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之上,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在趙皓身上。
這一刻,連一向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趙皓也不淡定起來了。
這明顯就是蔡京給自己挖的坑,如果說前麵讓自己掛帥出征平定梁山之亂,隻是一個小坑的話,那麽伐遼之戰便是一個特大的坑。
若伐遼勝了,自己在軍中威望必然大增,而且一旦長期離開京城,蔡京等人便會在趙佶麵前挑唆。所謂三人成虎,趙佶一向多疑,根據大宋對宗室防範極其嚴格的傳統,自己被冷落和閑置是必然的。
若伐遼敗了,屆時童貫一黨、蔡京一黨都會將責任推在自己身上,趙佶心心念念的收複幽雲十六州的宏偉夢想,一旦落空,自己還能有甚麽好下場。
而最重要的是,伐遼之戰失敗,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趙佶的作戰方針錯誤,如果自己繼續執行趙佶的錯誤方針,必然大敗,若不執行,恐怕這仗打一半便要涼涼。
這個毒計,真他娘的毒!
趙皓腦海裏心念急轉,思慮應對之策,仔細斟酌之後,才發現一件更恐怖的事情。
或許蔡京都沒想到,趙皓想不接受這都統製一職都不行,不但不能不接受,還要想方設法接受。
如果自己不參與這場北伐,童貫和種師道等人繼續按照原有的路線進行,伐遼必然如同曆史上一樣失敗。後果便是數以萬計的將士死於非命,宋軍最精銳之師西軍主力損失大半,最終被金人看到了宋人的無能,然後金人趁機南下,最終靖康之恥也會一如曆史那樣發生。
屆時麵對如狼似虎的女真人,自己又能做什麽?就憑數千錦衣衛抵抗,又能抵抗到幾時?恐怕自己所有的夢想都將成空。
若是自己接了這份重擔,伐遼成功之後,必然會被趙佶閑置和冷落,但是至少贏得了軍心和民心,也得以向天下人進一步展示自己。
如此一來,便算是最終女真人依舊兵臨城下,在那形勢危急的情況下,憑借自己在百官、軍隊和天下百姓中的聲望,就算來一次黃袍加身,也不會有太多的反對。
這一年多來,他斬高俅、鬥蔡京、穿遼地、使女真、京西賑災、殺貪官惡吏,在百官、士人和黎明百姓心目中已然積聚了極高的威望,大有“公子不出,如蒼生何”的意味,但是唯獨在軍隊中的威望並不高。
平江南之戰,他隻是一個小小的跟班;穿越千裏遼地使金的傳奇,見證者隻有三百白梃兵;平定梁山賊寇,根本算不得甚麽,大宋的主力禁軍平叛就沒失敗過的。
若想在軍隊中刷威望,此次北伐無疑是絕佳的機會!
隻聽蔡京道:“隆德郡公若為都統製,有六勝:其一,隆德郡公曾穿越千裏遼地,並數次與遼人征戰,且曾助女真人大破十萬遼軍,熟悉遼人地勢及作戰陣法,終究強於一無所知者;其二,隆德郡公年方十八,年富力強,精力充沛,非年紀老邁者可比;其三,隆德郡公身為宗室,代表宗室親臨前線,可大大激發眾將士之士氣;其四,公子曾掛帥平定梁山賊寇之亂,勢如破竹,文韜武略,無人可及;其五,公子於京西之案中,剛正不阿,雷厲風行,殺伐果斷,實乃主將之材;其六,據南來子馬植所述,燕地漢人日夜思南歸,苦待王師,今官家若派我大宋宗室為主將,前往招撫,足可證明我大宋之誠意,屆時隆德郡公率王師一到,燕地漢人必簞食壺漿以迎,幽雲十六州唾手可得也!”
