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災害能看出來的東西並不多,卻正好能看出來誰在真正在危機關頭舍小家為大家,誰為村裏辦事盡心盡力,而又是誰在悄悄地往自己家偷救災品,幹損人利已的事情。
龔大廚領著本村柱子滿囤他們幾個年輕人,後麵兩位在張家口村有親家的大嫂推著兩架板兒車,帶著三十七個小孩兒,浩浩蕩蕩地繞路迴村。
劉紅征領來的那七八個村民,比龔大廚他們多留了一天,在幫著凹子溝結束原村的清理後,也迴村裏了。
劉紅征帶著少梁跟克生多留了三天,最後一批離開凹子溝。隻不過,這一次,劉紅征隻帶著少梁克生他們迴了張家口村收拾了行李,就改道迴城了。
迴城之前,劉紅征發布的一紙征兵告示,引出四鄰八鄉一場轟動。
征兵,對窮山溝裏的人來說,是多麽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就是在鎮上和城裏,征兵站都要擠破了頭,沒有關係跟本就報不上名。一聽說征兵的事,兩個村的人都沸騰起來。
劉紅征在張家口村跟凹子溝裏住的這些天,就在暗中為部隊物色人才。而眼下凹子溝的困境,又讓劉紅征擴大了征兵的範圍。
凹子溝裏十五歲以上十七歲以下的青年,劉紅征揀著性子踏實人品正直的人家,直接征兵帶走了十五位。
那些因為孩子偷懶不爭氣,沒被劉紅征看上的人家,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等劉紅征迴張家口村給少梁克生他們取行李時,張村長已經帶著村裏的年輕人迎出了二裏地。
劉紅征在張家口村呆的日子更長,召哪家的孩子入伍,自然心裏更為有數。別的不說,先前跟著他積極救災的七八位老鄉,每家都有一個名額。
磚窯廠也有幾位跟少梁克生走得近的青年,劉紅征也見過,這些人也是品行優良。
另外,柱子幾個因為跟少梁克生更熟,劉紅征也給了他們幾個名額。山裏的後生肯吃苦,人實在,又跟兩人感情不錯,幾年之後,這些跟少梁克生走得近的孩子,將來也更容易成為兩家小子的左膀右臂。
滿囤是這幾人名單上的頭一個。
名單劉紅征給了村長,村長就挨家挨戶地去征求各家的意見,實際上就是報喜去的。
一個征兵名額,對於深山裏的農家子弟來說,就是一次徹底改變命運的機會。對孩子參軍的家庭來說,這也是改變整戶人在村中地位的一件大事。
柱子眼界窄,一心想著跟滿囤學做小生意,發大財。滿囤提點了他幾句,他才依依不舍地迴家收拾行李去了。
村長把報喜的紅紙貼到了王家小院的門口。
王氏心裏也在猶豫不決。一方麵,她想讓兒子光光榮榮地去當兵,當兵多光榮;另一方麵,她又怕兒子有危險,從心裏頭還是想讓滿囤繼續上學。她自己左思右想,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幹脆又把拿主意的事兒,交給了滿囤自己。
滿囤當然不當兵。當兵耽誤他時間。不過,他旁的沒說,隻跟他娘解釋,自己讀了書,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滿囤瞧著王氏好像也沒把當兵看成是天大的事兒,心裏也是一陣輕鬆。劉紅征把他列到了征兵對象名單上,倒真是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
少梁克生起先在他們村兒的日子裏,沒少被他搜刮,後來還跟著他跑東跑西,在地裏吃了不少的苦。
滿囤覺得這些小把戲肯定躲不過劉紅征的眼睛,他勢必是不會讓自己繼續跟著少梁他們,把他們都帶上歪路的。
沒成想村長對著王氏的麵兒,把他大大地誇讚了一通,特別提到劉首長對王滿囤的看重。兒子被村長這樣稱讚,王氏臉上極為榮光,簡直比什麽都開心,不過開心歸開心,就是不開口答應兒子去參軍。
就在當天中午,劉紅征的新兵隊伍出發了。幾輛牛車上,參軍的農家子弟披著紅花,稚嫩的臉上神采飛揚。
滿囤也跟在送別的隊伍中,專門拎來的一個大籃子裏頭,裝的是王氏專門做的油渣餅。
