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將軍被免職了,戚家軍離得離散得散,不過還有很多戚家軍活躍在明軍中,在廣東明軍和明廷對人民軍的幾次圍剿中,都能夠看到戚家軍的身影。
在戰鬥中,相比於其他明軍,戚家軍就是精銳部隊,奈何戰鬥的勝負不是隻占少數的戚家軍能夠決定的,那些出身戚家軍的將領們還沒有將戚家軍模式帶給更多明軍。
要是給予這些出身戚家軍的將領們足夠時間,他們在明軍各處發揮自己的才能,那時候的明軍實力能增長不少,在萬曆三大征中,“戚家軍”就做出巨大貢獻。
現在,恰恰是戚家軍處於最低穀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戚家軍已經缺失靈魂,其他人統率的戚家軍,遠遠無法與戚將軍率領的戚家軍相比。
奈何戚將軍躺在病榻上日漸虛弱,看到人民軍不斷壯大,不知道朝堂上那些為大明“盡心盡力”的臣子們會不會後悔?
萬曆堪稱是明朝最後的巔峰,而給這巔峰打下根基的卻是張大人和戚將軍,隻是兩人都沒有機會看到後來者是如何讓明朝從最後的巔峰走向衰弱,或許如今戚將軍能夠看到。
……
在漫長的邊境線上,人民陸軍三個集團軍中的火器部隊和騎兵部隊都不停活動著。
他們往來邊境線兩側,尋找可以進攻的目標,不斷對明軍發動襲擊,每次“一擊”即退,根本不給明軍圍捕的機會,在一個多月時間裏,他們給明軍帶來數以千計的死傷數字。
死傷數千人,對聚集在廣東外的二十萬明軍來說還不到四十分之一,這損失很小,但人民軍的襲擾卻讓明軍士氣大降,明軍大部分之後隻得待在城池中,根本不敢到城外區域亂跑,就怕被不知道哪裏摸出來的人民軍偷襲。
從弱小走向強大,人民軍在發展過程中,經常使用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遊擊戰精髓被軍官們牢記於心。
人民軍偷襲的痛快了,隻能被動防守的明軍們可就難受了,麵對不斷襲擾的人民軍,梅友鬆和其他明軍將領也無計可施。
之前明軍也製定各種計劃想要消滅來襲擾的人民軍,奈何人民軍太狡猾,明軍根本抓不到人民軍。
麵對人民軍的襲擾,出城任務成了明軍最不想要執行的任務,有背景有資曆的軍官統領都會想法設法都躲避出城任務,基本上都是沒有背景沒有資曆的軍官統領才會出城執行任務。
低下明軍士卒也是害怕不已,但是他們隻是小兵,根本做不了主,他們隻能希望自家大人給力一點,不要被派出城執行任務。
對於人民軍的襲擾,梅友鬆、宋應昌都能夠看出來人民軍的目的,一打擊明軍士氣,二消耗明軍兵力。
在無法有效對付來襲的敵人情況下,梅友鬆隻能給明軍各部下達“固守”的命令,同時梅友鬆還告訴各部明軍,人民軍是怕了,在會用出這襲擾戰術,等到後方明軍都到齊,“五十萬”大軍一定能夠一戰將人民軍剿滅。
固守等待後方明軍,隻是當前梅友鬆唯一的辦法,沒有足夠的兵力,梅友鬆不會主動向人民軍發動進攻,前方人民軍的兵力可不比明軍少,要是再後續兵力沒有聚集起的情況下就向人民軍發動進攻,很大可能會像之前兩戰那般被人民軍擊敗。
