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四年是忙碌的,皇子們周旋於各旗的事務,皇宮中康熙看著從蒙古來的一道道奏折。
“啪,”南書房中,康熙看著被自己扔在地上的奏折,心中的怒氣卻沒有一點平息。準噶爾,噶爾丹,他真當大清是擺設不成,
胤礽放下手中的筆,走過去撿起奏折,拿起來掃了一眼,默默歎了口氣。
“你怎麽看,”康熙看著胤礽將奏折放迴桌上,聲音有些嚴厲地問道。
“借用大哥一句話,咱大清不懼一戰!”胤礽看著康熙,想了想迴答道。
“嗬!這的確像胤禔的性格。”想起胤禔說這話樣子,康熙臉色稍緩,看著眼前一臉淡定的胤礽,又問著“那你呢?”
“兒臣以為準噶爾也是時候換人了。”
康熙聽著胤礽的話,嘴角微彎,又問道“哦?現在?”
胤礽看著康熙,麵露難色,開口道:“怕是沒那麽快,而且這一戰是關鍵。如無意外,明年準噶爾可易主。”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跟他想的一樣。這孩子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胤礽注意著康熙的神色,鬆了口氣,嘀咕了句,“皇父,您老不會早料到了,所以將弟弟們扔進八旗曆練吧!”
“你說呢?”
“兒臣不敢妄猜聖意。”
“你啊!這都跟誰學的?”康熙有些好笑道。
“皇父,您說呢?”
“他們最近怎麽樣?”
“皇父會不知道?”
“胤礽!”康熙看著眼前有些戲謔的兒子,生氣地吼道,一會又正了正臉上,提醒胤礽“看看地方!”
康熙見胤礽斂神站在一旁,站起來,走到他身邊,有些無奈道“你啊!怎麽也染上了老四那毛病?難道不知道朕現在想起他就頭疼!”
“皇父,小四告知兒臣,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吃虧。”
“朕看不是他告訴你,是你自己經驗總結吧!”康熙戲謔道。
“皇父英明!”胤礽也不矯情,果斷承認。
康熙嘴角抽抽,這些孩子真是……“胤礽,這次出巡塞外,你就不用去了。”
“兒臣遵旨。”胤礽聽著康熙的話,嘴角也抽蓄了一下,心想,皇父這是嚇唬誰呢?當自個會不理解他用意不成,便又問道“不知這次哪幾位兄弟伴駕?”
“你很在意?”
“沒有,兒臣隻是隨便問問。”胤礽低下頭,有些無語地答道。哎,皇父還說這種說話讓他頭疼,殊不知這壓根就是他特色,小四就是學的皇父。自個那乖巧的弟弟啊,都怪皇父。
“胤礽,墨泠那丫頭不錯。”
“額?”胤礽還在怨念著,冷不丁地聽到康熙說了這麽一句,嚇了一跳,突然想起什麽,便附合道“她很好,如果皇父決定了,兒臣沒意見。”
“好!朕稍後會下旨的。”康熙看了看胤礽,又說道“朕去塞外後,京城交給你了,至於後宮的事,就交給墨泠丫頭吧,反正現在她也順手。你佟母妃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讓墨泠沒事多陪陪她。對了,你跟老四也說說,讓他福晉沒事多陪陪你佟母妃,畢竟墨泠丫頭也忙。”
“兒臣知道。”胤礽點頭應道,又想起那道奏折,便問道“那盛京的兵馬?”
“對了,你不說,朕差點忘了。噶爾丹竟然送了禮給朕,朕當然得迴禮!你去跟你那幾位弟弟說,讓他們交份功課給朕,至於內容,你心裏有數!至於其他事,朕會安排的。你這些日子也把弦給朕繃緊了!”
“兒臣明白!”
六月裏,康熙聖旨下達,冊立石氏為太子胤礽妃,祭告太廟。同時,八旗內部又迎來了一次調整。朝堂諸臣都繃緊了弦,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朝廷對漠西又要有動靜了。理藩院和兵部的大臣這些日子都行色匆匆,各旗營也都有動作,就是吏部也成了陀螺。
就這樣,八月裏,康熙帝巡幸塞外。此次,太子留京處理朝堂事務。而年長的皇子們都陪駕巡幸塞外,連十三歲的九阿哥和十阿哥也被康熙帝帶去了,此次巡幸的目的似乎已經明了,再則京城預備兵、盛京預備兵、寧古塔預備兵的調動。再不懂聖意的人也猜出些什麽了。
八月裏,京城通往塞外的官道上塵土飛揚。眨眼間,兩匹快馬便停在了康熙的鑾儀前方,來人下馬,打了個千。鑾儀衛眾人送了口氣,將兵器入鞘。心中無限哀怨,這才幾天啊,每天都要受這四五趟的驚嚇。
胤禛看著遠處的情況,想到這幾日不斷從京城和蒙古送來的奏報,再看看周邊的兄弟們都是鬆了一口氣的樣子,有那麽點後悔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聽胤礽的話,在京城幫他呢。每天看著周圍的人草木皆兵,說緊張吧,他還真不緊張。但說不緊張吧,哎,周圍的人天天一驚一乍的,他不緊張也緊張了。這就是所謂的條件反射?胤禛突然想到了這個詞。
“老四,發什麽愣呢?皇父讓我們過去商量事情呢。”胤禔看著胤禛還騎在馬上愣神,走過去提醒道。
胤禛這才注意諸位兄弟都已經下馬,都有些疑惑地望著他。他急忙下馬,走到胤禔身邊,其他幾人也走了過去。胤禔本想數落胤禛兩句的,但看到幾位弟弟都在,便住了嘴,往前走去。胤禛看胤禔那樣子自然猜到他想法,輕歎了口氣,也跟了上去。
眾人走進康熙的禦輦,隻見禦輦中康熙辦公的案上堆著滿滿的奏折,康熙正一手拿著一奏折,一手輕輕敲著桌案。看到兒子們都來了,便將奏折遞過去,示意他們傳閱。
“皇父,這噶爾丹也忒無恥了吧!”康熙瞪了胤禔一眼,心裏搖搖頭,這孩子,這話說的也太直白了吧!
