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的登陸作戰最終以陸軍的完敗而告終,幾次登陸後的惡戰加上此前的幾次進攻炮台戰役中,聯軍總共三萬多人傷亡,三萬多人被俘,其中包括了西頓男爵等一大批英法高級將帥,唯一漏網的就是一眾海軍的高級將領。(.棉、花‘糖’小‘說’)¥f,.太平軍傷亡三萬九千多人,特別是幾座守衛炮台的部隊更是幾乎成建製的傷亡,沙角、大角、靖遠、威遠等幾座炮台的部隊在戰後交換俘虜後,才從聯軍那裏換迴一百多名受傷被俘的守軍,虎門炮台活下來二十六個人。
這一次戰役的傷亡總和超過了去年太平軍在全國對清軍殘餘勢力各個戰場的總和,真可謂是傷亡極大。但正如蕭雲貴在戰前所說的那樣,通過這一戰,起碼可以保證打出十多年的和平來,而且徹底讓英法等列強認清楚了太平天國的勢力。
後世太祖說得對,英法等列強曆來都是紙老虎,當你弱小可欺的時候,他們就是老虎,但當你強大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是一群紙老虎而已。
聯軍的陸軍失利了,海軍見救援無望,鄧達斯海軍上將當天就率領艦隊退出了珠江口,海軍也非常害怕當地那些神出鬼沒的地方鄉兵部隊,他們會乘坐小艇在夜晚出來放置水雷。在聯軍海軍進入珠江口的這幾天裏,每到晚上珠江口附近都會有可疑的小船往來,然後第二天聯軍海軍就會發現航道上多出十多枚水雷來,聯軍不得不派出船隻再次清理航道。清理水雷是非常危險的工作,在這幾天裏,因為清理水雷,聯軍海軍傷亡了百餘名水手和一些小船,令聯軍海軍惡心不已。所以,當陸軍全麵失利之後,鄧達斯毫無留戀的馬上退出珠江口返迴香港本島去了。
聯軍海軍迴到香港島之後,新任全權公使考靈頓爵士幾乎不敢相信海軍帶迴來的戰敗消息,那六萬多名陸軍士兵可都是英法兩國精銳組成的。居然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被人給吃了個幹淨,是問英法兩國能有幾個六萬大軍讓人家吃的呢?
在當天召開的會議上,額爾金爵士沉痛的說道:“先生們,我們應該考慮戰後問題了。國內的人應該認清楚,我們現在麵對的不再是當年的滿清政府,我們是在和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大國作戰。[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四億人口的國家,哪怕他們隻是動員百分之一的兵員,也有四百萬的軍隊可用。而且請注意,這四百萬軍隊可不是滿清那些拿著刀槍弓箭的土著士兵,而是列裝和我們使用的武器差不多的軍隊!”
考靈頓爵士感覺很是不快,但不得不承認額爾金爵士說的是事實,況且加上上一次遠征軍戰敗被俘的人數,現在或許至少有差不多三萬多英法聯軍戰俘在太平軍手中(考靈頓爵士還不清楚聯軍陸軍具體戰敗的情況,隻是推測一共有三萬人做了俘虜。),其中還包括十多名元帥和將軍,可以說這一次遠東戰爭的慘敗可是將臉丟到太平洋了。
但考靈頓爵士不服氣的說道:“我們也可以做全國動員,法國也可以。我們隻需要動員兩百萬的部隊來到遠東……”說到這裏考靈頓爵士也覺得自己說的話過於異想天開了,英國本土算上殖民地動員的部隊或許可以動員一百萬的軍隊,法國也是同樣如此,但要發動如此規模的遠征,需要多少物資?需要多少船隻?需要多少軍費?這些天文數字的後勤準備是國會無論如何也不會批準的,假如巴麥尊內閣敢於提出這樣愚蠢的戰爭動議,那麽這一次就連女王都保不住他。
法國海軍上將哈姆林鄙夷的看了考靈頓爵士一眼後說道:“對不起,爵士閣下,我希望您能夠清醒一點,我們法國是不會為了所謂的遠東利益進行全國動員的。我們的利益在歐洲,我們身邊還有普魯士人在虎視眈眈,還有俄國人或許也希望能夠一雪克裏米亞戰敗的恥辱,我們是絕對不會全國動員然後來到中國和一支四百萬規模的軍隊作戰的。不。絕對不可能,這不需要我們國會來決定,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法國人的心思英國人很明白,其實說白了法國在遠東的利益比不上英國,甚至已經被美國超越,現在太平天國和美國打得火熱。雙方的貿易額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國。之所以能夠組成第二次遠征,除了拿破侖二世想要轉移國內矛盾之外,還有一些法國人幻想著第二次遠征能夠讓太平天國屈服,冒險一次或許能夠把上一次遠征失敗的損失彌補迴來。但這一次還是陸軍完全戰敗,相信消息傳迴國內之後,也不用說什麽再次組織遠征,法國的軍隊可能就要全部迴國準備鎮壓國內即將爆發的革命了吧。要知道法國資產階級就在等著這一天呢,隻是此前拿破侖二世運氣都比較好,對外戰爭都沒有失敗過,他在後世曆史上對法國的統治一直延續到對普魯士戰爭失敗,而這一次太平天國充當了普魯士的角色,或許會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提前也說不定。
額爾金爵士也說道:“考靈頓爵士閣下,我無意冒犯,但我相信國會兩院都不會同意全國動員來對遠東進行作戰的,遠東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一旦我們的軍隊陷在遠東,其他地方的殖民地和歐洲的利益將無法保證。”
考靈頓爵士也知道自己犯了渾,清咳一聲之後看著鄧達斯問道:“上將,那我們有沒有可能通過海軍的封鎖或者其他方式令太平天國屈服呢?”
