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七章定鼎第一百三十九節最後時刻


    拿軍方來作為試金石似乎不是一個太好的選擇,但是無鋒還是覺得可以有選擇性的來嚐試一下,當然這可能要委屈一下梁崇信,但是這帶來的震撼效果無疑是驚人的,當軍方將領領袖人物隻是因為執行皇帝陛下的命令越了職權就被帝國監察院追究責任,甚至可能會承擔經濟上賠償責任,這對於生活在一個皇權至上的國度來說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巨變,當然無鋒也並不打算讓帝國監察院的權力淩駕於自己皇權之上,根據帝國賦予自己權力,自己有權赦免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罪過,而無鋒也隻是想要在兩者間取得一個難言的平衡,既要讓官員民眾尤其是一些特權階層和實權官員意識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也要讓那些企圖限製皇權的理想派意識到在現階段,皇權仍然是一切上層建築的基礎,離開了這一點,那就是空樓閣,無源之水。<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權力這個東西是人人渴望的,但是無鋒在西大6一個哲學家獲知一句名言,任何權力如果沒有了限製,那就會墜入地獄的深淵,無一例外,無鋒對這一句話格外欣賞,雖然在皇權問題上他有所保留,但也僅僅是有所保留而已,他同樣認為隨著時代的前進,自己現在確立的政權體製未必就能適合今後,進行變革改革都是必然的,但是無鋒以為至少在現在,在自己還在履行統治大權之時,現今的體製能夠確保帝國力量得到最大限度地展現。能夠為帝國,為唐民族,贏得更多的權益。


    隨著無鋒登基的時間越來越逼近,除了帝國四大權力機關組建起來之外,無鋒也把注意力集在了古基設定的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兩大代表民意也是帝國央溝通民意的機構上。這所謂的帝國兩大民眾代表機構事實上更多的脫胎於西大6利茲王國和法米尼帝國地議會製,利茲王國稱為貴族院和平民院,而法米尼帝國則稱之為參議院和眾議院。隻是兩國在組成成分上略有不同。[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利茲王國的貴族院自然有上層貴族組成,其包括了相當一部分宗教界地高層人士。而平民院則主要是由工商階層代表以及一部分市民代表組成,兩院權力原來是貴族院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已經隨著曆史的變遷組建變成兩院平等,而現在甚至還出現了平民院權力過貴族院的趨勢。而法米尼帝國的帝國國會名義上是兩院組成,但事實上參議院和眾議院更多的是從地域上來劃分,而非從階層上來區別。參議院主要是按照帝國各大區等額選出的代表組成,而眾議院則是按照人口比例選出。從代表成分上來看,農業達的地區則是傳統貴族士紳占據優勢,而新興地區則是工商階層代表為主,在像都這一類大城市大港口,金融寡頭和金融貴族們以及殖民貴族則有著舉足輕重地作用,他們的代言人牢牢的控製著這些代表名額。


    無鋒和古基也曾就兩國不同的體製研究過多次,應該說議會也好國會也好,這種由民間選舉或推選產生的代表機構對於兩國王權皇權都或多或少有些限製。尤其是在利茲王國,這種現象更明顯,但是法米尼帝國這種由地區行政區劃和人口分別產生民意代表的選舉方法更讓無鋒認同,至少這從更多更民主的渠道來了解民間的意圖。


    經過多次反複磋商,最終無鋒還是采用了古基提出地名謂,仍然稱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帝國元老院代表的產生將由帝國各郡由帝國皇帝陛下冊封的貴族推舉產生。其每郡兩名,州特別行政區五名,帝國皇帝親自任命二名。而帝國公民院代表產生則按照人口比例產生,原則上仍然是每一百萬人口產生一名,不足一百萬人的郡自動獲得一個名額。像緬郡這種人口稀少的郡,公民代表也就隻有一個名額,而同為江南郡這種大郡,僅僅像餘杭這樣一個府,就有三個名額,整個江南郡甚至達到了十六個代表名額。而這個選舉方法也隻能暫時由鎮到府。府到郡這種推舉方式產生,而無法像西大6國家那種選舉產生。


