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悅然吃的已經夠快了,陳崇像個要飯的似的緊緊盯著她,叫她不好意思細嚼慢咽了。
“請李將軍和幾位校尉來我帳中商議。”擦著嘴,吩咐下去。對上陳崇炙熱的目光,這頓飯有些不好消化。
“是。”
很快數的上名號的幾位將領都來到齊悅然帳中,她也已經收拾妥當。陳崇坐在一邊,手放在腿上,一根手指還在不停地敲打,顯示出他此時的焦急。
齊悅然道:“李將軍,昨日你說過燕軍攻打四處關口,每一處人數都上萬嗎?”
“桐山關確實如此,至於其他幾處,聽那幾位將軍說過攻勢很猛,但有沒有上萬屬下不知詳情,隻是猜測。”
齊悅然道:“據我估測,董舒手下燕軍,大半要留在建陽以北的關口,因為那些地方更有價值。桐山及南方幾關,人數應該不會太多。若每關人數上萬,不可能!所以我猜測,其他三處是佯攻,目的是將牽製住他們,無力支援桐山。”
她這麽一說,眾人聽著有幾分道理,紛紛點頭。
“而他們又擺出一幅大軍即將來襲的假象,依我之見,有兩個結果。第一,目標是固安。若大將軍調遣大軍來此處攔截。那麽,固安以及北方必然空虛,董舒便可全力攻城。若援軍不來,我們幾千人很難守得住,他們便可經此處穿過山林。前後夾擊,固安依然危險。”
這話讓在場之人都犯了難,來不來都不好過啊!
陳崇正要說話,齊悅然已經瞪了他一眼說道:“我猜燕軍的打算,大將軍已經洞悉了。所以他給了我極大的自由,不僅讓你們四關守將都聽我調遣,還賦予我全權安排作戰計劃的權利。因為大將軍相信,我能守住這裏!”
陳崇瞪著眼,真的?
“所以我說出我的計劃,希望諸位將領能夠支持。當然有其他意見也可以說出來,大家酌情考慮,選擇最有利的作戰方案。”
眾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將軍真的那麽器重她?一時真假難辨,不好說什麽。隻是被一個女人,還是一個陳國的女人指使,讓他們心裏十分不舒服。
一人說道:“齊將軍,你的意思我們明白了,那麽你的計劃呢,說給我們聽聽?”
“首先,將逃離的青壯及其家眷捉拿扣押,有多少抓多少!”
“這怎麽行?”馬上有人出聲質疑。“這不是逼著他們仇視我們嗎!”
李延道:“齊將軍,他們雖然不聽調遣,但畢竟是我西宋子民。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不好過分嚴苛啊。且眼下還有一些安分的山民青壯在軍中,若讓他們知曉,很容易讓他們與我們離心啊。”
齊悅然道:“我們人手不足,這山太大,這些山民的忠誠度我們沒辦法保證,必須要控製在自己手中。將這些靑壯的家眷集中控製在某處,命他們在山中四處打探燕軍情況。他們常年居住在山中,熟悉地形又動作靈便,不管是偵查還是逃離都比我們軍中將士們更方便一些。隻要他們能帶迴有用的情報,便可以帶著自己的家人離開,另有賞銀,我們絕不阻攔。”
這麽說倒也沒錯,眾人算是認可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誰叫此時自己人手不足啊!
“此外請另外三關守將,率軍來此處與我們共同對敵。”
李延再次反對:“大家都有守關重任,都到這裏來,那不是敞開了大門讓燕人進來嗎!”
