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天外來石夜墜韓遂的羌營,致使董卓趁機偷襲羌營得逞,雖然這看似是僥幸的勝利,但是對於知情的人來說,這卻恰恰是韓遂的運氣。
要知道若沒有那塊天外來石,皇甫嵩勢必能活活耗死韓遂的十萬羌兵,重創西北邊陲的羌、胡部落。
毫不誇張地說,若是皇甫嵩這次能夠順利殺光這十萬羌、胡兩族的戰士,大漢的西北邊境最起碼也能得到至少十年的和平。
還有河首平漢王宋揚,這個趁大漢虛弱起兵造反的,目前天底下勢力最龐大的反賊,恐怕也坐不穩他的反王位置了。
“可惜。”
對於這個變故,在天明後趕來視察的皇甫嵩在了解情況後遺憾地歎了口氣。
不過話說迴來,雖然這次的“天變”讓韓遂終於能夠咬牙承認失敗,撤軍返迴金城郡,但因為當時變故發生地十分突然,哪怕是韓遂未能減少傷亡,使得董卓終於獲得了一份比較豐厚的戰果。
要知道自從意識到大將軍何進打算整頓偌大軍方後,董卓便改變他本來想給漢軍使絆子的主意,迫切想在這場戰役中斬獲功勞,作為進身資本投靠何進,隻可惜先有周慎剛愎自用,壞了大好局勢,後又有皇甫嵩力挽狂瀾扭轉整個戰局,使得董卓這* 位豪傑竟沒有用武之地。
不過昨夜的這場夜襲,董卓也算是稍稍吐了一口鬱悶之氣,隻可惜未能抓獲叛首韓遂、邊章二人。
董卓、皇甫嵩、張煌、皇甫酈,一大幫人圍著那個被天外之石砸出的巨坑,頗感興致地圍觀著。
在這個“神力”觀念根深蒂固的年代,世人對於像這種“從天外墜落的星辰”的失態,那可是極為重視的。
像這種特殊的“天象”,世人普遍認為是上天對於凡人的警示。若是出現幹旱、洪澇,天子也得擬一份罪己詔;就算是出現日食月食這種無害的天象。朝中的三公也得集體辭官,無辜地背上這份黑鍋,為的就是不讓天下百姓因驚恐而發生暴動,誰讓這個時代對於天文的研究極不完善呢。
眼瞅著就連董卓、皇甫嵩這樣的豪傑都一臉凝重地注視著那個巨大的坑洞,張煌由衷地感到好笑。
話說這些日子他真有些被皇甫嵩打擊得不行,現在總算是又稍稍挽迴幾分優越感。
“挖到了,挖到了!”
隨著一陣歡唿,挖坑的士卒們驚唿起來。
這一驚唿不要緊,本來就顯得擁擠的坑洞邊緣,那更是被圍地水泄不通。好幾次張煌差點就被身後探著腦袋眺望的士卒給擠到坑裏去。
不一會,在坑底忙碌的士卒們就挖到了一顆黑漆漆的鐵石,上麵布滿了坑坑窪窪的小坑,賣相說實話並不咋地。
不過張煌卻知道,這塊賣相並不咋地的玩意叫做“星鐵”,又叫“隕鐵”(疑是玄鐵),那是比精鐵、镔鐵更具優勢的鐵胚,春秋戰國時代那些傳說至今的神兵,幾乎都是由這種天外來物為主體。千錘百煉打造而成的。
比如張煌曾經機緣巧合得到的神兵吳鉤,那便是古吳越一帶奉以國器的神兵,也正是因為來曆不凡,這種神兵才具備有能破武人剛體的特殊效用。
“就這麽個玩意?”