    對於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的權力方麵。無鋒和古基以及後來將蕭唐蘇秦莫倫三人拉了進來討論這套體製最後兩院地權力分配,最終達成的一致意見。確定目前兩院權力相等,他們有權了解帝國政務院每年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預算,有權諮詢帝國政務院、樞密院、監察院、審理院各種事務,當然,如果四院認為涉及事務如果有不便公開的理由,報請皇帝陛下批準後,可以不予接受。兩院還有權向四大權力機關甚至帝國皇帝提出建議,而四大權力機關對於兩院提出的尤其是過了半數代表附議的建議必需要予以重視,並給予書麵迴複,迴答辦理情況。


    當然這一切都還隻是一個規劃,畢竟目前帝國真正的貴族也就是獲得了無鋒認可的貴族還不足五人,帝國元老院還是一個空架子,至於帝國公民院,那也需要在公民院框架搭建起來之後,在地方上一級一級按照規定進行推選產生。


    隨著最終定板的帝國元老院和帝國公民院選舉體製的出台以及最新的《帝國貴族冊封製度》地新鮮出爐,立即在整個帝國引起了一陣陣海嘯般地波瀾,連無鋒和古基這兩個始作俑者以及蕭唐蘇秦和莫倫這三個後來的參與者也沒有想到,這樣兩個實際上並沒有賦予多少真實權力地機構和那個原本是用來鼓勵社會有識人士參與社會展的政策會引起地方上如此大的興趣。


    無論是土地貴族士紳還是工商階層精英,或者是市民和手工業者,都對這個新出台的機構和製度充滿了好奇,尤其是這個帝國元老院和《帝國貴族冊封製度》幾乎就是將原來唐河帝國龐大的貴族階層排除在外,他們獲得的所謂勳爵身份不過是一種編外貴族身份,無法獲得帝國元老院代表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而擁有這種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人士都必須是經過了帝國皇帝冊封承認的貴族。


    最重要的是《帝國貴族冊封製度》明確規定了隻要是帝國公民,無論出身階層,也不論職業財富,隻要是對帝國政治經濟化藝術作出了卓越貢獻者,均可自行申報請求帝國政務院禮務部給予初審,初審過關者交由帝國皇帝禦批正式冊封。冊封製度還專門進行了解釋,尤其是對化、教育、科技、工商、貿易等各種行道的冊封標準提出相當具體的要求,並鼓勵優秀民眾申報。


    反倒是帝國公民院並沒有引起多大的爭議,畢竟大唐帝國皇帝陛下鼓勵工商的政策和製度已經在西疆就已經相當明顯,而工商階層為秦王殿下並不寬裕的財政也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持,也是秦王殿下贏得帝國民心的一個重要因素,明眼人都清楚,如果說帝國元老院還有相當大的主動權操縱在皇帝陛下一個人手外,那公民院代表的產生就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掌握在了在各郡各府有著很大話語權的工商階層當了。


    帝國兩大選舉機構的出現也就標誌著新王朝的政權架構已經正式出籠,帝國六院政務院和樞密院無疑是居於主導地位的,他們掌握了政務和軍務大權,分別在各自領域揮自己的作用,而監督院和審理院則掌握了監督權和司法權,尤其是監督院和審理院獨立於軍政兩大係統之外直接對皇帝陛下負責這一原則的確立,也讓監督院和審理院有了可以和政務院和樞密院分庭抗禮的地位,雖然他們在權力上還相差甚遠,但這畢竟是一個巨大變化。元老院和公民院的出現也標誌著帝國民主製度也出現了萌芽,無論皇權如何強大,但是民主的種子已經播下,它會慢慢生根芽,縱然是頭上巨石重逾千鈞,但還是無法壓製這種有著頑強生命力的民主嫩芽。


    當勞民和朱紫玫二人將一周後的等級慶典各種活動和儀式程序表交放在無鋒書房案桌上時,無鋒這才意識到這一天不可避免的將要到來,自己將要登頂成為東大6這個最大的民族最大的帝國獨一無二的主人,而伴隨著皇冠的到來,喜悅和煩惱都會泥沙俱下,考驗自己作為皇位上的新手究竟會遇上那些事情,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看見這位未來的帝國皇帝陛下茫然無措的看著眼前這一疊活動儀式程序呆呆出神,勞民和朱紫玫一時間都不好意思打破對方的神遊,隻是默默的在一旁等待,等待著這位表情奇特的秦王殿下從神遊太虛醒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瑞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瑞根並收藏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