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牧在長沙大祀崇禎帝的時候,在江蘇淮安,三個倉倉惶惶南逃到淮安的倒黴孩子終於可以喘口氣了,淮安城內一個叫杜光紹的官員騰出了一個園子供他們暫住。
這三個倒黴蛋一個叫朱常淓,一個叫朱由崧,還有一個叫朱慈爚。此時此刻,三個倒黴蛋還不知道京師被攻破,崇禎自縊而亡的消息。
淮安現在還算安全,因為這裏有兩個非常不錯的官員,還虔誠地效忠著大明朝,一個是漕運總督兼淮揚巡撫路振飛,一個是淮安巡按王燮。
尤其是漕運總督路振飛,他沒有辱沒他這個頗有氣勢的名字。
漕運總督路振飛以正直,勇敢著稱,還曾統領過防禦叛匪的地方軍隊,崇禎六年巡按福建時,海賊劉香勾結紅夷入犯福建,他曾遣遊擊鄭芝龍、黃斌卿等大破劉香,有這些經曆,路振飛在軍事上也很有經驗。
從今年二月起,李自成大破山西,兵指河南,路振飛感覺形勢緊急,便開始在淮安積極組織團練鄉兵,犒以牛酒,兩月之間組織起鄉兵數萬。並派出手下官員分道防河,防禦大順軍南下。
在路振飛大力經營之下,淮安成了目前兩淮一帶最安全的地方,成從北方逃來的官僚貴族的首選避難所。
朱常淓、朱由崧、朱慈爚這三個落難叔侄也得到了路總督的熱情接待,將他們一起安置在官員杜光紹家的一座別院裏。
朱慈爚是崇王(就藩汝寧)朱由樻的兒子,崇王朱由樻在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大順軍攻破汝寧時被俘殺。朱慈爚還有個大哥叫朱慈輝,在泌陽也被李自成殺了。
這樣崇王的大帽就應該落朱茲爚頭上了,但這兩年世道太亂,他一直在逃命,而崇禎也自身難保,哪時有時間冊封他。
這裏重點介紹一下朱常淓和朱由崧叔侄倆。包括他倆的祖宗三代,都有必要梳理一下,因為這關係到接下來南京的皇位之爭,而引發皇位之爭的種種緣由與他們的祖父輩密切相關。
朱由崧是現任福王,他的爺爺是萬曆皇帝朱翊鈞。
萬曆皇帝是一個時常能給人們帶來意外的人,他母後和張居正為他娶了皇後、選了九嬪“以備侍禦”,他卻獨辟蹊徑,另探幽情:
有一天,萬曆皇帝去慈寧宮探望他的母後,很偶然地遇到了一位姓王的宮女。據說這位宮女的小手很潤滑,萬曆皇帝摸了一下子便荷爾蒙分泌加速,於是就地推倒.........
