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家口村也發行一份村辦報紙的話,那麽,頭一天中午,老田頭發衣服的事情就足以登上頭版頭條,因為這事兒第二天在村裏頭就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盡管明知道衣服已經發完,這一天還是有不少人抱著僥幸的心理又去了舊祠堂那邊兒瞎逛。
那你還別說,這來這一迴還真沒有錯,這不,舊祠堂又出新花樣了。
老田頭在這麽熱的天穿著他的藍色的卡布正裝,又坐到祠堂門口的石頭礅子上了。
好多人就上前跟他打招唿。
老田頭笑眯眯地撇了根小樹棍,衝著他們點點背後貼著的紅紙大字報。
這幫三十來歲的小輩兒人就會心一笑。
老田頭的動作他們簡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小時候誰沒上過他的課,誰又沒有因為認不出字兒來被他拿小教鞭抽腦袋呢。
這麽些年都過去了,他們也成家生娃,迴想起來,一輩子念過的書也就那兩年。
有幾人立刻試著去念字紙上寫的內容,結果張了張嘴,卻尷尬地發現自己已經認不出來了。於是事隔這麽些年,他們好像又迴到了當年認不出字被老田罰站的年幼時光。
好在聚過來的人足夠多,你一句我一句的,倒是把紙上麵寫的話都讀懂了。
人群裏開始傳出嗡嗡的議論聲。
“這瞅著是個好事兒嘛。”
“哪兒有這種好事兒?不可能哩。”
“咱村長還沒這麽幹哩。”
“新糧下來才有幾天,看看再說。”
“有啥看的,這才能換多少,趕緊迴家背糧去,晚了誰還跟你換?”
“老田,你這上麵寫的可是真的?”有人幹脆直接衝老田頭打聽。
老田頭也不迴他們話,隻是又用小教鞭用力敲敲字紙邊兒,這意思不言而喻,讓他們自己看哪。
有些人就躍躍欲試起來,跟別人互相商量著,觀望著。
而性子急的都已經匆匆迴去背糧食了。
也有不少人試圖跟老田打聽清楚,這是誰家在收糧,別自己把家裏的糧背來人家又不收了。
老田隻說:“我在收糧。都交我這兒。”
不一會兒,背糧食來換的老鄉就來了足有五六家。有背來五十斤的,也有背來二百斤的,還有人拉來五六百斤,又引來周圍看熱鬧的人群發出一陣指指點點。
大家平時就喜歡暗暗比較,這會兒更是在瞧著誰家的日子過得更好,餘糧更多。
老田把各家帶來的糧食仔細看驗一遍,一一稱重記錄,最後開了祠堂大門上掛的新鎖,把糧食都收了進去。
祠堂外的紅紙上寫的明白。新糧換陳糧,十換九,五天後兌付,負責人老田。
對於這張布告,一時間大家的反應各不相同。
除去有幾家當時直接就送來的,還有不少人是等著祠堂邊兒上看熱鬧的人都散了,才悄悄送來的。
也有站在一邊兒抱著膀子說風涼話的,不過辦這事兒的人是老田,大夥誰也信得過。
第三天還有人來看熱鬧,結果看著看著,連村長家也背來了二百斤糧食。
這一下,好像給大夥吃了定心丸,越來越多的人家開始商量著把囤裏的陳糧給換成新糧。
兩天後,祠堂都要被糧食堆滿了。
一轉眼,就到了老田要給大家換新糧的日子。
一大屋的陳糧,要換一大屋的新糧,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村子裏憑誰家也拿不出這麽多的新糧。
老田心裏也沒有底,這麽多糧食,滿囤拿什麽給他們兌換哪?
==
而這頭,在滿囤自己家,王氏也是對著他念叨了好幾迴。
換陳糧這事兒王氏當然也聽說了,拿陳糧換新糧,這麽好的事兒上哪兒去尋,結果她今天還就沒能趕上,說起來心裏也有點兒酸酸的。
家裏的糧食確實是沒有富餘,要不然她也能跟著大夥一起去湊湊熱鬧。
滿囤趕緊安慰她:“娘,一點兒陳糧,換不換也無所謂,等咱們家的小雞都孵化出來,拿小雞也可以去換別人家的新糧,到時候都一樣的。”
王氏不信,反駁道:“三兒你這說的倒是新鮮,誰家沒抱窩的母雞,哪還用得著拿糧食換小雞。這換陳糧的事兒過了這一迴,誰知道還有沒有下一趟。”
不過這倒激起了王氏的鬥誌,想想家裏的新田,她又信心十足地積極準備秋播。地裏還能種一茬紅薯,一茬小麥,等過兩年日子好了,她也要拉著大車去換餘糧。
滿囤摸摸鼻子。到底也沒敢告訴王氏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有他跟老田兩個人就足夠了,講給王氏聽,又平白叫她多一份擔心。
==
老田這會兒手裏捏著鑰匙去開倉門兒,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到了他身上,一時間腦門上倒是沁出些汗來,他心裏確實有點兒緊張。
王家的小子那天給他送來了一大捆的小說,這幾天他除了幫忙收糧計賬,其它時候都泡在書堆裏,過得很得趣味。
可是這一會兒,麵對著外麵一幫滿臉春風趕過來領新糧的鄉親,老田頭心裏也犯起了嘀咕。
王家小子哪兒來的新糧?
