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很清脆,所謂的昆山玉碎、芙蓉泣露,大概也就是這樣了,我不由自主地站起來,朝它走過去,隱約能聽見有人在我耳邊輕聲喘息,像是女人的氣息,逐漸,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女子地喘氣聲變成了歌聲,我慢慢迴頭,就看見房室正中地位置,也就是現在我的身後,一名身著漢製宮服的女子,在翩然起舞。
意外地是,猛然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並不覺得害怕,女子身姿優美,麵容卻有幾分模糊,但是可以想象,能在這樣的樂聲中舞蹈的女子,必然是人間絕色,我沿著女子所處的方位,往案幾的方向看過去,卻什麽都沒有看到。
然而這時候收迴目光,重新落迴到編鍾的位置,就看見三名同樣身著宮服的女子在演奏編鍾,我站在原地沒有動。
這種現象是有科學解釋的,屬於地磁留影的一種,可以說是奇觀,可遇不可求,隻有在特定地時間和地點才會出現。
我猛然產生了一個大膽而可怕的想法,不知道該說幸運還是不幸,這裏的留影應該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故意為之,這個便房是贅餘的,同時也是刻意建造的。
按照漢葬建製來看,我所處的位置在主墓葬之下,這裏正上方才是真正的墓葬便房,而這裏,隻是一個“暗房”。
我剛才滾下的通道應該是一個“小孔”,兩千年前,有人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這裏錄了下一段曲舞,史料中記載,便房是接待外賓與供墓主人靈魂休息所用的,墓葬完全封死後,就不會再有人進來祭拜,墓主人長眠若醒,這些“錄”下來的曲舞,就是供墓主人的靈魂欣賞的。
如果這個猜測成立,這將考古界裏程碑式的大發現,兩千年前的漢朝,我們的老祖先就已經會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錄像了!
但是,如果這個猜測成立,也就意味著,這地方沒有其他的路可以離開,我隻能選擇原路返迴,或者死在這裏。
這種境況下,我反而冷靜下來,退迴去靠在登山包旁邊坐下,安靜地欣賞這段曲舞和音樂。
視覺和聽覺得到治愈,能很大程度上安慰心靈,雖然是在這麽陰翳的墓室裏,我心裏卻很平靜,這段曲舞,不,或者說是這段錄像,整整三個多小時,等到音樂聲結束,那些留影也消退,周圍地一切瞬間靜謐下來。
過分安靜的環境,會讓人產生重度的抑鬱感,我本想用手機放音樂緩解心情,但是手機電不多,可能是因為在地下太深的關係,或者是受到了地磁的影響,一點信號都沒有,我把手機設置成節電模式,不管什麽情況下,我不能失去時間概念,即便這個概念對於現在可能完全沒有活路的我來說,已經不存在任何意義。
在接下來三個小時中,我做了數遍嚐試,想從滾進來的隧道爬出去,三個小時後,我放棄了,並不是爬不上去,我爬上去的三次,沒法推開擋在出口處的木頭,外麵應該是完全堵死了。
題湊坍塌,不幸中地萬幸,我滾進這裏,沒有直接被壓死,萬幸中地不幸,在這裏,我也活不了多久。
我忽然想起了一本書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沒看過那本書,不知道它講了什麽,隻是想起了它的名字有感而發,現在不用“假如”,我的人生可能就隻剩下最後三天了,這個墓室空氣不知道足不足,上麵堵死,外麵的空氣進不來裏麵空間不算大,我一個人在裏麵,如果會憋死,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海倫凱勒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想她沒準也可能想過無數種,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會拿來做什麽,要是我能提前能欲知到現在的情況,我估計也會想無數種可能,還有選定一個,把最後一點時間,用在一件有意義的事上。
但是現在我什麽都沒做,因為在我思考我該做什麽的時候,我的時間已經悄然流逝,我思考的時間並不長,之前所做的那些很耗費體力,身體的饑餓感,很快就把我從無聊地思考當中拉了出來。