王氏很喜歡少梁,一想到今後可能現也見不著這個斯文有禮貌的城裏小子,她就跟自己兒子要參軍離家一樣難受。
少梁克生臨走前還專門來跟一家大小道別,王氏就紅著眼圈兒,使勁兒的往兩人的衣兜裏塞點心。
小七也抱著少梁的腿兒,一個勁兒的嚷嚷嚷著不走不走,秋貴兒賣了雞蛋養你。
連平日裏最愛跟少梁他們玩鬧的小四一下子也變得蔫頭蔫腦,末了找了條小手帕,打了個鼓囊囊的小包袱,把他自己最心愛的彈弓花生什麽的都塞了進去。
收著小四的包袱時,連最愛跟冬至逗樂的少梁也一臉的感慨,他把自己的望遠鏡往小四的脖子上一掛,跟在克生後麵,頭也不迴地下山了。
結果害得滿囤還得再跑出村兒去送餅子。
籃子裏除了餅子,還裝著兩雙新布鞋。少梁跟克生兩個小子要走了,王氏心裏舍不得,除了餅子,還把納給滿囤的新鞋一並裝了起來。
滿囤什麽也沒給倆人。他能教育他們的,早先就都教育過了。現在來送他們,打從心底希望兩人經過鄉村生活的打磨,有朝一日能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材。
少梁、克生和柱子他們,很快就嘻嘻哈哈地笑著走遠了,就好像以前那樣,四個人商量著明天的行動,然後滿囤站在院子前揮揮手,看著這三個人在夕陽的餘輝中勾肩搭背地迴家……
少梁他們不會再來這裏了,不過不要緊,也許轉過眼我們還會再相見。滿囤瞄了瞄手心的小紙條,少梁這小子,也學會隨手撕老鄉的窗戶紙了,紙上一行清秀的小字,寫著一個祖國心髒的地址。
==
凹子溝村來的小孩子就住在離祠堂不遠的一戶農家舊院。這家人十幾年前說著去投奔城裏的親戚,已經十多年都沒迴來過了。
房子一直空著,村長叫村裏人把它灑掃一新,讓孩子們都住了進去。管理他們的是村裏脾氣最溫和的周大娘,老田也不時地過來給孩子們上上課。
凹子溝的泥石流事件給張家口村帶來極大的觸動。救災迴來的第一天,張家口村的村長就把全村兒的老少爺們叫到打穀場,給開了一次大會。
村長以前所未有的嚴厲態度,申明了一件事:
村民無故不得砍樹。
砍樹就是犯罪!
誰這麽幹,誰就是給張家口村招禍的災星!
村長雖說沒親自去救災現場,但是凹子溝的事兒別人都跟他說了。為了不讓自己村兒也落得個如此下場,村長恨不能派人看住了村裏的一草一木。
有了凹子溝這樣的反麵教材,不僅是他們張家口村,就連旁邊一些聽說過這事兒的村子,也跟著在自己村裏小心育林,嚴禁濫伐了。
保護山林當然是好事,滿囤想,現在村裏為著避災,盡可能地育林保山,隻是不知道未來在金錢利益麵前,他們又能保住多少的老樹呢。
唯今之計,就是盡可能讓這周圍的山裏人都真正富裕起來,這才是這片土地生生不息,代代傳遞下去的真正解決途徑。
青山因為身份特殊,迴村之後,村長就把他當成王家的親戚處理,叫他住到王家小院兒。
王氏見著少梁走了,柱子當兵了,除了喜宴一家,都沒什麽人來家裏玩兒,現在見著青山,也很高興。
滿囤給他娘介紹說青山小的時候因為出了事故,一時驚嚇,突然不能說話,日子長了,就成了啞巴。但王氏聽說這小夥子跟著滿囤上山救災,還幫了滿囤不少忙,一樣拿出對待少梁的熱情來招待他。
好端端的小夥子不會說話,王氏嘴裏念叨著可憐,看在眼裏也心疼。中午的時候,特地弄了一桌子的菜,而且表示十五的時候要去廟裏進香,叫菩薩保佑他早日康複。
麵對王氏的一番盛情,青山卻表現得異常淡漠。他即不對王氏微笑,也不對她點頭,甚至連王氏夾在他碗裏的雞肉,也不多看一眼。
家裏幾個小不點兒本來對這個高個子哥哥抱有極大的好感,這會兒一個個抱著碗看著對麵兒,也不知所措起來。
滿囤見狀,使勁在桌子下頭踢了青山一腳,他才木然地把碗端了起來。
王氏也聽喜宴說過幾句這人的事情,隻當他長年流浪,不習慣家庭生活,反而對他更加關心。
滿囤已經硬下心來,一心想的就是吃完這頓飯,他就得馬上把人領出門另外找地方安置,青山受不了家裏的熱鬧,家裏也絕對受不了青山的冷漠。
一下午的時光,滿囤領著青山在村裏瞎轉,看看往哪兒安置他,結果這邊兒家裏就出了狀況。
小四急吼吼地跑來找他迴家,家裏頭,秋貴兒突然不會說話了!
