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微亮,淩晨夕陽的第一縷芒光剛剛透過雲層,灑在雲瀲山頭的某些角落,一明一暗一暗一明,奇妙的光影,讓黎子何的眼亮了又亮,不是沒有看過淩晨的雲瀲山,而是不曾這般認真地欣賞過。
“都收拾好了?”沈墨不知何時早就站在前院,聽到開門的聲音,迴頭淡淡問道。
黎子何頷首,包袱裏帶了幾件簡單的衣服,幾本重要的醫書,一點碎銀,再沒其他了。本來她就是沒什麽牽掛的人,也沒什麽值得牽掛的東西帶上。
“帶上這些吧。”沈墨手裏還有一個包袱,遞在黎子何眼前。
“這是……?”黎子何本來想著悄悄離開,沒料到沈墨會來送她,昨夜那番話說得夠清楚了,她從未把他當師父,既無師徒情誼,何須相送。
沈墨見她踟躕,解釋道:“帶著吧,以後用得著。”
黎子何不好意思再拒絕,接過包袱,感激一笑:“謝謝。”
黎子何站在原地,想等沈墨進屋再走,可沈墨也定定站住,沒有挪步的跡象。
雲彩移動,一抹殘光剛好浮在沈墨臉上,濃黑劍眉下麵的清亮眸子正看著自己,淡淡的,又好似帶了些許看不明了的思緒,白皙的麵,淡的幾乎不見血色的唇,乍一看去,宛若斂去所有世間浮華,卻沒有虛浮飄渺的疏離感。黎子何突然發現,共處三年,一直都是以沈墨身上的藥香味來辨認他,好像今日才是第一次認真看清他的長相。
收迴目光,低首一笑:“我走了,不用多送。”
沈墨頷首,迎著陽光,眯眼目送她的身影漸漸遠去,驀地見她突然迴首,小臉稚嫩,卻給人與稚氣截然相反的滄桑感,眉眼微彎:“若有機會,告訴銀兒我的身份吧。”
清脆的嗓音迴蕩在山間,緩緩消散,沈墨還是目不轉睛看著前方愈小的身影,終於沉沉歎了口氣,轉身關上院門。
黎子何一路快步下山,正午時分剛好到了城門口,突然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聽到嘈雜吵鬧的人聲,略微皺了皺眉,拎緊了包袱頭都不抬地一直向前。
“嗚嗚……哥哥……”
側眼掃到一個灰色身影撞過來,黎子何身子一讓,就聽到小男孩跌在地上的哭喊聲,隨即小腿一緊,低首見小男孩兩手緊緊抓住自己的腿:“嗚嗚,你撞傷了我還想走……嗚嗚……”
在這最熱鬧的主街道上,這種戲碼每日都要上演,人群還是聚攏過來,有純粹看熱鬧的,有想要借機挑事的,有偶爾出門第一次撞見的,黎子何眉頭皺的更緊,移了移左腳,沒法脫身。
黎子何不想下山第一日就惹出是非來,從腰間摸了點碎銀扔下,那雙手果然放開了,黎子何抬腳就走,肩膀被人一拍,又攔了下來。
“撞著我兒子連句道歉的話都不說?你看看你看看!我兒子的腿都不能動了,那麽點破銀子吃頓飯都不夠,你打發誰呀?”一個肥肥胖胖的婦人攔住黎子何的去路,一邊說還一邊拿手推黎子何。
黎子何也不過十五歲,身子骨未長全,瘦瘦弱弱的,被推一下就退一步,終於等那婦人說完話,不緊不慢地從腰間掏出手帕:“大娘,先擦擦口水吧。”
婦人愣住了,呆呆看著手帕不知道是接好還是繼續罵好,剛剛那一頓的確唾沫星子到處都是的,可是不這麽罵,能兇麽?