又一次不幸中的萬幸,幸好花老板準備的登山包跟我一起滾了下來,在憋死之前,我至少不用餓死,我把登山包裏的東西全都倒出來,裏麵的東西給我驚豔了一下,這感覺就像那天晚上看到花老板扯下麵膜的那一瞬間。
他準備的很齊全,食物、水、打火機、兩隻備用手電,一支大拇指長短的筆和一本手劄本,還有一根能自由伸縮五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棒子,我擺弄了一會兒才明白,原來是個電製火把。
我把火把打燃,然後關掉手電,開始充饑。
吃東西的過程中,我腦子並沒有閑著,期間幾次嚐試想用手機打電話求救,甚至在吃到一半地時候,再次順著隧道爬上去,舉著手機找信號。
然而,失敗。
隻能又重新迴到那堆東西旁邊,繼續充饑。
我冒出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在有些人看來可能很變態,但是對於考古專業的我,我覺得能被困死在這樣一座墓裏,其實從我本身出發,這並不是太大的不幸,唯一令我割舍不下的是我二姨,二姨養我十幾年,好不容易長大成人,突然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對她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噩耗。
隻是現在我想什麽都於事無補,如果能重來,我絕對不會為了學點經驗,貿然跟著劉少奇來下這個墓。
等待死亡的時間,應該是我這輩子經曆過的最漫長又最無聊的時間,我想了很多無關緊要的東西,看著時間一點流逝,直到手機徹底沒電關機,我在這裏呆了一百多個小時,唿吸還沒有任何問題,食物還有,但是水已經喝完了。
這幾天,我唯一體現價值的方式就是,就是在這本手劄本上記錄了關於自己對著墓的看法和解析,本來還想拓展延伸,但是缺水帶來的身體虛脫感,已經幾乎完全模糊了我的意識。
從被困在這裏開始,我就設想了數種死亡方式,卻沒把渴死料想進去,我迷迷糊糊地趴到地上,握著那支筆,手劄本上寫下最後一句話——
作者主子說:這次下墓經曆可能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麽驚險刺激,但是對於方未白來說,這是他第一次正麵死亡,所以他在手劄下寫來的最後一句,應該是——“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當然——那是不可能!而我想說的是,考古與盜墓,本身並沒有那麽多驚險刺激的故事,這才是真正的現實,也是真正的殘酷。
意外地是,猛然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並不覺得害怕,女子身姿優美,麵容卻有幾分模糊,但是可以想象,能在這樣的樂聲中舞蹈的女子,必然是人間絕色,我沿著女子所處的方位,往案幾的方向看過去,卻什麽都沒有看到。
然而這時候收迴目光,重新落迴到編鍾的位置,就看見三名同樣身著宮服的女子在演奏編鍾,我站在原地沒有動。
這種現象是有科學解釋的,屬於地磁留影的一種,可以說是奇觀,可遇不可求,隻有在特定地時間和地點才會出現。
我猛然產生了一個大膽而可怕的想法,不知道該說幸運還是不幸,這裏的留影應該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故意為之,這個便房是贅餘的,同時也是刻意建造的。
按照漢葬建製來看,我所處的位置在主墓葬之下,這裏正上方才是真正的墓葬便房,而這裏,隻是一個“暗房”。
我剛才滾下的通道應該是一個“小孔”,兩千年前,有人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這裏錄了下一段曲舞,史料中記載,便房是接待外賓與供墓主人靈魂休息所用的,墓葬完全封死後,就不會再有人進來祭拜,墓主人長眠若醒,這些“錄”下來的曲舞,就是供墓主人的靈魂欣賞的。
如果這個猜測成立,這將考古界裏程碑式的大發現,兩千年前的漢朝,我們的老祖先就已經會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錄像了!
