處茶園的大管家,母親奔著父親一起在外地生活,雖然每年聚少離多,但是,因為父親掙得銀子不少,每年鍾雲倒也過得挺舒心的。
每年,父親不僅會托忠實的家仆送迴來充足的銀錢,還有南邊的新奇小玩意兒,吃食,布料。
可以說,鍾雲小時候一直是周圍的孩子和大人羨慕的對象。
隻不過鍾家的爹娘長年在外,鍾雲因為無人照顧,這石磨鎮的院子便也閑置,鍾雲小的時候一直和爺奶住在鄉下。
而他爺奶所在的那個鄉下和趙氏沒來石磨鎮開鋪子以前的老宅很近,兩人是實打實的同鄉。
趙氏的奶奶是個有成算的人,趙氏小的時候,趙氏的奶奶和鍾雲的奶奶也是非常熟悉,關係很不錯,因而年幼的趙氏和鍾雲兩人真算的上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鍾雲的奶奶是一個很慈祥溫和的人,趙氏的奶奶小時候嘴裏經常念叨著以後要給趙氏和鍾雲定親,即便趙家當年非常的窮。但是,鍾雲的奶奶見鍾雲和趙氏關係好,又加上當時兩家孩子年齡小,在趙氏的奶奶提過這話以後。她沒有拒絕也沒有在意!
時間久了,外麵就逐漸有了流言,說鍾家和趙家定了娃娃親。隻不過,鍾雲的奶奶覺得孩子小,一直沒有理會這事兒就是了。
等得鍾雲年長了一些。鍾雲的爺奶因病過世了,鍾雲料理完爺奶,就搬迴了他在石磨鎮的宅子裏來。
而趙家不久後發跡了,趙氏的大哥也把糧食鋪子開到了鎮上,趙氏經常和爹娘往哥哥這邊來,來的時候,趙氏總會帶許多親手做的吃食甚至荷包、衣服鞋襪去看鍾雲。就是趙氏沒來成,她的母親也會把東西親自送給鍾雲。
因此,等得他們稍稍大些,兩家變順理成章的定親了。
也許年輕的男女耐不住寂寞。因此,這對青梅竹馬,在一次趙氏的主動下,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
怎奈,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趙家人歡喜找到了好人家的時候,鍾雲的爹娘出事了,鍾雲的爹所任職的那個大茶商因為勾搭了一個貪墨的官員,那位官員事發,結果這大茶商也有些犯事的證據羅列其中。甚至身上還背著幾條人命。
而鍾雲的爹也不知道是那大茶商的心腹和得力幹將還是做了替罪羊,居然也無緣無故丟了性命,連帶的鍾雲的娘也沒有迴來。身邊的財產什麽的也不知道充了公還是被別人拿了。
鍾雲一下子成了無爹無娘的人,還失去了銀錢的來源。生活也一下子就陷入了窘境,甚至連束脩都交不出來了。
趙家一聽這話,果然是涼薄之人,當時就鬧著退親了,而趙氏當年也是同意的,於她來說。也許這許多年的感情比不上未來有保障的富裕生活吧。
不過,就程兆兒看來,或者,趙氏對鍾雲壓根沒有真感情。
也許這是壓倒鍾雲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件事後,鍾雲就賣了石磨鎮的房子,和別人說他要去柳飛城求學。
柳飛城不在廣濟府,而是在廣濟府西邊的雲台府,柳飛城是學子之城,不僅有兩大極為有名的書院坐落在那一邊,那裏世代還供奉著古代大學者、大聖人的香火,引來了許多學者大儒和遊學之人。
曆朝曆代以來,朝廷中的官員甚至許多官員身邊的幕僚,都來自於柳飛城。
就是在那裏,經過兩三年的刻苦學習,鍾雲被一個極為賞識他的夫子引薦給了封大人,鍾雲自覺自己也不是一個做官的料,安安心心的在封大人身邊做起了幕僚。
聽說,鍾雲思維縝密穩重,有大局觀念,倒也很得封大人的喜歡。
而這邊的趙氏,以為自己擺脫了無銀無勢的鍾雲,總算能夠開始新生活了,沒成想,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趙氏和鍾雲在一起的事情趙氏的娘未必不知,甚至當時是一種默許的姿態,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坐穩鍾太太的位置,畢竟有一個做人家大管家的爹,鍾雲家的生活自來比趙家要好許多,哪怕趙氏的哥哥在鎮上能夠做了米糧生意也有鍾雲的幫忙,甚至和鍾雲借了銀錢!
