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廟外又傳來一陣腳步聲。不多時,廟外又進來三人。眾人都是抬頭看去,這三人均是頭梳道冠,身穿道袍,手拿長劍。一人年紀稍大,約麽三十餘歲,其餘二人隻得十七八歲。


    這三人進得廟來,見到廟內有人,雖然驚訝,卻也沒有多問什麽。提起自己的道袍將雨水抖落,走到古楊側邊,將手中長劍往地上一放,說道:“勞駕,請讓個位置。”也不等古楊迴話,便坐在他旁邊。古楊暗暗皺眉,心道:“這些道人好生無禮。”他天性豁達,對他們無禮也不記心裏,便向旁移了兩個位置。


    那些鏢師見這三人著道裝打扮,顯然是武林中人,卻不知他們是什麽道觀下山。於是起身抱拳詢問道:“不敢請問道長道號?”那年長道人見他身材魁偉,雙眼有神,身旁放著用青布包裹的長條物,他江湖經驗不高,但也知道那包裹著的乃是兵刃。便起身迴道:“貧道誌明,乃武當門下,這兩人是貧道師侄。”


    那些鏢師一聽之下,頓時發出驚訝敬佩之聲。武當派在武林中聲勢之隆,實不亞於少林派,向來有北尊少林,南尊武當一說。那人迴道:“啊!原來是武當‘誌’字輩的道長,在下有禮了。”‘誌’字輩乃是武當掌門之下的第二代弟子,那誌明道長謙遜了幾句,便不再說話。


    那誌明道長兩個師侄年紀輕輕,便是高門子弟,見這些鏢師稱讚他們,臉上不禁有得意之色。又詢問得幾句,得知他們果然是鏢局中人,那誌明道長輕輕一笑,那兩點師侄更是臉露輕蔑之色。武林中雖然不乏有威震江湖的大鏢局,但多數卻是寂寂無聞。這些鏢師與人保鏢,行走江湖,乃是最末等的武林中人。但凡武學高手,都不會去做這些營生,卻也怪不得這三人看不起。


    古楊見這兩人年紀不過比自己大三四歲,但盛氣淩人,自覺高人一等,不覺有氣。眾人圍火而坐,不再言語,這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此時廟外大雨漸漸停歇。古楊正想著心事,隻覺右腳被人踢了一下,頓時驚醒,抬起頭來。原來是坐在左上首的那個年輕道士,古楊剛才聽他們介紹,知道他道號叫青月,左下首那位叫青海,都是武當派第三代‘青’字輩弟子。古楊尚未說話,那青月道:“火堆裏沒柴火了,你去找點柴火吧!”語氣大有指使之意。


    古楊心裏冷笑,他雖然豁達,卻也不可能隨便被人指使,對他問話毫不理睬。那青月見他不動,微一皺眉,道:“你沒聽見我說話嗎?”古楊雙眼一翻,道:“莫非你沒有長手長腳不成?”那青月聞言怒道:“你是什麽東西?膽敢對我無禮。”古楊心想這人簡直不可理喻,隨即起身,眾人都以為他服輸,哪知古楊自行走到門口坐下,不再理會。


    那青月見他無視自己,羞怒交加。他自行走江湖,隻要報出武當門號,別人向來都會對他恭敬有禮,從未這樣被人輕視過。心裏一怒,登時喝道:“你這小子如此無禮,諒來你爹娘也不是什麽好人?今日替你爹娘教訓一下你。”那些鏢師聽他口出狂言,眉頭都是越皺越深,心裏都是想道:“這小道士狂妄也就算了,為何要辱及別人父母。”隨即想到此地已是湖北境內,離武當山不過兩日路程,得罪武當門下對鏢局沒有絲毫好處,都不願出口助古楊,有兩人雖是動了動身,卻終究沒有站起來。


    古楊本來不想理會他,待雨一停,立即趕路。但聽他辱及自己父母,古楊如何不怒?他自小與父親相依為命,至於母親,他連叫什麽名字都不知道,而古澤也從未告訴過他。每當向古澤問及母親,古澤不是大怒,便是呆呆站立出神,從未與他講過母親的絲毫事情。久而久之,古楊也就不再詢問。但在他心中,父母親的地位絕對是最重要的。


    那青月道長突然起身,展開輕功,輕輕一縱,身子尚在半空,右手卻抓向古楊肩膀。古楊見他連縱帶躍,姿勢雖然巧妙,但卻略顯花哨,功力不深,比之自己遠遠不如。


    古楊見他抓來,肩膀微微一縮,已避開這一抓。跟著左手斜翻,手指已扣住青月的脈門。右腿飛起,‘啪啪啪’三下,已連踢他腰間三處大穴。那青月見他避開自己這一抓,便知不妙,隨即腰間一痛,穴道被古楊飛腿踢中,上身頓時酸麻,全身無力,‘啪’的一聲,重重的摔在地上,爬不起來。他本來想將古楊抓住,然後摔在地上,教訓他一頓,出上一口氣。哪知不出一招,自己便被踢中穴道,摔在地上。