鄧達斯上將搖搖頭說道:“這個很難,敵人國土的海岸線漫長,我們需要分出很多艦隊和船隻來對敵人的每一個港口和航道進行封鎖,而且這種封鎖見效很慢,太平天國不是日本那樣的島嶼國家,他是一個陸上大國,在滿清時代,他們甚至都不需要和外界進行貿易就能夠自給自足。況且他們手中還有數萬名我們的士兵和重要人物,難道要讓那些士兵和將軍們都迴不了家嗎?”
額爾金爵士補充道:“而且封鎖貿易,其他國家會提出非常強烈的抗議,我們自己的商貿也受損很大,難道我們通過兩場戰爭之後就是迴到滿清時代,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繼續閉關鎖國下去嗎?”
考靈頓爵士無力的揮揮手說道:“那我們該怎麽辦?”額爾金爵士意味深長的說道:“其實大家在聽到戰敗消息的時候應該就已經知道了,我們隻能通過談判來結束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當然國內需要知道遠東發生了什麽事情,我隻能希望巴麥尊閣下的內閣這次還能挺得住……”
額爾金爵士的想法當然隻是一廂情願的,一個月之後,英法兩國的快速帆船將遠東戰敗的消息傳到了埃及,埃及的英國殖民地當局馬上通過電報將消息傳迴國內,這一次英國和法國相繼都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遊行,兩國民眾紛紛要求兩國當局盡快結束戰爭,士兵家屬們則要求馬上知道自己親人的下落,但是很可惜,陸軍沒有人突圍而出,到底哪些人戰死了,哪些人被俘,政府一概不知道。
消息傳迴倫敦的當天,巴麥尊召開了緊急會議,但這一次會議上,內閣成員中也罕有的互相指責起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反過來說,戰爭失敗也意味著政治上的失敗。內閣成員中開始有人指責巴麥尊首相的對華政策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然後幾名巴麥尊的鐵杆支持著便和指責的人互掐起來,內閣自己內部開會都已經爭吵成一團,可想而知到了國會兩院會吵成什麽樣。
第二次遠征已經是一次巨大的冒險了,內閣成員們都知道這一點,遠征中國同後世英國對南非布爾人的戰爭不同,雖然在後世布爾戰爭中一開始也是英軍遭到重大打擊,但英國還是咬緊牙關最後取得了勝利。因為布爾人所占領的地方有金礦和鑽石,而且布爾人的數量和占領麵積相當有限,加上南非距離英國本土並沒有遠東那麽遠,所以在布爾戰爭中一開始英軍雖然失利,但還是通過接下來的戰爭扭轉了局麵。
而在遠東的戰爭卻和當麵美國獨立戰爭有些類似,一則是美國隔著大西洋,還有一個就是當時美國的土地和人口也比較大,加上有法國人暗中支持,所以英國最後戰敗,美國獨立。
戰爭總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來源於階級利益,英國在遠東的利益並不是要占領那些土地,他們需要的隻是穩定的貿易渠道,當戰爭的成本代價遠遠高於利益的時候,放棄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而英國女王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則是把自己關在臥室裏,整整一天都沒出來,拿破侖二世則更加幹脆,他憤怒得差點自己從皇宮的二樓陽台跳下去。兩國的內閣、國會也是吵成一團,巴麥尊內閣並沒有挺過來,在消息傳迴倫敦的第三天內閣全部成員就引咎辭職。而法國則比較麻煩,資產階級新興貴族們開始互相串聯著,醞釀如何進行一場大變革。
吵歸吵,罵歸罵,憤怒歸憤怒,冷靜下來之後,英法兩國上至皇帝、女王,下至販夫走卒,所有的人都在想該如何善後,難道真的要向遠東的黃種人承認戰敗嗎?(未完待續。)
這一次戰役的傷亡總和超過了去年太平軍在全國對清軍殘餘勢力各個戰場的總和,真可謂是傷亡極大。但正如蕭雲貴在戰前所說的那樣,通過這一戰,起碼可以保證打出十多年的和平來,而且徹底讓英法等列強認清楚了太平天國的勢力。
後世太祖說得對,英法等列強曆來都是紙老虎,當你弱小可欺的時候,他們就是老虎,但當你強大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是一群紙老虎而已。