其他幾人看著奏折,頗為讚同大哥的說法,但也隻敢暗自點頭,對上康熙有些黑的臉色,愣是低著頭不說話。
“你們幾個呢?怎麽看?”幾個兒子都低著頭,難道就當他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不成,康熙有些惱火地問道。
“皇父,兒臣請求前往歸化!”胤禔率先請願。
“兒臣願與大哥同去!”胤祺胤祐也附合道。
“老三老四,你們怎麽說?”康熙敲打著桌子,注視著未開口的胤祉胤禛。
“兒臣願為使臣!”胤祉開口。
“去哪?準噶爾?”康熙看著胤祉,眼神有些淩厲,口氣卻未變。見胤祉點頭,康熙訓斥道“胡鬧!胤禛,你怎麽說?”
“兒臣也願為使臣!”胤禛似乎感覺不到康熙的怒火,附合著胤祉的話。
“哦?你要去哪?”
“兒臣沒有大哥的勇猛,不敢自請前往歸化。兒臣也沒有三哥的智謀,無法與噶爾丹鬥智。兒臣願往科爾沁!請科爾沁助我們一臂之力!”胤禛平和地說道。
康熙撇了胤禛一眼,心裏誹謗著,“喝!果然是隻小狐狸,胤禔胤祉被你哄得高高興興,卻不知道你想去的才是最容易遇上噶爾丹的。當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這麽公然給朕下套?”
“說得不錯!”康熙點點頭,又問道“那你覺得朕該同意老大老三的請求了?”
“兒臣不敢妄猜聖意。”康熙聽了胤禛的話,嘴角抽了抽,這孩子又來了。康熙看著跪在一旁的胤禔,突然覺得這兒子可愛多了,雖直白了些,但好歹不會噎著自己。
康熙深深地望了望跪在自個麵前的一群兒子,拿起那折放迴桌上的奏折,手指在上麵敲擊了一會,放下奏折,嚴肅道“都起來吧!”一邊說著,康熙也站了起來,來到幾人麵前,看著胤禔道“老大,你現在不適合去歸化城。那邊朕已經有安排了。你不要去想了!這兩日,科爾沁、喀爾喀、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巴林等諸部落都會來人,你替朕去接待他們,如果出了差子,朕為你是問!至於你需要什麽人,直說,朕照準!老五老七也去幫忙!”胤禔一聽,剛想反駁,但聽出康熙的堅決,也不敢多言,隻能點頭。胤祺胤祐在一旁點頭稱是。
康熙也不管胤禔等人的反應,望向胤祉“老三,巴林上奏說這次榮憲公主不會過來,你就為朕去看看她吧!你們姐弟也好久沒見了,畢竟是一母同胞,多敘敘舊!朕會派人護送你過去的。”胤祉皺眉沉思了一會,點點頭,迴了句“兒臣定不負皇父所望!”
康熙對著胤祉慈愛地點點頭,又轉向胤禛“老四,你既然提到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律給朕上奏了,這段時間他也無暇過來,你就替朕跑一趟,看看他!老八也去。至於其他同行者,朕這兩日會安排好。你們和胤祉一起上路。”
“兒臣領旨!”胤禛胤禩齊聲道。
康熙囑咐完,胤禔等人便退了出去。康熙看著幾個兒子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兒子們都長大了,想到紫禁城那幾個小的,又有些安慰,這幾個大的不省事,朕還有乖巧的小兒子,這麽想著便讓梁九功將九阿哥十阿哥接過來。
過了兩日,蒙古諸部落陸續來人,胤禔胤祺胤祐忙得見不到人。胤祉胤禛胤禩也準備啟程前往巴林和科爾沁。三人在駐紮的大營外,相互道了個別,便各自帶人驅馬離開了。此時,胤禔從大帳外走出,望向遠方,神情專注。
“你們都長大了!都能獨當一麵了!”
“皇父!”胤禔迴神,看到身後的康熙,在大漠的朝陽之下,胤禔注意到了康熙披著的大氅上染著一層黃沙。在胤禔晃神的時候,康熙已走到他麵前,輕輕地拍了拍胤禔的大氅,口中卻有些嚴肅道“快迴去吧,別讓那些個親貴們等久了。”說完轉身離開。
“皇父!兒臣知道您的意思,兒臣不會讓你失望的。”這些天,胤禔周旋於蒙古親貴之間,自然明白了皇父的意思。想到前往巴林和科爾沁的弟弟們,也知曉他們身上也背負使命。隻是他們身邊可有為他們細心彈掉黃沙的人? “小四,大哥等你迴來!”望向遠方,胤禔輕歎一聲,轉身去應酬蒙古的親貴去了。
此時的胤禛正帶著胤禩和一幹人員急速前行。胤禩騎馬跟在胤禛身邊,注意到理藩院的尚書班迪和一幹人員已有些落於隊伍,胤禩皺了皺眉,開口喊胤禛,有些擔憂道“四哥,尚書大人他們年紀大了,受不了這麽趕路的。”
胤禩的聲音不小,胤禛聽後,慢慢放慢馬的速度,轉頭看向後方。發現理藩院眾人的確落於隊伍,微微皺了皺眉。但想到皇父囑咐的事情,吩咐前方的侍衛,將最好的馬換給理藩院眾人,分了一部分侍衛去理藩院眾人那裏。一切就緒後便鼓勵大家加速前進,爭取在入夜前趕到科爾沁!
胤禩看著胤禛有條不紊地吩咐著,但完全沒有放慢行程的打算,有些不解。而胤禛也沒空跟他解釋,便急衝衝地趕路。
一路急行,終於在亥時前趕到了科爾沁駐地。土謝圖親王接到奏報,皇四子皇八子及理藩院尚書班迪到訪,微微愣了愣。他是知道此次他無法覲見大清皇帝,大清皇帝一定會派使臣前來,卻不曾想到是他的皇四子皇八子。這兩個要是在他這出了什麽事,那麽他的好日子怕是也到頭了。想到此處,沙律一陣冷汗,急忙招來護衛隊,囑咐加強警戒。又急忙換衣,請那幾位祖宗來見。雙方寒暄幾句,沙律注意到幾人難掩的疲憊,不敢多說什麽,急忙安排幾人去休息。至於商討事情,則是來日方長。
翌日,胤禛胤禩和理藩院的一幹人員正式與土謝圖親王沙律會晤。沙律一邊聽著自家大臣與大清使臣你來我往,一邊打量著大清的皇子,眼前這兩人完全還隻能稱之少年,但他們目光灼灼,偶爾微微皺眉,卻仍是穩如泰山的樣子。想到自己的那群兒子,沙律鬱卒了。這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啊。這大清的皇帝還真會生兒子啊!