這位宮女雖然也姓王,但和生育力差的王皇後剛好相反,竟然一發命中,她懷孕了。
然而萬曆皇帝後來很後悔這件偷腥事件,一直想掩蓋這件事,但事情最終沒有瞞住一心想抱孫子的慈聖皇太後。在太後的敦促下,萬曆十年的六月。這位懷有萬曆皇帝骨肉的宮女被冊封為恭妃。
冊封之後兩個月,恭妃王氏果然誕育了一個男嬰,這便是萬曆皇帝的皇長子——朱常洛。
萬曆皇帝對恭妃的態度並沒有因為皇長子的出生而改變,相反他非常討厭這位皇長子。因為朱常洛是他人生汙點的最有力的“人證”。
後來萬曆皇帝深深愛上了一個姓鄭的女子(張居正和皇太後選的九嬪之一),她就是後來的鄭貴妃,鄭貴妃沒有讓萬厲皇帝失望,先產下一女。是為靜樂公主,再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正所謂愛屋及烏,因為萬曆深深迷戀著鄭貴妃。對這一子一兒,也是愛到了骨子裏。
後來大臣們擬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儲君。
萬曆卻有意立三子朱常洵。
因此引發了“爭國本”一案。皇帝與大臣因此整整僵持了十五年。最後爭國本被著名的“梃擊案”推上了**,
梃擊案中皇長子朱常洛在皇宮裏遭遇襲擊,但毫發無傷。這極有可能是一招苦肉計,卻成功地迫使萬曆皇帝作出了讓步,最終福王朱常洵隻能帶著無數的財寶以及兒子朱由崧到洛陽就藩,這一年朱由崧小朋友剛滿八歲。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朱由崧他們是到洛陽了,但他那位奶奶還在京城的皇宮裏,在萬曆皇帝駕崩後,接連兩場皇位之爭中,他那位奶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牽出了大明的另外兩大奇案:紅丸案,移宮案。
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在晚明三大疑案裏的前兩個疑案中,甲方的主力是朱由鬆的奶奶鄭貴妃,乙方的主力則是以東林黨為首的大臣。
梃擊案的結果是將皇長子朱常洛推上了皇太子之位,福王朱常洵無奈地前往洛陽就藩。
紅丸案是剛登基一個月的朱常洛病重,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朱常洛服後死去。東林黨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係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甚眾,鄭貴妃被迫幽居於紫禁城一座寂寞的冷宮裏。
可以說,這三大疑案為南明的滅亡埋下了主要的因子。
這三大奇案本來與朱由崧同學無關,但李自成來了,先攻下洛陽,把他老子朱常洵的肉和鹿肉同煮了一鍋,取名“福祿宴”。
朱由崧躲在洛陽安國寺逃過了一劫,李自成大軍退走了後,逃出了洛陽城的朱由崧一路顛沛流離,先是逃到了懷慶。
流亡的生活使他對山川地理有了深切的體驗,也對當時的局勢能夠作出較為理性的判斷。
朱由崧在懷慶的時候曾經給崇禎皇帝上了一首奏疏,建議他這位堂兄要注重黃河的防禦,防止流寇威脅京師的東邊屏障。
能夠給朝廷上這樣的奏疏,可見朱由崧不是個簡單的白癡廢物。
崇禎十六年五月,朱由崧被正式冊封為福王,但因洛陽還被叛軍占著,他隻得在懷慶呆著。
崇禎十七年,也就是今年一月,劉芳亮率領的大順軍偏師沿黃河東進,直逼懷慶,朱由崧隻得繼續流亡,一路跑到了衛輝,在這裏他找到了一個親人,他的堂叔潞王朱常淓。
這位潞王朱常淓是萬曆皇帝的侄子,他的父親叫朱翊鏐,是萬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四歲冊封為潞王,萬曆十七年就藩河南衛輝府。一世潞王過世後由兒子朱常淓接班。
兩人一個是萬曆皇帝的親孫子,一個是親侄子。很親,可惜潞王也沒能給可憐的朱由崧同學提供避難所,因為劉芳亮這丫的一路追到衛輝來了。
沒辦法,叔倒倆隻好卷鋪蓋一起南逃。
這個時候,李自成橫掃山西,劉芳亮的偏師則掃蕩河南,向京師合圍,叔侄倆逃亡的路上先後遇上開封的周王,汝寧的崇王世子朱慈爚。
歎幾個遷嫡飄零,相逢處且休說故宮繁華,他鄉淪落。
得快點,聽說連徐州都被叛軍占領了。
這風雨飄搖的時候,朱家的幾位子孫抱團取溫似的,一起乘船南逃,幾人又驚又急,在南逃的船上,周王不堪驚急勞累,竟撒手西去了,屍體到現在還沒下葬呢。
剩下朱由崧和堂叔堂侄逃到淮安,好在路振飛路總督是個好樣的,讓他們在杜光紹家吃上了一口熱飯,三人都逃命很久了,又累又怕,本打算先在淮安多歇幾天再說;
結果三月二十八日,突然傳來了京師城破,皇帝縊死的消息,雖然這些消息都是道聽途說,人雲亦雲,誰也不敢確實這些消息是真是假,反正城裏謠言滿天飛就是了。
對於三個飄零的龍子鳳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誰都知道,曆來王朝被武力推翻,下場最慘的就是原來的龍子鳳孫;
再高的官兒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們這些皇族嫡親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被抓住了不是立即斬首,就是被囚禁到死。
三個龍子鳳孫在淮安接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竟然是放聲大哭,哭得比各自的老爹死的時候還傷心,因為死了爹,沒了封地,還有北京皇帝管飯,這下連北京的皇帝也死了,誰來管飯?