滿囤一著急,把青山丟在半道上,自己拔腿就跟著小四迴院裏了。
龔大廚領著本村柱子滿囤他們幾個年輕人,後麵兩位在張家口村有親家的大嫂推著兩架板兒車,帶著三十七個小孩兒,浩浩蕩蕩地繞路迴村。
劉紅征領來的那七八個村民,比龔大廚他們多留了一天,在幫著凹子溝結束原村的清理後,也迴村裏了。
劉紅征帶著少梁跟克生多留了三天,最後一批離開凹子溝。隻不過,這一次,劉紅征隻帶著少梁克生他們迴了張家口村收拾了行李,就改道迴城了。
迴城之前,劉紅征發布的一紙征兵告示,引出四鄰八鄉一場轟動。
征兵,對窮山溝裏的人來說,是多麽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就是在鎮上和城裏,征兵站都要擠破了頭,沒有關係跟本就報不上名。一聽說征兵的事,兩個村的人都沸騰起來。
劉紅征在張家口村跟凹子溝裏住的這些天,就在暗中為部隊物色人才。而眼下凹子溝的困境,又讓劉紅征擴大了征兵的範圍。
凹子溝裏十五歲以上十七歲以下的青年,劉紅征揀著性子踏實人品正直的人家,直接征兵帶走了十五位。
那些因為孩子偷懶不爭氣,沒被劉紅征看上的人家,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等劉紅征迴張家口村給少梁克生他們取行李時,張村長已經帶著村裏的年輕人迎出了二裏地。
劉紅征在張家口村呆的日子更長,召哪家的孩子入伍,自然心裏更為有數。別的不說,先前跟著他積極救災的七八位老鄉,每家都有一個名額。
磚窯廠也有幾位跟少梁克生走得近的青年,劉紅征也見過,這些人也是品行優良。
另外,柱子幾個因為跟少梁克生更熟,劉紅征也給了他們幾個名額。山裏的後生肯吃苦,人實在,又跟兩人感情不錯,幾年之後,這些跟少梁克生走得近的孩子,將來也更容易成為兩家小子的左膀右臂。
滿囤是這幾人名單上的頭一個。
名單劉紅征給了村長,村長就挨家挨戶地去征求各家的意見,實際上就是報喜去的。
一個征兵名額,對於深山裏的農家子弟來說,就是一次徹底改變命運的機會。對孩子參軍的家庭來說,這也是改變整戶人在村中地位的一件大事。
柱子眼界窄,一心想著跟滿囤學做小生意,發大財。滿囤提點了他幾句,他才依依不舍地迴家收拾行李去了。
村長把報喜的紅紙貼到了王家小院的門口。
王氏心裏也在猶豫不決。一方麵,她想讓兒子光光榮榮地去當兵,當兵多光榮;另一方麵,她又怕兒子有危險,從心裏頭還是想讓滿囤繼續上學。她自己左思右想,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幹脆又把拿主意的事兒,交給了滿囤自己。
滿囤當然不當兵。當兵耽誤他時間。不過,他旁的沒說,隻跟他娘解釋,自己讀了書,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滿囤瞧著王氏好像也沒把當兵看成是天大的事兒,心裏也是一陣輕鬆。劉紅征把他列到了征兵對象名單上,倒真是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
少梁克生起先在他們村兒的日子裏,沒少被他搜刮,後來還跟著他跑東跑西,在地裏吃了不少的苦。
滿囤覺得這些小把戲肯定躲不過劉紅征的眼睛,他勢必是不會讓自己繼續跟著少梁他們,把他們都帶上歪路的。
沒成想村長對著王氏的麵兒,把他大大地誇讚了一通,特別提到劉首長對王滿囤的看重。兒子被村長這樣稱讚,王氏臉上極為榮光,簡直比什麽都開心,不過開心歸開心,就是不開口答應兒子去參軍。
就在當天中午,劉紅征的新兵隊伍出發了。幾輛牛車上,參軍的農家子弟披著紅花,稚嫩的臉上神采飛揚。
滿囤也跟在送別的隊伍中,專門拎來的一個大籃子裏頭,裝的是王氏專門做的油渣餅。
王氏很喜歡少梁,一想到今後可能現也見不著這個斯文有禮貌的城裏小子,她就跟自己兒子要參軍離家一樣難受。
少梁克生臨走前還專門來跟一家大小道別,王氏就紅著眼圈兒,使勁兒的往兩人的衣兜裏塞點心。
