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樟樹愈發壯大,根須紮入地下,就和人的血管似的,密密麻麻,把那棺木裹得和粽子似的,其實這也不礙事虞家的事兒,最多,也就是稍微衝撞了一下這正主的後人。
就算衝撞,也不是什麽大事,可能,就是平時踩個小坑,丟個零錢什麽的。
但若虞老爺介意的話,掘地三尺,挖棺木,做法,移到別處風水寶地安葬,這是最好。
虞老爺自然是介意的,自己家中還有一個未出嫁的獨女,嬌滴滴文弱弱,經不得半點風浪和嚇唬。
後來,這挖地、做法、選新墳、移棺,都是薑多壽和薑琰琰一手操辦的。
虞家最近出了事兒,也想過找薑家人來看看,可薑多壽和薑琰琰都不在長沙。
找了一圈醫生,中醫西醫都看了,也看不出所以然來,西醫不敢動手,中醫倒是紮了幾針,還開了些調養的方子,可連續吃了這麽些天,虞秀芹這瘋病還是不見好。
不僅不見好,似乎還更嚴重了。
一行人到虞家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民國建國後,曾明令廢除過「老爺」「大人」之類的稱唿,改以先生、君或官職稱唿。
可民間叫習慣了,當著麵喊著虞先生,私底下提起來,總是喊一句虞家老爺更接地氣一些,曹獻廷改不了這個口,活了這麽些年的薑琰琰也隨波逐流,兩種叫法都行。
可進了虞家,就得講究了。
虞先生不在,家裏隻有虞夫人,曉得薑家來人了,派了人送了頂好的茶水點心過來,讓人先在會客廳候著。
這一等,等得外頭的天都黑了。
薑琰琰不耐煩的起身,對曹獻廷說:「去看看。」
聞東隻用眼神示意她別著急:「看什麽?該來的總會來的,若是人家遲遲不來,說明,人家對著閨女的事兒不上心,又或者……。」
聞東還未說完,曹獻廷便是搶白:「那是不可能的,虞家就虞小姐這一個女兒,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掌上明珠。」
「那就是第二種情況了,」聞東捏著小竹叉子慢悠悠地拾起果盤裏已經的果塊兒,「人家家裏,有人在,不愁沒人。」
薑琰琰雙手一插:「虞家之前出事兒,都是咱們薑家罩著,怎麽?現在薑家還成了備選?」
這話帶著賭氣的味道,像是之前天天和你手拉手上學的姐們兒,突然轉頭對別人肝膽相照了。
會客廳的門推開,來人是個四十出頭的管事,有些臉生,和薑琰琰前兩年來的那位,不是一個人。
這人小心翼翼地開口問了一句:「是薑小姐?」
薑琰琰沒答話,聞東點點頭:「是。」
對於這份遲來的殷勤,薑琰琰顯得很是平淡,任憑這人在薑琰琰麵前誇破了嘴皮子,薑琰琰隻記得一件事兒,就是今日虞夫人遲遲沒時間出來會客,是因為從外地剛請了一位「高人」來給虞秀芹會診。
這管家不知是新晉上來的,不曉得虞家低調含蓄的風格和規矩,還是真心信賴薑琰琰,一口氣全說了。
請來的這人姓孟,叫孟天罡,常年在珠江流域行走治病看風水,和南洋那塊比較熟悉,走的路子,比較偏門,一開始,是不想請來的,可自家小姐這病總是不得好,多番打聽,才曉得,長江以南還有這號人物。
孟先生也是中午剛到,看起來就是一路風塵僕僕,休息了好一會兒,才替自家小姐會診,這孟先生講究,會診的時候,得有親眷在場,得一直陪著,薑家人突然造訪,虞夫人委實抽不開身。
這管家東一句西一句的,無非是想替自家主人說情,薑琰琰卻隻關心著突然被虞家奉為座上賓的孟天罡,到底是個什麽來頭。
畢竟經過夷陵那一場風波,她對南洋廣西雲南那一塊的人,都十分警惕。
「這位孟先生,師承何人?什麽來頭?」
「這就不曉得了,」這管家姓楊,國字大臉,粗眉小眼,看著挺嚴厲,說話總是哈著腰,「是虞先生的一位好友牽線找的,隻曉得是南方來的。」
「哦,對了,」楊管事又是說道,「這孟先生中午的時候去了後院一顆大樟樹下頭看了好久,說那有什麽餘魂未盡,薑小姐您說,這是什麽意思?是說那樟樹下頭有鬼作亂?」
樟樹?之前薑家起棺的那棵?
