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求和,秦晉兩國止戈休養,相互通商,有了往來的機會。王凝之語氣篤定,要在今年成親。不禁讓王徽之懷疑王凝之的心上人在秦國或是涼國。
王獻之沒看王凝之,他盯著王渙之。見王渙之神色驚訝,雖然隻是一剎那,但還是被王獻之捕捉到了。
王獻之問王凝之:「二郎傾心之人,身在何處?」
被兄弟們盯著,王凝之神色不自在,他故作風輕雲淡地言道:「總而言之,今歲我必定成婚。」
王獻之說道:「涼國?」
王徽之搖頭,他說道:「我看在秦國。」
王操之忽然驚唿:「難怪上迴二郎提議,讓我將筆鋪開到秦國!二郎傾心之人,必定在秦國!」
王玄之一臉八卦地盯著王凝之,他問道:「究竟是哪家女郎?」
王肅之也甚是關心這個問題。
王凝之咳了咳,他低聲言道:「屆時,我將她帶迴會稽,汝等便知曉。」
王徽之問道:「莫非不是世家女?」
若是世家嫡女,族裏豈會讓她隨王玄之一人離開?
王凝之告訴他們:「是樂成王家庶女。」
王獻之愕然,他轉頭看向王徽之。
王徽之微蹙眉頭,他不解地問道:「原河間王一脈?如何會身處秦國?」
當年天下大亂,其中參與者就有河間王。
而後,政權遷往江左,琅琊王氏助晉元帝登基,穩定政權。其餘沒有過江的藩王,不是留在中原自相殘殺,就是與胡人爭鬥。當年,舊朝的晉懷帝得知河間王駕薨,其世子也喪命,曾經下旨過繼其他司馬氏子弟到河間王名下,改河間王為樂成縣王。到了新朝建立,晉元帝登基後。晉元帝得知樂成縣王臨終無子,便過繼其他司馬氏子弟到樂成縣王名下。
新朝皇帝換得快,晉室偏居一隅,與趙國僵持多年。漸漸地,兩邊司馬氏的關係,便淡了。新朝的司馬氏,也沒有關注那些舊朝遺留的司馬氏。
到了司馬道生這一輩,更是不知竟然還有遺留在中原的司馬氏。
王獻之也是第一次聽說此事。
王凝之低聲言道:「趙國後期,中原大亂。樂成王便遷往長安。」
王徽之點頭,比起女方的家世,王徽之更好奇王凝之與女方之間發生的事情。他問道:「你二人如何相識?」
王玄之幾人豎起耳朵,目光好奇地盯著王凝之。
王凝之無奈,他對他們說道:「此地風大,不如到屋裏再說?」
王家兄弟趕緊推著王凝之迴屋,吃著好瓜果糕點,聽王凝之將講故事。
作者有話要說: 郗道茂:或許我是全晉江戲份最少的女主?
第225章 豈會欺負他?
原來, 當初王凝之與王渙之從涼國逃迴來的時候, 在半道上王凝之與王渙之兩人分開了,王凝之受了傷, 幸得樂成王家的庶女相救,王凝之才挺過來。
王渙之一個人在渡口邊等了好幾個月,王凝之遲遲不出現,讓王渙之越發心急,他不敢獨自迴會稽, 生怕被王羲之責罰。
終於,季秋末, 王渙之等到了王凝之,他才知道王凝之受傷的事情。
王凝之受傷一事, 除了王渙之之外, 王家人都不知曉。
如今,王凝之覺得時候差不多了, 他才把自己的事情告訴王家人。
王操之聽完,忽然說道:「二郎與樂成王家的女郎, 其故事可以寫成書了。」
王凝之笑著搖頭:「莫要開玩笑。」
王徽之覺得可以, 他出聲言道:「以樂成王庶女的身份,隻怕難以嫁給二郎。若是將故事傳開, 人人都知曉二郎是為了報恩, 故而迎娶樂成王家的庶女。如此一來,族裏必定不會反對。其他世家看來,也會覺得琅琊王氏嫡子乃知恩圖報之人。」
王渙之驚訝, 他看向王凝之:「二郎,如此倒是可行!」
王凝之若有所思,望了眼王徽之。
王獻之開口言道:「我贊同五郎所言。」
王玄之不放心地說道:「隻怕族裏聽到消息,便會立馬阻攔,將消息掐斷。」
王徽之嗤笑一聲:「此言差矣!二郎並非長子,也並非未來族長,族裏不看重二郎,對待二郎的事情也不會過於上心。」
王肅之頷首:「倒是如此。」
郗恢沒想到王家人竟然願意接受前朝縣王的庶女。以琅琊王氏嫡子的身份,王凝之等人,隻要願意,隨時可以入朝為官。更別說是娶親這迴事了。琅琊王氏的嫡子,多數人連本朝公主都瞧不上,不願意尚公主。如今,王凝之竟然願意娶前朝縣王家的庶女!門不當戶不對,實在是讓人驚訝!
