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李拓土給趙氏請安,趙氏把李拓土留了下來,顧媽很有眼色的潛了眾人,自己也待在門外。
“老大,你可知道我為何要留你下來說話嗎?”
“兒子不知,請母親明示。”
“不知,我看你是清楚的很。”
“母親,母親可冤枉兒子了,兒子確實不知。”
“哦?!周氏的事你也不知。”
李拓土大驚,忙問道:“母親如何知曉?”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看你如此糊塗,你的院裏會是清淨的。原以為周氏是個好的,出身不差,所以允你納她為貴妾,沒想到她卻是個藏奸的。居然要害我們全家。這樣的人,興國公府容不得她。”趙氏雖老,威嚴卻在。
李拓土急了:“母親,母親容稟,這事是兒子糊塗。周氏她不過是想要個兒子。並未他心。”
“兒子?!這府裏不缺她的兒子,她的兒子生下來也不過是個庶子。你已經有了小彘和寶兒,小彘深得帝心,寶兒也是個聰明伶俐的。他們都是嫡子,將來守望相助,必不墜門風。你不必為周氏開脫。同樣是妾,孫氏便是個好的,且不說她有怎樣的心思,但是有眼色隻時機這點,就比周氏強太多了。”
李拓土聽趙氏如此說,氣勢上就弱了下來,隻支吾道:“母親,那周氏之子畢竟也是兒的孩子呀!”
“糊塗!”趙氏氣地猛拍了下桌子,李拓土差點給趙氏跪下了。“先有國公府,先有你李拓土,才有她周氏。你為了她肚子一個不知男女的禍害就要賠上全家。你且去問問你弟弟你弟妹答應不答應。你且看看國法家法容不容的了她。出了這樣的事,不說立即料理了,反而幫忙遮掩。你當老婆子是個聾子瞎子嗎!”
李拓土一抹額頭,立馬跪下:“母親,母親,兒子錯了!”
“滾出去!你若還警醒著,你且自己看著辦!”
“兒子單憑母親做主。”
“你是國公爺了,老婆子已經做不了你的主了。”
“母親這樣說,讓兒子無地自容了。”
“都是我無能,若是慕容氏還在,斷不能讓你如此糊塗。妾不過是妾。你走吧!”
李拓土再不敢吱聲,起身垂頭喪氣地離開了。他知道這一次他是沒法維護周氏了。若是周氏的事發了,整個國公府都討不著好,他的弟弟們也會恨死他的。這個孩子就算有命出來,身上背負的目光也會讓他抬不起頭來。所以,要不如不要。自己當初一定是魔障了。
趙氏發了好大一通火,顧媽進來的時候,趙氏還沒有平複。
“小姐,小姐小心氣壞了身子,為著那樣的人,不值得。小姐還得為接下來的事拿個主意。大老爺是個糊塗,大爺還等著呢!”
趙氏依舊心不平,她憤憤道:“你說,他是不是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這麽個道理都不懂。孝期有子是個什麽罪名,他難道不知道?!啊?!”
顧媽不敢接茬隻能安慰道:“小姐,大老爺是一時糊塗,想必定是那周氏攛掇的。”
“你不必替他遮掩。他我還不知道,他以為他現在是國公爺了,我不過一老婆子。這家就他當家作主了。被人說兩句好話,就飄飄然不知所以了。他如此糊塗,真真應了老爺臨走前的那句話。我不瞞你。老爺走前,叮囑著我,說大郞不過讀了兩本書,其實成算全無,政治上女人上,都是個糊塗的。這個家裏,小的還太小,看不出什麽。唯有小彘,人雖小,行事雖不拘一格,卻是個能讓興國公府得保安逸的。我們這樣的人家已經再不求向上一步了。隻要能保得安逸太平就是最好的。小彘為了自己為了這個家其實做了許多,他那當老子不知道也就罷了,還一個勁的扯後腿,你說這叫個什麽事呀!”
