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戰時令
穿越古代:從直播帶貨開始 作者:一晌貪歡on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找齊?”臨帝已經瞪大了眼睛。
周敞之前腦袋裏想到的其實是前世看過的電影,現在直接拿過來活用:“所謂‘戰時令’嘛,舉凡戰爭所需,皆可征用調集,但朝廷當然不會平白征用,那也顯得忒不合理。因此朝廷隻需承諾,征用之物將在日後加倍補償,在加上征用期間,可免稅政,以此來鼓勵我臨國上下百姓自願拿出手中錢糧資助戰爭呐。”
“這……”臨帝雖然年老體弱,但腦子尚算清楚,“這有什麽兩樣?甚至算起來,朝廷最後還要大大的賠銀子呐。”
“怎麽能賠?征用是朝廷征用,調集是朝廷調集,但是賠償就要落在地方上。那些地方官員據守一方,也不知貪了多少私利,朝廷亦不能一一查實,不若就讓他們出一點兒血,這可都是為的是我臨國更長遠的利益。朝廷大不了是免除部分稅賦,這樣百姓隻會支持朝廷,感念陛下仁德,又能分散中央壓力。”周敞胡謅八扯,都佩服自己想出來的“損招”。
這麽一說,臨帝腦子就不太跟得上,但影影乎乎覺著沒花國庫的銀子就是有道理,就要跟著點頭。
周敞又跟著補充:“當然,為防止有人公器私用、私心自用,這道‘戰時令’還是隻能限製在金曹司手裏,金曹司可也是直屬禦前,兒臣可也是一心為父皇分憂呐。”
周敞兩輩子雖然都見識不深,但也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個政策的推出,上麵有上麵的考量,下麵卻有下麵的理解,一旦有人私心自用理解歪了,就成了魚肉百姓的利器。
因此臨帝要是允準,那麽這道“戰時令”也必須牢牢握在自己手裏。
更何況,這些主意都是滅德立違之事,但受限於自身才智,已經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金曹司……”臨帝還在反複琢磨,怎麽都拿不定主意,就又去瞧向身旁的方赦。
方赦兩隻燈泡大的金魚眼透著無知的光芒,臉上卻笑出一朵花:“陛下,老奴哪裏懂得朝廷大事,不過倒是聽說過民間有句老話,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陛下與奕王殿下,這也算是‘父子兵’呐……”
“‘父子兵’?”臨帝又扭迴頭來打量周敞。
周敞一秒站正,一雙丹鳳眼彎彎,表現個無比真誠。
臨帝倒是多年沒這般認真瞧過自己兒子,半晌似也瞧出了個欣慰,這才吐口:“好,就照奕王說的意思辦。”
“多謝父皇。”周敞稱謝,又向方赦偷眨了下眼睛。
方赦這等人關鍵時刻到底好用。
出了皇宮,周敞又帶著瘦猴去了一趟四味藥鋪,跟傅明好一通商量,主要是敲定了幾日後,東郊碼頭,接到新從南方運來的藥材,直接就地裝船。
之後,本著能省就省的原則,還順便在四味藥鋪蹭了飯。
真是不管過去多久,奕王的窮病都治不好。
待迴到王府,天都擦黑,卻難得一見高遠和高運兄弟二人同時等在前院。
周敞知道,高運該是最後一批從南方返迴來的一簞行的人。
高運已經兩年沒有迴王府過年,正趕上奕王府一年比一年缺人手,高遠便將一簞行的人全部被調了迴來,高運也就正好迴來過年。
高運算起來也二十出頭了,個子又長高不少,甚至超過了哥哥高遠,但還是豆芽菜一般,不如高遠健壯。
高遠高興得帶著高運上來見禮。
周敞也跟著為兄弟二人團聚而高興,更開個玩笑:“你現在的身材倒像個瘦猴,瘦猴早該改名字叫‘竹筐’才對。”
瘦猴跟在後麵也是咧嘴樂,一拍西瓜樣的肚皮:“高運算是甘蔗,奴才這身材是雨後的春筍,還有得長呢。”