蔡京分析的六條,前麵五條全部是扯淡,隻有第六條,徹底直擊了趙佶的心髒。
馬植何人,聯金滅遼的始作俑者。
由於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遼國漢人,馬植並沒有對遼國有太多的愛國熱情,再加上在遼國混得並不如意,使得馬植突發奇想,積極推動宋金聯合攻遼,作為“投名狀”納給宋朝,欲以此博得一番魚龍舞。
政和元年,馬植趁著宋朝使節童貫訪問遼國的機會,秘密晉見童貫,提出收複幽雲十六州的計劃,這個計劃對於北宋末代時期政局的震撼力,絕不亞於“三分”天下的隆中對。
而且最重要的是,馬植強行代表在幽燕之地的漢人,在趙佶麵前鼓吹說燕地的漢人苦思南歸久矣,日夜盼望王師,王師一到,百姓必簞食壺漿以迎,遼軍中的漢人士兵也會臨陣倒戈、棄暗投明。
正是馬植的這一通天花亂墜的鼓吹,恰好遇到一心要成為千古一帝的趙佶,兩人一拍即合,又加上童貫、王黼等人的推波助瀾,才有了這次北伐之戰。
實際上,北地的漢人被遼人統治一百多年,絕大多數人早已沒有歸漢的想法了。當年幽雲十六州被賣初期,燕地漢人不願被異族統治,大都希望歸宋。但是宋廷並不想接納他們,隻想著他們能在燕地鬧事,鬧得遼人不得安生就好。如此一來,宋廷不收,遼人打壓,可憐燕地的漢人在遼人治下匍匐一百多年,哪裏還有什麽歸漢的心思?
然而,趙佶這個喜歡浪漫、愛做夢的藝術家皇帝,還真就做著大宋王師一到,燕地漢人簞食壺漿以迎,遼軍漢兵臨陣倒戈以附,大宋旌麾北指,遼人望風而逃的美夢。
蔡京話音一落,蔡京一黨立即隨聲附和,紛紛表示讚同,要知道蔡京一黨占了百官的三分之二,那聲勢浩蕩,無與倫比。
清流黨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隻是望著趙皓,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隻有王黼等人反應過來,當即提出反對:“不可,此乃傾國之戰,隆德郡公年幼,豈可擔當此任?”
趙佶心中也猶豫了起來,按道理說宗室不可領兵甚至不可從軍,這是自太宗趙光義以來不成文的規定。趙家得國不正,對武將防範嚴格,對宗室防範更嚴。
隻是,趙皓不同於其他宗室,他是當下趙佶最信任的臣子,沒有之一。趙佶每次交給趙皓辦的事,趙皓從未讓他失望,反而是每每給他帶來驚喜。再加上王文卿的護法神之說,還有趙皓的命療術,使得他縱然每夜醉臥花叢,依舊保持身體康健,精神飽滿狀態,使得他愈發信任趙皓。
趙佶望了望蔡京,又望了望童貫,最後又望了望趙皓,思慮再三,對趙皓問道:“侄卿意下如何?”
所有人都屏聲靜氣的望著趙皓,等待著他的迴答。
如果趙皓不同意,蔡京再多的理由,也許隻是白搭,誰叫趙皓是當今第一寵臣。
金崇略、種師道、種師中、徐處仁等人緊緊的望著趙皓,眼神中很直白的希望趙皓拒絕,在他們的眼裏,公子這麽聰明的人,一眼便能看穿蔡京的圈套,自然不需要他們出聲提醒。
趙皓望了一眼金崇略等人,心底裏微微的歎了一口氣,清了清嗓子道:“微臣唯陛下之命是從,但得官家調遣,前頭縱然是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刹那間,所有人都驚呆了,愣愣的望著趙皓,滿臉不可思議之色,這一向看似精明伶俐的隆德郡公,為何會突然如此愚蠢?
一旁的蔡京笑了,雖然嘴角隻是浮現出一絲微笑,心底裏卻在肆意的開懷大笑:豎子一向爭強好勝,就連穿越千裏遼地這種事情都當仁不讓,何況隻是帶兵出征?
他認為自己掐準了趙皓的性格。在他眼裏,趙皓就是不怕死的愣頭青性格,認死理一頭向前衝的那種,所以他料定趙皓必然會答應。
隻是,他不知道的是,趙皓所想的,遠遠比他想的要多。
趙佶讚許的點了點頭,在他心目中,這才像是他最寵信的心腹之臣,沒有半點心機,否則必然會拒絕。
他又轉向童貫問道:“道夫,你意下如何?”