董卓從那名士卒手中接過隕鐵後在手上掂了掂。旋即不屑一顧地丟給了身邊的張煌。
首次接觸這種天外來物,張煌不禁有些激動,因為他從來沒有親身觸摸過這種神奇的物體。
入手很沉、相當沉,仿佛這塊鐵幾乎沒有雜質。張煌知道。這是因為它在下墜的期間因與大氣摩擦而燒盡了內在一些像煤之類的可燃物質,使其變成了一塊純粹的鐵,這可是遠比用烈火鍛造更加徹底。因此也難怪這種鐵會成為古代冶匠們鍛造神兵的首選。
反複撫摸著鐵塊的表麵,張煌頗有些愛不釋手,他不禁幻想若是他能夠藏下這塊鐵,日後找一位著名的冶匠將其鍛造成武器,那絕對是能夠比擬神兵的存在。
但遺憾的是,但凡這種從天而降的隕鐵,都必須上交給朝廷的匠作部,私人是不得藏匿的。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董卓這才不屑一顧,隨手丟給張煌讓他開開眼界。
一想到這塊鐵疙瘩寶貝最終還是得上交朝廷,張煌的心思也就淡了,雖然有些不舍但還是將它遞給了身邊的皇甫酈,畢竟這位爺瞪大眼睛瞅著,顯然也是個沒有見過市麵的主。
而另外一邊,董卓與皇甫嵩沒有理睬盯著隕鐵嘖嘖稱奇的張煌與皇甫酈二人,顧自在那輕聲談論著。
“被韓遂走脫,這場仗恐怕就不是短期可以結束的了。……對此你可有什麽主意?”
董卓主動開口,似乎是試探皇甫嵩的意思。
皇甫嵩聞言望了一眼董卓,淡淡說道,“此番能逆轉劣勢,已足夠我將功補過了……這就足夠了。”
“唔?”董卓一聽心中有些納悶,因為皇甫嵩的話表示,他竟不準備再參與後續的征戰?
董卓想要追問,可眼瞅著皇甫嵩那一臉自嘲、譏諷、冷笑的樣子,他卻愣住了。他本能地察覺,這迴皇甫嵩所諷刺的,或許並非是他。
很快的,董卓便意識到皇甫嵩話中所譏諷的對象,蕩寇將軍周慎,亦或者,是此人背後的何進大將軍勢力。
那是在幾日後的軍事會議上,因為此前張溫已將這場大捷以數倍誇張的方式書寫下來送往了雒陽,可沒想到朝廷發迴來的正式嘉獎,落款卻並非天子或老太尉楊賜,而是大將軍何進。
記得秦漢初的時候,“太尉”又稱“大司馬”,相當於“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意思,而“大將軍”的準確解釋則是“上將軍”,因此,“大司馬”是位於大將軍之上的,即太尉職權要比大將軍更重。
但到了漢末,太尉就逐漸淪為虛職。一般由文官執領,職權僅限於書麵嘉獎或處罰某位將領,不再具有實權。(到曹魏的時候,大司馬與太尉並存,不過,是作為大將軍的輔稱,隻有戰功赫赫者才能受封,即,大司馬大將軍。這個現象與西漢時相似。)
但是再怎麽沒有實權,擺在台麵上的嘉獎文書。一般還是通過太尉下達的,何進大將軍這種越俎代庖的做法,說實話不怎麽合適,容易被人所詬病。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份嘉獎竟然不是交給美陽軍的主帥張溫,而是交給此前非但毫無戰功反而犯下大罪的蕩寇將軍周慎,這不由地讓人遐想連篇。
“……著皇甫嵩官複原職,仍拜左將軍……代陛下守美陽,務保皇陵無恙。”
在整個帳內眾人鴉雀無聲的注視下。蕩寇將軍周慎念完了何進大將軍的嘉獎文書,總結內容無非就是叫眾人再接再厲,另外迴複皇甫嵩左將軍的職位而已。
然而關鍵點,卻在於這份嘉獎令是交到周慎手上的。這其中的暗示意味,哪怕是傻子都看得出來。更不可思議的是,大將軍何進竟要皇甫嵩守美陽、皇陵,說什麽此事事關重大。誰不曉得韓遂已逃迴金城郡?美陽、皇陵能有什麽差池?
