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戰亂已平息,康熙也早早開始謀劃台灣,除此之外,這些年還算是四海升平,三阿哥迴宮,讓康熙二十二年的新年更加得熱鬧。幾個孩子圍在一起給長輩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而懷著孕的嬪妃們也得到了皇上的賞賜還有祝福。這個新年溫馨而又和樂。


    新年之後,康熙和太皇太後都分別找佟貴妃說起讓胤禛就學的事情。佟貴妃自然是舍不得,畢竟胤禛還那麽小。太皇太後看到佟貴妃一臉心疼的神情,悠悠地開口道:“聽皇上說,這老三在書齋中表現不錯,師傅們都說三阿哥小小年紀就飽讀詩書呢!諳達們也誇他,說他拉弓射箭都不錯呢!”


    聽著太皇太後的話,想到那個剛入宮見到皇上就結結巴巴還帶著哭腔的孩子,佟貴妃心中一陣得不舒服,那個孩子叫不錯?四阿哥才好呢!小小年紀就聰明好學,知書達理的,還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呢!太子和大阿哥可是寶貝著呢。太皇太後的幾句話就勾起了佟貴妃為母的自豪感,但是麵上依然溫順地迴答著“奴婢也聽說了,三阿哥聰明得緊,榮妃好福氣,奴婢都羨慕呢!”


    太皇太後看著佟貴妃那不服氣的表情,心中好笑,麵上則打趣道:“吆,你還羨慕起別家來!惠妃宜妃她們可是跟我老人家說了,四阿哥可是一個小機靈鬼,討喜得很!太子和大阿哥可是很寶貝這個弟弟,惠妃還在我老人家麵前埋怨他家那個小子眼中就隻有一個四弟呢!”


    佟貴妃莞爾,迴著太皇太後“惠妃太誇張了,大阿哥可是一個好哥哥!對八阿哥也是疼寵著呢!”


    “行了,你也別糊弄我老人家了,那幾個小的怎麽樣,我老人家心中還是有數的。”太皇太後笑笑迴答著,見佟貴妃默然點著頭,清了下嗓子,正色道:“他們都是我愛新覺羅家優秀的孩子,也會扛起我大清這千鈞重擔,所以他們的教育宜早不宜遲啊!”


    “奴婢明白了,是奴婢任性了。”佟貴妃聽出太皇太後語中的凝重,感受著那份威嚴,起身告罪道。


    “行了,你,我還不了解?不就是為人母那點心疼嗎?告什麽罪啊,都是有身子的人,這不讓我老人家著急嗎?”太皇太後看著佟貴妃的動作,緊張著。心中更是無奈,這就是宮中的女人啊,為妻為妾為母都是謹小慎微,規行矩步的。唉,隻因站在這權力的頂峰啊!想起當年……科爾沁大草原的日子,那才是真正的暢快自由!隻是那樣的日子已經太遙遠了!再也迴不去了!太皇太後凝望遠方,緬懷著。


    佟貴妃看著太皇太後的神情,開口告退。太皇太後點了點頭,擺擺手。佟貴妃看著太皇太後的動作,微俯身子行完禮,便由素問扶著離開了慈仁宮。


    蘇麻喇姑看著太皇太後的神情,又看看佟貴妃遠去的背景,默默地歎了口氣,上前勸慰著“太皇太後,皇貴妃畢竟年輕,舍不得四阿哥也是人之常情。”


    “蘇茉兒,我活了大半輩子自是懂得她的小心思。自家孩子自個兒心疼,我是這些孩子的烏庫媽媽,當然也心疼。但我更是這大清朝的太皇太後。這些孩子,不僅僅是我愛新覺羅的孩子,更是我大清的未來,他們的肩上扛著的是大清朝數千裏的山河,數百萬百姓的生計。大清剛剛入關,根基未穩,是要靠這些孩子來夯實我大清的江山的。所以……”太皇太後沉重地訴說著。


    “太皇太後,您老人家高瞻遠矚,自是有您的考量。豈是奴婢們理解的,隻是……”