可憐童貫被趙皓掐著三寸……大抵有四五寸吧,哪裏敢得罪趙皓?而且看官家的意思也基本定案了,就算反對也無效。更何況他依舊是主帥,若勝了功勞少不了他的,萬一失敗,也多了個絕對重量級的背鍋俠,這筆生意並不虧。
童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但憑陛下調遣!”
趙佶再無猶豫,當即一拍龍椅,道:“好,便依老公相之意!”
蔡京輕輕的籲了一口氣,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望了望趙皓,眼中一縷殺機一閃而逝。
接下來,又為宣撫使副使一職,各方爭議不休。
宣撫使副使,其實就是監軍,監視宣撫使和都統製,隨時向官家匯報一路的戰況和軍隊動向,以防宣撫使和都統製蒙蔽聖聽。
最後蔡京一黨和童貫、王黼一黨達成一致意見,委派兩個副使,一個是投靠王黼的蔡攸,一個是蔡京一黨的得力幹將蔡懋,二蔡並行,共同監軍。
副統製人選倒是沒有太多爭議,種師道和種師中皆為副統製。
一場哄鬧的朝會終於結束,幾家歡樂幾家愁,百官依次撤離。
趙皓最後一個離開了垂拱殿,滿臉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遠遠的跟在百官身後,突然聽得一聲嬌脆的“皓哥哥”,不禁迴頭一看。
光明女神蝶!
趙福金頭綰流蘇發髻,身著一襲寶藍色百褶裙,迎著秋風朝趙皓奔了過來,衣袂飄飄,如同一隻蝴蝶一般,飄然而來。
奔到近前,那架勢眼看便是要往趙皓懷裏撲,似乎又想起什麽,生生的停下來,神色也忸怩起來,兩隻細嫩的手似乎不知往哪裏放,隻得交握著,低聲道:“皓哥哥,謝謝你!”
趙皓知道她要謝什麽,沒有說話,隻是伸手輕輕的摸了摸她的頭,微微歎了一口氣,轉身離去。
他想起這光明女神蝶一般靚麗的女子,在曆史上的悲慘遭遇,隻覺一股氣湧上心頭,又竄向四肢百骸。
老子這把拚了!
不後悔……
這一刻,連一向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趙皓也不淡定起來了。
這明顯就是蔡京給自己挖的坑,如果說前麵讓自己掛帥出征平定梁山之亂,隻是一個小坑的話,那麽伐遼之戰便是一個特大的坑。
若伐遼勝了,自己在軍中威望必然大增,而且一旦長期離開京城,蔡京等人便會在趙佶麵前挑唆。所謂三人成虎,趙佶一向多疑,根據大宋對宗室防範極其嚴格的傳統,自己被冷落和閑置是必然的。
若伐遼敗了,屆時童貫一黨、蔡京一黨都會將責任推在自己身上,趙佶心心念念的收複幽雲十六州的宏偉夢想,一旦落空,自己還能有甚麽好下場。
而最重要的是,伐遼之戰失敗,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趙佶的作戰方針錯誤,如果自己繼續執行趙佶的錯誤方針,必然大敗,若不執行,恐怕這仗打一半便要涼涼。
這個毒計,真他娘的毒!
趙皓腦海裏心念急轉,思慮應對之策,仔細斟酌之後,才發現一件更恐怖的事情。
或許蔡京都沒想到,趙皓想不接受這都統製一職都不行,不但不能不接受,還要想方設法接受。
如果自己不參與這場北伐,童貫和種師道等人繼續按照原有的路線進行,伐遼必然如同曆史上一樣失敗。後果便是數以萬計的將士死於非命,宋軍最精銳之師西軍主力損失大半,最終被金人看到了宋人的無能,然後金人趁機南下,最終靖康之恥也會一如曆史那樣發生。
屆時麵對如狼似虎的女真人,自己又能做什麽?就憑數千錦衣衛抵抗,又能抵抗到幾時?恐怕自己所有的夢想都將成空。
若是自己接了這份重擔,伐遼成功之後,必然會被趙佶閑置和冷落,但是至少贏得了軍心和民心,也得以向天下人進一步展示自己。
如此一來,便算是最終女真人依舊兵臨城下,在那形勢危急的情況下,憑借自己在百官、軍隊和天下百姓中的聲望,就算來一次黃袍加身,也不會有太多的反對。
這一年多來,他斬高俅、鬥蔡京、穿遼地、使女真、京西賑災、殺貪官惡吏,在百官、士人和黎明百姓心目中已然積聚了極高的威望,大有“公子不出,如蒼生何”的意味,但是唯獨在軍隊中的威望並不高。
平江南之戰,他隻是一個小小的跟班;穿越千裏遼地使金的傳奇,見證者隻有三百白梃兵;平定梁山賊寇,根本算不得甚麽,大宋的主力禁軍平叛就沒失敗過的。
若想在軍隊中刷威望,此次北伐無疑是絕佳的機會!