黎子何將手帕塞到她手裏,上前幾步,蹲下身子,剛剛還趴在地上的小男孩馬上捂著腿,痛苦的呻吟。
婦人還是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看到黎子何抽出男孩的手拿脈,神色變了變,看了看圍觀的人群,又不好多說什麽。
黎子何拿完脈,再捏了捏男孩好像受傷的腿,起身道:“脈象浮緊……”
話沒說完,婦人扯著嗓子大喊道:“是不是是不是?你自己都說脈象不正常了,你那點銀子哪裏夠看大夫,診金都不夠給,還怎麽買藥……”
“大娘……”
“我說你,一看就是外地來的,不懂咱雲都的規矩,撞了人可不止要賠醫藥費,傷後的贍養費,這些天不能做工的工錢……”
“大娘……”
“還有,我兒子這腿萬一留下什麽毛病不能正常走路,娶不到媳婦,那就生不下兒子,哎呀呀,我這個兒子可是九代單傳啊,嗚嗚……”
婦人總算是沒話說,拿著手帕抹眼淚,“嗚嗚”哭個不停,豎起耳朵聽黎子何有什麽反應,可是半天都沒聽見聲音,便一邊抹淚一邊抬著眼悄悄看黎子何,一看他正盯著自己,連忙放下眼皮。
“大娘,哭夠了麽?”黎子何臉上沒有不耐,反而帶了些許笑意。
被黎子何這麽一問,那婦人頓了頓,再掃眼看看四周圍觀的人,多數都在捂著嘴偷笑,頓時覺得沒意思。本來想逮住個外地人敲一筆,見他給銀子那麽爽快,當然不能錯過機會了,哪裏知道這人被她罵也不嫌吵,被人圍觀也不嫌難堪,被纏了這麽久也不見惱怒,硬是讓她接下來的法子用不上。
“脈象浮緊,是風寒之症。在下剛剛看過令郎的腿,並未傷到筋骨。剛剛那些銀子大娘還是抓些祛風寒的藥吧。”黎子何見大娘的聲音終於小了些,才緩緩開口道。
婦人有些難堪,又不想順著他的話拿走銀子,那也太沒臉麵了,動了動唇還想反駁一番,話沒出口,黎子何繼續道:“若是大娘不信,在下願意出診金去醫館診斷,若仍是不服,在下隻好陪大娘走一趟衙門。”
婦人語塞,真是倒黴,遇上個這麽不怕麻煩的主,不就那麽點銀子麽……
那孩子還比較機靈,見自己娘吃了鱉,連忙爬起來,走到婦人身邊,抓著銀子扯了扯她的衣角,喏喏道:“娘,我頭暈。”
“哎喲喲,我的兒喲,趕緊迴去躺著。”婦人巴不得有個機會脫身,也顧不得其他人的眼神,抱著兒子匆匆走了。
正常人碰到這種事,還是個處事未深的小少年,不是嫌棄得扔點銀子完事就是急紅了臉與那婦人爭論一番,更有大打出手的,對婦孺動手,到了衙門更多了許多麻煩,事情鬧得越大,損失的銀子就越多,眾人打量眼前將事情處理得圓潤的少年,議論紛紛。
黎子何低著頭往前走,隻當什麽都沒聽見,這類騙局不說見過千次也有百次,人善被人欺,她不會再做一直退讓的所謂善者。
三年未曾下山,雲都沒有多大變化,街仍舊是那條街,人仍舊是那些人,不會因為少了某個人而有所改變,卻會因為多了某個人而掀起軒然□。
雲國太醫院新生入學,需經禦醫舉保,聽讀一年後,考試及格者補為正式生。學生每月私試一次,每年公試一次,學品兼優者方可入太醫院,由醫童做起,能否晉升為禦醫,則憑各人本事。
黎子何並非太醫院的學生,也沒有禦醫舉保,能否參加幾日後的公試還要看太醫院的監吏是否買沈墨的麵子。
隨意找了家客棧住下,明日去太醫局報名參試,按例每年公試,除了太醫院內部學生,各地均有少許名額,當初黎子何拜在沈墨門下,也看中他在醫界的知名度,若無意外,不會排斥他這個徒弟才是,更何況隻是參加考試,不是直接入太醫院。
黎子何靠桌坐下,打開沈墨交給她的那個包袱,一封舉薦信,一疊銀票,一隻木簪,還有一小團肉色的東西,黎子何拿起來細細打量,不由一笑,沈墨心思真是細密,連這個都想到了,是用特殊材質做成的喉結。
黎子何摸了摸自己的喉嚨,很平坦,一般男子十五歲便有喉結了麽?這個問題黎子何倒沒想過,既然沈墨給她了,還是用上吧。
再翻看銀票,不小的一筆數目,還夾了一張白紙,黎子何抽出來,上麵工整詳細地寫了喉結的製作方法,黎子何還以為是沈墨給自己的信,一眼掃到結尾處,卻是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連署名都沒有。
將銀票連同那張紙塞到懷裏,瞥了一眼木簪,愣了半晌,最後還是拿在手裏細細端詳起來,這木質?黎子何想了半晌,還是記不得在哪裏見過,至少平日看的醫書藥書裏沒見過,可拿在手裏冰涼沁心,木質細膩如滑脂,簪子上刻的是粟容花,尾端還有不大不小的一個“黎”字。
黎子何又是一笑,帶著些許苦澀,為何偏偏刻上一個“黎”字?