“是,你是還有得長,再長就成‘豬——筍’了。”周敞嬉笑,但一想到馬上就要離開錦都,甚至等不到過年,就又心中歉疚,“你們兄弟二人難得團聚,卻恐怕無法在府中過年,年前我們就要出發北去。”
高遠立刻答應:“是,一切聽王爺吩咐。”
高運也毫不含糊:“王爺但有所命,小人在所不辭。”
周敞點點頭,能做的實在有限,也隻好迴身瘦猴:“猴子,你也知道了,就抓緊這幾天,能張羅好吃好喝,讓大家夥在府中聚一聚吧。”
“好勒,王爺放心,這方麵就交給奴才。”瘦猴拍著胸脯保證。
“一品參軍”和“戰時令”的聖旨是三天後下來的。
在接到聖旨的當日,周敞才把要去越北前線的消息告知給鍾與。
鍾與原本反對,但在接到聖旨的時候就已經知曉,事後也就再沒提及,立刻又籌劃起來。
至於袁韻那邊,似乎也早知道了消息,對於聖旨並不感到驚訝,也很是識趣地再沒提出反對意見。
就這樣,奕王倒是又多了一個頭銜和一道令牌,與此前金曹司的“太宰幕首”和“金曹司令”相比,似乎這次的還有所進步。
在接到聖旨,正式成為一品參軍之後的第二天,元家運送藥材的商船也到達了錦都東郊的碼頭。
周敞已經將這批藥材賣給了朝廷,自然要親自帶人去交接一趟,也是為即將出發做準備,提前查看馬匹和船隻的情況。
供給十萬軍隊的糧食和藥材,加起來也萬數之巨。
為防萬一,鍾與給奕王提出的主意就是兵分兩路。
一半的糧草和藥材走陸路,另一半的糧草和藥材則走水路。
周敞也明白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道理,自然欣然同意。
不過,走陸路,需要騎馬,周敞一百個不願意。
走水路,要乘船,周敞也有心理陰影,也是一百二十個不願意。
兩相權衡總也拿不定主意,幹脆親自走一趟實地看一看情況。
再加上新晉的“一品參軍”,雖然有名無實,到底也可以去軍營中耍耍威風,也要防止有哪個不開眼的背後使絆子。
一想到這些,周敞一個頭兩個大。
可謂一念私心,要走這條路,也真不容易。
周敞之前腦袋裏想到的其實是前世看過的電影,現在直接拿過來活用:“所謂‘戰時令’嘛,舉凡戰爭所需,皆可征用調集,但朝廷當然不會平白征用,那也顯得忒不合理。因此朝廷隻需承諾,征用之物將在日後加倍補償,在加上征用期間,可免稅政,以此來鼓勵我臨國上下百姓自願拿出手中錢糧資助戰爭呐。”
“這……”臨帝雖然年老體弱,但腦子尚算清楚,“這有什麽兩樣?甚至算起來,朝廷最後還要大大的賠銀子呐。”
“怎麽能賠?征用是朝廷征用,調集是朝廷調集,但是賠償就要落在地方上。那些地方官員據守一方,也不知貪了多少私利,朝廷亦不能一一查實,不若就讓他們出一點兒血,這可都是為的是我臨國更長遠的利益。朝廷大不了是免除部分稅賦,這樣百姓隻會支持朝廷,感念陛下仁德,又能分散中央壓力。”周敞胡謅八扯,都佩服自己想出來的“損招”。
這麽一說,臨帝腦子就不太跟得上,但影影乎乎覺著沒花國庫的銀子就是有道理,就要跟著點頭。
周敞又跟著補充:“當然,為防止有人公器私用、私心自用,這道‘戰時令’還是隻能限製在金曹司手裏,金曹司可也是直屬禦前,兒臣可也是一心為父皇分憂呐。”
周敞兩輩子雖然都見識不深,但也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個政策的推出,上麵有上麵的考量,下麵卻有下麵的理解,一旦有人私心自用理解歪了,就成了魚肉百姓的利器。
因此臨帝要是允準,那麽這道“戰時令”也必須牢牢握在自己手裏。
更何況,這些主意都是滅德立違之事,但受限於自身才智,已經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金曹司……”臨帝還在反複琢磨,怎麽都拿不定主意,就又去瞧向身旁的方赦。