    “行了,蘇茉兒,你不用寒磣我老人家。”看著蘇麻喇姑做出請罪的樣子,太皇太後擺擺手,繼續說道,“你的意思我懂。你啊,也心疼那些個孩子。這些孩子真是好福氣,這個疼那個愛的,如果是普通人家,這自然是人人豔羨的天倫之樂。但這是天家,自古天家無私事,他們的教學都是關係到整個國家的。他們沒有資格任性,從小錦衣玉食,他們以為是哪來呢?既然享有了尊貴,就要擔負一定的責任!你以為我們還是在科爾沁,可以肆意任性?還是在關外,隻要偏安一隅即可?都不是,我們現在擁有的是整個華夏之地。我們要管理就要了解要學習,這些孩子身上的擔子不輕啊,滿蒙漢,都是他們要了解要學習的。”


    “太皇太後……”蘇麻喇姑看著太皇太後威嚴莊重的神情,不知要說什麽。


    “蘇茉兒,你覺得皇上這些孩子怎麽樣?”突如其來的問話,讓蘇麻喇姑嚇了一跳,小心斟酌道“太皇太後,小主子們都是龍子鳳孫,個個都聰明非凡,有皇上當年的風範!”


    “你啊!”太皇太後歎了口氣,“蘇茉兒,自從進了這紫禁城,你也越加小心了,我可沒忘記科爾沁草原的那個小丫頭的樣子!當年……”太皇太後追憶著“從草原到盛京,再到如今的紫禁城,隻有你一直陪著我,幫著我。有時候我真想迴到過去,迴到草原的日子,那時候我們是那樣的自由暢快!”


    蘇麻喇姑看著太皇太後的神情,想起那在科爾沁的日子,不由露出一絲向往一絲微笑,那時候啊,或許才是人生之中最值得懷念的日子吧!隻是這時間再也迴不去了。


    “蘇茉兒,你也懷念對不對?”太皇太後調笑著蘇麻喇姑。蘇麻喇姑看著太皇太後的蒼老,感歎著歲月的流逝,恭敬地迴道“怎麽會不懷念,那是奴婢一生最自在的日子。”


    “是啊!自在無憂,蘇茉兒,你說太子他們是不是也羨慕過那種自在和無憂呢?”


    “太皇太後,您……”蘇麻喇姑將心中的話咽了下去,再也迴不去了啊,太皇太後,您那時候心中沒有大清,沒有皇上,沒有您的曾孫,您隻要一個人在草原上奔跑就好。而如今,您連追憶也是在想著您的曾孫們。


    慈仁宮中,曆經三朝的太皇太後在為自己的曾孫思量謀劃。承乾宮中,佟貴妃在對著胤禛諄諄教誨。


    胤禛聽到佟貴妃的話也是一愣,畢竟上輩子他可是康熙二十三年才就學,顧八代就是皇父專門為他挑選的。而現在就學的話,難道要是要太子二哥的師傅教他嗎?烏庫媽媽和皇父是怎麽打算的啊?


    “四阿哥,四阿哥!”佟貴妃擔心地叫著胤禛,看著這孩子因為自己的話慢慢沉默,心中就忍不住心疼。她何嚐不明白太皇太後和皇上的用心,太皇太後和皇上心中裝的是大清的江山,相比之下,她隻是想要當好這孩子的額娘而已。可是這孩子,也有他的責任。自己到底怎麽做才是對他好呢?


    “額娘,額娘,您是不是不舒服。”胤禛迴神便看到佟貴妃緊蹙著雙眉,緊張地問著。


    佟貴妃放鬆表情,雙手拉過胤禛,輕輕抱著,一手輕輕地摩挲著胤禛的臉,溫和而堅定地說道“四阿哥,你要記住,你是大清朝尊貴的皇阿哥,這份尊貴給你帶來了無限榮耀,但也會給你帶來沉重。但是你是愛新覺羅的孩子,你必須要有勇氣去麵對這些。”


    聽了佟貴妃的話,胤禛心中說不出的滋味,他愛新覺羅胤禛從來就無所畏懼,責任重擔,自是有能者扛起。而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份毅力,他堅若磐石,無悔於大清,不僅因為那至高無上的榮譽,隻因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也不過是曆史盤中的一顆棋子,若能以一己之力推動著這盤棋的前進,他感到光榮感到值得。想起那百年之後,他不由地暗淡,最終推動曆史車輪的並非他愛新覺羅家族。愛新覺羅家族最終在曆史的變革中退卻了光壞。那麽今世呢?他知道未來的走向,能不能以一己之力改變呢?