胤禛對沙律的想法並無太多關注,此時他聽著理藩院眾人與科爾沁的大臣的群槍舌劍,悠然地喝著茶。他是皇子,很多事情他無法直接開口。隻有當尚書詢問的時候才迴一兩句。但隻這一兩句,也讓眾人不敢小覷了這位皇子。想要占大清的便宜,真不是容易的事。
連著兩日的交鋒,眾人已幾乎達成一致。而此時準噶爾噶爾丹的使臣梅寨桑布拉特和卓也來到科爾沁。理藩院的人一見此人,都麵露恨色。使臣馬迪被害,與馬迪共事多年的理藩院眾人豈能無恨。隻雙方都自持身份,未傷大雅。至於那些言語之爭,胤禛和土謝圖親王也就一笑置之。
科爾沁的態度從來都不需要懷疑,但地緣因素決定了他與準噶爾的淵源。對於準噶爾使臣的到來誰也不會意外。而梅寨桑布拉特和卓自到來,也不斷地試探著土謝圖親王沙律和大清使臣的狀況。兩日中,梅寨桑布拉特和卓出使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但實質性的消息卻一點沒有打探出來,對此他還是很沮喪的。但如今他已沒有留下的借口,他與沙律告辭,便離開了。而胤禛等著準噶爾使臣離開後,便去見了土謝圖親王沙律,說明了康熙的密諭,說完也告辭了。沙律看著先後離開的兩撥人,對於這位皇四子的處事充滿疑惑。為什麽不直接宣告大清皇帝的密諭呢?為什麽要逗留這麽長時間呢?想起皇四子是跟在梅寨桑布拉特和卓後麵離開的,沙律一陣膽寒,趕緊召集人馬追了出去。
而此刻,胤禛正騎著馬,注視著遠方,四周的侍衛形成圓陣,將胤禛胤禩緊緊地圍著中間。
遠處,噶爾丹若有所思地打量著麵前的隊伍。梅寨桑布拉特和卓看著噶爾丹一臉玩味的表情,心中一凜,勸諫道“大汗,這……”
“你不用說什麽。本汗心中有數,隻是沒想到康熙的兒子倒是有點意思。”噶爾丹瞥了一眼梅寨桑布拉特和卓,又繼續注意著胤禛,卻見胤禛微微一笑,對著他點了點頭,然後招唿著隊伍離開。那少年的鎮定自若,周圍人的驚異和慌亂讓噶爾丹彎了嘴角。
“大汗,我們要不要追上去?”噶爾丹的侍衛長注視著前方隊伍,詢問道。
“不必!”噶爾丹將馬掉頭,示意隊伍離開。
“大汗,這是什麽意思?”侍衛長困惑地問著。
“誰知道呢?” 梅寨桑布拉特和卓亦有不解。
準噶爾這邊疑雲重重,大清那邊卻是鬆了口氣。望著胤禛平靜的臉,胤禩心有餘悸道“四哥,剛剛好險啊!”
胤禛望了胤禩一眼,看著周圍的人頗為讚同的樣子,微微一笑道“噶爾丹不會攻擊的。”
“四阿哥!”尚書班迪聲音稍顯嚴厲“四阿哥,老臣們死不足惜,但如果您和八阿哥有什麽事,老臣們如何向皇上交代!如此危險的事,以後莫做了。若老臣早知道你是去見那噶爾丹,老臣就算拚了命也會攔著的!”
“四哥,尚書大人說的對。你也太衝動了。如果有什麽,那可怎麽得了。”胤禩一臉擔憂。
“這不沒事嗎?”胤禛聽著兩人的勸導有些無奈,輕歎道“我隻是想給英雄一個應得的禮遇。”
“四哥,你剛剛說什麽?”若有若無的歎息,讓胤禩一臉疑惑。
“沒什麽,我們趕路吧!”胤禛也不管胤禩,示意隊伍。
“什麽人?”陣陣的馬蹄聲,侍衛們迅速圍著胤禛胤禩,拔劍嗬斥道。
“四阿哥八阿哥尚書大人,你們沒事吧?”侍衛一見是土謝圖親王,鬆了口氣,收起兵器。
“無事!親王怎麽趕過來了?”胤禛對著沙律拱了拱手,客氣道。
“無事就好!”沙律看著毫無損傷的眾人,也是鬆了口氣。聽到胤禛的詢問,想到自己的猜測,微微有些不自在,有些尷尬道“外臣來送送四阿哥和八阿哥。”
“親王客氣了!”胤禛客氣地迴複,對著沙律又拱了拱手道“親王,到此便可!我們還要趕路,就此別過!”沙律也拱了拱手,示意胤禛自便。
胤禛驅馬前行,周圍的人也都跟隨其後,隻留下塵土飛揚,讓人知曉剛剛有人路過。沙律看著胤禛等人的背影,微微一笑,便驅馬迴駐地了。
夜晚,康熙得知胤祉胤禛胤禩都已迴來,體諒他們多日勞累,讓他們先休息,翌日稟告。
第二日,康熙得知胤禛胤禩此行的情況,狠狠地瞪了胤禛一眼。胤禔胤祉等人看著胤禛也是暗含責怪。胤禛對此無奈之極。此次蒙古之行也算圓滿,沒兩日,眾人便打道迴京。
作者有話要說:哎,我在考慮征噶爾丹之戰的時候,就深深覺得我實在不會寫戰爭戲。這前奏也隻能寫成這樣了。至於真正的二征,八成也寫不出鐵血大氣。對此我是實在無奈啊!
五月份要考試,更新一章。願四爺保佑我過關!