小七也抱著少梁的腿兒,一個勁兒的嚷嚷嚷著不走不走,秋貴兒賣了雞蛋養你。
連平日裏最愛跟少梁他們玩鬧的小四一下子也變得蔫頭蔫腦,末了找了條小手帕,打了個鼓囊囊的小包袱,把他自己最心愛的彈弓花生什麽的都塞了進去。
收著小四的包袱時,連最愛跟冬至逗樂的少梁也一臉的感慨,他把自己的望遠鏡往小四的脖子上一掛,跟在克生後麵,頭也不迴地下山了。
結果害得滿囤還得再跑出村兒去送餅子。
籃子裏除了餅子,還裝著兩雙新布鞋。少梁跟克生兩個小子要走了,王氏心裏舍不得,除了餅子,還把納給滿囤的新鞋一並裝了起來。
滿囤什麽也沒給倆人。他能教育他們的,早先就都教育過了。現在來送他們,打從心底希望兩人經過鄉村生活的打磨,有朝一日能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材。
少梁、克生和柱子他們,很快就嘻嘻哈哈地笑著走遠了,就好像以前那樣,四個人商量著明天的行動,然後滿囤站在院子前揮揮手,看著這三個人在夕陽的餘輝中勾肩搭背地迴家……
少梁他們不會再來這裏了,不過不要緊,也許轉過眼我們還會再相見。滿囤瞄了瞄手心的小紙條,少梁這小子,也學會隨手撕老鄉的窗戶紙了,紙上一行清秀的小字,寫著一個祖國心髒的地址。
==
凹子溝村來的小孩子就住在離祠堂不遠的一戶農家舊院。這家人十幾年前說著去投奔城裏的親戚,已經十多年都沒迴來過了。
房子一直空著,村長叫村裏人把它灑掃一新,讓孩子們都住了進去。管理他們的是村裏脾氣最溫和的周大娘,老田也不時地過來給孩子們上上課。
凹子溝的泥石流事件給張家口村帶來極大的觸動。救災迴來的第一天,張家口村的村長就把全村兒的老少爺們叫到打穀場,給開了一次大會。
村長以前所未有的嚴厲態度,申明了一件事:
村民無故不得砍樹。
砍樹就是犯罪!
誰這麽幹,誰就是給張家口村招禍的災星!
村長雖說沒親自去救災現場,但是凹子溝的事兒別人都跟他說了。為了不讓自己村兒也落得個如此下場,村長恨不能派人看住了村裏的一草一木。
有了凹子溝這樣的反麵教材,不僅是他們張家口村,就連旁邊一些聽說過這事兒的村子,也跟著在自己村裏小心育林,嚴禁濫伐了。
保護山林當然是好事,滿囤想,現在村裏為著避災,盡可能地育林保山,隻是不知道未來在金錢利益麵前,他們又能保住多少的老樹呢。
唯今之計,就是盡可能讓這周圍的山裏人都真正富裕起來,這才是這片土地生生不息,代代傳遞下去的真正解決途徑。
青山因為身份特殊,迴村之後,村長就把他當成王家的親戚處理,叫他住到王家小院兒。
王氏見著少梁走了,柱子當兵了,除了喜宴一家,都沒什麽人來家裏玩兒,現在見著青山,也很高興。
滿囤給他娘介紹說青山小的時候因為出了事故,一時驚嚇,突然不能說話,日子長了,就成了啞巴。但王氏聽說這小夥子跟著滿囤上山救災,還幫了滿囤不少忙,一樣拿出對待少梁的熱情來招待他。
好端端的小夥子不會說話,王氏嘴裏念叨著可憐,看在眼裏也心疼。中午的時候,特地弄了一桌子的菜,而且表示十五的時候要去廟裏進香,叫菩薩保佑他早日康複。
麵對王氏的一番盛情,青山卻表現得異常淡漠。他即不對王氏微笑,也不對她點頭,甚至連王氏夾在他碗裏的雞肉,也不多看一眼。
家裏幾個小不點兒本來對這個高個子哥哥抱有極大的好感,這會兒一個個抱著碗看著對麵兒,也不知所措起來。
滿囤見狀,使勁在桌子下頭踢了青山一腳,他才木然地把碗端了起來。
王氏也聽喜宴說過幾句這人的事情,隻當他長年流浪,不習慣家庭生活,反而對他更加關心。
滿囤已經硬下心來,一心想的就是吃完這頓飯,他就得馬上把人領出門另外找地方安置,青山受不了家裏的熱鬧,家裏也絕對受不了青山的冷漠。
一下午的時光,滿囤領著青山在村裏瞎轉,看看往哪兒安置他,結果這邊兒家裏就出了狀況。
小四急吼吼地跑來找他迴家,家裏頭,秋貴兒突然不會說話了!
滿囤一著急,把青山丟在半道上,自己拔腿就跟著小四迴院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