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遠在三十多萬公裏之外的貝兒公主島航天中心地麵控製中心的施密茨博士,也對這個結果有些無奈。


    目前人類研發出來的離子推進器,推力可是很弱的,當年“深空1號”探測器上用的那種300毫米口徑級別的推進器,其真空推力隻能在地球上推動一張32k紙。而火星飛船上所使用的這種新型離子推進器雖然在推力上比當年“深空1號”探測器所使用的那種推進器的推力要大了幾百倍,但其推力依然是相當弱小的。


    因此,采用這種離子推進器的飛船,是需要進行長時間和長距離的加速,才可以把飛船的速度提升到預定速度的。就像火星飛船,其上麵的那三台離子推進器,要想把幹重超過六百噸、滿載超過千噸的火星飛船加速到預定速度,最起碼需要長達四五天、幾百萬公裏的距離才可以。


    從地球到月球,不過才37.5萬公裏,這點距離根本就不足以讓這三台大型離子推進器把火星飛船加速到預定速度。


    不過,這次測試,到是把這三台推進器的真正真空推力測試出來了。根據這三台離子推進器的表現,經過計算,滿負荷的火星飛船,在這三台離子推進器的推進下,每天可以把火星飛船增加超過5000公裏/小時的時速。


    相比起來,這種18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要比當年“深空1號”所使用的那種300毫米級別的離子推進器強大了無數倍。


    當年“深空1號”探測器所使用的那種3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隻能讓深空一號每天增加32公裏/小時的時速,而小家夥連續工作三百天的時間,才能把深空一號的速度提升到9700公裏/小時的時速。而“深空1號”最終用了整整二十個月的時間,才讓它的速度達到12700公裏/小時的時速。


    要說這個速度也不算慢了,但在太空旅行中,這種速度就是“蝸牛”。


    即便是前幾年施密茨博士團隊研發出來的那種900毫米口徑的離子推進器,雖然推力隻是3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的七倍,可也足以把火星飛船在短短的一個半月之內加速到兩萬公裏/小時的時速。


    至於這種新型的18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其推力更是900毫米口徑級別的倍,如果三台這種1800毫米口徑級別的離子推進器全力啟動的話,在一個星期之內,就足以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四萬公裏/小時的速度以上。


    可是別忘了,在火星飛船上還有一種專門用來為飛船加速的反衝火箭。這種反衝火箭使用采用化學燃料發動機作,在真空中使用。


    這種反衝火箭盡管口徑不大,但用在真空中使用,效果卻是絕對犀利的。這種反衝火箭每啟動一次,會消耗大約兩噸左右的化學燃料,可以使用大約二十分鍾,可以將火星飛船的速度從零直接加速到超過2萬公裏/小時的時速。


    在火星飛船的副燃料儲備艙中,一共儲存了三十噸左右的化學燃料,足以讓這種反衝火箭啟動十五次,或者讓鷹隼號登陸飛船登陸火星兩次。


    如果火星飛船從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出發,先是利用等離子推進器加速,然後借助地球引力,利用地球引力造成的“引力彈弓”效應,讓火星飛船脫離地球引力,然後再啟動一次反衝火箭,持續給火星飛船加速。


    當反衝火箭的加速完畢時,這時候火星飛船的速度可以達到4萬公裏/小時的時速,這時候再繼續用離子推進器給火星飛船持續加速,那麽在四天之後,火星飛船的速度將會達到16.7公裏/秒,也就是6萬公裏/小時的第三宇宙速度。


    隻要火星飛船能夠達到第三宇宙速度,那麽就可以直飛火星。而以第三宇宙速度進行飛行的火星飛船,5600萬公裏的距離,算上加速和減速所消耗的時間,隻需要飛行大約50天就可以到達火星環繞軌道。


    因此,這第三次登月行動雖然沒有能夠真正檢測出火星飛船離子推進器的功效,但卻是獲得了這種新型離子推進器的真實真空推力數據。


    根據這個數據計算出來的其他數據,那肯定是真實有效的。


    當然,這種測試的活,絕大部分還是從貝兒公主島航天中心的地麵控製中心來完成的,火星飛船上的七名宇航員,此時都在做著適應活動。


    這其中,主要的適應活動是在輪圈艙。


    火星飛船的後半部,有一圈半徑為75米的輪圈艙。這圈輪圈艙一共由12個直徑為4.4米,長度為38米的弧形生活功能艙構成的。生活功能艙和火星飛船主體轉子之間,有十二條直徑為1.5米的合金通道相連,讓宇航員可以在飛船主體和生活功能艙之間自由的通行。


    這種采用半徑為七十五米的圓形飛船設計,其實就是利用奧尼爾圓筒理論,在輪圈以每分鍾4.22圈的轉動速度下,利用功能倉的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可以讓位於功能倉內的人獲得大約為地球三分之一的引力,雖然比起地球來,這種引力還不足,但卻足以讓在飛船上的宇航員不至於產生諸如骨骼脫鈣、肌肉鬆弛的不利狀況。


    現在,包括唐風在內的這七名宇航員,就正在生活功能艙內做著各種適應活動。


    火星飛船的主體中可是沒有引力的,所以唐風他們在火星飛船主體中活動的時候,都是漂浮的。但是當通過那條直徑1.5米的通道進入到輪圈艙之後,他們七個立刻就能夠直立起來,那效果,比月球上還要好一些。


    其實這圈輪圈艙所設計出來的引力,和火星差不多,都是隻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多點。所以,在輪圈艙活動,也是為了讓宇航員能夠提前適應火星上的引力。


    現在飛月球雖然時間很短,但也足以讓唐風他們幾個提前享受一下火星上的引力了。


    龐大的火星飛船以固定的速度在環月軌道上的繞著月球飛了多半天,在韓.正將飛船的主控權交給飛船主控電腦之後,以唐風為首的七個人分乘“鷹隼號”登陸倉和“鯤鵬號”登陸艙,開始準備登陸月球。(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礦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赫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赫墨並收藏大礦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