    佟貴妃輕輕拉開胤禛,看向那幽深純淨的眼睛,認真地問道“四阿哥,怕嗎?”


    麵對那慈愛的麵容,胤禛搖搖頭。佟貴妃笑了笑“額娘的四阿哥真勇敢!但是說害怕不丟臉哦,承認害怕,才能認識自己的不足,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四阿哥明白嗎?”


    溫和的聲音飄進胤禛的心裏,震動著他的神經。一直以來,他總是認為他的佟額娘雖端莊大氣卻也柔弱,是需要被嗬護的。時間的流逝讓他早忘記了這個女人的風采,隻是無形之中他總是眷戀著這個女人的溫度。他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麽。直到剛剛,他才明白,這個女人是強大的,用著一顆畏懼的心讓自己強大,也為他帶來庇護。


    “四阿哥現在小,不需要懂,隻要記住,有任何事情額娘都在身邊,所以四阿哥隻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可。”


    額娘,這就是您愛護兒子的心嗎?兒子懂了,兒子一定不會辜負你的,你會看到一個強大的四阿哥的,他強大到可以保護您。所以您一定要活下去,活著看著您的兒子的成長!


    看著胤禛那明顯的走神,佟貴妃笑著教育道:“四阿哥,就學後,可不能這麽經常走神了哦!還有就學後,四阿哥就是小大人了,要聽師傅的話,也要聽你太子哥哥的話,不要總是捉弄太子,知道嗎?”


    聽到佟貴妃的話,本來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胤禛立刻有些委屈了,二哥是那麽容易捉弄的?明明就是太子總要逗著他嗎?他隻是自衛而已,對,是自衛,便有些撒嬌道“額娘!爺沒有,是二哥要我這麽做的!”


    “你啊!就是仗著你太子哥哥疼你,沒大沒小的。”佟貴妃點著胤禛的小腦袋笑罵道,突然想到什麽,揶揄道“額娘可是聽說,這三阿哥最近可是和太子殿下好得很,四阿哥,是不是在太子麵前失寵了?”


    胤禛聽著佟貴妃的揶揄,腦袋上一陣陣黑線,失寵?會嗎?隻有爺不要二哥,還沒有二哥不要爺呢!三哥?哼,爺還真沒把他放眼裏。就憑他還要跟爺爭?不自量力!想到胤祉,胤禛也有些奇怪,這二哥勾搭起三哥來還真是毫不費力。想起那日,看到胤祉的情形,胤禛不由地彎了嘴角。


    那日,胤禛像往常一樣在毓慶宮習字等著太子他們下學,胤禛看著那一張張字,心中哀歎。


    下晚時分,胤礽和胤禔迴來了,除了他倆,三哥胤祉也跟著一起。平時都是大哥和二哥一路爭鬥得迴來的,今天則和往日不同,二哥和三哥談笑著迴來,大哥走在一旁,一臉地不屑。看到胤禛,大阿哥對著二人冷哼了一下,便急急走向胤禛那兒。


    胤禛看到他們,乖巧地一個個喊著。胤礽聽到胤禛喊他,便對著胤禛寵溺地笑笑,正想疾步走到胤禛那,卻被一道聲音絆住了。胤祉在看到胤禛時,笑容就僵住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胤禛也會在這。看到胤礽疾步想走過去,他嫉妒著,便開口止住胤礽的腳步。


    “二哥,今日的經學,我還有些不懂。”胤祉很不服氣。這個太子哥哥,初見時就覺得溫和有禮,今日在書齋中,更發現太子的聰穎博學。他喜歡這個太子哥哥,更想親近這個太子哥哥,但這太子哥哥卻似沒有把他放在心上。他雖小,還是能感到這太子笑容中的勉強的。今日師傅讓他背誦經文,他卻無意間發現了太子哥哥讚賞的目光,這讓他終於知道要怎樣親近太子了,這太子哥哥喜歡有學識的人,所以看不上那個大哥。而他胤祉對這書籍上的東西自是信心百倍。但是太子哥哥的笑容是怎麽迴事?為什麽?是為了那個孩子嗎?那孩子有什麽好?明明什麽都不懂,卻能讓太子哥哥如此寵溺?胤祉心中極度地不平衡。


