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烏諾他們不一樣,雖然趙學冉實際上權力沒有烏諾高,但是因為年紀大的緣故,在這方麵的經驗是烏諾他們拍馬也不及的。


    所以在烏諾他們覺得伊娃的死亡是最壞的消息,其實放在趙學冉眼中說不定反而是個討價還價的籌碼。處於這種考慮,趙學冉甚至覺得伊娃就這麽死了其實也不錯——雖然犧牲掉伊娃很可惜,但是,為了大業,犧牲也是在所難免的嘛!更何況同樣作為服從者,烏諾要比伊娃更加優秀。


    但他萬萬沒想到,帝國那邊居然不敢常理走!


    他本來的打算是,如果帝國發現了伊娃的偽裝,想要借此談條件的話,他就反咬對方一口說是對方居心不良想要贏得比賽因此將伊娃綁架——至於所謂的物證,也最多隻能證明伊娃愛慕帝國的攝政王而已,服從者倒追支配者,本來就是一樁美談啊!更何況帝國的攝政王雖然有準未婚伴侶的了,可畢竟不還是沒有正式結婚嘛!


    此時將如意算盤打得劈啪響的趙學冉並不知道伊娃還將唐無求綁架送去了那個秘密研究所,否則,他絕對不會認為眼下的這個情況是最壞的結果了。


    ······


    “咦,將那個伊娃說成是恐怖分子?”唐無求聽到薩羅曼的安排之後有些驚訝。他是知道了伊娃就是那個讓自己昏過去的幕後之人,也是自己差點死掉的幕後黑手。


    薩羅曼沉默著點了點頭,然後看著唐無求迷茫的神情,有些愧疚道:“隻是要暫時委屈你了。”


    薩羅曼在說的時候也挺揪心的,身為一名支配者,保護自己的服從者是本能,但是他現在卻不能“衝冠一怒為紅顏”。雖然這樣可以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但是也可能會引起他們的劇烈反彈。


    說到底,還是他不夠強吧。


    如果他現在夠強的話,也不用顧忌聯邦共和國的那個雙s級別的支配者了。


    這還是明麵上的,還不清楚他們暗中是否還存在。


    但是根據他曾經的“經曆”來看,就算沒有雙s級別的,也一定有不少s級別的。


    說實話,帝國雖然和聯邦共和國各方麵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在強大的支配者和服從者的數量這方麵,卻的確是要略略遜色一籌。


    畢竟按照國情來看,帝國的階級分層實在是太明顯,而那些擁有好資源的貴族大臣們在坐擁天賦和資源的時候,反而在自身努力方麵欠缺太多。


    這也導致帝國高層的a級別或a+級別的支配者和服從者很多,但是s級別的,不過屈指可數的幾個。別看a級別的上升就是s級別,但是就這一步,那鴻溝堪比大峽穀。


    至於雙s級別的……除了薩羅曼那早已經去世的父皇外,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其他人,就連現在帝國最強的薩羅曼也不過是快要突破到雙s的水準而已。


    薩羅曼現在其實隱隱約約摸到了雙s的邊緣,但他隻要一日沒有突破,就一日沒有把握。更何況,他就算突破了,也不過是雙s級別的初期,而聯邦共和國的那個人,可是已經雙ss級別近百年了。


    聯邦共和國的那個雙s級別的支配者還是和薩羅曼的父皇同時代的人,隻不過薩羅曼的父皇早早地去世,而對方還活得好好的,所以才會讓帝國雖然比聯邦共和國機甲水平要高一些,但是聯邦共和國的人卻從來沒有服氣過。


    所以若是薩羅曼這個時候為了給唐無求報仇而將秘密研究所的情況公布出來的話,勢必會引起外界的恐慌並和聯邦共和國撕破臉……可說實話,他以一對二獲勝的可能性很小,到時候,還要牽連唐無求……


    更何況,身為攝政王這麽多年,哪怕他一再告訴自己以後要為自己而活,卻也不能眼睜睜地就看著百姓再次飽受戰爭的傷害。


    因此,於公於私,薩羅曼都隻能將大事化小……


    隻是,這對於他來說,的確是十分讓人挫敗的事情!他還從來沒有這麽憋屈過!