他們家那點兒地就不怎麽打糧,雖說也聽人講過這小子種了一茬小蘿卜,長得很不錯,還拉到外麵賣了些零花錢,但是這一屋的糧食……
誰叫自己當時隻顧著高興,就一口答應了。這會兒,老田隻好硬著頭皮把鑰匙□□這間臨時倉庫的新鎖裏。
王家人一向都是本本分分,有一說一的,所以一聽說是滿囤小子又打算給鄉親們做點兒好事,他就很痛快地答應下來。
當時,滿囤也跟他稍稍提了一下牛珍珠的事兒,他還主動開口讓小夥子放心,自己保證跟外麵的人保密,不會讓像牛珍珠這樣的事情麻煩到他們家裏。
現在,老田頭心裏越發的不自在起來。
唉,大不了再把鄉親的糧食都退迴去,左右這孩子也是一片好心。但就是有點兒太年輕,辦事全靠熱情,愛衝動。
自己一把年紀,名聲不名聲的也就不在乎了,既然答應了,就不能讓這孩子的事兒給別人知道。
老田心裏拿定了主意,就把鎖開了。
不過乘著開鎖的時候,老田又偷偷往門縫裏瞄了一眼。
之所以先瞄這一眼,也是想叫自己心裏有個底兒,萬一不成也有個應對。
不過瞄完之後,他的心就好好地落迴到肚子裏,一抬手,又把門兒給關嚴實了。
“去,把水生喊來。”老田頭扭頭叫人去喊水生,自己想了想,從口袋裏掏出個破舊的工作筆記,蹲在門口,開始清點起收糧的記錄。
旁邊上等著的老鄉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老田頭這是唱的哪一出。
老田頭看完記錄把本子一合,往石墩子上一站,對著老鄉們講話了:“鄉親們今天都來了,咱們也該兌現新糧了,但是現在,還不能馬上兌給大家夥兒。”
人群裏一聽著這話,就跟油鍋裏灑了鹽似的,立刻就騷動起來。
老田頭把手往下一壓,示意自己下頭還有話要說。大家夥兒急著知道下文,一時間倒是都閉了嘴。
“有老田在,糧食絕不欠著大家。村裏情況大家也都知道,這山高路遠的,新糧得一批一批送過來。咱們按著順序,一家一家的輪著兌。有多少先兌多少。沒辦法一下子全兌給大夥。”
這話一說,大家都明白是怎麽迴事兒,這話沒錯,老田說的都是實情。
那就一批一批兌唄,反正各家也是陳糧,不急一時。
“那行,那就先兌吧。”大家夥就這麽又安定下來。
老田頭就按順序點了幾人的名字,這是今天可以兌糧的人。又叫了另外四五個名字,這是明天來兌的人,其它排的靠後的老鄉就議論著,自然地散了。
說話間,水生就匆匆忙忙趕了過來。
水生是年輕後生裏性子最忠厚老實的一個,老田頭這輩子最放心這個學生,就把大門開了一條小縫,讓他進去把兌換的糧食一袋一袋扛出來。
也是有意不讓外麵的人看清楚裏麵的情況。
水生在裏麵,自然看得清清楚楚,祠堂裏從地麵到屋頂,垛著整整齊齊的□□包,裝的全是整袋的新糧,屋裏飄著一股淡淡的新麥香氣。
最先得了新糧的幾家當然為自己的先見之明洋洋得意,沒輪到的人也沒什麽可抱怨的,村裏情況就是這樣,老田頭說的一點兒不假。
老田頭呢,發完了今天的糧食,又囑咐水根叫他不要亂講,末了又把今天的事情細細迴想一遍,對自己的處理非常滿意,他這是守著糧倉唱空城計,免得大家看出異樣,議論紛紛。
最後,老田把倉門一鎖,迴家繼續看他的《青鬆嶺》去了。
但經過這件事兒,倒是叫老頭子小小地吃了一驚:王家小子有本事啊,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弄來這麽些糧食。
唉,這麽有本事,隻怕是過不了幾年就要飛出他們的小山溝了。
盡管明知道衣服已經發完,這一天還是有不少人抱著僥幸的心理又去了舊祠堂那邊兒瞎逛。
那你還別說,這來這一迴還真沒有錯,這不,舊祠堂又出新花樣了。
老田頭在這麽熱的天穿著他的藍色的卡布正裝,又坐到祠堂門口的石頭礅子上了。
好多人就上前跟他打招唿。
老田頭笑眯眯地撇了根小樹棍,衝著他們點點背後貼著的紅紙大字報。
這幫三十來歲的小輩兒人就會心一笑。