最後是那封舉薦信,黎子何抬起的手放了又放,最終還是決定不看了,畢竟不是寫給自己的。
第二日一早,黎子何早早起身,太醫局在城西街尾,徒步到那裏時正好開門。
“小生黎子何,來報名參加兩日後的公試。”黎子何略一拱手,低聲道。
看門的是個中年男子,蓄著八字胡,眼睛小豌豆似地,坐在小桌前隨意瞥了眼黎子何,見他年紀輕輕白白嫩嫩的,有些不耐煩道:“沒有所屬地的醫官舉薦信,一概不收。”
黎子何輕輕一笑,道:“小生是沈醫師的徒弟,手上有師父的舉薦信,不知可否報名?”
中年男子懷疑問道:“雲瀲山醫師沈墨?”
“正是。”黎子何謙遜道。
中年男子低著頭想了半晌,最後提起桌上的毛筆邊寫邊搖手道:“進去吧進去吧,若是裏麵的人同意了,再迴來報名。”
“多謝!”黎子何再一拱手,一個轉身慢步進了不遠處的宅子內。
太醫局算是太醫院在民間開設的學堂,以培養禦醫為目的,每年限額招收學生,學生家中要麽得有銀子,要麽得有權勢,否則是進不去的。
黎子何一進屋就看到左側裏間擺了許多桌子,應該是供學生學習的地方,右側則是床和擔架,不出意外是供學生看病實習的地方。
黎子何拿緊了手裏的信,繼續往前走。
“哎哎哎,那誰,別往裏走了!”
黎子何身形一頓,停下腳,迴頭看向聲源處,高高瘦瘦的男子,四十來歲的模樣,穿了一身深藍色官服,一手正指著他,快步走過來。
“你這是要幹嘛去呢?”那男子仰著頭,高聲問道。
黎子何略微一笑,稍稍垂首道:“小生來報名參加公試,前門的大伯讓我進來,說是裏麵的人同意了再迴去找他。”
“你哪兒來的?”男子從上到下掃了黎子何一遍,仍是高聲問道。
“師從雲瀲山沈醫師,這裏有舉薦信。”黎子何遞過手中的信,這人的官服一看便知是宮中禦醫,若是得他同意,應該就沒什麽問題了。
“哦?”男子聽他這麽說,仰著眉毛拉長音調,瞥了一眼黎子何手中的信便接過來。
黎子何老實地垂眸,不稍片刻便聽到那男子和聲道:“去吧去吧,就說李禦醫準了。”
黎子何心下一喜,隻要能參加公試便好,道聲謝轉身離開。
“等等!”一個蒼老略帶沙啞的聲音突地插進來,打斷黎子何前行的步子:“你說,你是沈墨的徒弟?”