    “啊?有什麽不懂的?”胤礽很鬱悶,但麵上還是一派的風度。他好想去跟四弟訴訴苦啊,這個三弟真是不知所謂,總是拿著書本上的東西與他討論,有些他都不是很懂,這個三弟才多大啊,要懂那麽多嗎?如果不是看著這老三一臉討好和崇拜,他差點以為這個弟弟是要看他笑話呢!唉,最鬱悶的是皇父還叮囑他要好好照顧這個弟弟。弟弟?哈!爺的弟弟隻有小四。這個小三啊,如果不是不想那個莽夫多個幫手,爺需要費心嗎?胤礽忍著淚奔的衝動耐心地給胤祉講解,胤祉得意地看了一眼胤禛。


    胤禛一直站在椅子上,握著毛筆臨摹著字。在看到胤禔他們的時候就慢慢放下毛筆,乖巧地和哥哥們打著招唿。他自然看到了大哥得冷哼,二哥得無奈,還有三哥的得意。他對這孩子間搶哥哥的行為還沒有多大興趣,但是被人挑釁不還手,他雍正爺可沒有這麽好的脾氣。在胤禛準備發難的時候,胤禔卻向胤禛靠過來了,捏捏胤禛的小臉,不忿道,“小四別理那兩個酸秀才。大哥帶你去練習弓箭啊!”說著便過去抱胤禛,卻發現桌上的字,小心地將胤禛放到地上,拿起那字研究起來,興奮地問道“小四,這是你寫的嗎?不錯啊!快比哥哥的強了!”


    胤禔的大唿小叫讓胤禛很想撫額,大哥,你還真好意思啊,就你那筆爛字,爺還不喜歡趕超呢!要不是這身體不給力,還有更讓你汗顏的呢!


    充當好哥哥的胤礽其實一直關注著胤禛那的情況,在聽到胤禔那大嗓門後,毫不猶豫地站起往胤禔那方向走。胤祉看著胤礽那果斷的背影,憤恨地瞪著胤禛。胤禛感受到胤祉熱切的目光,雙肩聳了一下,雙手一攤,表情無奈,他真的什麽都沒有做啊!


    胤礽和胤禔已經把對掐當樂趣了,兩人掐得相當熱火,胤祉無措地看著兩位兄長,又冒火地看著一旁淡定的弟弟,不知道該怎麽辦。


    胤禛在一旁欣賞夠了,悠悠地說了句“我餓了”,便成功地化解了胤礽和胤禔那不知一百多少次的無聊爭鬥。


    胤祉看著大哥二哥都哄著胤禛吃著東西,一邊還品評著胤禛的字,兩人那得意的神情,讓胤祉都有些迷惑,大哥和二哥得意得什麽勁啊!心中的鬱悶無處發泄,隻能狠狠瞪著那個大快朵頤吃著點心的孩子。


    想到胤祉那冒火的眼睛,胤禛不由地笑出聲了。


    “四阿哥,樂什麽呢?講給額娘聽聽!”佟貴妃看著胤禛的神情有趣,便問道,誰知胤禛毫不給麵子。


    “不要!”胤禛扭頭,不理佟貴妃了。


    “吆,我們四阿哥都跟額娘擺起譜了。”看著胤禛的表情,佟貴妃繼續逗著胤禛。


    “太子殿下吉祥,大阿哥吉祥!”就在佟貴妃還想說什麽時,就聽到外麵請安的聲音,看著胤禛,對著身邊人打趣道“這白天還真不能說人,說曹操,曹操到啊!”