三人哭得撕心裂肺,淚雨滂沱,流不盡的家國淚,道不盡的飯碗愁,掬盡東海,難洗此時憂。
哭過之後,三人才想起,皇帝沒了,可以再立,北京沒了,還有南京,大明與曆朝曆代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在留都南京一直保留著一套完整的領導班子,六部九卿一應俱全,連司禮秉筆太監都一應具全,隻要擁立一個皇帝,按常理,整個帝國的機構就可以恢複正常運轉了。
問題就出在這個皇帝上,誰來當皇帝?京師被攻破,崇禎一家估計是在劫難逃了。
朱常淓和朱慈爚的目光一下子集在朱由崧身上,無他,排除了崇禎的幾個兒子後,按血統親近,福王,桂王,惠王便成為首選。
桂王和惠王遠在南疆,在這國破家亡的緊急時刻,不大可能等得地處偏遠的桂王、惠王趕來再立新君。
朱由崧這個福王如今剛好逃亡到南京淮安,與遠在廣西的朱由榔相比,淮安離南京近十倍。
一時之間,土頭灰臉的朱由崧竟成了新皇的首選,但事情沒這麽簡單..........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秦牧在長沙大祀崇禎帝的時候,在江蘇淮安,三個倉倉惶惶南逃到淮安的倒黴孩子終於可以喘口氣了,淮安城內一個叫杜光紹的官員騰出了一個園子供他們暫住。
這三個倒黴蛋一個叫朱常淓,一個叫朱由崧,還有一個叫朱慈爚。此時此刻,三個倒黴蛋還不知道京師被攻破,崇禎自縊而亡的消息。
淮安現在還算安全,因為這裏有兩個非常不錯的官員,還虔誠地效忠著大明朝,一個是漕運總督兼淮揚巡撫路振飛,一個是淮安巡按王燮。
尤其是漕運總督路振飛,他沒有辱沒他這個頗有氣勢的名字。
漕運總督路振飛以正直,勇敢著稱,還曾統領過防禦叛匪的地方軍隊,崇禎六年巡按福建時,海賊劉香勾結紅夷入犯福建,他曾遣遊擊鄭芝龍、黃斌卿等大破劉香,有這些經曆,路振飛在軍事上也很有經驗。
從今年二月起,李自成大破山西,兵指河南,路振飛感覺形勢緊急,便開始在淮安積極組織團練鄉兵,犒以牛酒,兩月之間組織起鄉兵數萬。並派出手下官員分道防河,防禦大順軍南下。
在路振飛大力經營之下,淮安成了目前兩淮一帶最安全的地方,成從北方逃來的官僚貴族的首選避難所。
朱常淓、朱由崧、朱慈爚這三個落難叔侄也得到了路總督的熱情接待,將他們一起安置在官員杜光紹家的一座別院裏。
朱慈爚是崇王(就藩汝寧)朱由樻的兒子,崇王朱由樻在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大順軍攻破汝寧時被俘殺。朱慈爚還有個大哥叫朱慈輝,在泌陽也被李自成殺了。
這樣崇王的大帽就應該落朱茲爚頭上了,但這兩年世道太亂,他一直在逃命,而崇禎也自身難保,哪時有時間冊封他。
這裏重點介紹一下朱常淓和朱由崧叔侄倆。包括他倆的祖宗三代,都有必要梳理一下,因為這關係到接下來南京的皇位之爭,而引發皇位之爭的種種緣由與他們的祖父輩密切相關。
朱由崧是現任福王,他的爺爺是萬曆皇帝朱翊鈞。
萬曆皇帝是一個時常能給人們帶來意外的人,他母後和張居正為他娶了皇後、選了九嬪“以備侍禦”,他卻獨辟蹊徑,另探幽情:
有一天,萬曆皇帝去慈寧宮探望他的母後,很偶然地遇到了一位姓王的宮女。據說這位宮女的小手很潤滑,萬曆皇帝摸了一下子便荷爾蒙分泌加速,於是就地推倒.........