“正是。”黎子何心頭一顫,辨出了來者的聲音,連忙轉身,彎著腰低著頭,掩住臉上的表情。
“低著頭作甚?老夫又不會吃了你。”
黎子何暗自嗤笑自己,是嗬,低著頭作甚?如今他也認不出自己。
來者正是現任太醫院院史馮宗英,年近六旬仍舊操持整個太醫院。黎子何還是季黎時,宮中三年,每日必來替她診平安脈,大小病也都是由他負責,他還是她臨舅舅的師父,因此季黎自小便認識他。馮宗英為人嚴肅刻板,卻獨獨寵愛季黎,即使她做了皇後,兩人也並未疏遠,感情猶如祖孫。
黎子何此時也不知是喜是憂,一時語塞,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馮宗英不滿睨了她一眼,拿過李禦醫手中的那封信,展開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素來聽聞沈醫師有名女弟子,倒不知他近幾年收了這麽個得意門生,信我看過了,你迴去吧。”
黎子何一聽他的語氣便知道不妙,言語間盡是對沈墨的諷刺和不滿,莫不是兩人有什麽過節?黎子何清楚馮宗英的性子,愛麵子,記仇,固執,幾乎所有帶些本事的老者可能有的毛病他都有,當初自己是他寵愛的季黎,那些當然不在乎,可如今……
“小生是想參加兩日後的公試,還請馮……禦史給小生一個機會。”黎子何盡量用誠懇謙遜地語氣,若是不能參加公試,他還真沒想到什麽辦法再進太醫院。
“他沈墨不是鼎鼎大名,還高風亮節的?連著院史一職都不稀罕,他徒弟進了太醫院也是委屈了,還參加什麽公試,就在民間懸壺濟世不是很好。”馮宗英提到沈墨,臉都漲紅了,喘著粗氣說出這麽幾句話。
“馮……”
“哈哈,馮爺爺一大早生什麽氣呀!”
裏屋走出一年輕男子,淺紫緞袍,繡上疏密梨花,袖邊是鵝黃錦帶,一頭黑發玉冠束起,洋溢著笑臉,走出來便讓人眼前一亮。
黎子何卻是眸光一黯,果然,入了雲都,便會不斷遇到“故人”。
鄭韓君比起三年前個子高出許多,相貌除了更有棱角也沒太大變化,一副白麵書生的模樣笑嗬嗬地走到馮宗英身邊,撫了撫他的白胡:“馮爺爺快別生氣了,胡子再白幾分可沒那麽英俊了。”馮宗英麵色柔和了些,“嗯哼”了聲,“你出來作甚?”
“外麵這麽熱鬧怎麽能少了我呢!”鄭韓君理所當然地拍了拍胸脯,眼珠一轉,朝黎子何使了個眼色。
“哎呀呀,子何兄!人生何處不相逢啊,緣分啊緣分,當年還未來得及報答子何兄的救命之恩……”鄭韓君好似十分意外地看著黎子何,張開雙臂就抱了過來。
黎子何雖是收到他的眼色,仍是不著痕跡地避開,心道他居然還記得自己,拱手道:“鄭公子,多年不見。”
鄭韓君暗地瞪了他一眼,當我想抱你啊,這不是為了你演戲麽?
“馮爺爺,子何兄可是沈醫師的大徒弟,當年我還被他救過一命呢,醫術當真是高明啊!”鄭韓君大拇指豎得老高,繼續道:“不過子何兄,你來太醫局作甚?來參加公試?”
旁邊的馮宗英正想搭話,鄭韓君一拍腦袋,繼續道:“哎呀,瞧我這腦袋,子何兄那麽厲害的醫術,當然不用參加公試了……”
“誰說不用?”馮宗英見他越說越離譜,馬上打斷。
“啊?要參加啊,那子何兄我帶你去報名,走走走,順道請你吃一頓,答謝救命之恩。”
馮宗英顫了顫唇,白白的兩道眉毛糾結在一起抖了又抖,最終什麽都沒說,“哼”的一聲橫瞪了黎子何一眼,隨之手一甩,轉身走了,李禦醫瞅了他倆一眼,也跟著走了。
鄭韓君得意洋洋地向著黎子何挑挑眉毛,急急推著她出門:“走吧走吧!”