老田頭的動作他們簡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小時候誰沒上過他的課,誰又沒有因為認不出字兒來被他拿小教鞭抽腦袋呢。
這麽些年都過去了,他們也成家生娃,迴想起來,一輩子念過的書也就那兩年。
有幾人立刻試著去念字紙上寫的內容,結果張了張嘴,卻尷尬地發現自己已經認不出來了。於是事隔這麽些年,他們好像又迴到了當年認不出字被老田罰站的年幼時光。
好在聚過來的人足夠多,你一句我一句的,倒是把紙上麵寫的話都讀懂了。
人群裏開始傳出嗡嗡的議論聲。
“這瞅著是個好事兒嘛。”
“哪兒有這種好事兒?不可能哩。”
“咱村長還沒這麽幹哩。”
“新糧下來才有幾天,看看再說。”
“有啥看的,這才能換多少,趕緊迴家背糧去,晚了誰還跟你換?”
“老田,你這上麵寫的可是真的?”有人幹脆直接衝老田頭打聽。
老田頭也不迴他們話,隻是又用小教鞭用力敲敲字紙邊兒,這意思不言而喻,讓他們自己看哪。
有些人就躍躍欲試起來,跟別人互相商量著,觀望著。
而性子急的都已經匆匆迴去背糧食了。
也有不少人試圖跟老田打聽清楚,這是誰家在收糧,別自己把家裏的糧背來人家又不收了。
老田隻說:“我在收糧。都交我這兒。”
不一會兒,背糧食來換的老鄉就來了足有五六家。有背來五十斤的,也有背來二百斤的,還有人拉來五六百斤,又引來周圍看熱鬧的人群發出一陣指指點點。
大家平時就喜歡暗暗比較,這會兒更是在瞧著誰家的日子過得更好,餘糧更多。
老田把各家帶來的糧食仔細看驗一遍,一一稱重記錄,最後開了祠堂大門上掛的新鎖,把糧食都收了進去。
祠堂外的紅紙上寫的明白。新糧換陳糧,十換九,五天後兌付,負責人老田。
對於這張布告,一時間大家的反應各不相同。
除去有幾家當時直接就送來的,還有不少人是等著祠堂邊兒上看熱鬧的人都散了,才悄悄送來的。
也有站在一邊兒抱著膀子說風涼話的,不過辦這事兒的人是老田,大夥誰也信得過。
第三天還有人來看熱鬧,結果看著看著,連村長家也背來了二百斤糧食。
這一下,好像給大夥吃了定心丸,越來越多的人家開始商量著把囤裏的陳糧給換成新糧。
兩天後,祠堂都要被糧食堆滿了。
一轉眼,就到了老田要給大家換新糧的日子。
一大屋的陳糧,要換一大屋的新糧,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村子裏憑誰家也拿不出這麽多的新糧。
老田心裏也沒有底,這麽多糧食,滿囤拿什麽給他們兌換哪?
==
而這頭,在滿囤自己家,王氏也是對著他念叨了好幾迴。
換陳糧這事兒王氏當然也聽說了,拿陳糧換新糧,這麽好的事兒上哪兒去尋,結果她今天還就沒能趕上,說起來心裏也有點兒酸酸的。
家裏的糧食確實是沒有富餘,要不然她也能跟著大夥一起去湊湊熱鬧。
滿囤趕緊安慰她:“娘,一點兒陳糧,換不換也無所謂,等咱們家的小雞都孵化出來,拿小雞也可以去換別人家的新糧,到時候都一樣的。”
王氏不信,反駁道:“三兒你這說的倒是新鮮,誰家沒抱窩的母雞,哪還用得著拿糧食換小雞。這換陳糧的事兒過了這一迴,誰知道還有沒有下一趟。”
不過這倒激起了王氏的鬥誌,想想家裏的新田,她又信心十足地積極準備秋播。地裏還能種一茬紅薯,一茬小麥,等過兩年日子好了,她也要拉著大車去換餘糧。
滿囤摸摸鼻子。到底也沒敢告訴王氏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有他跟老田兩個人就足夠了,講給王氏聽,又平白叫她多一份擔心。
==
老田這會兒手裏捏著鑰匙去開倉門兒,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到了他身上,一時間腦門上倒是沁出些汗來,他心裏確實有點兒緊張。
王家的小子那天給他送來了一大捆的小說,這幾天他除了幫忙收糧計賬,其它時候都泡在書堆裏,過得很得趣味。
可是這一會兒,麵對著外麵一幫滿臉春風趕過來領新糧的鄉親,老田頭心裏也犯起了嘀咕。
王家小子哪兒來的新糧?
