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宴席開何人遲遲到,見信言元春為安嬪
宴席已開,女客處喝的皆是果酒。唯獨黛玉,飲的卻是清水。倒非是黛玉不喜果酒,隻是她在孝中,本就不該出席宴會。隻是,今天她誼父的大壽。身為女兒,哪怕是誼女,父親的大壽也不可不出席。
黛玉既出席了,自不會再飲酒。就連吃食,也是挑的一些素食。對此,眾人心中皆了然,也不會有人提起這茬。
女眷這邊雖也有交談,皆是細聲細語的說著話。而外院卻是接人不同,真真是觥籌交錯。
此時,坐在主位上的趙冶站了起來,舉起手中的酒杯。眾人見此,便都停止了交談,齊齊看向趙冶:“今日各位良朋好友不辭辛苦,前來參見趙某人的壽宴,趙某甚是感動。趙某敬大家一杯。”
趙冶仰頭幹了杯中酒,正打算坐下,便見管家快步走了過來。管家走到趙冶身邊,便附在趙冶耳邊輕聲說著話。
聽聞管家的話,趙冶笑容未變,撫著山羊胡的手卻是頓了一下,隨後便吩咐了管家一句。管家便又轉身離開,方向卻是向著角門。
“各位,趙某先失陪一下。”待管家離開,趙冶又向眾人賠了罪,才離開宴席,向著大廳方向走去。見狀眾人皆在議論,紛紛猜測發生了什麽事。
趙冶離開並非是別的事,隻是有人前來賀壽而已。等趙冶到達大廳時,那人正坐在椅子上,手邊的茶杯也不動,隻是不時的看下門外。趙冶還未進來,便已經被他發現。
那人來忙站起來,等到趙冶在主位上坐下,才作揖說道:“小侄賈璉,見過趙世叔。”
“賢侄請坐,不知賢侄此時前來是為何事?”賈璉的態度太過恭敬,一開始便把自己放在晚輩的位置上,卻是和上一次見時大不相同。趙冶也不好責備什麽,倒是有一絲好奇,是什麽事,讓這個人變化如此之大。
“趙世叔,您的壽宴賈璉不請自來,實在是抱歉。讓您從席間趕來見賈璉,也是十分不安。匆忙來去,更是惶恐。”賈璉也未坐下,直接半躬著身對趙冶說到:“隻是祖母之命,賈璉不敢不尊。赴任在即,賈璉亦不敢耽擱。”
說話間賈璉又取出一封信來:“臨行前,祖母便給了一封信,讓賈璉交與林表妹,還請世叔代為轉交。”
賈璉說完這些,又向趙冶告了罪,便直接告辭。門外一輛馬車正等在那裏,風吹動轎簾,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女子抱著孩子的身影。
“二爺,可是辦妥了?”待賈璉上了馬車,鳳姐兒便開口問道。
“信和禮物皆已交給趙世叔,我們便出發吧。隻怕要連夜趕路了,倒是要辛苦你和姐兒了。”
“二爺哪裏話。隻是二爺如此匆忙的離開,老太太那裏怕是不好交代。”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情太多,鳳姐兒夫妻的感情倒是變的比以前好了。
“不好交代又如何,你們指不定什麽時候才迴京城。再說我便是做的再好,老太太心裏便也隻有一個寶玉。上次的差事就被老太太攪黃了,這一次若非時間緊急,隻怕又要一通鬧。”說道此處,賈璉心裏卻是一通怨氣。
直到馬車離開,賈璉也沒提出見黛玉一麵。
“姑娘,賈老封君有信給您。”待宴席結束,黛玉迴到院中,才有人將信送了過來。黛玉看著如往常一樣厚厚的信,眼中閃過一絲厭煩。
“知道了,外祖母那邊派的誰來?”黛玉接過信,卻沒有看。反而關心起前來賀壽之人,若是以往賈家來人,必然是要見她的。今次卻不見有人求見,她還以為榮國府並未派人來。
“迴姑娘話,來的是榮國府的璉二爺。他來時,壽宴便快開始了,老爺便未讓人通知姑娘。”
“原來是璉二哥哥,不知他現在人在哪裏?”
“璉二爺說,他還要趕去上任,便先離開了。”那仆人過來時,是當時在廳裏伺候的,賈璉的話聽的自然清楚。
“璉兒哥哥被派了差事了?”賈璉夫妻二人處事皆是圓滑,在賈府時鳳姐兒對黛玉也多有照顧。裏麵雖有討好賈母的成分,黛玉也是感覺。便多問了一句,賈璉被派了差事,她也替他高興。
“這個小人就不知了,不過小人看著,那位二人走得倒是急。”
賈璉這次調的是江寧府的五品同知,原來的同知暴斃而亡,賈赦用了賈家以前的人情,給賈璉爭取到了這個職位。赴任時間本就緊,又繞道過來賀壽送信,自然是急著望江寧趕去。
待仆人離開,黛玉才拆了信。信中內容倒是和往日沒有什麽不同,隻多了一件事,是關於賈元春的。
“原來大表姐被聖上封了安嬪。”黛玉看完信,便問了身邊的湘竹,語氣卻不好:“湘竹,這安嬪,卻是個什麽身份,倒是管的了王爺府上的事了?”