    作者有話要說:清史稿中記載著顧八代


    顧八代,字文起,伊爾根覺羅氏,滿洲鑲黃旗人。


    父顧納禪,事太宗,從伐明,次大同,攻小石城,先登,賜號“巴圖魯”,予世職牛錄章京。旋授甲喇額真。順治初,從入關,定陝西、湖南、江南、浙江,皆在行間,進三等阿達哈哈番。子顧蘇,襲,進二等。顧八代,其次子也。任俠重義,好讀書,善射。以廕生充護軍。順治十六年,從征雲南有功,授戶部筆帖式。旋以顧蘇及子佛嶽相繼卒,無嗣,顧八代襲世職,遷吏部郎中。康熙十四年,聖祖試旗員第一,擢翰林院侍讀學士。


    吳三桂陷湖南,遣其將掠兩廣。鎮南將軍莽依圖自江西下廣東,駐韶州。十六年,上命顧八代傳諭莽依圖規複廣西,即留軍,從征廣西。巡撫傅弘烈為三桂將吳世琮所敗,莽依圖引兵與相合。顧八代按行諸軍,謂結營散亂,敵至慮不相應。世琮兵至,師複敗,還駐梧州。世琮來追,擊卻之。顧八代策世琮且複至,益誡備。會除夕,世琮以三萬人奄至,又擊敗之。十七年,師進次盤江,與世琮軍遇,莽依圖病甚,以軍事屬顧八代;偕副都統勒貝等渡江,與世琮戰,分兵出敵後,破其左而合擊其右。世琮潰圍出,遣精騎追之,自殺。師進克南寧,叛將馬承廕與三桂軍合,可十萬,拒戰。諸將或難之,顧八代奮入陣,諸將皆力戰,遂破敵。


    十八年,京察,掌院學士拉薩裏、葉方藹以顧八代從征有績效,注上考;大學士索額圖改注“浮躁”,坐奪官。莽依圖疏言顧八代從征三載,竭誠奮勉,運籌決勝,請留軍委署副都統,參讚軍務,上命以原銜從征。十九年,莽依圖卒於軍,顧八代從平南大將軍賚塔下雲南,攻會城。顧八代議當先取銀錠山,俯瞰城內,攻得勢。及勇略將軍趙良棟師至,用顧八代策,先取銀錠山,克會城,雲南平。師還,授侍講學士。


    二十三年,命直尚書房,累遷禮部侍郎。二十八年,授尚書。三十二年,坐事,上責其不稱職,奪官,留世職,仍直尚書房。三十七年,以病乞休。四十七年,卒。


    顧八代直尚書房時,世宗從受學;及卒,貧無以斂,世宗親臨奠,為經紀其喪。雍正四年,詔複官,加太傅,予祭葬,諡文端,又以其貧,賜其家白金萬。八年,建賢良祠京師,諭滿洲大臣當入祀者五人,大學士圖海、都統賚塔,次即顧八代,及尚書瑪爾漢、齊蘇勒。


    子顧儼,襲世職,自參領官至副都統。孫顧琮,自有傳。


    在這裏我特別注意了一下尚書房,這三個字。尚書房是什麽時候建立的呢?我會把這方麵資料放到論壇,資料太長了。隻想總結一下,康熙朝沒有建立尚書房。


    清史稿都坑爹了!!!能怎麽說呢?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看待問題都是有局限的?


    說實話,這樣的話很敷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實。


    在我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單一的。


    就拿人來說吧,不是一句好人或者壞人就能概況的。


    可能有一個人他做盡壞事,但是他卻是一個大孝子。但是我們能因為他是孝子就否認他做的壞事嗎?當然不能。但是同樣的,我們能因為他做盡壞事,就否認他是孝子嗎?顯然不能。


    人是複雜的,多元化的,是善惡並存的。


    那麽事情呢?也是複雜的,多角度看就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那麽要怎麽做呢?這個我很疑惑。


    其實從寫小說之後,我的疑惑更加地多了。越是看資料,越是害怕寫下去了。很想公正真實,但是卻發現,自己所知道的也隻是書籍上的隻言片語,沒有親眼見識過,更不敢妄加評論。有些擔心也有恐懼。所以希望各位看客多點疑問精神,為我指出來。


    ps:悲催的發現,偶文下都是友情評論。偶的文是不是沒人看啊!沒人看文的孩子棄坑是不是沒有關係呢?(友情評論的人大喊:偶們不是人嗎?偶弱弱地說,乃們是被偶逼著的,不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胤禛]緣來如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璃並收藏[胤禛]緣來如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