“小姐,您且別著急。大老爺雖然糊塗些,可您的話未必不聽。就像老爺說的那樣,大老爺靠不住,您還有大爺。大爺今年才十五歲,前程好著呢!在這之前,您還得看著這國公府,別讓那些狐媚子把國公府的給弄亂了。”
趙氏一聽,轉念一想,兒子靠不住,隻能靠孫子。但是孫子才十五,有些事還沒經過,還太嫩,凡事可不得她來長長眼,做做決定嘛!比如這次,她孫子雖然知道了,卻不好下手,容易被人說,但是她出手就沒有問題。
打定注意,趙氏道:“幸而有小彘,不然這次事情真鬧開了,這興國公府的牌匾怕是也沒了。那我真是無顏下去見老爺了。”
“是呀!事還沒有到最糟糕的地步。小姐,您可得快些拿主意呀!”
“嗯!”趙氏也是個有決斷的人,對著兒子孫子興許還軟一些,對著那些姬妾之流,從來都沒有放在眼裏。
周氏在一個下午喝了補湯後沒多久就流掉了孩子,對外的說法是吃壞了肚子,需要休養幾天。趙氏是不會看她的,代理國公府內事的張氏倒是過來繞了一圈,說了些安慰的話,然後走了。其實,張氏知道了,若不是怕傳了出去,張氏恨不得周氏死。周氏自己不檢點,到是要帶累國公府的女眷。這樣的事傳揚出去,旁人會如何看待國公府的小姐。周氏自己生的一對庶女也不過是賠錢貨,可是,張氏的女兒可是這府裏正經八百的嫡女,將來女婿的門第人品也是可以好好挑一挑的,若是旁人知道這事,她女兒還能挑什麽好人家。真真裏子麵子全無了。
周氏自己理虧,但是她心裏不服,聽說這次很可能是個哥兒呢!她隻好可憐巴巴地望著李拓土。李拓土被她看得很是心虛,私底下賞了她好些東西。隻是麵上沒有安慰她罷了。
趙氏知道了,冷冷一笑。“這就是我的好兒子。”
顧媽也是無語了,沒見過這麽擰不清的,但她不好說,隻能勸。“小姐,您還有大爺呢!上次皇上還賞了塊玉佩給大爺呢!”
提起李少卿,趙氏的麵上才柔和了一些。“小彘是個好的,比他老子強百倍。”
孫氏心裏明白周氏那兒是怎麽迴事,隻是她有女兒,自是不會去說的。她也知道,周氏看著隻是掉了孩子,但她知道,一家主母對於這樣的事不會不罰,想必以後周氏想要孩子都是不能的,隻不過為著母子情分,趙氏不好一棍子打死。不過,日後周氏失寵那是必然的。自己嘛,隻需要等待時機就好。
孫氏想的沒錯,不過她也隻猜對了一半。周氏顧然以後都不會有孩子,其實,她以後也不會有孩子。趙氏覺得既然孝期這妾室都不安分,待到出孝了,想必還能更加翻騰,於是,索性一次性了斷。反正她們都有女兒了,那就夠了。心太大,不好!
趙氏潛人告訴李少卿放心,李少卿自然是他家奶奶辦事,他就沒有不放心的。
沒有多久,因的周氏小月子身子不好,孫氏又重新得瑟起來,周氏更加氣悶。李少卿懶得看她們的嘴臉,隻讓丫鬟們留意就好。
張氏是個有心的,更是個明白人,自己的丈夫也就那樣了,她有兒有女,占著正室的位置,二房誰也越不過她去。她不如慕容氏那樣容易用情,對於李平川她的情算是用光了,剩下的都寄托在了兒女身上,她這一輩子含飴弄孫就是終極目標了。
趙氏如今在,三房具是沒有分家,若是有一天李拓土退位讓賢了,也輪不到他二房。不說其他的,就憑大房有兩個嫡子,那兄終弟及的美夢就是癡心妄想。更何況她大侄子那樣的精明。她可是知道,慕容氏的嫁妝單子可都在她大侄子的手裏。李拓土也不是不想爭,但是李少卿哄的趙氏一開口,李拓土也不能說什麽。難道主母的嫁妝還要分給庶女一些,這世上就沒有這樣的道理。慕容氏的店鋪還有老太爺留下的許多店鋪和好東西,趙氏可都悉數給了她大侄子。張氏也知道,這都是他家老爺不爭氣的結果。不過,給她家大侄子她還是福氣的,甭管她家大侄子如何紈絝不羈,起碼不是個敗家子。張氏可聽說了,他家大侄子可在大江南北都開了店麵的。沒銀子賺怎麽開店。就憑著這一點,張氏就服氣。