郗恢與王凝之不算很熟,他不敢當麵詢問王凝之。隻能在背後私下詢問王徽之幾句。
「五郎,二郎要娶庶女,姑父與姑母會答應嗎?」郗恢問道。
王徽之挑眉,他告訴郗恢:「現在二郎就是娶一條母狗,我耶娘都會立馬答應他。他拖到這個年紀不娶親,耽誤三郎、四郎、我,乃至六郎與官奴。實在可惡!」
郗恢:……
好在王凝之沒聽到這話,郗恢覺得若是王凝之聽到這話,估計會氣一頓。
郗恢說道:「姑父一房,真是琅琊王氏的另類。」
琅琊王氏這麽多子弟。唯有王羲之最奇葩。自己搬出建康,來到會稽獨自過日子。王羲之的七兒一女也是與眾不同。王孟薑嫁給了家世一般的南陽劉家。王玄之娶了家世一般的滬江何氏女。王肅之與家世一般的陳郡謝氏女訂婚。王徽之看上了家世一般的汝南周氏女。王獻之與門第衰落的高平郗氏女訂婚。王凝之如今要娶一個前朝縣王家的庶女。
</br>
王獻之沒看王凝之,他盯著王渙之。見王渙之神色驚訝,雖然隻是一剎那,但還是被王獻之捕捉到了。
王獻之問王凝之:「二郎傾心之人,身在何處?」
被兄弟們盯著,王凝之神色不自在,他故作風輕雲淡地言道:「總而言之,今歲我必定成婚。」
王獻之說道:「涼國?」
王徽之搖頭,他說道:「我看在秦國。」
王操之忽然驚唿:「難怪上迴二郎提議,讓我將筆鋪開到秦國!二郎傾心之人,必定在秦國!」
王玄之一臉八卦地盯著王凝之,他問道:「究竟是哪家女郎?」
王肅之也甚是關心這個問題。
王凝之咳了咳,他低聲言道:「屆時,我將她帶迴會稽,汝等便知曉。」
王徽之問道:「莫非不是世家女?」
若是世家嫡女,族裏豈會讓她隨王玄之一人離開?
王凝之告訴他們:「是樂成王家庶女。」
王獻之愕然,他轉頭看向王徽之。
王徽之微蹙眉頭,他不解地問道:「原河間王一脈?如何會身處秦國?」
當年天下大亂,其中參與者就有河間王。
而後,政權遷往江左,琅琊王氏助晉元帝登基,穩定政權。其餘沒有過江的藩王,不是留在中原自相殘殺,就是與胡人爭鬥。當年,舊朝的晉懷帝得知河間王駕薨,其世子也喪命,曾經下旨過繼其他司馬氏子弟到河間王名下,改河間王為樂成縣王。到了新朝建立,晉元帝登基後。晉元帝得知樂成縣王臨終無子,便過繼其他司馬氏子弟到樂成縣王名下。
新朝皇帝換得快,晉室偏居一隅,與趙國僵持多年。漸漸地,兩邊司馬氏的關係,便淡了。新朝的司馬氏,也沒有關注那些舊朝遺留的司馬氏。
到了司馬道生這一輩,更是不知竟然還有遺留在中原的司馬氏。
王獻之也是第一次聽說此事。
王凝之低聲言道:「趙國後期,中原大亂。樂成王便遷往長安。」
王徽之點頭,比起女方的家世,王徽之更好奇王凝之與女方之間發生的事情。他問道:「你二人如何相識?」
王玄之幾人豎起耳朵,目光好奇地盯著王凝之。
王凝之無奈,他對他們說道:「此地風大,不如到屋裏再說?」
王家兄弟趕緊推著王凝之迴屋,吃著好瓜果糕點,聽王凝之將講故事。
作者有話要說: 郗道茂:或許我是全晉江戲份最少的女主?