董卓默然地望了一眼皇甫嵩,即便他素來不服皇甫嵩,這會兒也不禁為後者感到幾分不值。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因為皇甫嵩前一陣子太過於耀眼了,將韓遂那等梟雄玩弄於鼓掌之上,如此一來,何進大將軍就勢必要打壓他。畢竟何進大將軍的目的是控製整個軍方,如若皇甫嵩在軍方威信過盛,對他而言無疑會是一股阻力。
而皇甫嵩多半是也預料到了此事,因此他在董卓試探他的時候自嘲冷笑,說什麽日後的征戰將不會再有他出場的份。
果然被他料中。
“豈有此理!”在皇甫嵩身後,其侄子皇甫酈氣地雙目噴火,拳頭攥地緊緊的。
然而何進大將軍可不比蕩寇將軍周慎,別說是他,就算是他的叔叔皇甫嵩也難以抗衡,清楚這個道理的皇甫酈不得不奮力壓製心中的怒意。
“韓逆”叛亂還未平息,朝中那些大佬就開始著手爭功了,在董卓、張煌暗暗冷笑之餘,袁滂、孫堅這些對漢室社稷抱持著忠誠的忠義之士在背地裏那也是搖頭歎息不已。
誰都曉得,皇甫嵩的功勳實在是太耀眼了,先前的“黃禍”已讓他出盡風頭,成為家喻戶曉的朝中名將,若是這次的韓逆叛亂也被他一手包辦,相信他在軍方內外以及朝野上下的唿聲將會更高,如此,就算是何進大將軍也會感到困擾的。
於是乎,狡兔還未真正擒獲,隻是稍稍瘸了一腳,一副名為“皇甫嵩”的良弓就被迫不及待地深藏起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作為當事人,皇甫嵩對此的態度倒是十分的冷靜,看著他那淡定泰然的樣子,還真有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儒士氣質。
不過仔細想想,像皇甫嵩這種多次大起大落的男人,要是不具備這種看淡榮華的心境,恐怕早就因坎坷的仕途鬱鬱而亡了。
張煌多少了解一些,皇甫嵩在黃巾之亂後因彈劾張讓、趙忠的親眷欺壓百姓,被宦官誣陷被撤掉左將軍職;中平五年時西涼河首平漢王宋揚一黨的王國叛亂,皇甫嵩再拜左將軍討王國,但是隨後又被掌權的董卓罷免,甚至下獄險些喪命。幸虧兒子皇甫壽堅跟董卓交情深厚,這才免於一死,當上了議郎,不久後升任禦史大夫;初平三年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攻打長安先後,皇甫嵩又為車騎將軍,結果到了十二月的時候因為流星的關係又被罷免。
可以說,這種起起伏伏的官運幾乎是皇甫嵩仕途的主旋律。
如此也難怪董卓既敬重、忌憚皇甫嵩卻又看不起皇甫嵩,因為皇甫嵩始終活得很被動,這位兵略奇才的官途要麽是被拉出來救火,要麽就是在朝中被雪藏碌碌無為。這是一個毫無野心的英雄式人物,他在好幾次手握重兵的情況下都沒有選擇擁兵自重,而是默默地充當著大漢的基石,不像野心勃勃的董卓,在僅有三千涼州騎兵的情況下也要嚐試著窺探權柄。
雖然有種好似兔死狐悲般感覺。但是皇甫嵩被驅逐出局,這對於董卓而言卻是一個實打實的好消息。
除了皇甫嵩以外,這裏在座的有哪個比得過他?
他甚至可以開始想象,待會主動請纓追擊韓遂的他,勢必可以借助皇甫嵩所創造的有利條件,將韓遂殺地大敗,向朝廷已經何進大將軍奉上一次酣暢淋漓的大勝仗。
想到這裏,董卓有些按耐不住了,因而在張溫詢問眾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時,他率先站起來請命。懇請獨自率領一支精銳追擊韓遂。
可沒想到的是,蕩寇將軍周慎竟然跳出來跟他爭這個先鋒將的職務。
他憑什麽?!
他周慎憑什麽?!
一個戰敗之將憑什麽?!
好吧,人家憑的是有何進大將軍在後麵撐腰。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身為主帥的張溫也不好不給周慎麵子。
左右為難之際,張溫隻好本著兩不得罪的想法辦事,同時任命蕩寇將軍周慎與破虜將軍董卓各自領一支精兵追擊韓遂。
“豈有此理!”
記得最後董卓的黑著一張臉離開的,畢竟張溫的做法讓他失去了一次絕佳的揚名機會。
想想也是,倘若他獨自領兵前往追擊韓遂,並且此行順利。那麽的他的威望勢必能直追力挽狂瀾終結了“黃禍”的皇甫嵩,成為軍方與朝中所器重的新貴。
但如今蕩寇將軍周慎參與其中,就算打敗了韓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更何況在最後論功行賞的時候。他董卓不一定能超過有著何進大將軍支持的周慎。
更令董卓惱怒的是,張溫似乎也有些偏向於周慎的意味,讓孫堅擔任周慎的副將。
孫堅那是什麽人?
那可是武力超群與他董卓不相上下的猛將!