黎子何匆忙迴頭,伸手想撈住剛剛被馮宗英甩在空中的舉薦信,恰好一陣穿堂風,撈了個空,隻看到信角零散幾句話,“當年晚生愚鈍”,“望不計前嫌”……
“都收拾好了?”沈墨不知何時早就站在前院,聽到開門的聲音,迴頭淡淡問道。
黎子何頷首,包袱裏帶了幾件簡單的衣服,幾本重要的醫書,一點碎銀,再沒其他了。本來她就是沒什麽牽掛的人,也沒什麽值得牽掛的東西帶上。
“帶上這些吧。”沈墨手裏還有一個包袱,遞在黎子何眼前。
“這是……?”黎子何本來想著悄悄離開,沒料到沈墨會來送她,昨夜那番話說得夠清楚了,她從未把他當師父,既無師徒情誼,何須相送。
沈墨見她踟躕,解釋道:“帶著吧,以後用得著。”
黎子何不好意思再拒絕,接過包袱,感激一笑:“謝謝。”
黎子何站在原地,想等沈墨進屋再走,可沈墨也定定站住,沒有挪步的跡象。
雲彩移動,一抹殘光剛好浮在沈墨臉上,濃黑劍眉下麵的清亮眸子正看著自己,淡淡的,又好似帶了些許看不明了的思緒,白皙的麵,淡的幾乎不見血色的唇,乍一看去,宛若斂去所有世間浮華,卻沒有虛浮飄渺的疏離感。黎子何突然發現,共處三年,一直都是以沈墨身上的藥香味來辨認他,好像今日才是第一次認真看清他的長相。
收迴目光,低首一笑:“我走了,不用多送。”
沈墨頷首,迎著陽光,眯眼目送她的身影漸漸遠去,驀地見她突然迴首,小臉稚嫩,卻給人與稚氣截然相反的滄桑感,眉眼微彎:“若有機會,告訴銀兒我的身份吧。”
清脆的嗓音迴蕩在山間,緩緩消散,沈墨還是目不轉睛看著前方愈小的身影,終於沉沉歎了口氣,轉身關上院門。
黎子何一路快步下山,正午時分剛好到了城門口,突然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聽到嘈雜吵鬧的人聲,略微皺了皺眉,拎緊了包袱頭都不抬地一直向前。
“嗚嗚……哥哥……”
側眼掃到一個灰色身影撞過來,黎子何身子一讓,就聽到小男孩跌在地上的哭喊聲,隨即小腿一緊,低首見小男孩兩手緊緊抓住自己的腿:“嗚嗚,你撞傷了我還想走……嗚嗚……”
在這最熱鬧的主街道上,這種戲碼每日都要上演,人群還是聚攏過來,有純粹看熱鬧的,有想要借機挑事的,有偶爾出門第一次撞見的,黎子何眉頭皺的更緊,移了移左腳,沒法脫身。
黎子何不想下山第一日就惹出是非來,從腰間摸了點碎銀扔下,那雙手果然放開了,黎子何抬腳就走,肩膀被人一拍,又攔了下來。
“撞著我兒子連句道歉的話都不說?你看看你看看!我兒子的腿都不能動了,那麽點破銀子吃頓飯都不夠,你打發誰呀?”一個肥肥胖胖的婦人攔住黎子何的去路,一邊說還一邊拿手推黎子何。
黎子何也不過十五歲,身子骨未長全,瘦瘦弱弱的,被推一下就退一步,終於等那婦人說完話,不緊不慢地從腰間掏出手帕:“大娘,先擦擦口水吧。”
婦人愣住了,呆呆看著手帕不知道是接好還是繼續罵好,剛剛那一頓的確唾沫星子到處都是的,可是不這麽罵,能兇麽?