隻聽蔡京道:“隆德郡公若為都統製,有六勝:其一,隆德郡公曾穿越千裏遼地,並數次與遼人征戰,且曾助女真人大破十萬遼軍,熟悉遼人地勢及作戰陣法,終究強於一無所知者;其二,隆德郡公年方十八,年富力強,精力充沛,非年紀老邁者可比;其三,隆德郡公身為宗室,代表宗室親臨前線,可大大激發眾將士之士氣;其四,公子曾掛帥平定梁山賊寇之亂,勢如破竹,文韜武略,無人可及;其五,公子於京西之案中,剛正不阿,雷厲風行,殺伐果斷,實乃主將之材;其六,據南來子馬植所述,燕地漢人日夜思南歸,苦待王師,今官家若派我大宋宗室為主將,前往招撫,足可證明我大宋之誠意,屆時隆德郡公率王師一到,燕地漢人必簞食壺漿以迎,幽雲十六州唾手可得也!”
蔡京分析的六條,前麵五條全部是扯淡,隻有第六條,徹底直擊了趙佶的心髒。
馬植何人,聯金滅遼的始作俑者。
由於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遼國漢人,馬植並沒有對遼國有太多的愛國熱情,再加上在遼國混得並不如意,使得馬植突發奇想,積極推動宋金聯合攻遼,作為“投名狀”納給宋朝,欲以此博得一番魚龍舞。
政和元年,馬植趁著宋朝使節童貫訪問遼國的機會,秘密晉見童貫,提出收複幽雲十六州的計劃,這個計劃對於北宋末代時期政局的震撼力,絕不亞於“三分”天下的隆中對。
而且最重要的是,馬植強行代表在幽燕之地的漢人,在趙佶麵前鼓吹說燕地的漢人苦思南歸久矣,日夜盼望王師,王師一到,百姓必簞食壺漿以迎,遼軍中的漢人士兵也會臨陣倒戈、棄暗投明。
正是馬植的這一通天花亂墜的鼓吹,恰好遇到一心要成為千古一帝的趙佶,兩人一拍即合,又加上童貫、王黼等人的推波助瀾,才有了這次北伐之戰。
實際上,北地的漢人被遼人統治一百多年,絕大多數人早已沒有歸漢的想法了。當年幽雲十六州被賣初期,燕地漢人不願被異族統治,大都希望歸宋。但是宋廷並不想接納他們,隻想著他們能在燕地鬧事,鬧得遼人不得安生就好。如此一來,宋廷不收,遼人打壓,可憐燕地的漢人在遼人治下匍匐一百多年,哪裏還有什麽歸漢的心思?
然而,趙佶這個喜歡浪漫、愛做夢的藝術家皇帝,還真就做著大宋王師一到,燕地漢人簞食壺漿以迎,遼軍漢兵臨陣倒戈以附,大宋旌麾北指,遼人望風而逃的美夢。
蔡京話音一落,蔡京一黨立即隨聲附和,紛紛表示讚同,要知道蔡京一黨占了百官的三分之二,那聲勢浩蕩,無與倫比。
清流黨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隻是望著趙皓,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隻有王黼等人反應過來,當即提出反對:“不可,此乃傾國之戰,隆德郡公年幼,豈可擔當此任?”