在董卓看來,有孫堅輔助。周慎隻要自己不犯傻,啥都不做也斷然沒有戰敗的道理。
江東的猛虎,隴西的惡蛟。這一虎一蛟的名譽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換而言之,此行董卓就算是順利,那也頂多喝口湯而已,肉跟骨頭他是絕對吃不到的。
想明白這一點後,董卓連帶著張溫也嫉恨上了,待會議結束後冷哼一聲,便領著張煌拂袖而去,相信張溫恐怕也沒有想到,他今日礙於何進大將軍的權勢而偏向蕩寇將軍周慎的舉動,有朝一日將會給他帶來殺身之禍。
“此人甚是無禮!”眼瞅著董卓沉著臉拂袖而去的舉動,孫堅臉上露出幾分不悅。
雖然他也覺得張溫偏袒周慎的做法有點不妥,畢竟周慎之前別說功勞了,罪孽滔天簡直不可赦免。在這種戰敗之將跟除了皇甫嵩功勞最大的董卓放在一塊,叫他們分別擔任先鋒將,孫堅亦覺得有些不太合適。
但是沒辦法,誰叫張溫與他孫堅有提攜之恩呢?在這個時代,舉薦人與被舉薦人的不關係,不亞於座師與門生,那都是構成上級官員與下級官員關係網的重要部分。比如孫堅,他眼下在朝臣眼中就屬於是司隸校尉張溫一係的人,除非二人自己因為什麽事反目成仇,否則這種關係牢不可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罷了!”
張溫擺擺手示意孫堅莫要發作,畢竟他也能理解董卓此刻的心情。
他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即便是司隸校尉也得罪不起何進大將軍,因此,為了避免日後周慎給他穿小鞋,他隻能偏袒周慎。而這個態度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他這一輩子也別想再跟董卓拉攏關係,甚至於董卓還會因此嫉恨他。
相比較慍怒的董卓、憤慨的孫堅以及無奈的張溫,整個帳內唯獨蕩寇將軍周慎最顯得意。
此時的周慎已沒有前些日子的狼狽,英氣奮發,不可一世,這種好似小人得誌般的洋洋自得,讓皇甫酈恨得牙癢癢。
明明是叔父的功勞,憑什麽這種小人來坐收漁利?!
皇甫酈不甘心地望了一眼叔父皇甫嵩,希望後者能站出來說兩句,哪怕嘲諷周慎幾句也好,好歹能出口惡氣不是?
但讓皇甫酈感覺納悶的是,皇甫嵩淡定地離開了帥帳,從始至終瞧也不瞧洋洋得意的周慎,他的目光遙遙望著那個滿臉憤怒拂袖而去的董卓,一雙虎目泛著幾分複雜。
方才,皇甫嵩分別瞧見,董卓在離開帥帳的時候迴頭瞧了一眼那周慎,那眼神,異常的冰冷。
“董仲穎……”
不知為何,皇甫嵩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僅僅一個月,皇甫嵩心中的不祥預感便得以驗證了:吃過一次虧的蕩寇將軍周慎並沒有吸取教訓,依舊是剛愎自用、我行我素,他拒絕了孫堅所提議的“抄小路斷韓遂大軍糧道”的策略,妄想按部就班地跟韓遂徐徐作戰,結果反被韓遂襲了糧道,大敗而歸。
而令皇甫嵩感到揪心的是,董卓似乎是對此早有預料,因此早早地離開了周慎軍的附近,孤軍深入。
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能責怪他未能及時救援。
當然了,皇甫嵩可不怎麽看,在他看來,韓遂雖然戰敗撤兵,但他手底下的兵力卻沒有損失過多,在這種情況下董卓按理來說不該孤軍深入的,因為一個不好就會有全軍覆沒之險。
皇甫嵩絕不相信董卓會犯這種低級的失誤!