    薩羅曼已經給這後麵的主事之人又默默地多加了幾筆!


    ······


    手背上多了一雙潔白如玉的手,薩羅曼抬眼看著唐無求,卻見唐無求完全沒有幽怨的模樣,反而眼神亮亮地看著自己:“什麽委屈?我這不是好好的嗎?”雖然對於自己差點被當做“飼料”給不知名的生物啃了,是個人都會生氣,但是比起這些氣憤,他還能夠好好兒地和薩羅曼再在一起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報仇什麽的,薩羅曼是否出手是他的心意,作為男人,他其實更喜歡親自“一報還一報”的!


    反正,冤有頭債有主,薩羅曼不是說那個伊娃還剩了一口氣沒有死麽?


    唐無求內心已經在上演十大酷刑了,但是薩羅曼卻以為唐無求真的為自己忍了這口氣。本來就愧疚的心更是心疼,不由得解釋寬慰道:“其實……這次的事情不僅僅牽扯到個人,還牽扯到兩個國家,說實話,這如果深入追查下去,估計得扯出一連串的人來。聯邦共和國的人再有本事,他們也絕對沒辦法在那森林下麵建造了那麽一個設備齊全的研究所而多年沒被發現……而能夠有這個本事的,現在還不能動。所以不是不想幫你報仇,隻是現在帝國還不能亂起來……但是我保證,這個委屈一定不會讓你白受的!”


    唐無求:“……∑(っ°Д°;)っ!”


    薩羅曼好不容易磕磕絆絆地解釋了,結果說完一看,為什麽自家球球一臉懵圈地看著自己?


    難不成自己剛才的話還沒有解釋得清楚?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薩羅曼正準備換一種說話,結果卻看到唐無求一下子撲進了自己的話裏,然後直接捂住了自己的嘴:“不用說了我、我都明白。”


    一向涉及正經事就寡言少語的人突然劈裏啪啦竹筒倒豆子似的說了這麽一大堆,他會驚呆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薩羅曼直接握住對方捂住自己嘴巴的手在手背上親吻了一下。


    唐無求的耳朵一下子就熱了起來,還沒等他說話,重新置辦的光腦就響了起來,直接是一條語音:“無求哥哥你身體好些了嗎?今天是你大展身手的日子喲,你還沒有來嗎?別遲到啦~”


    ······


    唐無求來到比賽現場的時候,發現氣氛很不對勁。


    因為昨天錯過了比賽,雖然後麵他有找來視頻觀看,但是沒有親自體驗,果然還是有很多事情不甚清楚啊。


    “啊,唐無求你終於來了!”阿帕莎今天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前天那種焦慮模樣了,大概是因為昨天的勝利,讓她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今天的比賽可是至關重要,千萬馬虎不得知道麽!”第一天他們平局,第二天和第三天他們各有輸贏,所以算場次來說的話,聯邦共和國和珈藍帝國之間還是沒有分出勝負來,所以這最後一場比賽是至關重要的。到底誰能笑到最後,就看今天了。


    “你們兩個今天可千萬不能弄成平局知道嗎?”大概是昨天的勝利讓阿帕莎終於挺直了腰杆,所以語氣中也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說教。


    “這樣的情況你就算不說,小師弟他們也明白的對吧,嗯?”雷德克裏夫笑眯眯地插/了/進來,然後關切地看向唐無求,“你也不要有太大壓力,畢竟你昨天才生了病,盡力而為就行了。”


    雷德克裏夫無論是本事、家世還是之前的表現都讓阿帕莎不能反駁,但是她還是忍不住嘀咕:“現在的醫學這麽發達,什麽病要拖那麽久啊……”


    “阿帕莎師妹!”雷德克裏夫笑著打斷了阿帕莎的嘟囔。


    周森淡漠道:“比起這比賽,身體健康自然更加重要。不然病情太嚴重了,連看比賽都沒有力氣了。”


    上官宮晴則是自從第一場比賽之後就一直作壁上觀,比賽的時候隻看不說,比賽結束就沒見了蹤影,所以這麽一下來,場麵一時頗為尷尬。


    阿帕莎咬牙——為了榮譽而戰,身體健康有什麽可比的!不過,這周森該不是說的是曹元西師兄吧?說起來師兄昨天也沒有來,今天也沒有來……難道真的病得很嚴重嗎?