齊悅然指著桌上的簡易沙盤:“你們看,四處關口,背靠深林,最終都要經過桐山及後方通往固安及西宋腹地。所以三關根本沒有守的必要。我們隻要集中全部人力把桐山這一處守衛好,固安便安全無虞。我們人手有限,隻能用在刀刃上。”
陳崇難得讚同齊悅然,點頭道:“這是個辦法,那三處山林,即便在我們手上,暫時用處也不大。我們要先守住固安。”
一位校尉道:“可是每一位將軍值守的關隘都是上麵一早安排好的,關隘丟了,守將是要問責的!”這裏的都是桐山關的人,他們不反對這個計劃,別人可就不一定了。
“我來說。”齊悅然道:“出來之前大將軍就已經說過,一切聽我指揮。這件事我是定下的,我來負這個責。上麵追究的話,我來承擔。”
有人負責,那就好說一些。眾將領做了個心照不宣的表情。戰略撤退可以理解,眾將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要犧牲誰的地盤和利益,那就需要扯皮了。
還好,這是個女人,還是個別國的女人。
陳崇隱隱明白了些什麽,站起來道:“我是大將軍的弟弟,這個計劃我也支持,若上麵要怪罪,我會同齊將軍共同承擔!”
齊悅然淡淡一笑,看向陳崇,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開始行動吧。軍中沒有逃離的靑壯不需要瞞著,就當自己人來使用,不要讓他們去追蹤逃走的山民,給他麽安排點簡單的事情做。李將軍,你派人請三位將軍來議事。”
“是。”李延意味深長的看了齊悅然一眼,退了出去。說的好聽,議事,是把人叫來扣留吧!不過別無他法。
人都走了,隻剩下陳崇一個,他走近一點說道:“多謝。”
多種情緒,化作簡單的兩個字,多了他也說不出口。是感激吧,昨晚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自然看的到不遠處她的帳篷,也是許久沒有熄燈。還有她剛剛毫不猶豫的扯起陳玄大旗,卻把責任攬上身。
“多謝。”
她也道一句謝。他堅定的站在她這一邊,讓她省了很多力氣。
“為了我西宋。”難得的,陳崇臉上浮起幾分莊重。
“為了我陳國軍士站住腳。”
啊?陳崇神情一垮:“額……你放心,我會記住的。”
後退進山林紮營的桐山關守軍和趕來支援的五千固安軍,慢慢分散開來,由他們的低階將官帶領,走向各自的防禦區域。一場大戰迫在眉睫,這一次,由他們為主,請君入甕。
“請李將軍和幾位校尉來我帳中商議。”擦著嘴,吩咐下去。對上陳崇炙熱的目光,這頓飯有些不好消化。
“是。”
很快數的上名號的幾位將領都來到齊悅然帳中,她也已經收拾妥當。陳崇坐在一邊,手放在腿上,一根手指還在不停地敲打,顯示出他此時的焦急。
齊悅然道:“李將軍,昨日你說過燕軍攻打四處關口,每一處人數都上萬嗎?”
“桐山關確實如此,至於其他幾處,聽那幾位將軍說過攻勢很猛,但有沒有上萬屬下不知詳情,隻是猜測。”
齊悅然道:“據我估測,董舒手下燕軍,大半要留在建陽以北的關口,因為那些地方更有價值。桐山及南方幾關,人數應該不會太多。若每關人數上萬,不可能!所以我猜測,其他三處是佯攻,目的是將牽製住他們,無力支援桐山。”
她這麽一說,眾人聽著有幾分道理,紛紛點頭。
“而他們又擺出一幅大軍即將來襲的假象,依我之見,有兩個結果。第一,目標是固安。若大將軍調遣大軍來此處攔截。那麽,固安以及北方必然空虛,董舒便可全力攻城。若援軍不來,我們幾千人很難守得住,他們便可經此處穿過山林。前後夾擊,固安依然危險。”
這話讓在場之人都犯了難,來不來都不好過啊!
陳崇正要說話,齊悅然已經瞪了他一眼說道:“我猜燕軍的打算,大將軍已經洞悉了。所以他給了我極大的自由,不僅讓你們四關守將都聽我調遣,還賦予我全權安排作戰計劃的權利。因為大將軍相信,我能守住這裏!”
陳崇瞪著眼,真的?