黎子何將手帕塞到她手裏,上前幾步,蹲下身子,剛剛還趴在地上的小男孩馬上捂著腿,痛苦的呻吟。
婦人還是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看到黎子何抽出男孩的手拿脈,神色變了變,看了看圍觀的人群,又不好多說什麽。
黎子何拿完脈,再捏了捏男孩好像受傷的腿,起身道:“脈象浮緊……”
話沒說完,婦人扯著嗓子大喊道:“是不是是不是?你自己都說脈象不正常了,你那點銀子哪裏夠看大夫,診金都不夠給,還怎麽買藥……”
“大娘……”
“我說你,一看就是外地來的,不懂咱雲都的規矩,撞了人可不止要賠醫藥費,傷後的贍養費,這些天不能做工的工錢……”
“大娘……”
“還有,我兒子這腿萬一留下什麽毛病不能正常走路,娶不到媳婦,那就生不下兒子,哎呀呀,我這個兒子可是九代單傳啊,嗚嗚……”
婦人總算是沒話說,拿著手帕抹眼淚,“嗚嗚”哭個不停,豎起耳朵聽黎子何有什麽反應,可是半天都沒聽見聲音,便一邊抹淚一邊抬著眼悄悄看黎子何,一看他正盯著自己,連忙放下眼皮。
“大娘,哭夠了麽?”黎子何臉上沒有不耐,反而帶了些許笑意。
被黎子何這麽一問,那婦人頓了頓,再掃眼看看四周圍觀的人,多數都在捂著嘴偷笑,頓時覺得沒意思。本來想逮住個外地人敲一筆,見他給銀子那麽爽快,當然不能錯過機會了,哪裏知道這人被她罵也不嫌吵,被人圍觀也不嫌難堪,被纏了這麽久也不見惱怒,硬是讓她接下來的法子用不上。
“脈象浮緊,是風寒之症。在下剛剛看過令郎的腿,並未傷到筋骨。剛剛那些銀子大娘還是抓些祛風寒的藥吧。”黎子何見大娘的聲音終於小了些,才緩緩開口道。
婦人有些難堪,又不想順著他的話拿走銀子,那也太沒臉麵了,動了動唇還想反駁一番,話沒出口,黎子何繼續道:“若是大娘不信,在下願意出診金去醫館診斷,若仍是不服,在下隻好陪大娘走一趟衙門。”
婦人語塞,真是倒黴,遇上個這麽不怕麻煩的主,不就那麽點銀子麽……
那孩子還比較機靈,見自己娘吃了鱉,連忙爬起來,走到婦人身邊,抓著銀子扯了扯她的衣角,喏喏道:“娘,我頭暈。”
“哎喲喲,我的兒喲,趕緊迴去躺著。”婦人巴不得有個機會脫身,也顧不得其他人的眼神,抱著兒子匆匆走了。
正常人碰到這種事,還是個處事未深的小少年,不是嫌棄得扔點銀子完事就是急紅了臉與那婦人爭論一番,更有大打出手的,對婦孺動手,到了衙門更多了許多麻煩,事情鬧得越大,損失的銀子就越多,眾人打量眼前將事情處理得圓潤的少年,議論紛紛。
黎子何低著頭往前走,隻當什麽都沒聽見,這類騙局不說見過千次也有百次,人善被人欺,她不會再做一直退讓的所謂善者。
三年未曾下山,雲都沒有多大變化,街仍舊是那條街,人仍舊是那些人,不會因為少了某個人而有所改變,卻會因為多了某個人而掀起軒然□。
雲國太醫院新生入學,需經禦醫舉保,聽讀一年後,考試及格者補為正式生。學生每月私試一次,每年公試一次,學品兼優者方可入太醫院,由醫童做起,能否晉升為禦醫,則憑各人本事。
黎子何並非太醫院的學生,也沒有禦醫舉保,能否參加幾日後的公試還要看太醫院的監吏是否買沈墨的麵子。
隨意找了家客棧住下,明日去太醫局報名參試,按例每年公試,除了太醫院內部學生,各地均有少許名額,當初黎子何拜在沈墨門下,也看中他在醫界的知名度,若無意外,不會排斥他這個徒弟才是,更何況隻是參加考試,不是直接入太醫院。
黎子何靠桌坐下,打開沈墨交給她的那個包袱,一封舉薦信,一疊銀票,一隻木簪,還有一小團肉色的東西,黎子何拿起來細細打量,不由一笑,沈墨心思真是細密,連這個都想到了,是用特殊材質做成的喉結。
黎子何摸了摸自己的喉嚨,很平坦,一般男子十五歲便有喉結了麽?這個問題黎子何倒沒想過,既然沈墨給她了,還是用上吧。
再翻看銀票,不小的一筆數目,還夾了一張白紙,黎子何抽出來,上麵工整詳細地寫了喉結的製作方法,黎子何還以為是沈墨給自己的信,一眼掃到結尾處,卻是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連署名都沒有。
將銀票連同那張紙塞到懷裏,瞥了一眼木簪,愣了半晌,最後還是拿在手裏細細端詳起來,這木質?黎子何想了半晌,還是記不得在哪裏見過,至少平日看的醫書藥書裏沒見過,可拿在手裏冰涼沁心,木質細膩如滑脂,簪子上刻的是粟容花,尾端還有不大不小的一個“黎”字。
黎子何又是一笑,帶著些許苦澀,為何偏偏刻上一個“黎”字?