除非……除非董卓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說,他早已料到韓遂的應對……
但是這件事,皇甫嵩沒有證據。
因為,在周慎反過來落入韓遂包圍網而被打敗灰頭土臉的同時,行軍路線比他還要深入的董卓,竟在十萬大軍的包圍中不傷一兵一卒地撤離了出來,保存了全部兵力。
隴西的惡蛟,很不可思議地在韓遂十萬大軍中溜達了一圈迴來了,雖然寸功未建,但是比起潰不成軍的周慎,他的“成績”顯然矚目得多,讓人不由得目瞪口呆。
而這迴,皇甫嵩選擇了沉默。
因為,他沒有證據……
是的,沒有證據。(未完待續……)
要知道若沒有那塊天外來石,皇甫嵩勢必能活活耗死韓遂的十萬羌兵,重創西北邊陲的羌、胡部落。
毫不誇張地說,若是皇甫嵩這次能夠順利殺光這十萬羌、胡兩族的戰士,大漢的西北邊境最起碼也能得到至少十年的和平。
還有河首平漢王宋揚,這個趁大漢虛弱起兵造反的,目前天底下勢力最龐大的反賊,恐怕也坐不穩他的反王位置了。
“可惜。”
對於這個變故,在天明後趕來視察的皇甫嵩在了解情況後遺憾地歎了口氣。
不過話說迴來,雖然這次的“天變”讓韓遂終於能夠咬牙承認失敗,撤軍返迴金城郡,但因為當時變故發生地十分突然,哪怕是韓遂未能減少傷亡,使得董卓終於獲得了一份比較豐厚的戰果。
要知道自從意識到大將軍何進打算整頓偌大軍方後,董卓便改變他本來想給漢軍使絆子的主意,迫切想在這場戰役中斬獲功勞,作為進身資本投靠何進,隻可惜先有周慎剛愎自用,壞了大好局勢,後又有皇甫嵩力挽狂瀾扭轉整個戰局,使得董卓這* 位豪傑竟沒有用武之地。
不過昨夜的這場夜襲,董卓也算是稍稍吐了一口鬱悶之氣,隻可惜未能抓獲叛首韓遂、邊章二人。
董卓、皇甫嵩、張煌、皇甫酈,一大幫人圍著那個被天外之石砸出的巨坑,頗感興致地圍觀著。
在這個“神力”觀念根深蒂固的年代,世人對於像這種“從天外墜落的星辰”的失態,那可是極為重視的。
像這種特殊的“天象”,世人普遍認為是上天對於凡人的警示。若是出現幹旱、洪澇,天子也得擬一份罪己詔;就算是出現日食月食這種無害的天象。朝中的三公也得集體辭官,無辜地背上這份黑鍋,為的就是不讓天下百姓因驚恐而發生暴動,誰讓這個時代對於天文的研究極不完善呢。
眼瞅著就連董卓、皇甫嵩這樣的豪傑都一臉凝重地注視著那個巨大的坑洞,張煌由衷地感到好笑。
話說這些日子他真有些被皇甫嵩打擊得不行,現在總算是又稍稍挽迴幾分優越感。
“挖到了,挖到了!”
隨著一陣歡唿,挖坑的士卒們驚唿起來。
這一驚唿不要緊,本來就顯得擁擠的坑洞邊緣,那更是被圍地水泄不通。好幾次張煌差點就被身後探著腦袋眺望的士卒給擠到坑裏去。
不一會,在坑底忙碌的士卒們就挖到了一顆黑漆漆的鐵石,上麵布滿了坑坑窪窪的小坑,賣相說實話並不咋地。
不過張煌卻知道,這塊賣相並不咋地的玩意叫做“星鐵”,又叫“隕鐵”(疑是玄鐵),那是比精鐵、镔鐵更具優勢的鐵胚,春秋戰國時代那些傳說至今的神兵,幾乎都是由這種天外來物為主體。千錘百煉打造而成的。
比如張煌曾經機緣巧合得到的神兵吳鉤,那便是古吳越一帶奉以國器的神兵,也正是因為來曆不凡,這種神兵才具備有能破武人剛體的特殊效用。
“就這麽個玩意?”
