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華麗的枷鎖
穿越古代:從直播帶貨開始 作者:一晌貪歡on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與風鑠分開,周敞出宮,還是沉默。
為什麽,這個再平常不過的道理,從前卻未想到過?
那一心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麽,難道隻是一副華麗的枷鎖?
秋叔去了,鍾先生也離開,還有千千萬萬叫不上名字的人,那些一同上過戰場的戰士們,也都去了。
周敞突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得到了什麽,但過往的一切,終究成了不得不背負的重擔。
迴到奕王府時候,王媽媽和多福多寶等奕王府上下奴仆都早已等候在大門口。
周敞親手將鍾與的骨灰交給王媽媽。
本以為王媽媽會嚎啕大哭。
結果,王媽媽隻是將骨灰壇緊緊抱在懷中,眼中雖然是抹不去的濃濃哀傷卻沒有流淚。
倒是王媽媽身後的兩個孩子,多福和多寶默默流下淚來。
一行人去到正廳。
王媽媽才抱著骨灰壇,聲音前所未有的柔和:“鍾與臨行之前已經有了預感,現在不過是都按照他所說的又迴到了這裏。”
“我會派人送你們迴老家,將先生好好安葬。”周敞不知還能說些什麽。
王媽媽緩緩搖頭:“不需要的,鍾與他也並不想迴家鄉,他曾經提過,希望故去後,能將骨灰灑入溪流,說這樣可以匯入江河湖海。”
“這樣也好,那擇日我們就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起送先生一程。”周敞也覺得這樣或許是對鍾與最好的結局。
有日月天地坐陪,有山川江海為伴。
“是,全憑王爺做主。”王媽媽始終低著頭看著懷中鍾與的骨灰。
“王媽媽,今後你就一直留在府中跟景姑姑作伴,還需要什麽,也都盡管說出來。”周敞這麽說,是想將王媽媽的下半輩子都安排好。
王媽媽悲聲:“奴家沒有什麽要求,王爺也不必操心。鍾與他早早都已經為奴家安排好了。奴家隻願意一輩子都守著他,若是還能夠待在王爺身邊,侍候王爺給王爺做飯,也就別無他求。”
“這個自然。”周敞多少也預料到是這麽個答案。
又看向多福多寶兩個孩童。
驀地發覺他們好像也在一夕間長成了大人。
“多福、多寶,今後你們要去學堂讀書,將來做像鍾先生一樣的人。”周敞的印象裏,從前都是鍾與私下親自教導多福多寶,可現在鍾先生不在了。
多福、多寶同時點頭。
王媽媽忍不住紅了眼眶:“王爺,他們已經有了名字,不再叫多福多寶,這還是鍾與臨行前給取的,說是不能一直隻叫小名。”
臨行前安排好一切。
原來,鍾與早就預料到了,但他還是視死如歸。
周敞心頭和眼眶同時酸澀,但強壓下翻湧的情緒問:“你們叫什麽?”
“鍾仁,字禮信。”多福迴答。
“鍾善,字義信。”多寶迴答。
仁、善、禮、義、信,這些全都是鍾與一直以來的做人宗旨。
周敞隻是沒有想到,鍾與最後竟然是連多福、多寶的字都給取好了。
王媽媽也終是抹上一把眼淚:“原本鍾與說,讓兩個孩子跟奴家的姓,可這兩個孩子無論讀書識字、還是做人規矩,都是鍾與一手教大的,他們就是鍾與的孩子,也該跟他的姓。雖然鍾與不在意,但往後逢年過節,也要有人給他上香祭奠不是。”
“王媽媽說得對。”周敞也讚同。
之後,大家又默哀一陣,才散了迴去。
翌日,周敞就帶同奕王府的幾個老人,去到錦都城西郊朝天觀附近的硯山溪流邊。
王媽媽帶著鍾仁和鍾善,親手將鍾與的骨灰灑入澄澈的溪水之中。
溪水泉泉,將骨灰衝刷帶走,卻帶不走濃濃的哀傷。
周敞在溪邊佇立良久,向鍾與告別。
迴程的途中,周敞與景姑姑同乘。
景姑姑穿一身素白常服,頭上隻插一根銀色梅花簪,淡雅莊肅。
周敞先時還沉浸在對鍾與的哀思之中不願多言,行至半途,一抬眼,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景姑姑,您怎麽沒有戴麵紗,也沒有戴帷帽?”