但是,趙氏年紀還小並不怎麽懂,因此,在鍾雲走後,她和她娘奔走於媒婆家裏尋摸物色好的人家,倒也沒在意。
直到有一天,她忽然覺得自己腹痛無比,於是尋了大夫過來,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雖然月份尚淺,但是,因為她本身體質的原因,這孩子還不能落胎,一旦落胎了,以後十有八九就懷不了了。
趙家人沒法子,也不想挑人家了,恰好當時程家有了求取意向,便速速就把她嫁到了程家。
當時,大概嫁程家也是有考量的,一來程家不說內裏如何,因為程老爺子的關係,程家家風穩正的名聲還是有的,當時恰好程長慶的聽竹軒逐漸的有了起色,因而,就給了外人一種程家越來越富裕的感覺。
二來。程榮耕看到趙氏時流露出的癡迷眼神,大約也是趙家人願意把趙氏嫁過來的原因。麵對一個癡迷自己的丈夫,想必也更好糊弄吧。
程榮耕又是讀書人,聽媒婆的意思。一家人都供著程榮耕讀書,讀書上也是個好的,以後沒準能夠考個秀才或者舉人,這樣一來趙氏說不定就是秀才娘子和舉人娘子了。
三來,程家到底不如趙家有銀錢。趙氏屬於低嫁,既然是低嫁,那以後在婆家說話有底氣,能夠當家做主,程家長輩也不敢把趙氏怎麽樣。
如此一來,倘若一切順遂,那以後趙氏的日子還是非常不錯的。
隻可惜,謊言總有破了的那麽一天。
趙氏才來的時候,還算安分守己,裝的也乖乖的。雖然看不起農村的婆母和公公,倒是也知道不能惹惱了他們,倒也安分,更因為她這成親了就以一個適時的時機爆出了自己懷孕的事情,周氏也不敢拿捏她了。
隻是她實在不能忍受農村的生活,恰好生了孩子後,程榮耕考試沒成,想要去鎮上念書,借著這個便利,趙氏讓趙家人出了一把子力。自己也順理成章的脫離了程家,和程榮耕一起去了鎮裏。
因為程榮耕的學堂的事兒是趙家人給辦成的,周氏辦事再不靠譜,這時候總歸要掂量掂量。哪裏敢拿捏著兒媳婦,讓她留在家裏侍奉呢?!