人民軍襲擾就讓他襲擾,一個多月時間才死傷數千人,再有兩、三個月明軍就能聚集起,就能向人民軍發動進攻,這兩、三個月時間,人民軍再襲擾,明軍死傷人數也不可能過萬,這點傷亡數字明軍能夠承受。
並且在“固守”命令下,明軍不會給予多少被人民軍襲擾的機會,出城執行任務盡可能派遣沒有多少戰鬥力的新兵去,精銳部隊都在城池待著,養精蓄銳,等待接下來的一戰。
在人民軍的襲擾下,明軍士氣是降低了,但梅友鬆有提高士氣的方法,無非就是升官、發財、女人三種。
發財和女人這兩個梅友鬆現在沒有辦法給予,但升官是在梅友鬆的權力中,隻要在戰鬥中立功,就能夠升官。
而發財和女人,這兩個現在梅友鬆是沒有辦法給予,但是等到明軍打敗人民軍後,梅友鬆就可以給予了。
根據得到的信息,人民軍已經獲得廣東區域老百姓的擁戴,這些老百姓已經是不是大明的子民,而是人民軍的子民,那麽多青壯自願加入到人民軍中,等到剿滅人民軍後,這些青壯的親人都要受到連累。
預計這一戰過後,廣東近千萬人口能夠剩下一百萬都是多的,反正他們都不是大明的子民了,死就死吧,皇帝不會在乎,朝堂中大臣們不會在乎,明軍士卒們也不會在乎。
廣東這麽大的地方,近千萬人口,擁有的財富可想而知,土地就是最大的一筆財富,女人數量也非常的多,所有明軍一人分一個都多。
隻要剿滅人民軍,發財和女人這兩項都能夠獲得,到時候開戰前,梅友鬆將升官、發財、女人三種獎賞一說,明軍士氣不提高才是奇怪的事情,隻要立功就能夠得到獎賞,想要什麽有什麽。
這就是戰爭,一場戰爭下來,十室九空都算是好的,可能人民軍治下的一些老百姓沒有錯,但他們生活在人民軍治下,還獲得人民軍的好處,這在明廷許多大臣看來就是對大明的背叛,他們已經不是大明的子民,不是大明的子民就該死。
反正大明治下人口那麽多,土地也開始匱乏,死了幾百萬近千萬人,就空出來大片土地,可以將其他地方多出來的人口遷移過去,能夠省掉很多麻煩事。
這種情況不單單是發生在人民軍身上,對以前出現的反賊也一樣,不管與反賊有沒有接觸,隻要生活在反賊治下,那反賊被剿滅後,能夠活下來的老百姓不足戰前十分之一。
很殘忍,但那些大官們中能夠考慮老百姓生死的隻有很少很少,即便是寒門學子,在他們成為秀才後,就已經和底層老百姓不是一個階層了,地位越高,他們就會裏老百姓越遠。
大明這個國家,從上到下已經徹底壞掉了。
在戰鬥中,相比於其他明軍,戚家軍就是精銳部隊,奈何戰鬥的勝負不是隻占少數的戚家軍能夠決定的,那些出身戚家軍的將領們還沒有將戚家軍模式帶給更多明軍。
要是給予這些出身戚家軍的將領們足夠時間,他們在明軍各處發揮自己的才能,那時候的明軍實力能增長不少,在萬曆三大征中,“戚家軍”就做出巨大貢獻。
現在,恰恰是戚家軍處於最低穀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戚家軍已經缺失靈魂,其他人統率的戚家軍,遠遠無法與戚將軍率領的戚家軍相比。
奈何戚將軍躺在病榻上日漸虛弱,看到人民軍不斷壯大,不知道朝堂上那些為大明“盡心盡力”的臣子們會不會後悔?