本文涉及的史料:出自《康熙實錄》
噶爾丹遣使梅寨桑布拉特和卓等、上疏曰、使臣馬迪被害之故、前經屢次覆奏、無可另行陳奏之處。至於會盟、難自定奪。奏聞皇帝。若遣丹濟拉、丹津俄木布往覲、固所願也。但正在貧乏、難以遣行。至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土謝圖汗、七旗喀爾喀之事、前經奏請、乞準行。前內大臣吳丹存日、曾與濟隆胡土克圖議定、乞如議行。行商迴子使人、向常來往請安。是以使往貿易。又*喇嘛之事、漸次興隆。使四十九旗蒙古、四厄魯特、各在其地同享安樂、乞照前行。奏入。命議政大臣議議曰、據噶爾丹使人梅寨桑等言、噶爾丹今歲未嚐耕種。馬匹烙印、收集獵戶、遊牧塔米兒之地。意欲掠取根敦戴青、順克魯倫下流。侵車臣汗、科爾沁之西。此言雖不足深信。亦不可竟以為虛。應檄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加意哨探。歸化城將軍費揚古處、前已有侍郎滿丕前往。應令相機行事。目下遣尚書班迪、探聽聲息。俟到後、令根敦戴青等、入內遊牧。使其遠設汛哨、探信奏報。噶爾丹使人梅寨桑、應仍遣歸。不必降敕。將原疏發迴。奏上。得旨、著仍撰敕、交來使齎迴。敕曰、今春諭爾敕書、實為明顯。茲覽爾奏、仍以不曉文義、巧為飾說。是爾故違朕旨也。且爾曆來陳奏、皆雲行*喇嘛之教。今春遣爾使歸後、*喇嘛、及第巴、有疏以寬爾罪仍留汗號為請。且雲遵諭和之旨、特遣賴楞堪卜達爾漢溫卜、前赴爾處等語。今爾來使梅寨桑等、言爾遊牧於塔米兒之地、東向以行。爾之所為、必欲異於*喇嘛、第巴之言者是為遵其教乎。是為不遵乎。以此觀之、爾口雖雲不悖*喇嘛之教、而竟不遵行明矣。今爾既東向前來、應仍會閱、庶於事有定不然。縱複遣官布告、終屬無成。其奏請會閱、可令丹濟拉、丹津俄木布、二人齎來倘執故見、不遵朕言、嗣後永勿上疏通使。
八月 壬辰。上巡幸塞外。命皇長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子允<礻我>、隨駕。是日啟行。駐蹕三家店。
戊戌。科爾沁、喀爾喀、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巴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來朝。
丙午。上駐蹕克勒和洛。
○先是京城豫備大兵、派為三隊第一隊、都統公宗室蘇努都統李正宗、諾穆圖、前鋒統領碩鼐、護軍統領蘇曷、副都統張所知、孫徵灝、紮喇克圖、那秦喻維邦、宗室巴賽、張朝午前鋒及八旗滿洲漢軍炮鳥槍俱往每佐領下護軍一名上三旗包衣護軍六十名。第二隊都統阿席坦、噶爾瑪、副都統莫爾渾、碩岱護軍各二名。第三隊、都統護巴、伊勒慎副都統秦布、龍西庫護軍各二名。至是上諭內大臣明珠等曰、聞噶爾丹有順克魯倫而來之信。京城豫備兵三隊應令作速啟行。第一隊於是月二十四日啟行。所派諸王及兩班侍衛與俱。二三隊行期、各間一日。盛京豫備兵二千、寧古塔豫備兵一千、著克期會於烏爾會之地。再檄黑龍江將軍薩布素令遣人遠探倘噶爾丹侵犯車臣汗地方聽酌量行事。設有前來聲息、即踵尾以進。有用烏喇兵處、可率之去。不用、仍令往會盛京兵。盛京烏喇二處、命副都統齊蘭布往諭之。科爾沁兵、分二千名、來會於烏爾會之地。土默特貝勒厄爾德木圖、令速迴將其所屬、並貝子喇思查普旗兵酌派、亦往與盛京兵會遣理藩院官一員、赴敖漢奈曼、亦將兵酌派、帶至巴林台吉阿喇卜坦處。京師兵勿裹糧支領坡賴村米。此處大臣侍衛官員等、所有駱駝、令往運坡賴村米、給放在此兵卒。前鋒參領誇色著署左翼前鋒統領。其前鋒參領可於新滿洲內選員署之古北口總兵官何應元石匣副將馬進良於兩處官員內將人材壯健有馬匹者選二十員各攜軍器鳥槍以來速檄知之
己酉。上駐蹕克勒烏裏雅蘇台。
○先是、上密諭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曰、噶爾丹為人極其狡猾。朕欲發大兵往征、恐彼聞風遠遁。及至徹兵、彼又複來、擾爾蒙古。今必立克圖獲噶爾丹遺爾書內、既有乞爾遣人於彼之語。爾可藉此遣人、語噶爾丹雲、我科爾沁十旗、俱已附爾矣爾可前來、我等當從此地接應。以此說之、誘至近地。於時朕親統大軍、風馳電擊。彼不及遠遁、斷可滅矣。爾可仍遣前所差鄂齊爾再往誘噶爾丹至近地。至是沙津來朝、上遣侍郎西拉。與沙津同往。密授鄂齊爾說噶爾丹之計。視其起行即以遣鄂齊爾之故、密諭達爾漢親王班第、及諸台吉
庚戌。理藩院尚書班迪奏報、遣往西卜退哈灘巴圖爾等處送文兵丁孟索和等、報稱我等迴至巴爾奉罕地方、遠望厄魯特兵、沿克魯倫河屯劄、蹤跡甚眾。西卜退哈灘巴圖爾、納木紮爾陀音等、已往陰山之北。噶爾丹兵兩支、隨後往追之。謹奏聞。上諭議政大臣曰、前備兵曾經減退。仍宜備兵一隊、於前減護軍三名、親隨護軍一名。再增每佐領下、護軍各一名、鳥槍驍騎一千二百名、鳥槍護軍四百名。按鳥槍驍騎之數、派誇蘭大及章京統之。其增發之護軍、派實授參領統之。諸王可於後隊兵內豫備。八旗察哈爾地方、有馬二千餘匹、調取交部、分給八旗、以充拴養馬額。都統護巴、伊勒慎、諾穆圖、護軍統領蘇曷、副都統龍西庫、張所知、亦著於後隊兵豫備。其增發之大臣、俟朕進京另奏。
上述都是史料,仔細看史料會發現我這章的內容多是移花接木出來。真正戰爭前夕的事情,怕是用不著皇子們出馬吧。但小說嗎,著重的還是情節,如果沒主角什麽事,那還有什麽意思呢?放這些史料還是想說一聲,小說和曆史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對於小說的內容,大家不要太過較真,也勿將其當做真正的曆史。
“啪,”南書房中,康熙看著被自己扔在地上的奏折,心中的怒氣卻沒有一點平息。準噶爾,噶爾丹,他真當大清是擺設不成,
胤礽放下手中的筆,走過去撿起奏折,拿起來掃了一眼,默默歎了口氣。
“你怎麽看,”康熙看著胤礽將奏折放迴桌上,聲音有些嚴厲地問道。
“借用大哥一句話,咱大清不懼一戰!”胤礽看著康熙,想了想迴答道。
“嗬!這的確像胤禔的性格。”想起胤禔說這話樣子,康熙臉色稍緩,看著眼前一臉淡定的胤礽,又問著“那你呢?”