最後是那封舉薦信,黎子何抬起的手放了又放,最終還是決定不看了,畢竟不是寫給自己的。
第二日一早,黎子何早早起身,太醫局在城西街尾,徒步到那裏時正好開門。
“小生黎子何,來報名參加兩日後的公試。”黎子何略一拱手,低聲道。
看門的是個中年男子,蓄著八字胡,眼睛小豌豆似地,坐在小桌前隨意瞥了眼黎子何,見他年紀輕輕白白嫩嫩的,有些不耐煩道:“沒有所屬地的醫官舉薦信,一概不收。”
黎子何輕輕一笑,道:“小生是沈醫師的徒弟,手上有師父的舉薦信,不知可否報名?”
中年男子懷疑問道:“雲瀲山醫師沈墨?”
“正是。”黎子何謙遜道。
中年男子低著頭想了半晌,最後提起桌上的毛筆邊寫邊搖手道:“進去吧進去吧,若是裏麵的人同意了,再迴來報名。”
“多謝!”黎子何再一拱手,一個轉身慢步進了不遠處的宅子內。
太醫局算是太醫院在民間開設的學堂,以培養禦醫為目的,每年限額招收學生,學生家中要麽得有銀子,要麽得有權勢,否則是進不去的。
黎子何一進屋就看到左側裏間擺了許多桌子,應該是供學生學習的地方,右側則是床和擔架,不出意外是供學生看病實習的地方。
黎子何拿緊了手裏的信,繼續往前走。
“哎哎哎,那誰,別往裏走了!”
黎子何身形一頓,停下腳,迴頭看向聲源處,高高瘦瘦的男子,四十來歲的模樣,穿了一身深藍色官服,一手正指著他,快步走過來。
“你這是要幹嘛去呢?”那男子仰著頭,高聲問道。
黎子何略微一笑,稍稍垂首道:“小生來報名參加公試,前門的大伯讓我進來,說是裏麵的人同意了再迴去找他。”
“你哪兒來的?”男子從上到下掃了黎子何一遍,仍是高聲問道。
“師從雲瀲山沈醫師,這裏有舉薦信。”黎子何遞過手中的信,這人的官服一看便知是宮中禦醫,若是得他同意,應該就沒什麽問題了。
“哦?”男子聽他這麽說,仰著眉毛拉長音調,瞥了一眼黎子何手中的信便接過來。
黎子何老實地垂眸,不稍片刻便聽到那男子和聲道:“去吧去吧,就說李禦醫準了。”
黎子何心下一喜,隻要能參加公試便好,道聲謝轉身離開。
“等等!”一個蒼老略帶沙啞的聲音突地插進來,打斷黎子何前行的步子:“你說,你是沈墨的徒弟?”