    眾人見青月出手,隻知一招便能將古楊擒獲。哪知眨眼間便被摔在地上,動彈不得。都是大吃一驚,同時站起身來,眾人見古楊麵目汙穢,但飛腿踢穴的絕技卻是神妙異常。都是料到這汙穢青年,來頭恐怕也是不小。


    坐在左下首的青海見此,怒道:“你敢傷我師哥。”說畢,反手抽出長劍,寒光閃閃,一劍便向古楊刺去。古楊見他劍尖搖晃不定,不敢接招,向後退了一步。青海見他後退,長劍自上而下,劍尖連點,有若雨打芭蕉,向古楊小腹連連點去。古楊見他劍法精妙,但出手卻顯得呆滯,隻是限於功力,於這套劍法隻發揮得一二成的威力,心中並不害怕。


    青海見他不敵自己鋒芒,心下甚喜。跟著一招一招遞進,古楊連連退步。突然間青海劍鋒一擺,左右揮動,這招劍法全是刺向下路,劍尖亦正亦斜,徑直刺向古楊雙腿。那些鏢師見到他這劍招,同時喝道:“好劍法。”但見古楊在這劍招下不住後退,突然之間,古楊欺身而上,右手點向青海左肩,左手卻是一勾一拿,已是奪下他的長劍。青海見他右手點來,微一沉肩,但右手長劍卻莫名其妙給古楊奪去。這一下出其不意,青海心裏大駭,雙腿一蹬,向後退去。古楊這一下出手奪劍,卻是他雲霧莊‘空手入白刃’的絕學。


    古楊見今日不得已,顯露出了武功,又打傷了兩個道士,雖然不是自己的錯,但終究是得罪了武當一派。此時廟外暴雨已歇,古楊心知此地不便久留,向那兩個道人一抱拳,道:“適才多有得罪,還請諒解。”說畢,一轉身便向外走去。


    那誌明道長見古楊出門,方才反應過來,見兩個師侄一個倒在地上,一人呆呆站立。實在是想不到這衣衫襤褸的少年竟是身負絕藝之人,料想自己出手也不易取勝。但自己是他們師叔,若不出頭,倒顯得自己膽小,墜了門派威風。見古楊向外走去,料得他是害怕。喝了一聲,手提長劍,向古楊追去。


    古楊見他追了出來,雖不害怕,但也不想多惹麻煩。反手將手中長劍擲出,展開輕功,向樹林奔去。那誌明道長側身避開長劍,伸左手一把抓住劍柄,大聲吆喝,追將上來。古楊聽他腳步起落,知他輕功不過爾爾,料得是武當‘誌’字輩中的三四流人物。不再理會,幾個起落,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誌明眼見追趕不上,倒也不敢當真追趕,咒罵幾句,便返迴廟內。扶起青月,解開他腰間穴道。這一鬧,三人隻覺羞愧,當下也不停留,趁著夜色離開,隻餘下鏢局眾人。


    古楊抽身離去,想起父親所言,行走江湖,須對和尚道士有禮。但武當如此門派,為何教中弟子卻如此不堪,但料得隻是少數。


    此時已是亥時,烏雲漸散,天空雖昏,卻也有數顆星辰。突然間看見一棵大樹,樹幹粗壯,枝繁葉茂。古楊自廟裏出來,一直找不到歇息之地,見到此樹,頓時大喜。隨即飛身上樹,當晚便在樹上歇息了一晚。


    待到第二天,古楊依舊不變,照常修習內功,勤練武學。


    古楊與武當道人鬧了矛盾,雖不害怕,卻也知道武當一派高手極多,不想多惹事端。當下不再走大道,盡找荒僻小路而行。如此走了十數天,武當派也沒有找上他,倒也相安無事。


    忽忽大半月,古楊由鄂入湘,由湘入川,已然是過了湖南地界,抵達四川境內。古楊曾聽父親說過,這四川分川東與川西,以峨眉山為界,川東以漢人為主,而川西則是苗瑤異族。享譽武林的峨眉一派便在此中,與青城派遙遙並列。隻因漢人覺得苗瑤異族行事詭異難測,全是邪派作風,向來不與這些人往來。而苗瑤等族更是決計不入漢界,兩族同住,倒也無什摩擦。


    這一日傍晚,古楊已是行到cd府外。這cd府乃是西南第一大城市,從古到今,極是繁華。古楊進得城內,雖是傍晚,卻仍是人流繁多。


    待到夜深,古楊尋到一處舊屋。這舊屋年久失修,蛛網密布。但古楊一路行來,風餐露宿,對此毫不在意。當下鋪草為床,將隨身包裹當著枕頭。古楊這數日來不停的趕路,甚感勞累。躺在地上,不多時,便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獨俠情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俠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俠紅塵並收藏獨俠情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