董卓從那名士卒手中接過隕鐵後在手上掂了掂。旋即不屑一顧地丟給了身邊的張煌。
首次接觸這種天外來物,張煌不禁有些激動,因為他從來沒有親身觸摸過這種神奇的物體。
入手很沉、相當沉,仿佛這塊鐵幾乎沒有雜質。張煌知道。這是因為它在下墜的期間因與大氣摩擦而燒盡了內在一些像煤之類的可燃物質,使其變成了一塊純粹的鐵,這可是遠比用烈火鍛造更加徹底。因此也難怪這種鐵會成為古代冶匠們鍛造神兵的首選。
反複撫摸著鐵塊的表麵,張煌頗有些愛不釋手,他不禁幻想若是他能夠藏下這塊鐵,日後找一位著名的冶匠將其鍛造成武器,那絕對是能夠比擬神兵的存在。
但遺憾的是,但凡這種從天而降的隕鐵,都必須上交給朝廷的匠作部,私人是不得藏匿的。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董卓這才不屑一顧,隨手丟給張煌讓他開開眼界。
一想到這塊鐵疙瘩寶貝最終還是得上交朝廷,張煌的心思也就淡了,雖然有些不舍但還是將它遞給了身邊的皇甫酈,畢竟這位爺瞪大眼睛瞅著,顯然也是個沒有見過市麵的主。
而另外一邊,董卓與皇甫嵩沒有理睬盯著隕鐵嘖嘖稱奇的張煌與皇甫酈二人,顧自在那輕聲談論著。
“被韓遂走脫,這場仗恐怕就不是短期可以結束的了。……對此你可有什麽主意?”
董卓主動開口,似乎是試探皇甫嵩的意思。
皇甫嵩聞言望了一眼董卓,淡淡說道,“此番能逆轉劣勢,已足夠我將功補過了……這就足夠了。”
“唔?”董卓一聽心中有些納悶,因為皇甫嵩的話表示,他竟不準備再參與後續的征戰?
董卓想要追問,可眼瞅著皇甫嵩那一臉自嘲、譏諷、冷笑的樣子,他卻愣住了。他本能地察覺,這迴皇甫嵩所諷刺的,或許並非是他。
很快的,董卓便意識到皇甫嵩話中所譏諷的對象,蕩寇將軍周慎,亦或者,是此人背後的何進大將軍勢力。
那是在幾日後的軍事會議上,因為此前張溫已將這場大捷以數倍誇張的方式書寫下來送往了雒陽,可沒想到朝廷發迴來的正式嘉獎,落款卻並非天子或老太尉楊賜,而是大將軍何進。
記得秦漢初的時候,“太尉”又稱“大司馬”,相當於“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意思,而“大將軍”的準確解釋則是“上將軍”,因此,“大司馬”是位於大將軍之上的,即太尉職權要比大將軍更重。
但到了漢末,太尉就逐漸淪為虛職。一般由文官執領,職權僅限於書麵嘉獎或處罰某位將領,不再具有實權。(到曹魏的時候,大司馬與太尉並存,不過,是作為大將軍的輔稱,隻有戰功赫赫者才能受封,即,大司馬大將軍。這個現象與西漢時相似。)
但是再怎麽沒有實權,擺在台麵上的嘉獎文書。一般還是通過太尉下達的,何進大將軍這種越俎代庖的做法,說實話不怎麽合適,容易被人所詬病。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份嘉獎竟然不是交給美陽軍的主帥張溫,而是交給此前非但毫無戰功反而犯下大罪的蕩寇將軍周慎,這不由地讓人遐想連篇。
“……著皇甫嵩官複原職,仍拜左將軍……代陛下守美陽,務保皇陵無恙。”
在整個帳內眾人鴉雀無聲的注視下。蕩寇將軍周慎念完了何進大將軍的嘉獎文書,總結內容無非就是叫眾人再接再厲,另外迴複皇甫嵩左將軍的職位而已。
然而關鍵點,卻在於這份嘉獎令是交到周慎手上的。這其中的暗示意味,哪怕是傻子都看得出來。更不可思議的是,大將軍何進竟要皇甫嵩守美陽、皇陵,說什麽此事事關重大。誰不曉得韓遂已逃迴金城郡?美陽、皇陵能有什麽差池?