隨身伺候的幽蘭,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沒聽見一般。每一次姑娘看完賈家老太太的信,麵色都不會太好,她們也已經習慣了。
“迴稟姑娘,這宮中各位皆有定額。其中嬪位便有六人,而安嬪,卻是排於嬪位最後一位。”
在宮中皇後、皇貴妃各一人,貴妃卻是兩人,其下是妃位四人,嬪位六人。妃嬪兩位的封號,卻是定死的。是以,湘竹雖不在宮中,卻也知道賈元春那安嬪在宮中地位如何。
“我還以為大表姐在宮中得了多大的恩寵,便言,我在王府中被欺負了去,可找大表姐做主。”黛玉說完這話,也不再多言,她也僅是氣急了罷了。若是當著不信任的人的麵,隻怕連這話都是不會說的。
“湘竹看著,王爺對姑娘是極好的。王府每迴來人,也對姑娘十分尊敬。這不宴席剛散,王爺派來的人,便到姑娘這邊來請安了。哪個敢欺負了姑娘去,湘竹第一個就不放過他。”這句話,湘竹倒是真心的。她們這些奴才看了,都覺得王爺對姑娘很好。
“我知你是一個忠心的,也隻王爺對我好,隻是外祖母家……”黛玉歎了口氣,卻終究沒有再說下去,再如何,那還是她外祖母家,也不好真就如同陌生人一般。
待幽蘭將筆墨紙硯備好,黛玉便開始寫迴信。無非就是一些客套話,寫多了,黛玉便也寫習慣了。洋洋灑灑倒是寫了幾大張紙,期間連停下來思考的時間都不需要。
三天宴席下來,除了賈璉這一個插曲,倒是沒有發生其他事情。其間可謂是賓主皆歡。倒是雲澤的人,在宴席散後並沒有急著返迴京城,反而是在趙府住了下來。
“夫人,此事你怎麽看?”在趙氏伺候趙冶寬衣時,趙冶便問了出來。
“王爺此番提議,對玉兒倒是好的。”兩人安置前,趙氏如此說道。
宴席已開,女客處喝的皆是果酒。唯獨黛玉,飲的卻是清水。倒非是黛玉不喜果酒,隻是她在孝中,本就不該出席宴會。隻是,今天她誼父的大壽。身為女兒,哪怕是誼女,父親的大壽也不可不出席。
黛玉既出席了,自不會再飲酒。就連吃食,也是挑的一些素食。對此,眾人心中皆了然,也不會有人提起這茬。
女眷這邊雖也有交談,皆是細聲細語的說著話。而外院卻是接人不同,真真是觥籌交錯。
此時,坐在主位上的趙冶站了起來,舉起手中的酒杯。眾人見此,便都停止了交談,齊齊看向趙冶:“今日各位良朋好友不辭辛苦,前來參見趙某人的壽宴,趙某甚是感動。趙某敬大家一杯。”
趙冶仰頭幹了杯中酒,正打算坐下,便見管家快步走了過來。管家走到趙冶身邊,便附在趙冶耳邊輕聲說著話。
聽聞管家的話,趙冶笑容未變,撫著山羊胡的手卻是頓了一下,隨後便吩咐了管家一句。管家便又轉身離開,方向卻是向著角門。
“各位,趙某先失陪一下。”待管家離開,趙冶又向眾人賠了罪,才離開宴席,向著大廳方向走去。見狀眾人皆在議論,紛紛猜測發生了什麽事。
趙冶離開並非是別的事,隻是有人前來賀壽而已。等趙冶到達大廳時,那人正坐在椅子上,手邊的茶杯也不動,隻是不時的看下門外。趙冶還未進來,便已經被他發現。
那人來忙站起來,等到趙冶在主位上坐下,才作揖說道:“小侄賈璉,見過趙世叔。”
“賢侄請坐,不知賢侄此時前來是為何事?”賈璉的態度太過恭敬,一開始便把自己放在晚輩的位置上,卻是和上一次見時大不相同。趙冶也不好責備什麽,倒是有一絲好奇,是什麽事,讓這個人變化如此之大。
“趙世叔,您的壽宴賈璉不請自來,實在是抱歉。讓您從席間趕來見賈璉,也是十分不安。匆忙來去,更是惶恐。”賈璉也未坐下,直接半躬著身對趙冶說到:“隻是祖母之命,賈璉不敢不尊。赴任在即,賈璉亦不敢耽擱。”
說話間賈璉又取出一封信來:“臨行前,祖母便給了一封信,讓賈璉交與林表妹,還請世叔代為轉交。”
賈璉說完這些,又向趙冶告了罪,便直接告辭。門外一輛馬車正等在那裏,風吹動轎簾,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女子抱著孩子的身影。