薑琰琰聳聳肩:「我怎麽知道。」
虞家小姐的院子挨著最裏麵,進了三道垂花門,才隱約瞧見廊下站著虞夫人,虞夫人正在和一人說話,作態小心仔細。
那人,應該就是楊管事口中的孟天罡。
第64章
白水巷多是學了西洋的小別墅建築,隻是虞家這一排十分獨特, 留的還是中式的小院子, 講究一步一景,步步不同, 眼瞧著快到了,薑琰琰卻讓楊管事停下, 眾人就隔著老遠看著虞夫人和那人說話。
曹獻廷有些著急, 湊過頭問了一嘴:「咱等了這麽久,不過去主動打個招唿?管他什麽孟天罡,孟地罡的, 都比不上咱們長沙地頭蛇小神婆啊。」
薑琰琰有些煩, 沒理他,這人好賴話都不分,地頭蛇又不是什麽好詞兒。
隻看著虞夫人對麵那男人, 朝著虞夫人伸了三根手指頭, 又用大拇指指了指自己,斜著手, 大拇指指尖奔著緊閉的木門一懟,點了點頭。
曹獻廷又問:「這是啥意思?這是說要是三倍的價錢?」
</br>
就算衝撞,也不是什麽大事,可能,就是平時踩個小坑,丟個零錢什麽的。
但若虞老爺介意的話,掘地三尺,挖棺木,做法,移到別處風水寶地安葬,這是最好。
虞老爺自然是介意的,自己家中還有一個未出嫁的獨女,嬌滴滴文弱弱,經不得半點風浪和嚇唬。
後來,這挖地、做法、選新墳、移棺,都是薑多壽和薑琰琰一手操辦的。
虞家最近出了事兒,也想過找薑家人來看看,可薑多壽和薑琰琰都不在長沙。
找了一圈醫生,中醫西醫都看了,也看不出所以然來,西醫不敢動手,中醫倒是紮了幾針,還開了些調養的方子,可連續吃了這麽些天,虞秀芹這瘋病還是不見好。
不僅不見好,似乎還更嚴重了。
一行人到虞家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民國建國後,曾明令廢除過「老爺」「大人」之類的稱唿,改以先生、君或官職稱唿。
可民間叫習慣了,當著麵喊著虞先生,私底下提起來,總是喊一句虞家老爺更接地氣一些,曹獻廷改不了這個口,活了這麽些年的薑琰琰也隨波逐流,兩種叫法都行。
可進了虞家,就得講究了。
虞先生不在,家裏隻有虞夫人,曉得薑家來人了,派了人送了頂好的茶水點心過來,讓人先在會客廳候著。
這一等,等得外頭的天都黑了。
薑琰琰不耐煩的起身,對曹獻廷說:「去看看。」
聞東隻用眼神示意她別著急:「看什麽?該來的總會來的,若是人家遲遲不來,說明,人家對著閨女的事兒不上心,又或者……。」
聞東還未說完,曹獻廷便是搶白:「那是不可能的,虞家就虞小姐這一個女兒,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掌上明珠。」
「那就是第二種情況了,」聞東捏著小竹叉子慢悠悠地拾起果盤裏已經的果塊兒,「人家家裏,有人在,不愁沒人。」
薑琰琰雙手一插:「虞家之前出事兒,都是咱們薑家罩著,怎麽?現在薑家還成了備選?」
這話帶著賭氣的味道,像是之前天天和你手拉手上學的姐們兒,突然轉頭對別人肝膽相照了。
會客廳的門推開,來人是個四十出頭的管事,有些臉生,和薑琰琰前兩年來的那位,不是一個人。
這人小心翼翼地開口問了一句:「是薑小姐?」
薑琰琰沒答話,聞東點點頭:「是。」
對於這份遲來的殷勤,薑琰琰顯得很是平淡,任憑這人在薑琰琰麵前誇破了嘴皮子,薑琰琰隻記得一件事兒,就是今日虞夫人遲遲沒時間出來會客,是因為從外地剛請了一位「高人」來給虞秀芹會診。
這管家不知是新晉上來的,不曉得虞家低調含蓄的風格和規矩,還是真心信賴薑琰琰,一口氣全說了。
請來的這人姓孟,叫孟天罡,常年在珠江流域行走治病看風水,和南洋那塊比較熟悉,走的路子,比較偏門,一開始,是不想請來的,可自家小姐這病總是不得好,多番打聽,才曉得,長江以南還有這號人物。
孟先生也是中午剛到,看起來就是一路風塵僕僕,休息了好一會兒,才替自家小姐會診,這孟先生講究,會診的時候,得有親眷在場,得一直陪著,薑家人突然造訪,虞夫人委實抽不開身。
這管家東一句西一句的,無非是想替自家主人說情,薑琰琰卻隻關心著突然被虞家奉為座上賓的孟天罡,到底是個什麽來頭。
畢竟經過夷陵那一場風波,她對南洋廣西雲南那一塊的人,都十分警惕。
「這位孟先生,師承何人?什麽來頭?」
「這就不曉得了,」這管家姓楊,國字大臉,粗眉小眼,看著挺嚴厲,說話總是哈著腰,「是虞先生的一位好友牽線找的,隻曉得是南方來的。」
「哦,對了,」楊管事又是說道,「這孟先生中午的時候去了後院一顆大樟樹下頭看了好久,說那有什麽餘魂未盡,薑小姐您說,這是什麽意思?是說那樟樹下頭有鬼作亂?」
樟樹?之前薑家起棺的那棵?
薑琰琰聳聳肩:「我怎麽知道。」
虞家小姐的院子挨著最裏麵,進了三道垂花門,才隱約瞧見廊下站著虞夫人,虞夫人正在和一人說話,作態小心仔細。
那人,應該就是楊管事口中的孟天罡。
第64章
白水巷多是學了西洋的小別墅建築,隻是虞家這一排十分獨特, 留的還是中式的小院子, 講究一步一景,步步不同, 眼瞧著快到了,薑琰琰卻讓楊管事停下, 眾人就隔著老遠看著虞夫人和那人說話。
曹獻廷有些著急, 湊過頭問了一嘴:「咱等了這麽久,不過去主動打個招唿?管他什麽孟天罡,孟地罡的, 都比不上咱們長沙地頭蛇小神婆啊。」
薑琰琰有些煩, 沒理他,這人好賴話都不分,地頭蛇又不是什麽好詞兒。
隻看著虞夫人對麵那男人, 朝著虞夫人伸了三根手指頭, 又用大拇指指了指自己,斜著手, 大拇指指尖奔著緊閉的木門一懟,點了點頭。
曹獻廷又問:「這是啥意思?這是說要是三倍的價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