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人應聲而去,不多時捧著湯藥進來,眾人瞧著譚太妃眼色,把藥碗擺在矮幾上之後,便默默退了一步,無人上前給他餵藥。顧清蕪卻對身後這一幕毫無察覺,端起藥碗在嘴邊吹了起來。
趙熙心裏一番掙紮,終還是靠在常樂給他擺好的引枕上,讓顧清蕪給他餵藥。
吃完了藥,眾人才上前取下引枕,伺候他躺下歇息。
顧清蕪又驚又累了一夜,迴來也幾乎沒怎麽休息,兩眼下一圈烏青,譚太妃心想倒不好急在這一時,便讓蘭岑帶她去用了點清淡的膳食,然後才去休息。
譚太妃料理一些宮內事務,不少隨駕的女眷們已經收拾好東西打算先行離去了,但是一場大火弄得眾人狼狽不堪,甚至有些人家連馬車都被燒了,內官們不得不先請示了譚太妃和女官們,然後才匆忙去分派。
天色漸暗,譚太妃也沒什麽胃口,便沒傳晚膳,想著去彤怡殿看一看太上皇。走出沐蘭殿,幾乎每兩步就可看見黑甲禁軍。空氣裏瀰漫著焦糊的氣味,內侍們把剩下完好的石燈籠一一點亮,而殿外不遠處隱約可聞人聲,連夜啟程的人不少。
太平了不到十年的日子,又要亂了。
譚太妃嘆了口氣,忽然聽見身後有人走近的腳步聲,迴頭一看,原來是太上皇過來了,他手裏挽著一件黑色的大氅,走上前來親手把大氅給譚太妃披上,身後跟著衛明和數名侍衛。
「跟我去走走罷。」
譚太妃看他神色有幾分鄭重,便點了點頭,也不多問,跟著他出了沐蘭殿,穿過七零八落的亭台樓閣,一路往別宮城牆那邊走去,衛明和侍衛們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
一過中秋,天氣便日漸涼了,等登上了城牆的石階,塞外的冷風更是吹的兩人身上的大氅翻飛。
衛明在後勸道:「太上皇,太妃娘娘,如今入秋風涼,萬一受了風寒這朝中更無人支撐,還請太上皇以朝政為要,起駕迴去吧。」
太上皇卻轉頭輕輕一笑,道:「這話聽著分外耳熟,約莫十來年前你也這麽說過。」
衛明似乎想起往事,嘿嘿一笑道:「那時候臣還年輕,常跟太上皇爭得麵紅耳赤的,如今迴想起來十分羞愧。」
太上皇一笑,拉著譚太妃走到了城牆雉堞邊上,別宮內明明滅滅的掌上了燈火,而南側宮門開著,先行離開的車隊逶迤延綿,正往京城方向去,燈火暗淡,比起眾人來時多了些蕭瑟之意。
「朕和太妃走一走,你們不必跟著。」
衛明一驚,正要勸,卻見譚太妃已經伸手把宮侍手裏的風燈拿了過去,城牆上禁衛們也是密匝匝的守衛著,他隻得帶著眾人綴後十來步,看著兩人往不遠處的一個角樓上走去。
到了角樓下,太上皇又將守在此處的禁衛統統摒退,帶著譚太妃往樓上去。等到了最高處,他將譚太妃手裏的風燈擺在一邊,兩人身形隱在角樓屋簷下的暗影裏,朝遠處眺望。
風聲唿唿作響,宮城內的一片忙亂:四處巡查的侍衛,處理宮室廢骸的內侍們,還有搬運東西的隨侍眷屬等等。
簷角上懸著許多銅製的鈴鐺,此時被風吹的叮噹作響,讓人沒來由的心裏焦躁。
兩個人緊挨著肅然佇立,許久,太上皇才道:「當年沒能下狠手處理的事情,終還是被翻上來了。」
沒能下狠手?
