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浪跡在武俠世界的道士 作者:中原五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虛竹這一‘靈山禮佛’隻是這麽一拜,包不同隻察覺到一股沛然不可阻擋的?巨力撲麵而來,心下不自覺退了一小步。虛竹知道慕容家乃是當世武林巨族,寺中的師叔祖師伯祖們聽說都和慕容家起了衝突卻沒占到什麽便宜。因此他見包不同往後退一步,隻當對方有什麽極為厲害的殺招。
隨即一招‘恆河如海’,脫手而出。慕容家另外三大家將見他掌勢雄渾有力,都暗讚:“少林寺出來的賊禿果然有些門道。”因此又不禁為包不同擔憂起來。
包不同平生最是狂妄,這下子被虛竹嚇退了一小步,羞惱之下,也是直直雙掌和虛竹對拚起來。?他看虛竹年紀輕輕,縱然連成什麽厲害的武功,論內力也應該強不到哪去,所以決定以力壓人。其實高手過招,若不是萬不得已絕不會和對手比拚內力。包不同也是欺負虛竹看起來年歲輕淺,才敢如此膽大妄為+無+錯+。四掌相接,隻聽得一聲沉悶的碰撞。包不同竟然直直的從這亭中飛了出去,還好四大家將之一的公治乾反應夠快,在包不同落在地上之前把他接住。包不同剛才被虛竹掌力迫得內息錯亂,這時靠著公治乾身上,默默調勻真氣。
風波惡和包不同最是要好,見虛竹一掌給包不同擊飛,隻當對方用了什麽陰謀詭計。他惱恨之下,刷刷刷刷四刀,刀刀狠曆,飄然若風。
虛竹還在發愣怎麽包不同一碰就飛了出去,風波惡快刀就攻了過來。他看見對方刀尖寒氣逼人,心下怕得很。居然被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李誌常知道虛竹沒有對敵經驗。按住劍柄。隻待最關鍵時候出劍救下他。
哪知道在那刀尖將要觸到虛竹麵門時,他體內那道熱流豁然間貫通雙足,腳步一動,輕飄飄避開刀鋒。
風波惡暗惱道:“你早不避開,晚不避開,非要等我要砍到你時才避開,這是存心看不起我。”
惱怒之下,用起了亂披風刀法。追住虛竹。
虛竹看的漫天刀光,頭皮發麻。好在他這時候內力貫通全身,勁在意先。風波惡的刀法如同疾風驟雨,而虛竹卻像是要在暴風雨中被傾覆的一葉扁舟,但是總不會倒下去。
這時候其他幾人也發現虛竹不像是會武功的樣子,但是無論風波惡用何等精妙的刀法都給對方用極為怪異笨拙的姿勢給避開。
饒是他們見多識廣,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哪知道虛竹雖然武學低淺,卻無意中練成了武林中罕見的上乘內功。雖然不會運用,但是用來自保,天下間也隻有寥寥數人才可傷的了他。
李誌常見虛竹這樣左閃右閃也不知道要打到什麽時候。便出聲指點到:“虛竹大師你且用羅漢拳跟風兄過過招。”
幾人都知道羅漢拳是少林的基礎拳法,比之剛才虛竹用出的‘韋陀掌’還要簡單許多。不知道李誌常讓虛竹用羅漢拳有什麽用。
虛竹天性忠厚,對李誌常的話不疑有假。他先連退幾步微微撇開風波惡,跟著左掌握拳護腰,右掌切擊而出,正是少林派基本拳法羅漢拳的一招“右穿花手”。這一招氣凝如山,掌勢之出,有若長江大河,委實是名家耆宿的風範,哪裏是一個普通少林僧人的身手。
風波惡又驚又喜,大叫:“妙極,妙極。”他生平最愛的便是打架,見虛竹一招平平無奇的羅漢拳也能用出這般威力,就像喜愛遊覽之人見到奇山大川,講究飲食之人嚐到新穎美味一般。
但見虛竹“拗步拉弓”、“單鳳朝陽”、“二郎擔衫”,連續三招,法度之嚴,勁力之強,實不下於少林派的一流高手。