但是,如果這個猜測成立,也就意味著,這地方沒有其他的路可以離開,我隻能選擇原路返迴,或者死在這裏。
這種境況下,我反而冷靜下來,退迴去靠在登山包旁邊坐下,安靜地欣賞這段曲舞和音樂。
視覺和聽覺得到治愈,能很大程度上安慰心靈,雖然是在這麽陰翳的墓室裏,我心裏卻很平靜,這段曲舞,不,或者說是這段錄像,整整三個多小時,等到音樂聲結束,那些留影也消退,周圍地一切瞬間靜謐下來。
過分安靜的環境,會讓人產生重度的抑鬱感,我本想用手機放音樂緩解心情,但是手機電不多,可能是因為在地下太深的關係,或者是受到了地磁的影響,一點信號都沒有,我把手機設置成節電模式,不管什麽情況下,我不能失去時間概念,即便這個概念對於現在可能完全沒有活路的我來說,已經不存在任何意義。
在接下來三個小時中,我做了數遍嚐試,想從滾進來的隧道爬出去,三個小時後,我放棄了,並不是爬不上去,我爬上去的三次,沒法推開擋在出口處的木頭,外麵應該是完全堵死了。
題湊坍塌,不幸中地萬幸,我滾進這裏,沒有直接被壓死,萬幸中地不幸,在這裏,我也活不了多久。
我忽然想起了一本書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沒看過那本書,不知道它講了什麽,隻是想起了它的名字有感而發,現在不用“假如”,我的人生可能就隻剩下最後三天了,這個墓室空氣不知道足不足,上麵堵死,外麵的空氣進不來裏麵空間不算大,我一個人在裏麵,如果會憋死,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海倫凱勒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想她沒準也可能想過無數種,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會拿來做什麽,要是我能提前能欲知到現在的情況,我估計也會想無數種可能,還有選定一個,把最後一點時間,用在一件有意義的事上。
但是現在我什麽都沒做,因為在我思考我該做什麽的時候,我的時間已經悄然流逝,我思考的時間並不長,之前所做的那些很耗費體力,身體的饑餓感,很快就把我從無聊地思考當中拉了出來。
又一次不幸中的萬幸,幸好花老板準備的登山包跟我一起滾了下來,在憋死之前,我至少不用餓死,我把登山包裏的東西全都倒出來,裏麵的東西給我驚豔了一下,這感覺就像那天晚上看到花老板扯下麵膜的那一瞬間。
他準備的很齊全,食物、水、打火機、兩隻備用手電,一支大拇指長短的筆和一本手劄本,還有一根能自由伸縮五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棒子,我擺弄了一會兒才明白,原來是個電製火把。
我把火把打燃,然後關掉手電,開始充饑。
吃東西的過程中,我腦子並沒有閑著,期間幾次嚐試想用手機打電話求救,甚至在吃到一半地時候,再次順著隧道爬上去,舉著手機找信號。
然而,失敗。
隻能又重新迴到那堆東西旁邊,繼續充饑。
我冒出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在有些人看來可能很變態,但是對於考古專業的我,我覺得能被困死在這樣一座墓裏,其實從我本身出發,這並不是太大的不幸,唯一令我割舍不下的是我二姨,二姨養我十幾年,好不容易長大成人,突然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對她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噩耗。
隻是現在我想什麽都於事無補,如果能重來,我絕對不會為了學點經驗,貿然跟著劉少奇來下這個墓。
等待死亡的時間,應該是我這輩子經曆過的最漫長又最無聊的時間,我想了很多無關緊要的東西,看著時間一點流逝,直到手機徹底沒電關機,我在這裏呆了一百多個小時,唿吸還沒有任何問題,食物還有,但是水已經喝完了。
這幾天,我唯一體現價值的方式就是,就是在這本手劄本上記錄了關於自己對著墓的看法和解析,本來還想拓展延伸,但是缺水帶來的身體虛脫感,已經幾乎完全模糊了我的意識。
從被困在這裏開始,我就設想了數種死亡方式,卻沒把渴死料想進去,我迷迷糊糊地趴到地上,握著那支筆,手劄本上寫下最後一句話——
作者主子說:這次下墓經曆可能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麽驚險刺激,但是對於方未白來說,這是他第一次正麵死亡,所以他在手劄下寫來的最後一句,應該是——“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當然——那是不可能!而我想說的是,考古與盜墓,本身並沒有那麽多驚險刺激的故事,這才是真正的現實,也是真正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