趙佶心中也猶豫了起來,按道理說宗室不可領兵甚至不可從軍,這是自太宗趙光義以來不成文的規定。趙家得國不正,對武將防範嚴格,對宗室防範更嚴。
隻是,趙皓不同於其他宗室,他是當下趙佶最信任的臣子,沒有之一。趙佶每次交給趙皓辦的事,趙皓從未讓他失望,反而是每每給他帶來驚喜。再加上王文卿的護法神之說,還有趙皓的命療術,使得他縱然每夜醉臥花叢,依舊保持身體康健,精神飽滿狀態,使得他愈發信任趙皓。
趙佶望了望蔡京,又望了望童貫,最後又望了望趙皓,思慮再三,對趙皓問道:“侄卿意下如何?”
所有人都屏聲靜氣的望著趙皓,等待著他的迴答。
如果趙皓不同意,蔡京再多的理由,也許隻是白搭,誰叫趙皓是當今第一寵臣。
金崇略、種師道、種師中、徐處仁等人緊緊的望著趙皓,眼神中很直白的希望趙皓拒絕,在他們的眼裏,公子這麽聰明的人,一眼便能看穿蔡京的圈套,自然不需要他們出聲提醒。
趙皓望了一眼金崇略等人,心底裏微微的歎了一口氣,清了清嗓子道:“微臣唯陛下之命是從,但得官家調遣,前頭縱然是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刹那間,所有人都驚呆了,愣愣的望著趙皓,滿臉不可思議之色,這一向看似精明伶俐的隆德郡公,為何會突然如此愚蠢?
一旁的蔡京笑了,雖然嘴角隻是浮現出一絲微笑,心底裏卻在肆意的開懷大笑:豎子一向爭強好勝,就連穿越千裏遼地這種事情都當仁不讓,何況隻是帶兵出征?
他認為自己掐準了趙皓的性格。在他眼裏,趙皓就是不怕死的愣頭青性格,認死理一頭向前衝的那種,所以他料定趙皓必然會答應。
隻是,他不知道的是,趙皓所想的,遠遠比他想的要多。
趙佶讚許的點了點頭,在他心目中,這才像是他最寵信的心腹之臣,沒有半點心機,否則必然會拒絕。
他又轉向童貫問道:“道夫,你意下如何?”
可憐童貫被趙皓掐著三寸……大抵有四五寸吧,哪裏敢得罪趙皓?而且看官家的意思也基本定案了,就算反對也無效。更何況他依舊是主帥,若勝了功勞少不了他的,萬一失敗,也多了個絕對重量級的背鍋俠,這筆生意並不虧。
童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但憑陛下調遣!”
趙佶再無猶豫,當即一拍龍椅,道:“好,便依老公相之意!”
蔡京輕輕的籲了一口氣,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望了望趙皓,眼中一縷殺機一閃而逝。
接下來,又為宣撫使副使一職,各方爭議不休。
宣撫使副使,其實就是監軍,監視宣撫使和都統製,隨時向官家匯報一路的戰況和軍隊動向,以防宣撫使和都統製蒙蔽聖聽。
最後蔡京一黨和童貫、王黼一黨達成一致意見,委派兩個副使,一個是投靠王黼的蔡攸,一個是蔡京一黨的得力幹將蔡懋,二蔡並行,共同監軍。
副統製人選倒是沒有太多爭議,種師道和種師中皆為副統製。
一場哄鬧的朝會終於結束,幾家歡樂幾家愁,百官依次撤離。
趙皓最後一個離開了垂拱殿,滿臉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遠遠的跟在百官身後,突然聽得一聲嬌脆的“皓哥哥”,不禁迴頭一看。
光明女神蝶!
趙福金頭綰流蘇發髻,身著一襲寶藍色百褶裙,迎著秋風朝趙皓奔了過來,衣袂飄飄,如同一隻蝴蝶一般,飄然而來。
奔到近前,那架勢眼看便是要往趙皓懷裏撲,似乎又想起什麽,生生的停下來,神色也忸怩起來,兩隻細嫩的手似乎不知往哪裏放,隻得交握著,低聲道:“皓哥哥,謝謝你!”
趙皓知道她要謝什麽,沒有說話,隻是伸手輕輕的摸了摸她的頭,微微歎了一口氣,轉身離去。
他想起這光明女神蝶一般靚麗的女子,在曆史上的悲慘遭遇,隻覺一股氣湧上心頭,又竄向四肢百骸。
老子這把拚了!
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