虛竹越出招,勁力越是流轉,真氣覆蓋全身。開始風波惡還能攻進他身前一尺,到後麵對方拳力壓迫下,刀鋒隻能及到三尺外。
其他幾人看見李誌常隻讓虛竹用一套少林羅漢拳就能讓風波惡如此狼狽,已看出虛竹這一套拳法用得法度森嚴還算不了什麽,可是其中內勁非同小可。心中暗道:“若不是那個年輕人讓他用羅漢拳,而是用其他更厲害的武功,風兄第隻怕早就落敗了。”
他們卻不知道正因為羅漢拳招式簡潔,才最適合如今的虛竹,不然就算是虛竹會一點其它高深的功夫,以他如今武學見識,一時半會也用不好。
虛竹越來越揮灑自然,而風波惡卻是逐漸滿頭大漢,臉色越來越蒼白。他雖是天生的戰鬥狂,但是如今虛竹每一拳都真力及到丈許,風波惡不僅要出刀進攻,還要鼓勁真力抵禦虛竹的拳風。此刻風波惡已然真力透支,全憑一股倔強之氣硬撐著。
包不同、鄧百川、公治乾瞧見了,心下雖然震驚虛竹實力,卻也不願意風波就此大傷元氣。幾人對眼,知道同伴心意,三人這時知道虛竹非同小可。他姑蘇慕容和少林交惡,是斷不肯向虛竹這個少林僧人求饒的。因此決意一起出手,將虛竹逼退。
?虛竹已經完全沉迷進去羅漢拳中,跟本就沒關心外麵情況,隻是自顧自的打拳出招。若是這時風波惡鼓起餘勁往後速退,自然就沒事。
這時候其他三人一起上來,向虛竹出手,反而落入虛竹拳力籠罩範圍。公冶乾模樣斯文,掌力可著實雄渾,有“江南第二”之稱;鄧百川內功深厚為四人之冠;包不同拳腳內力都很深湛。
四大高手同時對虛竹出手,其意在一舉拿下虛竹。可是虛竹體內易筋經的內功,受到這幾大高手的激發,威力更加無窮無盡。
四人圍攻虛竹居然不比剛才風波惡單獨對戰要好,五人戰作一團。虛竹眼睛似睜似閉,不知疲倦的重複著羅漢拳。這處短亭似乎快要承受不住幾大高手逸散的氣勁,咯咯作響。
四大家將苦不堪言,虛竹卻是忘記了自身存在,他此時易筋經內力發揮出來,漸漸入了諸法空相的境界,全然忘卻自身。
這時候突然一聲悠長的劍鳴聲激蕩開來,如龍吟、似虎嘯。(未完待續……)
...
隨即一招‘恆河如海’,脫手而出。慕容家另外三大家將見他掌勢雄渾有力,都暗讚:“少林寺出來的賊禿果然有些門道。”因此又不禁為包不同擔憂起來。
包不同平生最是狂妄,這下子被虛竹嚇退了一小步,羞惱之下,也是直直雙掌和虛竹對拚起來。?他看虛竹年紀輕輕,縱然連成什麽厲害的武功,論內力也應該強不到哪去,所以決定以力壓人。其實高手過招,若不是萬不得已絕不會和對手比拚內力。包不同也是欺負虛竹看起來年歲輕淺,才敢如此膽大妄為+無+錯+。四掌相接,隻聽得一聲沉悶的碰撞。包不同竟然直直的從這亭中飛了出去,還好四大家將之一的公治乾反應夠快,在包不同落在地上之前把他接住。包不同剛才被虛竹掌力迫得內息錯亂,這時靠著公治乾身上,默默調勻真氣。
風波惡和包不同最是要好,見虛竹一掌給包不同擊飛,隻當對方用了什麽陰謀詭計。他惱恨之下,刷刷刷刷四刀,刀刀狠曆,飄然若風。
虛竹還在發愣怎麽包不同一碰就飛了出去,風波惡快刀就攻了過來。他看見對方刀尖寒氣逼人,心下怕得很。居然被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李誌常知道虛竹沒有對敵經驗。按住劍柄。隻待最關鍵時候出劍救下他。
哪知道在那刀尖將要觸到虛竹麵門時,他體內那道熱流豁然間貫通雙足,腳步一動,輕飄飄避開刀鋒。
風波惡暗惱道:“你早不避開,晚不避開,非要等我要砍到你時才避開,這是存心看不起我。”
惱怒之下,用起了亂披風刀法。追住虛竹。