這興國公府三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張氏歎息,就李平川那樣的,靠著李少卿日子還好過點。若是他大侄子甩手不管了,或是分家了,張氏怕是自己的嫁妝貼補都不夠。畢竟二房的兒子女兒都不少,李平川還是個隻出不進的。這嫁娶走動,人情往來,都是要錢的。這麽一想,張氏覺得自己對李少卿要更好一些。雪中送炭從來都比錦上添花更容易牢記。正好小侄子還那麽小那麽可愛,嬸子多多關心沒有娘親的孩子也是應該的。於是,隔三差五的,張氏得空就去看看李少府,每一季也送去一些衣衫。不說麵麵俱到,也是體貼細心了。
李少卿不得不說:“二嬸有心了。”
二房是個有計較的,三房的苗氏也是個聰明心軟的。看著李少府那樣可愛又沒了母親,就常常讓自己的兒子沒事同李少府作伴,增進增進感情。苗氏的丈夫李成林是庶出,怎麽看軟件硬件都不如大房和二房,可苗氏也是個不甘人後的,自己丈夫也就那樣了,所以她就寄望自己的兒子爭氣一些。自己的兒子親近李少卿李少府,也可多得一些資源,為以後打算,也是好的。李少新也很喜歡大哥哥和小弟弟,自然是樂意去大房的。
守孝的日子對於行動力很有些限製,除了大師兄鄭蘭陵時常陪伴,周博文偶爾串串門子,李少卿也就和弟弟李少府最親近了。可是,每日吃吃睡睡溜溜弟弟神馬的,也很閑呀!
閑則思變,你還別說,還真讓李少卿想起一見事來。
寫書呀!碼字呀!這項活動最能打發時間了!
於是乎,民間多了一個專攻豔情野史奇聞怪談八卦文的話本寫手——春風知夢君。
李拓土給趙氏請安,趙氏把李拓土留了下來,顧媽很有眼色的潛了眾人,自己也待在門外。
“老大,你可知道我為何要留你下來說話嗎?”
“兒子不知,請母親明示。”
“不知,我看你是清楚的很。”
“母親,母親可冤枉兒子了,兒子確實不知。”
“哦?!周氏的事你也不知。”
李拓土大驚,忙問道:“母親如何知曉?”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看你如此糊塗,你的院裏會是清淨的。原以為周氏是個好的,出身不差,所以允你納她為貴妾,沒想到她卻是個藏奸的。居然要害我們全家。這樣的人,興國公府容不得她。”趙氏雖老,威嚴卻在。
李拓土急了:“母親,母親容稟,這事是兒子糊塗。周氏她不過是想要個兒子。並未他心。”
“兒子?!這府裏不缺她的兒子,她的兒子生下來也不過是個庶子。你已經有了小彘和寶兒,小彘深得帝心,寶兒也是個聰明伶俐的。他們都是嫡子,將來守望相助,必不墜門風。你不必為周氏開脫。同樣是妾,孫氏便是個好的,且不說她有怎樣的心思,但是有眼色隻時機這點,就比周氏強太多了。”
李拓土聽趙氏如此說,氣勢上就弱了下來,隻支吾道:“母親,那周氏之子畢竟也是兒的孩子呀!”
“糊塗!”趙氏氣地猛拍了下桌子,李拓土差點給趙氏跪下了。“先有國公府,先有你李拓土,才有她周氏。你為了她肚子一個不知男女的禍害就要賠上全家。你且去問問你弟弟你弟妹答應不答應。你且看看國法家法容不容的了她。出了這樣的事,不說立即料理了,反而幫忙遮掩。你當老婆子是個聾子瞎子嗎!”
李拓土一抹額頭,立馬跪下:“母親,母親,兒子錯了!”
“滾出去!你若還警醒著,你且自己看著辦!”