這位宮女雖然也姓王,但和生育力差的王皇後剛好相反,竟然一發命中,她懷孕了。
然而萬曆皇帝後來很後悔這件偷腥事件,一直想掩蓋這件事,但事情最終沒有瞞住一心想抱孫子的慈聖皇太後。在太後的敦促下,萬曆十年的六月。這位懷有萬曆皇帝骨肉的宮女被冊封為恭妃。
冊封之後兩個月,恭妃王氏果然誕育了一個男嬰,這便是萬曆皇帝的皇長子——朱常洛。
萬曆皇帝對恭妃的態度並沒有因為皇長子的出生而改變,相反他非常討厭這位皇長子。因為朱常洛是他人生汙點的最有力的“人證”。
後來萬曆皇帝深深愛上了一個姓鄭的女子(張居正和皇太後選的九嬪之一),她就是後來的鄭貴妃,鄭貴妃沒有讓萬厲皇帝失望,先產下一女。是為靜樂公主,再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正所謂愛屋及烏,因為萬曆深深迷戀著鄭貴妃。對這一子一兒,也是愛到了骨子裏。
後來大臣們擬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儲君。
萬曆卻有意立三子朱常洵。
因此引發了“爭國本”一案。皇帝與大臣因此整整僵持了十五年。最後爭國本被著名的“梃擊案”推上了**,
梃擊案中皇長子朱常洛在皇宮裏遭遇襲擊,但毫發無傷。這極有可能是一招苦肉計,卻成功地迫使萬曆皇帝作出了讓步,最終福王朱常洵隻能帶著無數的財寶以及兒子朱由崧到洛陽就藩,這一年朱由崧小朋友剛滿八歲。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朱由崧他們是到洛陽了,但他那位奶奶還在京城的皇宮裏,在萬曆皇帝駕崩後,接連兩場皇位之爭中,他那位奶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牽出了大明的另外兩大奇案:紅丸案,移宮案。
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在晚明三大疑案裏的前兩個疑案中,甲方的主力是朱由鬆的奶奶鄭貴妃,乙方的主力則是以東林黨為首的大臣。
梃擊案的結果是將皇長子朱常洛推上了皇太子之位,福王朱常洵無奈地前往洛陽就藩。
紅丸案是剛登基一個月的朱常洛病重,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朱常洛服後死去。東林黨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係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甚眾,鄭貴妃被迫幽居於紫禁城一座寂寞的冷宮裏。
可以說,這三大疑案為南明的滅亡埋下了主要的因子。
這三大奇案本來與朱由崧同學無關,但李自成來了,先攻下洛陽,把他老子朱常洵的肉和鹿肉同煮了一鍋,取名“福祿宴”。
朱由崧躲在洛陽安國寺逃過了一劫,李自成大軍退走了後,逃出了洛陽城的朱由崧一路顛沛流離,先是逃到了懷慶。
流亡的生活使他對山川地理有了深切的體驗,也對當時的局勢能夠作出較為理性的判斷。
朱由崧在懷慶的時候曾經給崇禎皇帝上了一首奏疏,建議他這位堂兄要注重黃河的防禦,防止流寇威脅京師的東邊屏障。
能夠給朝廷上這樣的奏疏,可見朱由崧不是個簡單的白癡廢物。
崇禎十六年五月,朱由崧被正式冊封為福王,但因洛陽還被叛軍占著,他隻得在懷慶呆著。