“兒臣以為準噶爾也是時候換人了。”
康熙聽著胤礽的話,嘴角微彎,又問道“哦?現在?”
胤礽看著康熙,麵露難色,開口道:“怕是沒那麽快,而且這一戰是關鍵。如無意外,明年準噶爾可易主。”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跟他想的一樣。這孩子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胤礽注意著康熙的神色,鬆了口氣,嘀咕了句,“皇父,您老不會早料到了,所以將弟弟們扔進八旗曆練吧!”
“你說呢?”
“兒臣不敢妄猜聖意。”
“你啊!這都跟誰學的?”康熙有些好笑道。
“皇父,您說呢?”
“他們最近怎麽樣?”
“皇父會不知道?”
“胤礽!”康熙看著眼前有些戲謔的兒子,生氣地吼道,一會又正了正臉上,提醒胤礽“看看地方!”
康熙見胤礽斂神站在一旁,站起來,走到他身邊,有些無奈道“你啊!怎麽也染上了老四那毛病?難道不知道朕現在想起他就頭疼!”
“皇父,小四告知兒臣,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吃虧。”
“朕看不是他告訴你,是你自己經驗總結吧!”康熙戲謔道。
“皇父英明!”胤礽也不矯情,果斷承認。
康熙嘴角抽抽,這些孩子真是……“胤礽,這次出巡塞外,你就不用去了。”
“兒臣遵旨。”胤礽聽著康熙的話,嘴角也抽蓄了一下,心想,皇父這是嚇唬誰呢?當自個會不理解他用意不成,便又問道“不知這次哪幾位兄弟伴駕?”
“你很在意?”
“沒有,兒臣隻是隨便問問。”胤礽低下頭,有些無語地答道。哎,皇父還說這種說話讓他頭疼,殊不知這壓根就是他特色,小四就是學的皇父。自個那乖巧的弟弟啊,都怪皇父。
“胤礽,墨泠那丫頭不錯。”
“額?”胤礽還在怨念著,冷不丁地聽到康熙說了這麽一句,嚇了一跳,突然想起什麽,便附合道“她很好,如果皇父決定了,兒臣沒意見。”
“好!朕稍後會下旨的。”康熙看了看胤礽,又說道“朕去塞外後,京城交給你了,至於後宮的事,就交給墨泠丫頭吧,反正現在她也順手。你佟母妃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讓墨泠沒事多陪陪她。對了,你跟老四也說說,讓他福晉沒事多陪陪你佟母妃,畢竟墨泠丫頭也忙。”
“兒臣知道。”胤礽點頭應道,又想起那道奏折,便問道“那盛京的兵馬?”
“對了,你不說,朕差點忘了。噶爾丹竟然送了禮給朕,朕當然得迴禮!你去跟你那幾位弟弟說,讓他們交份功課給朕,至於內容,你心裏有數!至於其他事,朕會安排的。你這些日子也把弦給朕繃緊了!”
“兒臣明白!”
六月裏,康熙聖旨下達,冊立石氏為太子胤礽妃,祭告太廟。同時,八旗內部又迎來了一次調整。朝堂諸臣都繃緊了弦,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朝廷對漠西又要有動靜了。理藩院和兵部的大臣這些日子都行色匆匆,各旗營也都有動作,就是吏部也成了陀螺。
就這樣,八月裏,康熙帝巡幸塞外。此次,太子留京處理朝堂事務。而年長的皇子們都陪駕巡幸塞外,連十三歲的九阿哥和十阿哥也被康熙帝帶去了,此次巡幸的目的似乎已經明了,再則京城預備兵、盛京預備兵、寧古塔預備兵的調動。再不懂聖意的人也猜出些什麽了。
八月裏,京城通往塞外的官道上塵土飛揚。眨眼間,兩匹快馬便停在了康熙的鑾儀前方,來人下馬,打了個千。鑾儀衛眾人送了口氣,將兵器入鞘。心中無限哀怨,這才幾天啊,每天都要受這四五趟的驚嚇。
胤禛看著遠處的情況,想到這幾日不斷從京城和蒙古送來的奏報,再看看周邊的兄弟們都是鬆了一口氣的樣子,有那麽點後悔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聽胤礽的話,在京城幫他呢。每天看著周圍的人草木皆兵,說緊張吧,他還真不緊張。但說不緊張吧,哎,周圍的人天天一驚一乍的,他不緊張也緊張了。這就是所謂的條件反射?胤禛突然想到了這個詞。
“老四,發什麽愣呢?皇父讓我們過去商量事情呢。”胤禔看著胤禛還騎在馬上愣神,走過去提醒道。
胤禛這才注意諸位兄弟都已經下馬,都有些疑惑地望著他。他急忙下馬,走到胤禔身邊,其他幾人也走了過去。胤禔本想數落胤禛兩句的,但看到幾位弟弟都在,便住了嘴,往前走去。胤禛看胤禔那樣子自然猜到他想法,輕歎了口氣,也跟了上去。
眾人走進康熙的禦輦,隻見禦輦中康熙辦公的案上堆著滿滿的奏折,康熙正一手拿著一奏折,一手輕輕敲著桌案。看到兒子們都來了,便將奏折遞過去,示意他們傳閱。
“皇父,這噶爾丹也忒無恥了吧!”康熙瞪了胤禔一眼,心裏搖搖頭,這孩子,這話說的也太直白了吧!
