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修《秦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以史為證,以說明他繼承始皇帝法統的正當性。因此這部《秦史》不光是有先秦的部分,還延續到他這七十三代孫再次崛起的過程。


    用一部《秦史》把先秦與現在的大秦連結起來,這還是楊芷給秦牧的靈感。以前他在很多場合,聲稱自己繼承的是始皇帝的法統,但那總是缺少說服力,有一部《秦史》作為連結,那就名正言順了。


    曆朝曆代,總一立國就趕緊給前代修史,究其原因,其實就是要通過史書來否定前朝,同時證明自己得天下的合理性。


    這樣的情事在後世看似有點不可思議,但在古代,卻是最行之有效、最容易得到天下人認同的辦法,因此各朝才這麽熱衷於修史。


    當然,這部《秦史》一開始就標明,這隻是上部。至於下部什麽時候修,那就是後世君主的事了。


    秦牧急於修這部《秦史》,除了要給自己正名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給先秦的法治正名。


    先秦法治,一千多年來飽受詬病。而秦牧來自後世,自然清楚,曆史的車輪最終還是要向法製社會轉變。


    沒有法製的約束,除了社會秩序難以保障之外,國家的權力被濫用,也常常是導致亡國的原因之一。


    秦牧要推動司法改革,這本身就是要推動大秦慢慢向法製社會過渡的一個階段性步驟。最終要進入法製社會,這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而要推動改革,就有必要先給“秦法”正名,在獨尊儒家的這一千多年中,法家蒙受了太多不公平的詬病。


    是以非常有必要修一部《秦史》,糾正以前對法家不公平的看法。


    在決定修《秦史》之時,秦牧就向黃道周等人強調。要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秦法。如此他還不放心,經常召黃道周、劉宗周、傅青主三人來詢問進度;


    關於秦法的部分,有時因為觀點不同,黃道周三個又臭又硬的家夥,不惜與秦牧爭得麵紅耳赤。


    秦牧除了擺事實說道理外,不管三人反應多麽激烈,從不以此加罪三人。


    如果秦牧一向是個軟弱的人,那另當別論。但實際上他這個的皇帝行事風格一向強硬,黃道周等人甚至做好了被貶官的準備。


    然而在這件事上,秦牧卻始終堅守不以言語及罪的底線。不以皇帝的權威強行施壓,而是苦口婆心的跟他們三個人一條一條辯論。


    黃道周三人嘴上雖然不服軟,但麵對皇帝這種態度,心中卻暗暗感動。


    秦牧其實可以撤掉他們三個人,另換別人來修史,但這樣一來,修出來的《秦史》便沒有多少說服力了。


    就象元代的脫脫不花等人,以馬背為生,剛學會拿筆。就來主持修的《宋史》,這自然飽受爭論。


    朱棣後來修《永樂大典》時,還特意讓人重新編撰了《宋會要輯稿》。史家公認,永樂朝的《宋會要輯稿》要比脫脫不花等人修的《宋史》更符合史實。更有說服力。


    因此隨便換人來修《秦史》這是不可行的,秦牧也隻能和他們一次次的爭辯,為秦法正名了。


    除了《秦史》,還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紙質龍幣的發行,這天在朝會上經眾臣合議,通過發行三百萬龍幣的決定後。秦牧隆而重之。由太常寺奏樂,帶著朝中文武百官,出大秦門,前往天壇祭天。


    感謝上天保佑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業興旺。因此大秦需要更多的貨幣才夠流通,經皇帝與七品以上的京官一起合論,通過增發三百萬龍幣的決議,特來禱告蒼天。


    這件事被搞得隆重而神聖,秦牧本意是想將此事上升到神聖的高度,以製約後世君主亂印紙幣。但沒想到卻因此有一個意外的收獲,那就是百姓對新發行的紙質龍幣認同度非常高。


    這可是皇帝帶百官親自到天壇禱告上天,得到上天允許後才發行的貨幣,可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就濫發的。有感於此,百姓對紙質龍幣的信譽自然放心多了。