“兒子單憑母親做主。”
“你是國公爺了,老婆子已經做不了你的主了。”
“母親這樣說,讓兒子無地自容了。”
“都是我無能,若是慕容氏還在,斷不能讓你如此糊塗。妾不過是妾。你走吧!”
李拓土再不敢吱聲,起身垂頭喪氣地離開了。他知道這一次他是沒法維護周氏了。若是周氏的事發了,整個國公府都討不著好,他的弟弟們也會恨死他的。這個孩子就算有命出來,身上背負的目光也會讓他抬不起頭來。所以,要不如不要。自己當初一定是魔障了。
趙氏發了好大一通火,顧媽進來的時候,趙氏還沒有平複。
“小姐,小姐小心氣壞了身子,為著那樣的人,不值得。小姐還得為接下來的事拿個主意。大老爺是個糊塗,大爺還等著呢!”
趙氏依舊心不平,她憤憤道:“你說,他是不是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這麽個道理都不懂。孝期有子是個什麽罪名,他難道不知道?!啊?!”
顧媽不敢接茬隻能安慰道:“小姐,大老爺是一時糊塗,想必定是那周氏攛掇的。”
“你不必替他遮掩。他我還不知道,他以為他現在是國公爺了,我不過一老婆子。這家就他當家作主了。被人說兩句好話,就飄飄然不知所以了。他如此糊塗,真真應了老爺臨走前的那句話。我不瞞你。老爺走前,叮囑著我,說大郞不過讀了兩本書,其實成算全無,政治上女人上,都是個糊塗的。這個家裏,小的還太小,看不出什麽。唯有小彘,人雖小,行事雖不拘一格,卻是個能讓興國公府得保安逸的。我們這樣的人家已經再不求向上一步了。隻要能保得安逸太平就是最好的。小彘為了自己為了這個家其實做了許多,他那當老子不知道也就罷了,還一個勁的扯後腿,你說這叫個什麽事呀!”
“小姐,您且別著急。大老爺雖然糊塗些,可您的話未必不聽。就像老爺說的那樣,大老爺靠不住,您還有大爺。大爺今年才十五歲,前程好著呢!在這之前,您還得看著這國公府,別讓那些狐媚子把國公府的給弄亂了。”
趙氏一聽,轉念一想,兒子靠不住,隻能靠孫子。但是孫子才十五,有些事還沒經過,還太嫩,凡事可不得她來長長眼,做做決定嘛!比如這次,她孫子雖然知道了,卻不好下手,容易被人說,但是她出手就沒有問題。
打定注意,趙氏道:“幸而有小彘,不然這次事情真鬧開了,這興國公府的牌匾怕是也沒了。那我真是無顏下去見老爺了。”
“是呀!事還沒有到最糟糕的地步。小姐,您可得快些拿主意呀!”
“嗯!”趙氏也是個有決斷的人,對著兒子孫子興許還軟一些,對著那些姬妾之流,從來都沒有放在眼裏。
周氏在一個下午喝了補湯後沒多久就流掉了孩子,對外的說法是吃壞了肚子,需要休養幾天。趙氏是不會看她的,代理國公府內事的張氏倒是過來繞了一圈,說了些安慰的話,然後走了。其實,張氏知道了,若不是怕傳了出去,張氏恨不得周氏死。周氏自己不檢點,到是要帶累國公府的女眷。這樣的事傳揚出去,旁人會如何看待國公府的小姐。周氏自己生的一對庶女也不過是賠錢貨,可是,張氏的女兒可是這府裏正經八百的嫡女,將來女婿的門第人品也是可以好好挑一挑的,若是旁人知道這事,她女兒還能挑什麽好人家。真真裏子麵子全無了。
周氏自己理虧,但是她心裏不服,聽說這次很可能是個哥兒呢!她隻好可憐巴巴地望著李拓土。李拓土被她看得很是心虛,私底下賞了她好些東西。隻是麵上沒有安慰她罷了。
趙氏知道了,冷冷一笑。“這就是我的好兒子。”
顧媽也是無語了,沒見過這麽擰不清的,但她不好說,隻能勸。“小姐,您還有大爺呢!上次皇上還賞了塊玉佩給大爺呢!”
