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邊露出第一縷霞光,梅相爺已經帶著他的仆從出了西城門,風塵仆仆的向大召山而去。

    出發前梅香儒三言兩句就給管家們按排了足以讓他們忙乎一天的工作,大總管也被他留在府中。

    先是讓管家把府庫裏的藥材拿去讓鄭申君挑,剩下的全部送到陸院長那裏,讓朱大有給陸校長送去伍拾萬倆。又讓把府庫裏的筆墨紙硯全部送到梁校長那裏。他還故做惋惜的說自己的手廢了,以後再也寫不得字了,留著這些也是浪費,不如送給有用的人。又讓管家們帶陸院長和梁校長去府庫看看凡是他們二位需要的東西隻管搬走,剩下的趕緊賣了。

    大總管一心想跟去,擔心著相爺別再出什麽意外。無奈,這府裏的事,並不都是他這個大總管能說了算的。現在的相爺,平時隨和的很,有事時卻果斷的很,根本不容他打商量。隻好一再叮囑兩個小廝和四個隨護千萬要小心相爺的一舉一動。直到梅香儒可始懷疑,他是唐僧轉世,低聲說了句:“走吧!”終於把四個擰著眉毛,強忍心緒的大漢,從災難中解救出來。

    梅香儒早就知道,這大興的國都—西都城,東、西、南三麵環山,北麵卻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大召寺就位於城西大召山的一座孤峰之上。

    到了大召山腳下的穀地裏,還是被眼前的美景迷花了眼。這裏一年四季溫暖如春,又有百多眼清泉噴湧叮咚。整個穀地蒼翠欲滴、花開樹長、蝶舞蜂鳴,鳥兒呢喃,溪水潺潺。

    最後泉溪匯集處,形成清可見底的大召湖,湖中微波蕩漾兩岸桃紅柳綠兼有茂林修竹。

    那大召山主峰卻是一山獨高,名副其實的一覽眾山小,山頂上終年白雪皚皚。主峰下是連綿不絕的崇山峻嶺,在靠近主峰有一坐孤立的奇峰,山腰間常年雲霧繚繞,那山頂便藏在了雲霧間,到了石階盡頭,赫然是一個天然的大平台,那大召寺便矗立其上。

    四個轎夫抬貫了那奢華的大轎,咋一抬這青布小轎頓覺全身一輕,腳下輕的自己都有些不適應,上到半山坡都沒覺得累。開始攀那座孤峰時卻遇到了難題,通往大召寺的那座山上,隻有一條逼仄的石階,繞山而上,一個人走在上麵都寬不出多少,更別說抬著轎子上去了。

    掀著轎簾欣賞美景的梅相爺看了眼,那陡峭的山上幾近垂直的小路,在金子般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花草樹木都泛出美麗的光輝。幾個和尚雙手提著木桶,從那雲霧遮蓋的石階上緩緩走下來,這一切看起來猶如仙境。

    梅香儒從停了的轎中下來,一眼看出了轎夫的為難。迴頭看了眼四個護衛,臉上露出了笑容,聲音清潤的說道:“看來你們要背爺上去了!他們就留在下邊等吧。”沒等四個護衛繞過近前來,那個終日不言不語,抱他上下轎的大漢不知用的什麽手法,竟已到了他跟前,依舊不說一句話,抱起他拾階而上,那四個護衛竟被他拉下一段。

    遇到那些個下山的和尚時,也不見他停身避讓,隻是略側身讓向石階外,腳上速度絲毫不見減慢。引得一眾和尚竟相豔羨的望向他。梅香儒見不到他的表情,卻衝幾個和尚調皮的打了個響哨。幾個和尚立馬迴首低頭,向山下旖旎而去。

    在這高聳的山嶺間,狹窄的山徑蜿蜒而上,深秋時節的清晨,清涼的微風時時掃過耳畔。梅香儒鬱結的心緒,早已一掃而空。當到達山頂平台時,梅香儒已是心情無比愉悅。看到平台上一個三十來歲的大和尚,正在帶領眾弟子習武。梅香儒示意大漢放他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宰相要從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皮芽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皮芽子並收藏宰相要從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