虛竹看的漫天刀光,頭皮發麻。好在他這時候內力貫通全身,勁在意先。風波惡的刀法如同疾風驟雨,而虛竹卻像是要在暴風雨中被傾覆的一葉扁舟,但是總不會倒下去。
這時候其他幾人也發現虛竹不像是會武功的樣子,但是無論風波惡用何等精妙的刀法都給對方用極為怪異笨拙的姿勢給避開。
饒是他們見多識廣,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哪知道虛竹雖然武學低淺,卻無意中練成了武林中罕見的上乘內功。雖然不會運用,但是用來自保,天下間也隻有寥寥數人才可傷的了他。
李誌常見虛竹這樣左閃右閃也不知道要打到什麽時候。便出聲指點到:“虛竹大師你且用羅漢拳跟風兄過過招。”
幾人都知道羅漢拳是少林的基礎拳法,比之剛才虛竹用出的‘韋陀掌’還要簡單許多。不知道李誌常讓虛竹用羅漢拳有什麽用。
虛竹天性忠厚,對李誌常的話不疑有假。他先連退幾步微微撇開風波惡,跟著左掌握拳護腰,右掌切擊而出,正是少林派基本拳法羅漢拳的一招“右穿花手”。這一招氣凝如山,掌勢之出,有若長江大河,委實是名家耆宿的風範,哪裏是一個普通少林僧人的身手。
風波惡又驚又喜,大叫:“妙極,妙極。”他生平最愛的便是打架,見虛竹一招平平無奇的羅漢拳也能用出這般威力,就像喜愛遊覽之人見到奇山大川,講究飲食之人嚐到新穎美味一般。
但見虛竹“拗步拉弓”、“單鳳朝陽”、“二郎擔衫”,連續三招,法度之嚴,勁力之強,實不下於少林派的一流高手。
虛竹越出招,勁力越是流轉,真氣覆蓋全身。開始風波惡還能攻進他身前一尺,到後麵對方拳力壓迫下,刀鋒隻能及到三尺外。
其他幾人看見李誌常隻讓虛竹用一套少林羅漢拳就能讓風波惡如此狼狽,已看出虛竹這一套拳法用得法度森嚴還算不了什麽,可是其中內勁非同小可。心中暗道:“若不是那個年輕人讓他用羅漢拳,而是用其他更厲害的武功,風兄第隻怕早就落敗了。”
他們卻不知道正因為羅漢拳招式簡潔,才最適合如今的虛竹,不然就算是虛竹會一點其它高深的功夫,以他如今武學見識,一時半會也用不好。
虛竹越來越揮灑自然,而風波惡卻是逐漸滿頭大漢,臉色越來越蒼白。他雖是天生的戰鬥狂,但是如今虛竹每一拳都真力及到丈許,風波惡不僅要出刀進攻,還要鼓勁真力抵禦虛竹的拳風。此刻風波惡已然真力透支,全憑一股倔強之氣硬撐著。
包不同、鄧百川、公治乾瞧見了,心下雖然震驚虛竹實力,卻也不願意風波就此大傷元氣。幾人對眼,知道同伴心意,三人這時知道虛竹非同小可。他姑蘇慕容和少林交惡,是斷不肯向虛竹這個少林僧人求饒的。因此決意一起出手,將虛竹逼退。
?虛竹已經完全沉迷進去羅漢拳中,跟本就沒關心外麵情況,隻是自顧自的打拳出招。若是這時風波惡鼓起餘勁往後速退,自然就沒事。
這時候其他三人一起上來,向虛竹出手,反而落入虛竹拳力籠罩範圍。公冶乾模樣斯文,掌力可著實雄渾,有“江南第二”之稱;鄧百川內功深厚為四人之冠;包不同拳腳內力都很深湛。
四大高手同時對虛竹出手,其意在一舉拿下虛竹。可是虛竹體內易筋經的內功,受到這幾大高手的激發,威力更加無窮無盡。
四人圍攻虛竹居然不比剛才風波惡單獨對戰要好,五人戰作一團。虛竹眼睛似睜似閉,不知疲倦的重複著羅漢拳。這處短亭似乎快要承受不住幾大高手逸散的氣勁,咯咯作響。
四大家將苦不堪言,虛竹卻是忘記了自身存在,他此時易筋經內力發揮出來,漸漸入了諸法空相的境界,全然忘卻自身。
這時候突然一聲悠長的劍鳴聲激蕩開來,如龍吟、似虎嘯。(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