提起李少卿,趙氏的麵上才柔和了一些。“小彘是個好的,比他老子強百倍。”
孫氏心裏明白周氏那兒是怎麽迴事,隻是她有女兒,自是不會去說的。她也知道,周氏看著隻是掉了孩子,但她知道,一家主母對於這樣的事不會不罰,想必以後周氏想要孩子都是不能的,隻不過為著母子情分,趙氏不好一棍子打死。不過,日後周氏失寵那是必然的。自己嘛,隻需要等待時機就好。
孫氏想的沒錯,不過她也隻猜對了一半。周氏顧然以後都不會有孩子,其實,她以後也不會有孩子。趙氏覺得既然孝期這妾室都不安分,待到出孝了,想必還能更加翻騰,於是,索性一次性了斷。反正她們都有女兒了,那就夠了。心太大,不好!
趙氏潛人告訴李少卿放心,李少卿自然是他家奶奶辦事,他就沒有不放心的。
沒有多久,因的周氏小月子身子不好,孫氏又重新得瑟起來,周氏更加氣悶。李少卿懶得看她們的嘴臉,隻讓丫鬟們留意就好。
張氏是個有心的,更是個明白人,自己的丈夫也就那樣了,她有兒有女,占著正室的位置,二房誰也越不過她去。她不如慕容氏那樣容易用情,對於李平川她的情算是用光了,剩下的都寄托在了兒女身上,她這一輩子含飴弄孫就是終極目標了。
趙氏如今在,三房具是沒有分家,若是有一天李拓土退位讓賢了,也輪不到他二房。不說其他的,就憑大房有兩個嫡子,那兄終弟及的美夢就是癡心妄想。更何況她大侄子那樣的精明。她可是知道,慕容氏的嫁妝單子可都在她大侄子的手裏。李拓土也不是不想爭,但是李少卿哄的趙氏一開口,李拓土也不能說什麽。難道主母的嫁妝還要分給庶女一些,這世上就沒有這樣的道理。慕容氏的店鋪還有老太爺留下的許多店鋪和好東西,趙氏可都悉數給了她大侄子。張氏也知道,這都是他家老爺不爭氣的結果。不過,給她家大侄子她還是福氣的,甭管她家大侄子如何紈絝不羈,起碼不是個敗家子。張氏可聽說了,他家大侄子可在大江南北都開了店麵的。沒銀子賺怎麽開店。就憑著這一點,張氏就服氣。
這興國公府三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張氏歎息,就李平川那樣的,靠著李少卿日子還好過點。若是他大侄子甩手不管了,或是分家了,張氏怕是自己的嫁妝貼補都不夠。畢竟二房的兒子女兒都不少,李平川還是個隻出不進的。這嫁娶走動,人情往來,都是要錢的。這麽一想,張氏覺得自己對李少卿要更好一些。雪中送炭從來都比錦上添花更容易牢記。正好小侄子還那麽小那麽可愛,嬸子多多關心沒有娘親的孩子也是應該的。於是,隔三差五的,張氏得空就去看看李少府,每一季也送去一些衣衫。不說麵麵俱到,也是體貼細心了。
李少卿不得不說:“二嬸有心了。”
二房是個有計較的,三房的苗氏也是個聰明心軟的。看著李少府那樣可愛又沒了母親,就常常讓自己的兒子沒事同李少府作伴,增進增進感情。苗氏的丈夫李成林是庶出,怎麽看軟件硬件都不如大房和二房,可苗氏也是個不甘人後的,自己丈夫也就那樣了,所以她就寄望自己的兒子爭氣一些。自己的兒子親近李少卿李少府,也可多得一些資源,為以後打算,也是好的。李少新也很喜歡大哥哥和小弟弟,自然是樂意去大房的。
守孝的日子對於行動力很有些限製,除了大師兄鄭蘭陵時常陪伴,周博文偶爾串串門子,李少卿也就和弟弟李少府最親近了。可是,每日吃吃睡睡溜溜弟弟神馬的,也很閑呀!
閑則思變,你還別說,還真讓李少卿想起一見事來。
寫書呀!碼字呀!這項活動最能打發時間了!
於是乎,民間多了一個專攻豔情野史奇聞怪談八卦文的話本寫手——春風知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