    再加上這兩三年來,朝廷力挺寶抄不貶值,因此三百萬紙質龍幣發行之後,很受百姓歡迎,再也沒有出現象當初發行大秦寶鈔那時民眾拒收的事情。


    而朝中官員也很識趣,沒有誰因此立即提議加印紙幣,誰敢上這樣的奏章,秦牧非把他貶到北海去放羊不可。


    對各級州縣的同知、縣丞的司法培訓,開始在全國各個行省全麵展開,這件事不能搞試點,一試必定出問題。


    因此不管地方官員有什麽異義,秦牧看準了,就一力推行下去。


    與此同時,西南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朝中官員的注意力,捷報不斷傳來,尤其是崔鋒進展十分迅速,把秦牧擔心的朱三太子一下子趕到洞吾國去了;


    如此一平,別說他是未經證實的皇子了,就算是朱由榔那種正式登基過的皇帝,流亡到國外後,影響力也會大大減弱,這讓秦牧暗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就等著看海陸兩軍狠狠地胖揍洞吾和交趾了。


    對於這場戰爭,秦牧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裏準備,並不指望海陸兩軍短期內就能全麵平定整個中南半島。


    因此這次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殺入中南半島能占就占,若是條件不成熟,就象當初滿清入關一樣,進行一種掠奪式的戰爭,從財富的人口,能掠奪多少就掠奪多少,甚至把整個中南半島弄得荒無人煙也沒關係。


    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除了留一部分兵力作日常的海疆巡防外,半過以上的戰艦已經開始啟航,浩浩蕩蕩向交趾沿岸殺去。


    剛剛占領渤泥國的王歸晨沒辦法,暫時脫不開身。


    而遠在靖海省的海如風這下坐不住了,他的遠洋艦隊有三十艘飛剪式戰艦,機動力最強。現在海軍的盛宴又開始了,各支艦隊正舉著刀叉,爭相趕去享受美餐。遠洋艦隊也接到了作戰任務,卻因泗水的叛亂被拖在靖海行省,這怎麽行?


    每天閑在白起港的海軍士兵這下子算是炸窩了,紛紛到市政廳請戰,明亮寬敞的市政廳時常被將士圍得水泄不通。


    柯宸樞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轟走廳外那些嚷嚷個不停的家夥之後,問海如風道:“海提督,這下如何是好?”


    海如風攤攤手道:“我又能有什麽辦法,總不能扔下泗水的爛攤子不管,大家一起跑去中南半島吧。”


    “不如這樣吧,留點陸戰隊與仆從軍配合,先守住平原地區,讓巴沙再折騰一陣子也無妨,咱們先去中南半島逛一圈。”


    海如風連忙搖頭道:“不妥,不妥,這樣弄不好是撿了芝麻丟西瓜,現在靖海土著反叛情緒高漲,隻留一點陸戰隊,恐怕到時白起城周邊也鎮不住。”


    “海提督不必擔心,不是還有一萬多仆從軍嗎?先讓他們自相殘殺一陣又有何妨。”


    海如風想了想說道:“陛下之意,並非要咱們一次打下中南半島,因此倒不必去那麽多人馬,這樣吧,靖海省留給你,我帶二十艘飛剪船去就行了。留三千兵力給你,這就沒問題了。”


    遠洋艦隊算上陸戰隊,共有五千五百人,留三千人馬在白起城,確實足夠了。以前西班牙控製呂宋、荷蘭人控製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又哪裏有這麽多兵力。


    柯宸樞本想自己去的,但海如風先把話說出了,他也隻能暗翻白眼,算了,在靖海抓土著換銀子,抓他個幾十萬,那也是大功一件。


    “海提督既然決定了,末將還有什麽話好說。”


    “哈哈哈,老柯,又不是一次打下中南半島,下次輪到你去好了。”


    ps:快到年了,不但事情多,而且心中莫有點煩躁,現在越來越怕過年了.......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揚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昊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昊遠並收藏明揚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