他們家那點兒地就不怎麽打糧,雖說也聽人講過這小子種了一茬小蘿卜,長得很不錯,還拉到外麵賣了些零花錢,但是這一屋的糧食……
誰叫自己當時隻顧著高興,就一口答應了。這會兒,老田隻好硬著頭皮把鑰匙□□這間臨時倉庫的新鎖裏。
王家人一向都是本本分分,有一說一的,所以一聽說是滿囤小子又打算給鄉親們做點兒好事,他就很痛快地答應下來。
當時,滿囤也跟他稍稍提了一下牛珍珠的事兒,他還主動開口讓小夥子放心,自己保證跟外麵的人保密,不會讓像牛珍珠這樣的事情麻煩到他們家裏。
現在,老田頭心裏越發的不自在起來。
唉,大不了再把鄉親的糧食都退迴去,左右這孩子也是一片好心。但就是有點兒太年輕,辦事全靠熱情,愛衝動。
自己一把年紀,名聲不名聲的也就不在乎了,既然答應了,就不能讓這孩子的事兒給別人知道。
老田心裏拿定了主意,就把鎖開了。
不過乘著開鎖的時候,老田又偷偷往門縫裏瞄了一眼。
之所以先瞄這一眼,也是想叫自己心裏有個底兒,萬一不成也有個應對。
不過瞄完之後,他的心就好好地落迴到肚子裏,一抬手,又把門兒給關嚴實了。
“去,把水生喊來。”老田頭扭頭叫人去喊水生,自己想了想,從口袋裏掏出個破舊的工作筆記,蹲在門口,開始清點起收糧的記錄。
旁邊上等著的老鄉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老田頭這是唱的哪一出。
老田頭看完記錄把本子一合,往石墩子上一站,對著老鄉們講話了:“鄉親們今天都來了,咱們也該兌現新糧了,但是現在,還不能馬上兌給大家夥兒。”
人群裏一聽著這話,就跟油鍋裏灑了鹽似的,立刻就騷動起來。
老田頭把手往下一壓,示意自己下頭還有話要說。大家夥兒急著知道下文,一時間倒是都閉了嘴。
“有老田在,糧食絕不欠著大家。村裏情況大家也都知道,這山高路遠的,新糧得一批一批送過來。咱們按著順序,一家一家的輪著兌。有多少先兌多少。沒辦法一下子全兌給大夥。”
這話一說,大家都明白是怎麽迴事兒,這話沒錯,老田說的都是實情。
那就一批一批兌唄,反正各家也是陳糧,不急一時。
“那行,那就先兌吧。”大家夥就這麽又安定下來。
老田頭就按順序點了幾人的名字,這是今天可以兌糧的人。又叫了另外四五個名字,這是明天來兌的人,其它排的靠後的老鄉就議論著,自然地散了。
說話間,水生就匆匆忙忙趕了過來。
水生是年輕後生裏性子最忠厚老實的一個,老田頭這輩子最放心這個學生,就把大門開了一條小縫,讓他進去把兌換的糧食一袋一袋扛出來。
也是有意不讓外麵的人看清楚裏麵的情況。
水生在裏麵,自然看得清清楚楚,祠堂裏從地麵到屋頂,垛著整整齊齊的□□包,裝的全是整袋的新糧,屋裏飄著一股淡淡的新麥香氣。
最先得了新糧的幾家當然為自己的先見之明洋洋得意,沒輪到的人也沒什麽可抱怨的,村裏情況就是這樣,老田頭說的一點兒不假。
老田頭呢,發完了今天的糧食,又囑咐水根叫他不要亂講,末了又把今天的事情細細迴想一遍,對自己的處理非常滿意,他這是守著糧倉唱空城計,免得大家看出異樣,議論紛紛。
最後,老田把倉門一鎖,迴家繼續看他的《青鬆嶺》去了。
但經過這件事兒,倒是叫老頭子小小地吃了一驚:王家小子有本事啊,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弄來這麽些糧食。
唉,這麽有本事,隻怕是過不了幾年就要飛出他們的小山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