第225章 豈會欺負他?
原來, 當初王凝之與王渙之從涼國逃迴來的時候, 在半道上王凝之與王渙之兩人分開了,王凝之受了傷, 幸得樂成王家的庶女相救,王凝之才挺過來。
王渙之一個人在渡口邊等了好幾個月,王凝之遲遲不出現,讓王渙之越發心急,他不敢獨自迴會稽, 生怕被王羲之責罰。
終於,季秋末, 王渙之等到了王凝之,他才知道王凝之受傷的事情。
王凝之受傷一事, 除了王渙之之外, 王家人都不知曉。
如今,王凝之覺得時候差不多了, 他才把自己的事情告訴王家人。
王操之聽完,忽然說道:「二郎與樂成王家的女郎, 其故事可以寫成書了。」
王凝之笑著搖頭:「莫要開玩笑。」
王徽之覺得可以, 他出聲言道:「以樂成王庶女的身份,隻怕難以嫁給二郎。若是將故事傳開, 人人都知曉二郎是為了報恩, 故而迎娶樂成王家的庶女。如此一來,族裏必定不會反對。其他世家看來,也會覺得琅琊王氏嫡子乃知恩圖報之人。」
王渙之驚訝, 他看向王凝之:「二郎,如此倒是可行!」
王凝之若有所思,望了眼王徽之。
王獻之開口言道:「我贊同五郎所言。」
王玄之不放心地說道:「隻怕族裏聽到消息,便會立馬阻攔,將消息掐斷。」
王徽之嗤笑一聲:「此言差矣!二郎並非長子,也並非未來族長,族裏不看重二郎,對待二郎的事情也不會過於上心。」
王肅之頷首:「倒是如此。」
郗恢沒想到王家人竟然願意接受前朝縣王的庶女。以琅琊王氏嫡子的身份,王凝之等人,隻要願意,隨時可以入朝為官。更別說是娶親這迴事了。琅琊王氏的嫡子,多數人連本朝公主都瞧不上,不願意尚公主。如今,王凝之竟然願意娶前朝縣王家的庶女!門不當戶不對,實在是讓人驚訝!
郗恢與王凝之不算很熟,他不敢當麵詢問王凝之。隻能在背後私下詢問王徽之幾句。
「五郎,二郎要娶庶女,姑父與姑母會答應嗎?」郗恢問道。
王徽之挑眉,他告訴郗恢:「現在二郎就是娶一條母狗,我耶娘都會立馬答應他。他拖到這個年紀不娶親,耽誤三郎、四郎、我,乃至六郎與官奴。實在可惡!」
郗恢:……
好在王凝之沒聽到這話,郗恢覺得若是王凝之聽到這話,估計會氣一頓。
郗恢說道:「姑父一房,真是琅琊王氏的另類。」
琅琊王氏這麽多子弟。唯有王羲之最奇葩。自己搬出建康,來到會稽獨自過日子。王羲之的七兒一女也是與眾不同。王孟薑嫁給了家世一般的南陽劉家。王玄之娶了家世一般的滬江何氏女。王肅之與家世一般的陳郡謝氏女訂婚。王徽之看上了家世一般的汝南周氏女。王獻之與門第衰落的高平郗氏女訂婚。王凝之如今要娶一個前朝縣王家的庶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