萬曆堪稱是明朝最後的巔峰,而給這巔峰打下根基的卻是張大人和戚將軍,隻是兩人都沒有機會看到後來者是如何讓明朝從最後的巔峰走向衰弱,或許如今戚將軍能夠看到。
……
在漫長的邊境線上,人民陸軍三個集團軍中的火器部隊和騎兵部隊都不停活動著。
他們往來邊境線兩側,尋找可以進攻的目標,不斷對明軍發動襲擊,每次“一擊”即退,根本不給明軍圍捕的機會,在一個多月時間裏,他們給明軍帶來數以千計的死傷數字。
死傷數千人,對聚集在廣東外的二十萬明軍來說還不到四十分之一,這損失很小,但人民軍的襲擾卻讓明軍士氣大降,明軍大部分之後隻得待在城池中,根本不敢到城外區域亂跑,就怕被不知道哪裏摸出來的人民軍偷襲。
從弱小走向強大,人民軍在發展過程中,經常使用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遊擊戰精髓被軍官們牢記於心。
人民軍偷襲的痛快了,隻能被動防守的明軍們可就難受了,麵對不斷襲擾的人民軍,梅友鬆和其他明軍將領也無計可施。
之前明軍也製定各種計劃想要消滅來襲擾的人民軍,奈何人民軍太狡猾,明軍根本抓不到人民軍。
麵對人民軍的襲擾,出城任務成了明軍最不想要執行的任務,有背景有資曆的軍官統領都會想法設法都躲避出城任務,基本上都是沒有背景沒有資曆的軍官統領才會出城執行任務。
低下明軍士卒也是害怕不已,但是他們隻是小兵,根本做不了主,他們隻能希望自家大人給力一點,不要被派出城執行任務。
對於人民軍的襲擾,梅友鬆、宋應昌都能夠看出來人民軍的目的,一打擊明軍士氣,二消耗明軍兵力。
在無法有效對付來襲的敵人情況下,梅友鬆隻能給明軍各部下達“固守”的命令,同時梅友鬆還告訴各部明軍,人民軍是怕了,在會用出這襲擾戰術,等到後方明軍都到齊,“五十萬”大軍一定能夠一戰將人民軍剿滅。
固守等待後方明軍,隻是當前梅友鬆唯一的辦法,沒有足夠的兵力,梅友鬆不會主動向人民軍發動進攻,前方人民軍的兵力可不比明軍少,要是再後續兵力沒有聚集起的情況下就向人民軍發動進攻,很大可能會像之前兩戰那般被人民軍擊敗。
人民軍襲擾就讓他襲擾,一個多月時間才死傷數千人,再有兩、三個月明軍就能聚集起,就能向人民軍發動進攻,這兩、三個月時間,人民軍再襲擾,明軍死傷人數也不可能過萬,這點傷亡數字明軍能夠承受。
並且在“固守”命令下,明軍不會給予多少被人民軍襲擾的機會,出城執行任務盡可能派遣沒有多少戰鬥力的新兵去,精銳部隊都在城池待著,養精蓄銳,等待接下來的一戰。
在人民軍的襲擾下,明軍士氣是降低了,但梅友鬆有提高士氣的方法,無非就是升官、發財、女人三種。
發財和女人這兩個梅友鬆現在沒有辦法給予,但升官是在梅友鬆的權力中,隻要在戰鬥中立功,就能夠升官。
而發財和女人,這兩個現在梅友鬆是沒有辦法給予,但是等到明軍打敗人民軍後,梅友鬆就可以給予了。
根據得到的信息,人民軍已經獲得廣東區域老百姓的擁戴,這些老百姓已經是不是大明的子民,而是人民軍的子民,那麽多青壯自願加入到人民軍中,等到剿滅人民軍後,這些青壯的親人都要受到連累。
預計這一戰過後,廣東近千萬人口能夠剩下一百萬都是多的,反正他們都不是大明的子民了,死就死吧,皇帝不會在乎,朝堂中大臣們不會在乎,明軍士卒們也不會在乎。
廣東這麽大的地方,近千萬人口,擁有的財富可想而知,土地就是最大的一筆財富,女人數量也非常的多,所有明軍一人分一個都多。
隻要剿滅人民軍,發財和女人這兩項都能夠獲得,到時候開戰前,梅友鬆將升官、發財、女人三種獎賞一說,明軍士氣不提高才是奇怪的事情,隻要立功就能夠得到獎賞,想要什麽有什麽。
這就是戰爭,一場戰爭下來,十室九空都算是好的,可能人民軍治下的一些老百姓沒有錯,但他們生活在人民軍治下,還獲得人民軍的好處,這在明廷許多大臣看來就是對大明的背叛,他們已經不是大明的子民,不是大明的子民就該死。
反正大明治下人口那麽多,土地也開始匱乏,死了幾百萬近千萬人,就空出來大片土地,可以將其他地方多出來的人口遷移過去,能夠省掉很多麻煩事。
這種情況不單單是發生在人民軍身上,對以前出現的反賊也一樣,不管與反賊有沒有接觸,隻要生活在反賊治下,那反賊被剿滅後,能夠活下來的老百姓不足戰前十分之一。
很殘忍,但那些大官們中能夠考慮老百姓生死的隻有很少很少,即便是寒門學子,在他們成為秀才後,就已經和底層老百姓不是一個階層了,地位越高,他們就會裏老百姓越遠。
大明這個國家,從上到下已經徹底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