“正是。”黎子何心頭一顫,辨出了來者的聲音,連忙轉身,彎著腰低著頭,掩住臉上的表情。
“低著頭作甚?老夫又不會吃了你。”
黎子何暗自嗤笑自己,是嗬,低著頭作甚?如今他也認不出自己。
來者正是現任太醫院院史馮宗英,年近六旬仍舊操持整個太醫院。黎子何還是季黎時,宮中三年,每日必來替她診平安脈,大小病也都是由他負責,他還是她臨舅舅的師父,因此季黎自小便認識他。馮宗英為人嚴肅刻板,卻獨獨寵愛季黎,即使她做了皇後,兩人也並未疏遠,感情猶如祖孫。
黎子何此時也不知是喜是憂,一時語塞,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馮宗英不滿睨了她一眼,拿過李禦醫手中的那封信,展開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素來聽聞沈醫師有名女弟子,倒不知他近幾年收了這麽個得意門生,信我看過了,你迴去吧。”
黎子何一聽他的語氣便知道不妙,言語間盡是對沈墨的諷刺和不滿,莫不是兩人有什麽過節?黎子何清楚馮宗英的性子,愛麵子,記仇,固執,幾乎所有帶些本事的老者可能有的毛病他都有,當初自己是他寵愛的季黎,那些當然不在乎,可如今……
“小生是想參加兩日後的公試,還請馮……禦史給小生一個機會。”黎子何盡量用誠懇謙遜地語氣,若是不能參加公試,他還真沒想到什麽辦法再進太醫院。
“他沈墨不是鼎鼎大名,還高風亮節的?連著院史一職都不稀罕,他徒弟進了太醫院也是委屈了,還參加什麽公試,就在民間懸壺濟世不是很好。”馮宗英提到沈墨,臉都漲紅了,喘著粗氣說出這麽幾句話。
“馮……”
“哈哈,馮爺爺一大早生什麽氣呀!”
裏屋走出一年輕男子,淺紫緞袍,繡上疏密梨花,袖邊是鵝黃錦帶,一頭黑發玉冠束起,洋溢著笑臉,走出來便讓人眼前一亮。
黎子何卻是眸光一黯,果然,入了雲都,便會不斷遇到“故人”。
鄭韓君比起三年前個子高出許多,相貌除了更有棱角也沒太大變化,一副白麵書生的模樣笑嗬嗬地走到馮宗英身邊,撫了撫他的白胡:“馮爺爺快別生氣了,胡子再白幾分可沒那麽英俊了。”馮宗英麵色柔和了些,“嗯哼”了聲,“你出來作甚?”
“外麵這麽熱鬧怎麽能少了我呢!”鄭韓君理所當然地拍了拍胸脯,眼珠一轉,朝黎子何使了個眼色。
“哎呀呀,子何兄!人生何處不相逢啊,緣分啊緣分,當年還未來得及報答子何兄的救命之恩……”鄭韓君好似十分意外地看著黎子何,張開雙臂就抱了過來。
黎子何雖是收到他的眼色,仍是不著痕跡地避開,心道他居然還記得自己,拱手道:“鄭公子,多年不見。”
鄭韓君暗地瞪了他一眼,當我想抱你啊,這不是為了你演戲麽?
“馮爺爺,子何兄可是沈醫師的大徒弟,當年我還被他救過一命呢,醫術當真是高明啊!”鄭韓君大拇指豎得老高,繼續道:“不過子何兄,你來太醫局作甚?來參加公試?”
旁邊的馮宗英正想搭話,鄭韓君一拍腦袋,繼續道:“哎呀,瞧我這腦袋,子何兄那麽厲害的醫術,當然不用參加公試了……”
“誰說不用?”馮宗英見他越說越離譜,馬上打斷。
“啊?要參加啊,那子何兄我帶你去報名,走走走,順道請你吃一頓,答謝救命之恩。”
馮宗英顫了顫唇,白白的兩道眉毛糾結在一起抖了又抖,最終什麽都沒說,“哼”的一聲橫瞪了黎子何一眼,隨之手一甩,轉身走了,李禦醫瞅了他倆一眼,也跟著走了。
鄭韓君得意洋洋地向著黎子何挑挑眉毛,急急推著她出門:“走吧走吧!”
黎子何匆忙迴頭,伸手想撈住剛剛被馮宗英甩在空中的舉薦信,恰好一陣穿堂風,撈了個空,隻看到信角零散幾句話,“當年晚生愚鈍”,“望不計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