董卓默然地望了一眼皇甫嵩,即便他素來不服皇甫嵩,這會兒也不禁為後者感到幾分不值。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因為皇甫嵩前一陣子太過於耀眼了,將韓遂那等梟雄玩弄於鼓掌之上,如此一來,何進大將軍就勢必要打壓他。畢竟何進大將軍的目的是控製整個軍方,如若皇甫嵩在軍方威信過盛,對他而言無疑會是一股阻力。
而皇甫嵩多半是也預料到了此事,因此他在董卓試探他的時候自嘲冷笑,說什麽日後的征戰將不會再有他出場的份。
果然被他料中。
“豈有此理!”在皇甫嵩身後,其侄子皇甫酈氣地雙目噴火,拳頭攥地緊緊的。
然而何進大將軍可不比蕩寇將軍周慎,別說是他,就算是他的叔叔皇甫嵩也難以抗衡,清楚這個道理的皇甫酈不得不奮力壓製心中的怒意。
“韓逆”叛亂還未平息,朝中那些大佬就開始著手爭功了,在董卓、張煌暗暗冷笑之餘,袁滂、孫堅這些對漢室社稷抱持著忠誠的忠義之士在背地裏那也是搖頭歎息不已。
誰都曉得,皇甫嵩的功勳實在是太耀眼了,先前的“黃禍”已讓他出盡風頭,成為家喻戶曉的朝中名將,若是這次的韓逆叛亂也被他一手包辦,相信他在軍方內外以及朝野上下的唿聲將會更高,如此,就算是何進大將軍也會感到困擾的。
於是乎,狡兔還未真正擒獲,隻是稍稍瘸了一腳,一副名為“皇甫嵩”的良弓就被迫不及待地深藏起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作為當事人,皇甫嵩對此的態度倒是十分的冷靜,看著他那淡定泰然的樣子,還真有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儒士氣質。
不過仔細想想,像皇甫嵩這種多次大起大落的男人,要是不具備這種看淡榮華的心境,恐怕早就因坎坷的仕途鬱鬱而亡了。
張煌多少了解一些,皇甫嵩在黃巾之亂後因彈劾張讓、趙忠的親眷欺壓百姓,被宦官誣陷被撤掉左將軍職;中平五年時西涼河首平漢王宋揚一黨的王國叛亂,皇甫嵩再拜左將軍討王國,但是隨後又被掌權的董卓罷免,甚至下獄險些喪命。幸虧兒子皇甫壽堅跟董卓交情深厚,這才免於一死,當上了議郎,不久後升任禦史大夫;初平三年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攻打長安先後,皇甫嵩又為車騎將軍,結果到了十二月的時候因為流星的關係又被罷免。
可以說,這種起起伏伏的官運幾乎是皇甫嵩仕途的主旋律。
如此也難怪董卓既敬重、忌憚皇甫嵩卻又看不起皇甫嵩,因為皇甫嵩始終活得很被動,這位兵略奇才的官途要麽是被拉出來救火,要麽就是在朝中被雪藏碌碌無為。這是一個毫無野心的英雄式人物,他在好幾次手握重兵的情況下都沒有選擇擁兵自重,而是默默地充當著大漢的基石,不像野心勃勃的董卓,在僅有三千涼州騎兵的情況下也要嚐試著窺探權柄。
雖然有種好似兔死狐悲般感覺。但是皇甫嵩被驅逐出局,這對於董卓而言卻是一個實打實的好消息。
除了皇甫嵩以外,這裏在座的有哪個比得過他?
他甚至可以開始想象,待會主動請纓追擊韓遂的他,勢必可以借助皇甫嵩所創造的有利條件,將韓遂殺地大敗,向朝廷已經何進大將軍奉上一次酣暢淋漓的大勝仗。
想到這裏,董卓有些按耐不住了,因而在張溫詢問眾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時,他率先站起來請命。懇請獨自率領一支精銳追擊韓遂。
可沒想到的是,蕩寇將軍周慎竟然跳出來跟他爭這個先鋒將的職務。
他憑什麽?!
他周慎憑什麽?!
一個戰敗之將憑什麽?!
好吧,人家憑的是有何進大將軍在後麵撐腰。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身為主帥的張溫也不好不給周慎麵子。
左右為難之際,張溫隻好本著兩不得罪的想法辦事,同時任命蕩寇將軍周慎與破虜將軍董卓各自領一支精兵追擊韓遂。
“豈有此理!”
記得最後董卓的黑著一張臉離開的,畢竟張溫的做法讓他失去了一次絕佳的揚名機會。
想想也是,倘若他獨自領兵前往追擊韓遂,並且此行順利。那麽的他的威望勢必能直追力挽狂瀾終結了“黃禍”的皇甫嵩,成為軍方與朝中所器重的新貴。
但如今蕩寇將軍周慎參與其中,就算打敗了韓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更何況在最後論功行賞的時候。他董卓不一定能超過有著何進大將軍支持的周慎。
更令董卓惱怒的是,張溫似乎也有些偏向於周慎的意味,讓孫堅擔任周慎的副將。
孫堅那是什麽人?
那可是武力超群與他董卓不相上下的猛將!