“是沒戴啊。”景姑姑語氣平常得就跟沒受傷之前一樣。
“是啊,是沒戴……”周敞忽然意識到一直忽略了什麽。
自打鍾與去世,她也跟著丟了半個魂。
如今一迴憶,景姑姑不戴麵紗,又不是從今日開始的,那應該是自打從越北被救之後就一直如此。
隻是她此前一直沉湎於對鍾與的追思之中,沒有留意景姑姑的變化。
景姑姑的右半邊臉上,深紅色凹凸不平的疤痕始終都在,變化的隻是不再遮掩。
對於這個變化,旁人瞧了不知如何想,但在周敞看來,那得是要多大的勇氣啊,尤其是對景姑姑那般從前甚至有潔癖的人。
於是她問:“您不在乎別人的目光了?”
景姑姑的燒傷剛剛恢複那會兒,周敞以及身邊所有人都極力勸慰景姑姑,告訴她不用在乎旁人的眼光和看法。
但那時,景姑姑就是整日躲在屋子中,實在不得已出門也是戴著麵紗遮掩,還時時擔憂被人看出。
景姑姑心中不知想到了什麽,緩緩搖頭:“不在乎了,經曆了生死之後,就徹底不在乎了。”
周敞探尋的目光投過去。
景姑姑就繼續道:“開始被綁架擄走那會兒,本來臉上戴著一塊麵巾,後來掙紮途中也就掉了,那些綁匪哪裏能容人去揀?可能是那會兒……想遮掩都遮掩不能,當時也是顧不上,一心想著能保住一條命也就不差了,可能就是那個時候習慣的吧。”
周敞靜靜聽著看著,景姑姑麵容平靜柔和,臉上的傷疤猶在,但也根本破壞不了那份雍容端莊。
景姑姑還在迴憶著,甚至還笑了笑:“可也算是因禍得福吧,當時沒顧上,後來發現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不戴麵紗。且在綁匪窩裏,倒是讓我發現,原來除了自己,旁人根本不在乎。”
“是啊,隻要景姑姑不在意,旁人根本沒有資格在意。”本來這個話題很可能會沉重,但經景姑姑這麽一說,周敞反而輕鬆。
為什麽,這個再平常不過的道理,從前卻未想到過?
那一心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麽,難道隻是一副華麗的枷鎖?
秋叔去了,鍾先生也離開,還有千千萬萬叫不上名字的人,那些一同上過戰場的戰士們,也都去了。
周敞突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得到了什麽,但過往的一切,終究成了不得不背負的重擔。
迴到奕王府時候,王媽媽和多福多寶等奕王府上下奴仆都早已等候在大門口。
周敞親手將鍾與的骨灰交給王媽媽。
本以為王媽媽會嚎啕大哭。
結果,王媽媽隻是將骨灰壇緊緊抱在懷中,眼中雖然是抹不去的濃濃哀傷卻沒有流淚。
倒是王媽媽身後的兩個孩子,多福和多寶默默流下淚來。
一行人去到正廳。
王媽媽才抱著骨灰壇,聲音前所未有的柔和:“鍾與臨行之前已經有了預感,現在不過是都按照他所說的又迴到了這裏。”
“我會派人送你們迴老家,將先生好好安葬。”周敞不知還能說些什麽。
王媽媽緩緩搖頭:“不需要的,鍾與他也並不想迴家鄉,他曾經提過,希望故去後,能將骨灰灑入溪流,說這樣可以匯入江河湖海。”
“這樣也好,那擇日我們就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起送先生一程。”周敞也覺得這樣或許是對鍾與最好的結局。
有日月天地坐陪,有山川江海為伴。
“是,全憑王爺做主。”王媽媽始終低著頭看著懷中鍾與的骨灰。
“王媽媽,今後你就一直留在府中跟景姑姑作伴,還需要什麽,也都盡管說出來。”周敞這麽說,是想將王媽媽的下半輩子都安排好。
王媽媽悲聲:“奴家沒有什麽要求,王爺也不必操心。鍾與他早早都已經為奴家安排好了。奴家隻願意一輩子都守著他,若是還能夠待在王爺身邊,侍候王爺給王爺做飯,也就別無他求。”
“這個自然。”周敞多少也預料到是這麽個答案。
又看向多福多寶兩個孩童。
驀地發覺他們好像也在一夕間長成了大人。
“多福、多寶,今後你們要去學堂讀書,將來做像鍾先生一樣的人。”周敞的印象裏,從前都是鍾與私下親自教導多福多寶,可現在鍾先生不在了。
多福、多寶同時點頭。
王媽媽忍不住紅了眼眶:“王爺,他們已經有了名字,不再叫多福多寶,這還是鍾與臨行前給取的,說是不能一直隻叫小名。”
臨行前安排好一切。
原來,鍾與早就預料到了,但他還是視死如歸。
周敞心頭和眼眶同時酸澀,但強壓下翻湧的情緒問:“你們叫什麽?”