“所以我說出我的計劃,希望諸位將領能夠支持。當然有其他意見也可以說出來,大家酌情考慮,選擇最有利的作戰方案。”
眾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將軍真的那麽器重她?一時真假難辨,不好說什麽。隻是被一個女人,還是一個陳國的女人指使,讓他們心裏十分不舒服。
一人說道:“齊將軍,你的意思我們明白了,那麽你的計劃呢,說給我們聽聽?”
“首先,將逃離的青壯及其家眷捉拿扣押,有多少抓多少!”
“這怎麽行?”馬上有人出聲質疑。“這不是逼著他們仇視我們嗎!”
李延道:“齊將軍,他們雖然不聽調遣,但畢竟是我西宋子民。此時正是用人之際,不好過分嚴苛啊。且眼下還有一些安分的山民青壯在軍中,若讓他們知曉,很容易讓他們與我們離心啊。”
齊悅然道:“我們人手不足,這山太大,這些山民的忠誠度我們沒辦法保證,必須要控製在自己手中。將這些靑壯的家眷集中控製在某處,命他們在山中四處打探燕軍情況。他們常年居住在山中,熟悉地形又動作靈便,不管是偵查還是逃離都比我們軍中將士們更方便一些。隻要他們能帶迴有用的情報,便可以帶著自己的家人離開,另有賞銀,我們絕不阻攔。”
這麽說倒也沒錯,眾人算是認可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誰叫此時自己人手不足啊!
“此外請另外三關守將,率軍來此處與我們共同對敵。”
李延再次反對:“大家都有守關重任,都到這裏來,那不是敞開了大門讓燕人進來嗎!”
齊悅然指著桌上的簡易沙盤:“你們看,四處關口,背靠深林,最終都要經過桐山及後方通往固安及西宋腹地。所以三關根本沒有守的必要。我們隻要集中全部人力把桐山這一處守衛好,固安便安全無虞。我們人手有限,隻能用在刀刃上。”
陳崇難得讚同齊悅然,點頭道:“這是個辦法,那三處山林,即便在我們手上,暫時用處也不大。我們要先守住固安。”
一位校尉道:“可是每一位將軍值守的關隘都是上麵一早安排好的,關隘丟了,守將是要問責的!”這裏的都是桐山關的人,他們不反對這個計劃,別人可就不一定了。
“我來說。”齊悅然道:“出來之前大將軍就已經說過,一切聽我指揮。這件事我是定下的,我來負這個責。上麵追究的話,我來承擔。”
有人負責,那就好說一些。眾將領做了個心照不宣的表情。戰略撤退可以理解,眾將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要犧牲誰的地盤和利益,那就需要扯皮了。
還好,這是個女人,還是個別國的女人。
陳崇隱隱明白了些什麽,站起來道:“我是大將軍的弟弟,這個計劃我也支持,若上麵要怪罪,我會同齊將軍共同承擔!”
齊悅然淡淡一笑,看向陳崇,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開始行動吧。軍中沒有逃離的靑壯不需要瞞著,就當自己人來使用,不要讓他們去追蹤逃走的山民,給他麽安排點簡單的事情做。李將軍,你派人請三位將軍來議事。”
“是。”李延意味深長的看了齊悅然一眼,退了出去。說的好聽,議事,是把人叫來扣留吧!不過別無他法。
人都走了,隻剩下陳崇一個,他走近一點說道:“多謝。”
多種情緒,化作簡單的兩個字,多了他也說不出口。是感激吧,昨晚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自然看的到不遠處她的帳篷,也是許久沒有熄燈。還有她剛剛毫不猶豫的扯起陳玄大旗,卻把責任攬上身。
“多謝。”
她也道一句謝。他堅定的站在她這一邊,讓她省了很多力氣。
“為了我西宋。”難得的,陳崇臉上浮起幾分莊重。
“為了我陳國軍士站住腳。”
啊?陳崇神情一垮:“額……你放心,我會記住的。”
後退進山林紮營的桐山關守軍和趕來支援的五千固安軍,慢慢分散開來,由他們的低階將官帶領,走向各自的防禦區域。一場大戰迫在眉睫,這一次,由他們為主,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