譚太妃思索片刻,問道:「您說的可是逆王趙策的幼子趙沛?」
太上皇點了點頭。
趙策是簡王的胞兄,也是太上皇趙珩的異母兄長,排行第三,他曾被立為太子,但是因為行事狂妄悖亂被廢為庶人,武帝臨終前下旨要趙策自盡,他身邊的一名宮人那時有了身孕,趙珩登基後聽聞此事,不忍兄弟一脈盡絕,便把這個孩子留下了,但幾年後這個孩子莫名夭折,事情頗有些蹊蹺,趙珩讓人追查了許久,線索斷在了北狄。
而七年前北狄進犯,簡王世子隨父出征,領了一支軍隊作為蕭家軍策應,大約就在此時和趙策的舊部聯繫上。
「廢後有子一事不過是個幌子,為的是借南夷之手作亂,先把水攪渾了,如能藉機除掉我和熙兒中的任何一個,朝局大亂之後,他們再聯合北狄起兵,以我得位不正為由,匡扶簡王上位,而趙沛隱身暗處,如果真叫簡王他們得手,最終漁翁得利是誰還未可知。」
趙珩當時排行第六,並不是眾皇子中繼位唿聲最高的一個,可是武帝殺伐決斷一輩子,晚年卻生出了幾分柔軟心腸,他不忍看著自己的兒子們自相殘殺,便選了一個最心軟的皇子即位,想著能保全一個是一個。可他並沒有考慮到趙珩是否樂意,又是否有這個能力壓下幾個年長的兄弟。他在幾個兒子裏左右搖擺,最終選定繼承人,是在病榻上下了一道臨終的口諭,這也是這些年來,隱有流言說趙珩得位不正的來由。
「這場大火叫他們早早漏出馬腳了是嗎?聽說您已經羈押了簡王和他的世子,即便南夷再拿出廢後之子做幌子,京城裏恐怕也沒有人和他們合謀了。」
太上皇搖了搖頭,他們也不過是棋子,倘若一擊得勝那自然最好,若是不能,對方還有後招。
「南夷已經起兵了,消息最快三日就能到京城。不論南夷還是北狄,都各懷鬼胎,未必是全心聽從簡王及他背後之人的號令。」太上皇道,「我已經吩咐下去,明日一早起駕迴京。」
</br>
趙熙心裏一番掙紮,終還是靠在常樂給他擺好的引枕上,讓顧清蕪給他餵藥。
吃完了藥,眾人才上前取下引枕,伺候他躺下歇息。
顧清蕪又驚又累了一夜,迴來也幾乎沒怎麽休息,兩眼下一圈烏青,譚太妃心想倒不好急在這一時,便讓蘭岑帶她去用了點清淡的膳食,然後才去休息。
譚太妃料理一些宮內事務,不少隨駕的女眷們已經收拾好東西打算先行離去了,但是一場大火弄得眾人狼狽不堪,甚至有些人家連馬車都被燒了,內官們不得不先請示了譚太妃和女官們,然後才匆忙去分派。
天色漸暗,譚太妃也沒什麽胃口,便沒傳晚膳,想著去彤怡殿看一看太上皇。走出沐蘭殿,幾乎每兩步就可看見黑甲禁軍。空氣裏瀰漫著焦糊的氣味,內侍們把剩下完好的石燈籠一一點亮,而殿外不遠處隱約可聞人聲,連夜啟程的人不少。
太平了不到十年的日子,又要亂了。
譚太妃嘆了口氣,忽然聽見身後有人走近的腳步聲,迴頭一看,原來是太上皇過來了,他手裏挽著一件黑色的大氅,走上前來親手把大氅給譚太妃披上,身後跟著衛明和數名侍衛。
「跟我去走走罷。」
譚太妃看他神色有幾分鄭重,便點了點頭,也不多問,跟著他出了沐蘭殿,穿過七零八落的亭台樓閣,一路往別宮城牆那邊走去,衛明和侍衛們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
一過中秋,天氣便日漸涼了,等登上了城牆的石階,塞外的冷風更是吹的兩人身上的大氅翻飛。