聯軍的陸軍失利了,海軍見救援無望,鄧達斯海軍上將當天就率領艦隊退出了珠江口,海軍也非常害怕當地那些神出鬼沒的地方鄉兵部隊,他們會乘坐小艇在夜晚出來放置水雷。在聯軍海軍進入珠江口的這幾天裏,每到晚上珠江口附近都會有可疑的小船往來,然後第二天聯軍海軍就會發現航道上多出十多枚水雷來,聯軍不得不派出船隻再次清理航道。清理水雷是非常危險的工作,在這幾天裏,因為清理水雷,聯軍海軍傷亡了百餘名水手和一些小船,令聯軍海軍惡心不已。所以,當陸軍全麵失利之後,鄧達斯毫無留戀的馬上退出珠江口返迴香港本島去了。
聯軍海軍迴到香港島之後,新任全權公使考靈頓爵士幾乎不敢相信海軍帶迴來的戰敗消息,那六萬多名陸軍士兵可都是英法兩國精銳組成的。居然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被人給吃了個幹淨,是問英法兩國能有幾個六萬大軍讓人家吃的呢?
在當天召開的會議上,額爾金爵士沉痛的說道:“先生們,我們應該考慮戰後問題了。國內的人應該認清楚,我們現在麵對的不再是當年的滿清政府,我們是在和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大國作戰。[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四億人口的國家,哪怕他們隻是動員百分之一的兵員,也有四百萬的軍隊可用。而且請注意,這四百萬軍隊可不是滿清那些拿著刀槍弓箭的土著士兵,而是列裝和我們使用的武器差不多的軍隊!”
考靈頓爵士感覺很是不快,但不得不承認額爾金爵士說的是事實,況且加上上一次遠征軍戰敗被俘的人數,現在或許至少有差不多三萬多英法聯軍戰俘在太平軍手中(考靈頓爵士還不清楚聯軍陸軍具體戰敗的情況,隻是推測一共有三萬人做了俘虜。),其中還包括十多名元帥和將軍,可以說這一次遠東戰爭的慘敗可是將臉丟到太平洋了。
但考靈頓爵士不服氣的說道:“我們也可以做全國動員,法國也可以。我們隻需要動員兩百萬的部隊來到遠東……”說到這裏考靈頓爵士也覺得自己說的話過於異想天開了,英國本土算上殖民地動員的部隊或許可以動員一百萬的軍隊,法國也是同樣如此,但要發動如此規模的遠征,需要多少物資?需要多少船隻?需要多少軍費?這些天文數字的後勤準備是國會無論如何也不會批準的,假如巴麥尊內閣敢於提出這樣愚蠢的戰爭動議,那麽這一次就連女王都保不住他。
法國海軍上將哈姆林鄙夷的看了考靈頓爵士一眼後說道:“對不起,爵士閣下,我希望您能夠清醒一點,我們法國是不會為了所謂的遠東利益進行全國動員的。我們的利益在歐洲,我們身邊還有普魯士人在虎視眈眈,還有俄國人或許也希望能夠一雪克裏米亞戰敗的恥辱,我們是絕對不會全國動員然後來到中國和一支四百萬規模的軍隊作戰的。不。絕對不可能,這不需要我們國會來決定,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法國人的心思英國人很明白,其實說白了法國在遠東的利益比不上英國,甚至已經被美國超越,現在太平天國和美國打得火熱。雙方的貿易額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國。之所以能夠組成第二次遠征,除了拿破侖二世想要轉移國內矛盾之外,還有一些法國人幻想著第二次遠征能夠讓太平天國屈服,冒險一次或許能夠把上一次遠征失敗的損失彌補迴來。但這一次還是陸軍完全戰敗,相信消息傳迴國內之後,也不用說什麽再次組織遠征,法國的軍隊可能就要全部迴國準備鎮壓國內即將爆發的革命了吧。要知道法國資產階級就在等著這一天呢,隻是此前拿破侖二世運氣都比較好,對外戰爭都沒有失敗過,他在後世曆史上對法國的統治一直延續到對普魯士戰爭失敗,而這一次太平天國充當了普魯士的角色,或許會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提前也說不定。
額爾金爵士也說道:“考靈頓爵士閣下,我無意冒犯,但我相信國會兩院都不會同意全國動員來對遠東進行作戰的,遠東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一旦我們的軍隊陷在遠東,其他地方的殖民地和歐洲的利益將無法保證。”
考靈頓爵士也知道自己犯了渾,清咳一聲之後看著鄧達斯問道:“上將,那我們有沒有可能通過海軍的封鎖或者其他方式令太平天國屈服呢?”