    唐無求麵色不變地聽著,心中卻在思考雷德克裏夫和周森話語之中的深意,他們會這麽說,莫不是知道了些什麽?


    不過,細細想來,他們兩個似乎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表現出對比賽多麽重視的樣子……


    唐無求還沒有來得及細想,就聽見場中提醒時間到了,請比賽選手入場。他連忙收拾起思緒,通過裝置進入了賽場之中。


    ······


    在唐無求開始比賽的時候,薩羅曼已經帶著還留著一口氣的伊娃秘密地到了談判會議室中。


    他帶著人一出現,就見一個人影飛快地衝了過來。


    薩羅曼不著痕跡地往一旁快速移動了一米。


    那跑過來的人似乎並沒有注意到薩羅曼的動作,一把抱住了在薩羅曼身後被兩名侍衛架著的服從者:“伊娃!”


    看到這一幕,薩羅曼【水田衣也叫百衲衣。據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拚製衣服,王維詩中就有“裁衣學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製作,在開始時還比較注意勻稱,各種錦緞料都事先裁成長方形,然後再有規律地編排縫製成衣。到了後來就不再那樣拘泥,織錦料子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形狀也各不相同。到了明朝末期,奢靡頹廢之風盛行,許多貴胄人家女眷為了做一件中意別致的水田衣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錦緞,隻為了一小塊衣料而已。


    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較後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這種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種漢服款式,無袖長罩衫,又叫做“背心”。後來傳入蒙古。據《元史》載:“又製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


    褙子形如中單,但腋下兩裾離異不連。宋代盛行多多為對襟,不施袗鈕,腰間用勒帛係束,男女均可服用。後世多有沿革。男子一般把褙子當做便服或襯在禮服裏麵的衣服來穿。而婦女則可以當做常服(公服)及次於大禮服的常禮服來穿。


    隋唐時期的褙子袖子是半節的,衣身不長。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這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後兩片衣襟係住,可是宋代的褙子並不用它係結,而是垂掛著作裝飾用,意義是模仿古代中單(內衣)交帶的形式,表示”好古存舊”。穿褙子時,卻在腰間用勒帛係住。宋代褙子的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三種,又以直領對襟式居多。宋代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為婢妾一般都侍立於主婦的背後,故稱褙子。到了明代,褙子有寬袖背子、有窄袖褙子。寬袖褙子,隻在衣襟上,以花邊作裝飾,並且領子一直通到下擺。窄袖褙子,則袖口及領子都有裝飾花邊,領子花邊僅到胸/部。


    襖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隋朝的“缺胯襖子”用作武官製服,並於唐朝傳入日本。唐朝受胡服影響出現翻領襖,宋代出現由唐代上襦發展而成的對襟襖(旋襖)。在明清時代,女服上衣一直是崇尚寬大;至清代末年,西方以表現人體為美的服飾觀念漸漸影響了國人,女性的長襖一變而為緊/窄裹體,緊緊圍匝在身上,袖管也窄窄地貼裹住手臂清代中期以後,女服上曾經流行飾滿令人目眩的層層花邊,這一風氣至此時也消失了,襖上的紋飾趨於素雅,服裝開始為表現人體的形象服務。不過,由於當時的女性都是從小束胸,一般胸/部扁平,穿著瘦長、裹身的長襖,總給人一種瘦弱、纖細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偃師[古穿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緹並收藏偃師[古穿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