崇禎十七年,也就是今年一月,劉芳亮率領的大順軍偏師沿黃河東進,直逼懷慶,朱由崧隻得繼續流亡,一路跑到了衛輝,在這裏他找到了一個親人,他的堂叔潞王朱常淓。
這位潞王朱常淓是萬曆皇帝的侄子,他的父親叫朱翊鏐,是萬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四歲冊封為潞王,萬曆十七年就藩河南衛輝府。一世潞王過世後由兒子朱常淓接班。
兩人一個是萬曆皇帝的親孫子,一個是親侄子。很親,可惜潞王也沒能給可憐的朱由崧同學提供避難所,因為劉芳亮這丫的一路追到衛輝來了。
沒辦法,叔倒倆隻好卷鋪蓋一起南逃。
這個時候,李自成橫掃山西,劉芳亮的偏師則掃蕩河南,向京師合圍,叔侄倆逃亡的路上先後遇上開封的周王,汝寧的崇王世子朱慈爚。
歎幾個遷嫡飄零,相逢處且休說故宮繁華,他鄉淪落。
得快點,聽說連徐州都被叛軍占領了。
這風雨飄搖的時候,朱家的幾位子孫抱團取溫似的,一起乘船南逃,幾人又驚又急,在南逃的船上,周王不堪驚急勞累,竟撒手西去了,屍體到現在還沒下葬呢。
剩下朱由崧和堂叔堂侄逃到淮安,好在路振飛路總督是個好樣的,讓他們在杜光紹家吃上了一口熱飯,三人都逃命很久了,又累又怕,本打算先在淮安多歇幾天再說;
結果三月二十八日,突然傳來了京師城破,皇帝縊死的消息,雖然這些消息都是道聽途說,人雲亦雲,誰也不敢確實這些消息是真是假,反正城裏謠言滿天飛就是了。
對於三個飄零的龍子鳳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誰都知道,曆來王朝被武力推翻,下場最慘的就是原來的龍子鳳孫;
再高的官兒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們這些皇族嫡親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被抓住了不是立即斬首,就是被囚禁到死。
三個龍子鳳孫在淮安接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竟然是放聲大哭,哭得比各自的老爹死的時候還傷心,因為死了爹,沒了封地,還有北京皇帝管飯,這下連北京的皇帝也死了,誰來管飯?
三人哭得撕心裂肺,淚雨滂沱,流不盡的家國淚,道不盡的飯碗愁,掬盡東海,難洗此時憂。
哭過之後,三人才想起,皇帝沒了,可以再立,北京沒了,還有南京,大明與曆朝曆代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在留都南京一直保留著一套完整的領導班子,六部九卿一應俱全,連司禮秉筆太監都一應具全,隻要擁立一個皇帝,按常理,整個帝國的機構就可以恢複正常運轉了。
問題就出在這個皇帝上,誰來當皇帝?京師被攻破,崇禎一家估計是在劫難逃了。
朱常淓和朱慈爚的目光一下子集在朱由崧身上,無他,排除了崇禎的幾個兒子後,按血統親近,福王,桂王,惠王便成為首選。
桂王和惠王遠在南疆,在這國破家亡的緊急時刻,不大可能等得地處偏遠的桂王、惠王趕來再立新君。
朱由崧這個福王如今剛好逃亡到南京淮安,與遠在廣西的朱由榔相比,淮安離南京近十倍。
一時之間,土頭灰臉的朱由崧竟成了新皇的首選,但事情沒這麽簡單..........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