其他幾人看著奏折,頗為讚同大哥的說法,但也隻敢暗自點頭,對上康熙有些黑的臉色,愣是低著頭不說話。
“你們幾個呢?怎麽看?”幾個兒子都低著頭,難道就當他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不成,康熙有些惱火地問道。
“皇父,兒臣請求前往歸化!”胤禔率先請願。
“兒臣願與大哥同去!”胤祺胤祐也附合道。
“老三老四,你們怎麽說?”康熙敲打著桌子,注視著未開口的胤祉胤禛。
“兒臣願為使臣!”胤祉開口。
“去哪?準噶爾?”康熙看著胤祉,眼神有些淩厲,口氣卻未變。見胤祉點頭,康熙訓斥道“胡鬧!胤禛,你怎麽說?”
“兒臣也願為使臣!”胤禛似乎感覺不到康熙的怒火,附合著胤祉的話。
“哦?你要去哪?”
“兒臣沒有大哥的勇猛,不敢自請前往歸化。兒臣也沒有三哥的智謀,無法與噶爾丹鬥智。兒臣願往科爾沁!請科爾沁助我們一臂之力!”胤禛平和地說道。
康熙撇了胤禛一眼,心裏誹謗著,“喝!果然是隻小狐狸,胤禔胤祉被你哄得高高興興,卻不知道你想去的才是最容易遇上噶爾丹的。當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這麽公然給朕下套?”
“說得不錯!”康熙點點頭,又問道“那你覺得朕該同意老大老三的請求了?”
“兒臣不敢妄猜聖意。”康熙聽了胤禛的話,嘴角抽了抽,這孩子又來了。康熙看著跪在一旁的胤禔,突然覺得這兒子可愛多了,雖直白了些,但好歹不會噎著自己。
康熙深深地望了望跪在自個麵前的一群兒子,拿起那折放迴桌上的奏折,手指在上麵敲擊了一會,放下奏折,嚴肅道“都起來吧!”一邊說著,康熙也站了起來,來到幾人麵前,看著胤禔道“老大,你現在不適合去歸化城。那邊朕已經有安排了。你不要去想了!這兩日,科爾沁、喀爾喀、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巴林等諸部落都會來人,你替朕去接待他們,如果出了差子,朕為你是問!至於你需要什麽人,直說,朕照準!老五老七也去幫忙!”胤禔一聽,剛想反駁,但聽出康熙的堅決,也不敢多言,隻能點頭。胤祺胤祐在一旁點頭稱是。
康熙也不管胤禔等人的反應,望向胤祉“老三,巴林上奏說這次榮憲公主不會過來,你就為朕去看看她吧!你們姐弟也好久沒見了,畢竟是一母同胞,多敘敘舊!朕會派人護送你過去的。”胤祉皺眉沉思了一會,點點頭,迴了句“兒臣定不負皇父所望!”
康熙對著胤祉慈愛地點點頭,又轉向胤禛“老四,你既然提到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律給朕上奏了,這段時間他也無暇過來,你就替朕跑一趟,看看他!老八也去。至於其他同行者,朕這兩日會安排好。你們和胤祉一起上路。”
“兒臣領旨!”胤禛胤禩齊聲道。
康熙囑咐完,胤禔等人便退了出去。康熙看著幾個兒子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兒子們都長大了,想到紫禁城那幾個小的,又有些安慰,這幾個大的不省事,朕還有乖巧的小兒子,這麽想著便讓梁九功將九阿哥十阿哥接過來。
過了兩日,蒙古諸部落陸續來人,胤禔胤祺胤祐忙得見不到人。胤祉胤禛胤禩也準備啟程前往巴林和科爾沁。三人在駐紮的大營外,相互道了個別,便各自帶人驅馬離開了。此時,胤禔從大帳外走出,望向遠方,神情專注。
“你們都長大了!都能獨當一麵了!”
“皇父!”胤禔迴神,看到身後的康熙,在大漠的朝陽之下,胤禔注意到了康熙披著的大氅上染著一層黃沙。在胤禔晃神的時候,康熙已走到他麵前,輕輕地拍了拍胤禔的大氅,口中卻有些嚴肅道“快迴去吧,別讓那些個親貴們等久了。”說完轉身離開。
“皇父!兒臣知道您的意思,兒臣不會讓你失望的。”這些天,胤禔周旋於蒙古親貴之間,自然明白了皇父的意思。想到前往巴林和科爾沁的弟弟們,也知曉他們身上也背負使命。隻是他們身邊可有為他們細心彈掉黃沙的人? “小四,大哥等你迴來!”望向遠方,胤禔輕歎一聲,轉身去應酬蒙古的親貴去了。
此時的胤禛正帶著胤禩和一幹人員急速前行。胤禩騎馬跟在胤禛身邊,注意到理藩院的尚書班迪和一幹人員已有些落於隊伍,胤禩皺了皺眉,開口喊胤禛,有些擔憂道“四哥,尚書大人他們年紀大了,受不了這麽趕路的。”
胤禩的聲音不小,胤禛聽後,慢慢放慢馬的速度,轉頭看向後方。發現理藩院眾人的確落於隊伍,微微皺了皺眉。但想到皇父囑咐的事情,吩咐前方的侍衛,將最好的馬換給理藩院眾人,分了一部分侍衛去理藩院眾人那裏。一切就緒後便鼓勵大家加速前進,爭取在入夜前趕到科爾沁!
胤禩看著胤禛有條不紊地吩咐著,但完全沒有放慢行程的打算,有些不解。而胤禛也沒空跟他解釋,便急衝衝地趕路。
一路急行,終於在亥時前趕到了科爾沁駐地。土謝圖親王接到奏報,皇四子皇八子及理藩院尚書班迪到訪,微微愣了愣。他是知道此次他無法覲見大清皇帝,大清皇帝一定會派使臣前來,卻不曾想到是他的皇四子皇八子。這兩個要是在他這出了什麽事,那麽他的好日子怕是也到頭了。想到此處,沙律一陣冷汗,急忙招來護衛隊,囑咐加強警戒。又急忙換衣,請那幾位祖宗來見。雙方寒暄幾句,沙律注意到幾人難掩的疲憊,不敢多說什麽,急忙安排幾人去休息。至於商討事情,則是來日方長。
翌日,胤禛胤禩和理藩院的一幹人員正式與土謝圖親王沙律會晤。沙律一邊聽著自家大臣與大清使臣你來我往,一邊打量著大清的皇子,眼前這兩人完全還隻能稱之少年,但他們目光灼灼,偶爾微微皺眉,卻仍是穩如泰山的樣子。想到自己的那群兒子,沙律鬱卒了。這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啊。這大清的皇帝還真會生兒子啊!