趙氏因而倒是挺合心意。
隻沒想到,當時看走了眼,程榮耕壓根不是一個上進的人,在鎮上的時候,書沒怎麽念進去。很快被鎮上的繁華迷花了眼,開始和一些紈絝走馬觀花,流連於聲色場所。
剛開始,趙氏壓根不知道這些,她還兀自做著美夢呢,程榮耕在她麵前給他們的生活構畫出了一個非常美麗的藍圖,在他的構想裏他大約不用五年就能考上舉人了,趙氏一聽,自然高興,以為自己很快就是舉人娘子,可以揚眉吐氣了。
沒想到有一日就被堵在趙氏住的那間院子裏,讓趙氏看到了程榮耕和劉采兒不堪的一幕。
說起他們住的這間院子,其實原本也是鍾雲借了銀子給趙家買的,說是借銀子,實際上趙家並沒有打算還了這筆銀子。因此,這宅子也就不明不白的落在了趙氏大哥的名下,也是因為這個關係,趙氏才能隨便住,而她的大哥和大嫂才能全無怨言。
此後一係列的事情,又加上趙氏娘家大哥事發,讓趙氏和程家的關係逐漸交惡,趙氏早就對程榮耕失去了指望,隻是因為娘家如今不複之前的榮光,也隻能忍受著這樣的生活。
對於程榮耕在外麵和什麽烏七八糟的女人折騰,她也懶得管,不想問了。
心裏卻是沉寂不下來,每次在屋子裏總有些傷春悲秋,感歎自己的命不好,挑來挑去,挑花了眼,最後落了這樣的境地。
直到程兆兒生了四胞胎,轟動了整個大夏朝,德喜公公親自過來,代表聖上道賀,封大人作為知府陪同,趙氏一眼就看到了封大人身邊衣冠楚楚的鍾雲。
她本就浮躁的心一下子又開始波動起來。
也算他們的孽緣未了,恰好鍾雲要迴鄉掃墓,這就和早有預謀的趙氏遇上了。
在鍾雲麵前,趙氏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苦命的女子,說自己當年在自己的娘的逼迫之下,才不得不和鍾雲說分手的,她自己也不願意,不僅如此,趙家娘還逼迫她嫁了人。
隻可惜,她所嫁之人整日沾花惹草,辜負了她的感情,讓她的日子過得苦悶無比。同時,告訴了鍾雲一個秘密,她因為對他一直感情未了,因而在知道有了他的孩子後就把他生了下來。
一下子,趙氏就擁有了一個苦情而偉大的形象,任何人一聽都覺得這是一個衷情而重情重義的女子,隻可惜為了孝道,被家人所累!如今沉浮糾結在情和義之間無法自拔。
鍾雲聽了大受感動。他自小是一個溫和而正直的人,要說這輩子做的最大的虧心事,那就是和趙氏兩人偷嚐禁果了,一直以來,即便趙氏最後拒絕了他,趙家涼薄,解除了婚約,但是,他一直覺得對不起趙氏。
現在,聽聞趙氏有了他的孩子,他一方麵希望趙氏好好的過日子,另一方麵對趙氏無比的愧疚,覺得是自己害的她過上了這樣的生活,心裏又有些意動,到底是自己的骨血,鍾雲想著見一見那個孩子。
因而,有了趙氏和鍾雲的第二次見麵。
隻沒想到,這一次就被程榮耕抓個正著,當時鍾雲就羞慚愧疚百感交集,他隻覺得千言萬語無法說起,也不知道如何反應,才會在程榮耕的喝退叱責之下,無地自容,也隻能遮麵退去罷了。
迴去以後,他就一直心神不寧。
榮嫻郡主問了他這些話以後,他本來還不予作答,但是,聽得榮嫻郡主把從程兆兒這兒聽來和分析的趙氏的事情和他說了以後,他才驚覺受騙,又覺得羞憤萬分,如此還不明白自己被趙氏玩弄於鼓掌之間了嗎?
當下,也知道自己瞞也瞞不住什麽,也不想再提趙氏這個沒良心,算計他的女人遮掩什麽,便把這些事情細細的和榮嫻郡主說了。
末了,鍾雲也說了,隻希望榮嫻郡主和慈心夫人幫忙,那孩子看樣子就是他的孩子,他希望把孩子帶到自己身邊去養,趙氏雖然活該,但是,一切錯誤的源頭卻是起源於他,請榮嫻郡主和慈心夫人開恩,隨趙氏自生自滅吧,不要製裁趙氏什麽。
他自己過了不久,娶了一個願意接受他一切過去的好女人,隨著封大人升職離任了,而鍾雲還有一個姐姐,早前就嫁了,嫁給的是一個普通人家,依舊居住在石磨鎮周邊一帶,這迴鍾雲離任的時候,也帶著姐夫和姐姐舉家搬遷了,鍾家徹底的消失在了長順城。
程兆兒得信以後,自然滿口答應,以她對趙氏的了解,她不需要對趙氏做什麽,她自己就能把自己作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