在董卓看來,有孫堅輔助。周慎隻要自己不犯傻,啥都不做也斷然沒有戰敗的道理。
江東的猛虎,隴西的惡蛟。這一虎一蛟的名譽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換而言之,此行董卓就算是順利,那也頂多喝口湯而已,肉跟骨頭他是絕對吃不到的。
想明白這一點後,董卓連帶著張溫也嫉恨上了,待會議結束後冷哼一聲,便領著張煌拂袖而去,相信張溫恐怕也沒有想到,他今日礙於何進大將軍的權勢而偏向蕩寇將軍周慎的舉動,有朝一日將會給他帶來殺身之禍。
“此人甚是無禮!”眼瞅著董卓沉著臉拂袖而去的舉動,孫堅臉上露出幾分不悅。
雖然他也覺得張溫偏袒周慎的做法有點不妥,畢竟周慎之前別說功勞了,罪孽滔天簡直不可赦免。在這種戰敗之將跟除了皇甫嵩功勞最大的董卓放在一塊,叫他們分別擔任先鋒將,孫堅亦覺得有些不太合適。
但是沒辦法,誰叫張溫與他孫堅有提攜之恩呢?在這個時代,舉薦人與被舉薦人的不關係,不亞於座師與門生,那都是構成上級官員與下級官員關係網的重要部分。比如孫堅,他眼下在朝臣眼中就屬於是司隸校尉張溫一係的人,除非二人自己因為什麽事反目成仇,否則這種關係牢不可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罷了!”
張溫擺擺手示意孫堅莫要發作,畢竟他也能理解董卓此刻的心情。
他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即便是司隸校尉也得罪不起何進大將軍,因此,為了避免日後周慎給他穿小鞋,他隻能偏袒周慎。而這個態度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他這一輩子也別想再跟董卓拉攏關係,甚至於董卓還會因此嫉恨他。
相比較慍怒的董卓、憤慨的孫堅以及無奈的張溫,整個帳內唯獨蕩寇將軍周慎最顯得意。
此時的周慎已沒有前些日子的狼狽,英氣奮發,不可一世,這種好似小人得誌般的洋洋自得,讓皇甫酈恨得牙癢癢。
明明是叔父的功勞,憑什麽這種小人來坐收漁利?!
皇甫酈不甘心地望了一眼叔父皇甫嵩,希望後者能站出來說兩句,哪怕嘲諷周慎幾句也好,好歹能出口惡氣不是?
但讓皇甫酈感覺納悶的是,皇甫嵩淡定地離開了帥帳,從始至終瞧也不瞧洋洋得意的周慎,他的目光遙遙望著那個滿臉憤怒拂袖而去的董卓,一雙虎目泛著幾分複雜。
方才,皇甫嵩分別瞧見,董卓在離開帥帳的時候迴頭瞧了一眼那周慎,那眼神,異常的冰冷。
“董仲穎……”
不知為何,皇甫嵩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僅僅一個月,皇甫嵩心中的不祥預感便得以驗證了:吃過一次虧的蕩寇將軍周慎並沒有吸取教訓,依舊是剛愎自用、我行我素,他拒絕了孫堅所提議的“抄小路斷韓遂大軍糧道”的策略,妄想按部就班地跟韓遂徐徐作戰,結果反被韓遂襲了糧道,大敗而歸。
而令皇甫嵩感到揪心的是,董卓似乎是對此早有預料,因此早早地離開了周慎軍的附近,孤軍深入。
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能責怪他未能及時救援。
當然了,皇甫嵩可不怎麽看,在他看來,韓遂雖然戰敗撤兵,但他手底下的兵力卻沒有損失過多,在這種情況下董卓按理來說不該孤軍深入的,因為一個不好就會有全軍覆沒之險。
皇甫嵩絕不相信董卓會犯這種低級的失誤!
除非……除非董卓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說,他早已料到韓遂的應對……
但是這件事,皇甫嵩沒有證據。
因為,在周慎反過來落入韓遂包圍網而被打敗灰頭土臉的同時,行軍路線比他還要深入的董卓,竟在十萬大軍的包圍中不傷一兵一卒地撤離了出來,保存了全部兵力。
隴西的惡蛟,很不可思議地在韓遂十萬大軍中溜達了一圈迴來了,雖然寸功未建,但是比起潰不成軍的周慎,他的“成績”顯然矚目得多,讓人不由得目瞪口呆。
而這迴,皇甫嵩選擇了沉默。
因為,他沒有證據……
是的,沒有證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