方赦兩隻燈泡大的金魚眼透著無知的光芒,臉上卻笑出一朵花:“陛下,老奴哪裏懂得朝廷大事,不過倒是聽說過民間有句老話,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陛下與奕王殿下,這也算是‘父子兵’呐……”
“‘父子兵’?”臨帝又扭迴頭來打量周敞。
周敞一秒站正,一雙丹鳳眼彎彎,表現個無比真誠。
臨帝倒是多年沒這般認真瞧過自己兒子,半晌似也瞧出了個欣慰,這才吐口:“好,就照奕王說的意思辦。”
“多謝父皇。”周敞稱謝,又向方赦偷眨了下眼睛。
方赦這等人關鍵時刻到底好用。
出了皇宮,周敞又帶著瘦猴去了一趟四味藥鋪,跟傅明好一通商量,主要是敲定了幾日後,東郊碼頭,接到新從南方運來的藥材,直接就地裝船。
之後,本著能省就省的原則,還順便在四味藥鋪蹭了飯。
真是不管過去多久,奕王的窮病都治不好。
待迴到王府,天都擦黑,卻難得一見高遠和高運兄弟二人同時等在前院。
周敞知道,高運該是最後一批從南方返迴來的一簞行的人。
高運已經兩年沒有迴王府過年,正趕上奕王府一年比一年缺人手,高遠便將一簞行的人全部被調了迴來,高運也就正好迴來過年。
高運算起來也二十出頭了,個子又長高不少,甚至超過了哥哥高遠,但還是豆芽菜一般,不如高遠健壯。
高遠高興得帶著高運上來見禮。
周敞也跟著為兄弟二人團聚而高興,更開個玩笑:“你現在的身材倒像個瘦猴,瘦猴早該改名字叫‘竹筐’才對。”
瘦猴跟在後麵也是咧嘴樂,一拍西瓜樣的肚皮:“高運算是甘蔗,奴才這身材是雨後的春筍,還有得長呢。”
“是,你是還有得長,再長就成‘豬——筍’了。”周敞嬉笑,但一想到馬上就要離開錦都,甚至等不到過年,就又心中歉疚,“你們兄弟二人難得團聚,卻恐怕無法在府中過年,年前我們就要出發北去。”
高遠立刻答應:“是,一切聽王爺吩咐。”
高運也毫不含糊:“王爺但有所命,小人在所不辭。”
周敞點點頭,能做的實在有限,也隻好迴身瘦猴:“猴子,你也知道了,就抓緊這幾天,能張羅好吃好喝,讓大家夥在府中聚一聚吧。”
“好勒,王爺放心,這方麵就交給奴才。”瘦猴拍著胸脯保證。
“一品參軍”和“戰時令”的聖旨是三天後下來的。
在接到聖旨的當日,周敞才把要去越北前線的消息告知給鍾與。
鍾與原本反對,但在接到聖旨的時候就已經知曉,事後也就再沒提及,立刻又籌劃起來。
至於袁韻那邊,似乎也早知道了消息,對於聖旨並不感到驚訝,也很是識趣地再沒提出反對意見。
就這樣,奕王倒是又多了一個頭銜和一道令牌,與此前金曹司的“太宰幕首”和“金曹司令”相比,似乎這次的還有所進步。
在接到聖旨,正式成為一品參軍之後的第二天,元家運送藥材的商船也到達了錦都東郊的碼頭。
周敞已經將這批藥材賣給了朝廷,自然要親自帶人去交接一趟,也是為即將出發做準備,提前查看馬匹和船隻的情況。
供給十萬軍隊的糧食和藥材,加起來也萬數之巨。
為防萬一,鍾與給奕王提出的主意就是兵分兩路。
一半的糧草和藥材走陸路,另一半的糧草和藥材則走水路。
周敞也明白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道理,自然欣然同意。
不過,走陸路,需要騎馬,周敞一百個不願意。
走水路,要乘船,周敞也有心理陰影,也是一百二十個不願意。
兩相權衡總也拿不定主意,幹脆親自走一趟實地看一看情況。
再加上新晉的“一品參軍”,雖然有名無實,到底也可以去軍營中耍耍威風,也要防止有哪個不開眼的背後使絆子。
一想到這些,周敞一個頭兩個大。
可謂一念私心,要走這條路,也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