胤禛對沙律的想法並無太多關注,此時他聽著理藩院眾人與科爾沁的大臣的群槍舌劍,悠然地喝著茶。他是皇子,很多事情他無法直接開口。隻有當尚書詢問的時候才迴一兩句。但隻這一兩句,也讓眾人不敢小覷了這位皇子。想要占大清的便宜,真不是容易的事。
連著兩日的交鋒,眾人已幾乎達成一致。而此時準噶爾噶爾丹的使臣梅寨桑布拉特和卓也來到科爾沁。理藩院的人一見此人,都麵露恨色。使臣馬迪被害,與馬迪共事多年的理藩院眾人豈能無恨。隻雙方都自持身份,未傷大雅。至於那些言語之爭,胤禛和土謝圖親王也就一笑置之。
科爾沁的態度從來都不需要懷疑,但地緣因素決定了他與準噶爾的淵源。對於準噶爾使臣的到來誰也不會意外。而梅寨桑布拉特和卓自到來,也不斷地試探著土謝圖親王沙律和大清使臣的狀況。兩日中,梅寨桑布拉特和卓出使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但實質性的消息卻一點沒有打探出來,對此他還是很沮喪的。但如今他已沒有留下的借口,他與沙律告辭,便離開了。而胤禛等著準噶爾使臣離開後,便去見了土謝圖親王沙律,說明了康熙的密諭,說完也告辭了。沙律看著先後離開的兩撥人,對於這位皇四子的處事充滿疑惑。為什麽不直接宣告大清皇帝的密諭呢?為什麽要逗留這麽長時間呢?想起皇四子是跟在梅寨桑布拉特和卓後麵離開的,沙律一陣膽寒,趕緊召集人馬追了出去。
而此刻,胤禛正騎著馬,注視著遠方,四周的侍衛形成圓陣,將胤禛胤禩緊緊地圍著中間。
遠處,噶爾丹若有所思地打量著麵前的隊伍。梅寨桑布拉特和卓看著噶爾丹一臉玩味的表情,心中一凜,勸諫道“大汗,這……”
“你不用說什麽。本汗心中有數,隻是沒想到康熙的兒子倒是有點意思。”噶爾丹瞥了一眼梅寨桑布拉特和卓,又繼續注意著胤禛,卻見胤禛微微一笑,對著他點了點頭,然後招唿著隊伍離開。那少年的鎮定自若,周圍人的驚異和慌亂讓噶爾丹彎了嘴角。
“大汗,我們要不要追上去?”噶爾丹的侍衛長注視著前方隊伍,詢問道。
“不必!”噶爾丹將馬掉頭,示意隊伍離開。
“大汗,這是什麽意思?”侍衛長困惑地問著。
“誰知道呢?” 梅寨桑布拉特和卓亦有不解。
準噶爾這邊疑雲重重,大清那邊卻是鬆了口氣。望著胤禛平靜的臉,胤禩心有餘悸道“四哥,剛剛好險啊!”
胤禛望了胤禩一眼,看著周圍的人頗為讚同的樣子,微微一笑道“噶爾丹不會攻擊的。”
“四阿哥!”尚書班迪聲音稍顯嚴厲“四阿哥,老臣們死不足惜,但如果您和八阿哥有什麽事,老臣們如何向皇上交代!如此危險的事,以後莫做了。若老臣早知道你是去見那噶爾丹,老臣就算拚了命也會攔著的!”
“四哥,尚書大人說的對。你也太衝動了。如果有什麽,那可怎麽得了。”胤禩一臉擔憂。
“這不沒事嗎?”胤禛聽著兩人的勸導有些無奈,輕歎道“我隻是想給英雄一個應得的禮遇。”
“四哥,你剛剛說什麽?”若有若無的歎息,讓胤禩一臉疑惑。
“沒什麽,我們趕路吧!”胤禛也不管胤禩,示意隊伍。
“什麽人?”陣陣的馬蹄聲,侍衛們迅速圍著胤禛胤禩,拔劍嗬斥道。
“四阿哥八阿哥尚書大人,你們沒事吧?”侍衛一見是土謝圖親王,鬆了口氣,收起兵器。
“無事!親王怎麽趕過來了?”胤禛對著沙律拱了拱手,客氣道。
“無事就好!”沙律看著毫無損傷的眾人,也是鬆了口氣。聽到胤禛的詢問,想到自己的猜測,微微有些不自在,有些尷尬道“外臣來送送四阿哥和八阿哥。”
“親王客氣了!”胤禛客氣地迴複,對著沙律又拱了拱手道“親王,到此便可!我們還要趕路,就此別過!”沙律也拱了拱手,示意胤禛自便。
胤禛驅馬前行,周圍的人也都跟隨其後,隻留下塵土飛揚,讓人知曉剛剛有人路過。沙律看著胤禛等人的背影,微微一笑,便驅馬迴駐地了。
夜晚,康熙得知胤祉胤禛胤禩都已迴來,體諒他們多日勞累,讓他們先休息,翌日稟告。
第二日,康熙得知胤禛胤禩此行的情況,狠狠地瞪了胤禛一眼。胤禔胤祉等人看著胤禛也是暗含責怪。胤禛對此無奈之極。此次蒙古之行也算圓滿,沒兩日,眾人便打道迴京。
作者有話要說:哎,我在考慮征噶爾丹之戰的時候,就深深覺得我實在不會寫戰爭戲。這前奏也隻能寫成這樣了。至於真正的二征,八成也寫不出鐵血大氣。對此我是實在無奈啊!
五月份要考試,更新一章。願四爺保佑我過關!