“二爺,可是辦妥了?”待賈璉上了馬車,鳳姐兒便開口問道。
“信和禮物皆已交給趙世叔,我們便出發吧。隻怕要連夜趕路了,倒是要辛苦你和姐兒了。”
“二爺哪裏話。隻是二爺如此匆忙的離開,老太太那裏怕是不好交代。”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情太多,鳳姐兒夫妻的感情倒是變的比以前好了。
“不好交代又如何,你們指不定什麽時候才迴京城。再說我便是做的再好,老太太心裏便也隻有一個寶玉。上次的差事就被老太太攪黃了,這一次若非時間緊急,隻怕又要一通鬧。”說道此處,賈璉心裏卻是一通怨氣。
直到馬車離開,賈璉也沒提出見黛玉一麵。
“姑娘,賈老封君有信給您。”待宴席結束,黛玉迴到院中,才有人將信送了過來。黛玉看著如往常一樣厚厚的信,眼中閃過一絲厭煩。
“知道了,外祖母那邊派的誰來?”黛玉接過信,卻沒有看。反而關心起前來賀壽之人,若是以往賈家來人,必然是要見她的。今次卻不見有人求見,她還以為榮國府並未派人來。
“迴姑娘話,來的是榮國府的璉二爺。他來時,壽宴便快開始了,老爺便未讓人通知姑娘。”
“原來是璉二哥哥,不知他現在人在哪裏?”
“璉二爺說,他還要趕去上任,便先離開了。”那仆人過來時,是當時在廳裏伺候的,賈璉的話聽的自然清楚。
“璉兒哥哥被派了差事了?”賈璉夫妻二人處事皆是圓滑,在賈府時鳳姐兒對黛玉也多有照顧。裏麵雖有討好賈母的成分,黛玉也是感覺。便多問了一句,賈璉被派了差事,她也替他高興。
“這個小人就不知了,不過小人看著,那位二人走得倒是急。”
賈璉這次調的是江寧府的五品同知,原來的同知暴斃而亡,賈赦用了賈家以前的人情,給賈璉爭取到了這個職位。赴任時間本就緊,又繞道過來賀壽送信,自然是急著望江寧趕去。
待仆人離開,黛玉才拆了信。信中內容倒是和往日沒有什麽不同,隻多了一件事,是關於賈元春的。
“原來大表姐被聖上封了安嬪。”黛玉看完信,便問了身邊的湘竹,語氣卻不好:“湘竹,這安嬪,卻是個什麽身份,倒是管的了王爺府上的事了?”
隨身伺候的幽蘭,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沒聽見一般。每一次姑娘看完賈家老太太的信,麵色都不會太好,她們也已經習慣了。
“迴稟姑娘,這宮中各位皆有定額。其中嬪位便有六人,而安嬪,卻是排於嬪位最後一位。”
在宮中皇後、皇貴妃各一人,貴妃卻是兩人,其下是妃位四人,嬪位六人。妃嬪兩位的封號,卻是定死的。是以,湘竹雖不在宮中,卻也知道賈元春那安嬪在宮中地位如何。
“我還以為大表姐在宮中得了多大的恩寵,便言,我在王府中被欺負了去,可找大表姐做主。”黛玉說完這話,也不再多言,她也僅是氣急了罷了。若是當著不信任的人的麵,隻怕連這話都是不會說的。
“湘竹看著,王爺對姑娘是極好的。王府每迴來人,也對姑娘十分尊敬。這不宴席剛散,王爺派來的人,便到姑娘這邊來請安了。哪個敢欺負了姑娘去,湘竹第一個就不放過他。”這句話,湘竹倒是真心的。她們這些奴才看了,都覺得王爺對姑娘很好。
“我知你是一個忠心的,也隻王爺對我好,隻是外祖母家……”黛玉歎了口氣,卻終究沒有再說下去,再如何,那還是她外祖母家,也不好真就如同陌生人一般。
待幽蘭將筆墨紙硯備好,黛玉便開始寫迴信。無非就是一些客套話,寫多了,黛玉便也寫習慣了。洋洋灑灑倒是寫了幾大張紙,期間連停下來思考的時間都不需要。
三天宴席下來,除了賈璉這一個插曲,倒是沒有發生其他事情。其間可謂是賓主皆歡。倒是雲澤的人,在宴席散後並沒有急著返迴京城,反而是在趙府住了下來。
“夫人,此事你怎麽看?”在趙氏伺候趙冶寬衣時,趙冶便問了出來。
“王爺此番提議,對玉兒倒是好的。”兩人安置前,趙氏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