鄧達斯上將搖搖頭說道:“這個很難,敵人國土的海岸線漫長,我們需要分出很多艦隊和船隻來對敵人的每一個港口和航道進行封鎖,而且這種封鎖見效很慢,太平天國不是日本那樣的島嶼國家,他是一個陸上大國,在滿清時代,他們甚至都不需要和外界進行貿易就能夠自給自足。況且他們手中還有數萬名我們的士兵和重要人物,難道要讓那些士兵和將軍們都迴不了家嗎?”
額爾金爵士補充道:“而且封鎖貿易,其他國家會提出非常強烈的抗議,我們自己的商貿也受損很大,難道我們通過兩場戰爭之後就是迴到滿清時代,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繼續閉關鎖國下去嗎?”
考靈頓爵士無力的揮揮手說道:“那我們該怎麽辦?”額爾金爵士意味深長的說道:“其實大家在聽到戰敗消息的時候應該就已經知道了,我們隻能通過談判來結束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當然國內需要知道遠東發生了什麽事情,我隻能希望巴麥尊閣下的內閣這次還能挺得住……”
額爾金爵士的想法當然隻是一廂情願的,一個月之後,英法兩國的快速帆船將遠東戰敗的消息傳到了埃及,埃及的英國殖民地當局馬上通過電報將消息傳迴國內,這一次英國和法國相繼都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遊行,兩國民眾紛紛要求兩國當局盡快結束戰爭,士兵家屬們則要求馬上知道自己親人的下落,但是很可惜,陸軍沒有人突圍而出,到底哪些人戰死了,哪些人被俘,政府一概不知道。
消息傳迴倫敦的當天,巴麥尊召開了緊急會議,但這一次會議上,內閣成員中也罕有的互相指責起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反過來說,戰爭失敗也意味著政治上的失敗。內閣成員中開始有人指責巴麥尊首相的對華政策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然後幾名巴麥尊的鐵杆支持著便和指責的人互掐起來,內閣自己內部開會都已經爭吵成一團,可想而知到了國會兩院會吵成什麽樣。
第二次遠征已經是一次巨大的冒險了,內閣成員們都知道這一點,遠征中國同後世英國對南非布爾人的戰爭不同,雖然在後世布爾戰爭中一開始也是英軍遭到重大打擊,但英國還是咬緊牙關最後取得了勝利。因為布爾人所占領的地方有金礦和鑽石,而且布爾人的數量和占領麵積相當有限,加上南非距離英國本土並沒有遠東那麽遠,所以在布爾戰爭中一開始英軍雖然失利,但還是通過接下來的戰爭扭轉了局麵。
而在遠東的戰爭卻和當麵美國獨立戰爭有些類似,一則是美國隔著大西洋,還有一個就是當時美國的土地和人口也比較大,加上有法國人暗中支持,所以英國最後戰敗,美國獨立。
戰爭總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來源於階級利益,英國在遠東的利益並不是要占領那些土地,他們需要的隻是穩定的貿易渠道,當戰爭的成本代價遠遠高於利益的時候,放棄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而英國女王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則是把自己關在臥室裏,整整一天都沒出來,拿破侖二世則更加幹脆,他憤怒得差點自己從皇宮的二樓陽台跳下去。兩國的內閣、國會也是吵成一團,巴麥尊內閣並沒有挺過來,在消息傳迴倫敦的第三天內閣全部成員就引咎辭職。而法國則比較麻煩,資產階級新興貴族們開始互相串聯著,醞釀如何進行一場大變革。
吵歸吵,罵歸罵,憤怒歸憤怒,冷靜下來之後,英法兩國上至皇帝、女王,下至販夫走卒,所有的人都在想該如何善後,難道真的要向遠東的黃種人承認戰敗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