“鍾仁,字禮信。”多福迴答。
“鍾善,字義信。”多寶迴答。
仁、善、禮、義、信,這些全都是鍾與一直以來的做人宗旨。
周敞隻是沒有想到,鍾與最後竟然是連多福、多寶的字都給取好了。
王媽媽也終是抹上一把眼淚:“原本鍾與說,讓兩個孩子跟奴家的姓,可這兩個孩子無論讀書識字、還是做人規矩,都是鍾與一手教大的,他們就是鍾與的孩子,也該跟他的姓。雖然鍾與不在意,但往後逢年過節,也要有人給他上香祭奠不是。”
“王媽媽說得對。”周敞也讚同。
之後,大家又默哀一陣,才散了迴去。
翌日,周敞就帶同奕王府的幾個老人,去到錦都城西郊朝天觀附近的硯山溪流邊。
王媽媽帶著鍾仁和鍾善,親手將鍾與的骨灰灑入澄澈的溪水之中。
溪水泉泉,將骨灰衝刷帶走,卻帶不走濃濃的哀傷。
周敞在溪邊佇立良久,向鍾與告別。
迴程的途中,周敞與景姑姑同乘。
景姑姑穿一身素白常服,頭上隻插一根銀色梅花簪,淡雅莊肅。
周敞先時還沉浸在對鍾與的哀思之中不願多言,行至半途,一抬眼,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景姑姑,您怎麽沒有戴麵紗,也沒有戴帷帽?”
“是沒戴啊。”景姑姑語氣平常得就跟沒受傷之前一樣。
“是啊,是沒戴……”周敞忽然意識到一直忽略了什麽。
自打鍾與去世,她也跟著丟了半個魂。
如今一迴憶,景姑姑不戴麵紗,又不是從今日開始的,那應該是自打從越北被救之後就一直如此。
隻是她此前一直沉湎於對鍾與的追思之中,沒有留意景姑姑的變化。
景姑姑的右半邊臉上,深紅色凹凸不平的疤痕始終都在,變化的隻是不再遮掩。
對於這個變化,旁人瞧了不知如何想,但在周敞看來,那得是要多大的勇氣啊,尤其是對景姑姑那般從前甚至有潔癖的人。
於是她問:“您不在乎別人的目光了?”
景姑姑的燒傷剛剛恢複那會兒,周敞以及身邊所有人都極力勸慰景姑姑,告訴她不用在乎旁人的眼光和看法。
但那時,景姑姑就是整日躲在屋子中,實在不得已出門也是戴著麵紗遮掩,還時時擔憂被人看出。
景姑姑心中不知想到了什麽,緩緩搖頭:“不在乎了,經曆了生死之後,就徹底不在乎了。”
周敞探尋的目光投過去。
景姑姑就繼續道:“開始被綁架擄走那會兒,本來臉上戴著一塊麵巾,後來掙紮途中也就掉了,那些綁匪哪裏能容人去揀?可能是那會兒……想遮掩都遮掩不能,當時也是顧不上,一心想著能保住一條命也就不差了,可能就是那個時候習慣的吧。”
周敞靜靜聽著看著,景姑姑麵容平靜柔和,臉上的傷疤猶在,但也根本破壞不了那份雍容端莊。
景姑姑還在迴憶著,甚至還笑了笑:“可也算是因禍得福吧,當時沒顧上,後來發現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不戴麵紗。且在綁匪窩裏,倒是讓我發現,原來除了自己,旁人根本不在乎。”
“是啊,隻要景姑姑不在意,旁人根本沒有資格在意。”本來這個話題很可能會沉重,但經景姑姑這麽一說,周敞反而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