衛明在後勸道:「太上皇,太妃娘娘,如今入秋風涼,萬一受了風寒這朝中更無人支撐,還請太上皇以朝政為要,起駕迴去吧。」
太上皇卻轉頭輕輕一笑,道:「這話聽著分外耳熟,約莫十來年前你也這麽說過。」
衛明似乎想起往事,嘿嘿一笑道:「那時候臣還年輕,常跟太上皇爭得麵紅耳赤的,如今迴想起來十分羞愧。」
太上皇一笑,拉著譚太妃走到了城牆雉堞邊上,別宮內明明滅滅的掌上了燈火,而南側宮門開著,先行離開的車隊逶迤延綿,正往京城方向去,燈火暗淡,比起眾人來時多了些蕭瑟之意。
「朕和太妃走一走,你們不必跟著。」
衛明一驚,正要勸,卻見譚太妃已經伸手把宮侍手裏的風燈拿了過去,城牆上禁衛們也是密匝匝的守衛著,他隻得帶著眾人綴後十來步,看著兩人往不遠處的一個角樓上走去。
到了角樓下,太上皇又將守在此處的禁衛統統摒退,帶著譚太妃往樓上去。等到了最高處,他將譚太妃手裏的風燈擺在一邊,兩人身形隱在角樓屋簷下的暗影裏,朝遠處眺望。
風聲唿唿作響,宮城內的一片忙亂:四處巡查的侍衛,處理宮室廢骸的內侍們,還有搬運東西的隨侍眷屬等等。
簷角上懸著許多銅製的鈴鐺,此時被風吹的叮噹作響,讓人沒來由的心裏焦躁。
兩個人緊挨著肅然佇立,許久,太上皇才道:「當年沒能下狠手處理的事情,終還是被翻上來了。」
沒能下狠手?
譚太妃思索片刻,問道:「您說的可是逆王趙策的幼子趙沛?」
太上皇點了點頭。
趙策是簡王的胞兄,也是太上皇趙珩的異母兄長,排行第三,他曾被立為太子,但是因為行事狂妄悖亂被廢為庶人,武帝臨終前下旨要趙策自盡,他身邊的一名宮人那時有了身孕,趙珩登基後聽聞此事,不忍兄弟一脈盡絕,便把這個孩子留下了,但幾年後這個孩子莫名夭折,事情頗有些蹊蹺,趙珩讓人追查了許久,線索斷在了北狄。
而七年前北狄進犯,簡王世子隨父出征,領了一支軍隊作為蕭家軍策應,大約就在此時和趙策的舊部聯繫上。
「廢後有子一事不過是個幌子,為的是借南夷之手作亂,先把水攪渾了,如能藉機除掉我和熙兒中的任何一個,朝局大亂之後,他們再聯合北狄起兵,以我得位不正為由,匡扶簡王上位,而趙沛隱身暗處,如果真叫簡王他們得手,最終漁翁得利是誰還未可知。」
趙珩當時排行第六,並不是眾皇子中繼位唿聲最高的一個,可是武帝殺伐決斷一輩子,晚年卻生出了幾分柔軟心腸,他不忍看著自己的兒子們自相殘殺,便選了一個最心軟的皇子即位,想著能保全一個是一個。可他並沒有考慮到趙珩是否樂意,又是否有這個能力壓下幾個年長的兄弟。他在幾個兒子裏左右搖擺,最終選定繼承人,是在病榻上下了一道臨終的口諭,這也是這些年來,隱有流言說趙珩得位不正的來由。
「這場大火叫他們早早漏出馬腳了是嗎?聽說您已經羈押了簡王和他的世子,即便南夷再拿出廢後之子做幌子,京城裏恐怕也沒有人和他們合謀了。」
太上皇搖了搖頭,他們也不過是棋子,倘若一擊得勝那自然最好,若是不能,對方還有後招。
「南夷已經起兵了,消息最快三日就能到京城。不論南夷還是北狄,都各懷鬼胎,未必是全心聽從簡王及他背後之人的號令。」太上皇道,「我已經吩咐下去,明日一早起駕迴京。」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