本文涉及的史料:出自《康熙實錄》
噶爾丹遣使梅寨桑布拉特和卓等、上疏曰、使臣馬迪被害之故、前經屢次覆奏、無可另行陳奏之處。至於會盟、難自定奪。奏聞皇帝。若遣丹濟拉、丹津俄木布往覲、固所願也。但正在貧乏、難以遣行。至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土謝圖汗、七旗喀爾喀之事、前經奏請、乞準行。前內大臣吳丹存日、曾與濟隆胡土克圖議定、乞如議行。行商迴子使人、向常來往請安。是以使往貿易。又*喇嘛之事、漸次興隆。使四十九旗蒙古、四厄魯特、各在其地同享安樂、乞照前行。奏入。命議政大臣議議曰、據噶爾丹使人梅寨桑等言、噶爾丹今歲未嚐耕種。馬匹烙印、收集獵戶、遊牧塔米兒之地。意欲掠取根敦戴青、順克魯倫下流。侵車臣汗、科爾沁之西。此言雖不足深信。亦不可竟以為虛。應檄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加意哨探。歸化城將軍費揚古處、前已有侍郎滿丕前往。應令相機行事。目下遣尚書班迪、探聽聲息。俟到後、令根敦戴青等、入內遊牧。使其遠設汛哨、探信奏報。噶爾丹使人梅寨桑、應仍遣歸。不必降敕。將原疏發迴。奏上。得旨、著仍撰敕、交來使齎迴。敕曰、今春諭爾敕書、實為明顯。茲覽爾奏、仍以不曉文義、巧為飾說。是爾故違朕旨也。且爾曆來陳奏、皆雲行*喇嘛之教。今春遣爾使歸後、*喇嘛、及第巴、有疏以寬爾罪仍留汗號為請。且雲遵諭和之旨、特遣賴楞堪卜達爾漢溫卜、前赴爾處等語。今爾來使梅寨桑等、言爾遊牧於塔米兒之地、東向以行。爾之所為、必欲異於*喇嘛、第巴之言者是為遵其教乎。是為不遵乎。以此觀之、爾口雖雲不悖*喇嘛之教、而竟不遵行明矣。今爾既東向前來、應仍會閱、庶於事有定不然。縱複遣官布告、終屬無成。其奏請會閱、可令丹濟拉、丹津俄木布、二人齎來倘執故見、不遵朕言、嗣後永勿上疏通使。
八月 壬辰。上巡幸塞外。命皇長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子允<礻我>、隨駕。是日啟行。駐蹕三家店。
戊戌。科爾沁、喀爾喀、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巴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來朝。
丙午。上駐蹕克勒和洛。
○先是京城豫備大兵、派為三隊第一隊、都統公宗室蘇努都統李正宗、諾穆圖、前鋒統領碩鼐、護軍統領蘇曷、副都統張所知、孫徵灝、紮喇克圖、那秦喻維邦、宗室巴賽、張朝午前鋒及八旗滿洲漢軍炮鳥槍俱往每佐領下護軍一名上三旗包衣護軍六十名。第二隊都統阿席坦、噶爾瑪、副都統莫爾渾、碩岱護軍各二名。第三隊、都統護巴、伊勒慎副都統秦布、龍西庫護軍各二名。至是上諭內大臣明珠等曰、聞噶爾丹有順克魯倫而來之信。京城豫備兵三隊應令作速啟行。第一隊於是月二十四日啟行。所派諸王及兩班侍衛與俱。二三隊行期、各間一日。盛京豫備兵二千、寧古塔豫備兵一千、著克期會於烏爾會之地。再檄黑龍江將軍薩布素令遣人遠探倘噶爾丹侵犯車臣汗地方聽酌量行事。設有前來聲息、即踵尾以進。有用烏喇兵處、可率之去。不用、仍令往會盛京兵。盛京烏喇二處、命副都統齊蘭布往諭之。科爾沁兵、分二千名、來會於烏爾會之地。土默特貝勒厄爾德木圖、令速迴將其所屬、並貝子喇思查普旗兵酌派、亦往與盛京兵會遣理藩院官一員、赴敖漢奈曼、亦將兵酌派、帶至巴林台吉阿喇卜坦處。京師兵勿裹糧支領坡賴村米。此處大臣侍衛官員等、所有駱駝、令往運坡賴村米、給放在此兵卒。前鋒參領誇色著署左翼前鋒統領。其前鋒參領可於新滿洲內選員署之古北口總兵官何應元石匣副將馬進良於兩處官員內將人材壯健有馬匹者選二十員各攜軍器鳥槍以來速檄知之
己酉。上駐蹕克勒烏裏雅蘇台。
○先是、上密諭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曰、噶爾丹為人極其狡猾。朕欲發大兵往征、恐彼聞風遠遁。及至徹兵、彼又複來、擾爾蒙古。今必立克圖獲噶爾丹遺爾書內、既有乞爾遣人於彼之語。爾可藉此遣人、語噶爾丹雲、我科爾沁十旗、俱已附爾矣爾可前來、我等當從此地接應。以此說之、誘至近地。於時朕親統大軍、風馳電擊。彼不及遠遁、斷可滅矣。爾可仍遣前所差鄂齊爾再往誘噶爾丹至近地。至是沙津來朝、上遣侍郎西拉。與沙津同往。密授鄂齊爾說噶爾丹之計。視其起行即以遣鄂齊爾之故、密諭達爾漢親王班第、及諸台吉
庚戌。理藩院尚書班迪奏報、遣往西卜退哈灘巴圖爾等處送文兵丁孟索和等、報稱我等迴至巴爾奉罕地方、遠望厄魯特兵、沿克魯倫河屯劄、蹤跡甚眾。西卜退哈灘巴圖爾、納木紮爾陀音等、已往陰山之北。噶爾丹兵兩支、隨後往追之。謹奏聞。上諭議政大臣曰、前備兵曾經減退。仍宜備兵一隊、於前減護軍三名、親隨護軍一名。再增每佐領下、護軍各一名、鳥槍驍騎一千二百名、鳥槍護軍四百名。按鳥槍驍騎之數、派誇蘭大及章京統之。其增發之護軍、派實授參領統之。諸王可於後隊兵內豫備。八旗察哈爾地方、有馬二千餘匹、調取交部、分給八旗、以充拴養馬額。都統護巴、伊勒慎、諾穆圖、護軍統領蘇曷、副都統龍西庫、張所知、亦著於後隊兵豫備。其增發之大臣、俟朕進京另奏。
上述都是史料,仔細看史料會發現我這章的內容多是移花接木出來。真正戰爭前夕的事情,怕是用不著皇子們出馬吧。但小說嗎,著重的還是情節,如果沒主角什麽事,那還有什麽意思呢?放這些史料還是想說一聲,小說和曆史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對於小說的內容,大家不要太過較真,也勿將其當做真正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