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這樣的心情,所有徵調過來的人都在專業泥瓦匠的指揮之下哼哧哼哧地幹活。
扶蘇給的圖紙很詳盡,建起來不算太難,倒是原料準備那邊要扶蘇過去指導一下。
扶蘇早前發現的特殊土壤是高嶺土,是做瓷器的胎料。
要不是各縣的植被都被薅禿了,扶蘇也不會打起這東西的主意,他知道瓷器燒製的整套流程,現在有煤有土,建好瓷窯就能試燒,不過高嶺土和高嶺土之間同樣有挺大的差別,扶蘇還是得淘出適合的瓷泥之後再看看燒製效果。
邯鄲也有不少陶工,玩泥巴是他們的強項,雖然不曉得扶蘇提出的那些步驟有什麽用處,他們還是一絲不苟地按照扶蘇的要求摞出一摞摞柱狀淘泥供扶蘇試燒用。
可以量產瓷器的大窯還在建設之中,試燒用的小窯倒是搭好了,這段時間扶蘇要人造的大小工具早已就位,儼然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瓷器小作坊。
扶蘇在第一批瓷泥做好之後邀張良他們一起去玩。
張良對玩泥巴這件事有點抗拒,他好歹也是世家出身,放著正事不幹學人捏泥,像樣嗎?
餘光掃見李由他們二話不說捋起袖子要上場,張良也不甘落後,拋去那點小嘀咕專注地看專業匠人給他們演示這泥巴該怎麽玩:先把淘泥放進轉盤裏,手眼並用地邊旋轉轉盤邊把瓷泥拉出個大致雛形,再選用對應的印模印出想要的形狀,一個個我們熟悉的器物就做成了!
要是覺得沒玩夠,還可以再耐心地修一修,洗洗幹淨在上麵隨心所欲地作畫。
當然,目前這個瓷窯還處於摸索狀態,並不保證燒出來時能還原你的畫。
看起來不太難!
五個人開始有樣學樣地試著拉坯。
事實證明,看別人做和自己做還是有區別的,幾個人的成果都挺一般,還是陳平出身農家,好歹幹過幾年活,做出來的瓷坯好歹齊齊整整。
扶蘇指揮能力一流,動起手來還是挺生疏,最後全靠自己良好的審美標準把差點歪掉的瓷坯給拉了迴來,還像模像樣地在上麵勾畫起了各種各樣的花紋。
張良同樣手生,他趁別人不注意,麵不改色地丟掉幾塊被玩壞的泥巴,鎮定自若地把勉強能看的那幾個留了下來。
至於李由和王離,他們的選擇很一致,做那麽精細幹嘛,選大的,操作簡單,不容易出錯!畫畫?畫什麽畫,他們習武之人,不用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直接拿去燒製完事。
幾個人搗鼓了半天,還給成品上了釉,這才把第一批由他們親手製作的瓷坯送進瓷窯燒煉。
瓷坯做好了,放進瓷窯還得燒上幾天才能看到成品,好在離這邊不遠的地方就有一處煤礦,塊煤和煤粉都能直接用,百姓陸陸續續上山打了不少雜柴送來換糧,再多開幾個大窯都還燒得起。
扶蘇沒幹等著,把剩下的事交給瓷窯負責人,洗洗手和張良他們忙別的事去了。
因為鬧過饑荒,百姓家中也養不起家禽家畜,扶蘇一行人吃的肉要麽是山裏打的水裏撈的,要麽是別處送來的。
入夏之後,扶蘇早早在江邊建了處船塢,調了批男丁來學造船,女眷學織網。如今天暖魚肥,船塢也造出了一批結實好用的新漁船,扶蘇和張良他們溜達去驗收,順便到江邊散散心。
扶蘇在船塢裏看了一圈,覺得光看著不夠直觀,含笑提議道:「不如我們分頭帶著人到江中捕魚,看誰捕得多。」
張良來了興致:「聽起來不錯,有彩頭嗎?」
這話也就張良敢說了,不管是李由王離還是陳平,在扶蘇麵前還是挺講究上下尊卑的。
扶蘇笑道:「不如輸的人負責帶著人把魚挨家挨戶分給縣裏的百姓。你想清楚再答應啊,縣裏可是有兩千多戶人家的,一天怕是跑不完。」
張良說道:「這種大話你得先捕到兩千多條魚再說。」
在瓷器作坊那邊玩泥巴還好說,到江中捕魚這種事李由和王離是不會和扶蘇分開的,江水湍急,指不定出點什麽意外,他們得寸步不離地跟著扶蘇才放心。
這樣一來,扶蘇和李由、王離算一組,張良和陳平算一組,兩隊人分頭去挑好漁船和漁夫,準備分頭往上遊和下遊兩個方向捕魚去。
張良他們帶著漁網出發了,扶蘇卻沒急著讓漁船下水,而是先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搗鼓出一批草料,這才帶著漁夫們順流而下,停在下遊江心處。
扶蘇命人撒下草料,不一會,一大群白花花的魚兒就齊齊遊了過來,數量之多差點把漁夫們拉著的網給衝破了!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些漁夫常年住在江邊,好歹也是捕魚的一把好手,自認捕魚技巧算是一流的,卻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勢!
撒草料引魚也有人試過的,可是沒這效果啊!
漁夫呆愣片刻,紛紛歡喜地收網,將滿網肥魚拉了起來。
等把一船船大魚拉迴岸上,所有人看向扶蘇的目光都不同了:看看,不愧是傳說中的小仙人!有小仙人在,魚兒都自動撞進網裏來!
住在周圍的百姓都知曉扶蘇要試船,早已來到岸邊看熱鬧,看到他們這麽快滿載而歸都驚住了,紛紛圍上去幫忙卸魚。
親眼見過魚群爭先恐後往網裏沖的盛況,跟船的漁夫都真心實意地覺得扶蘇是仙童降世,很是吹了一波牛逼,又信心滿滿地再次跟著扶蘇捕魚去。
</br>
扶蘇給的圖紙很詳盡,建起來不算太難,倒是原料準備那邊要扶蘇過去指導一下。
扶蘇早前發現的特殊土壤是高嶺土,是做瓷器的胎料。
要不是各縣的植被都被薅禿了,扶蘇也不會打起這東西的主意,他知道瓷器燒製的整套流程,現在有煤有土,建好瓷窯就能試燒,不過高嶺土和高嶺土之間同樣有挺大的差別,扶蘇還是得淘出適合的瓷泥之後再看看燒製效果。
邯鄲也有不少陶工,玩泥巴是他們的強項,雖然不曉得扶蘇提出的那些步驟有什麽用處,他們還是一絲不苟地按照扶蘇的要求摞出一摞摞柱狀淘泥供扶蘇試燒用。
可以量產瓷器的大窯還在建設之中,試燒用的小窯倒是搭好了,這段時間扶蘇要人造的大小工具早已就位,儼然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瓷器小作坊。
扶蘇在第一批瓷泥做好之後邀張良他們一起去玩。
張良對玩泥巴這件事有點抗拒,他好歹也是世家出身,放著正事不幹學人捏泥,像樣嗎?
餘光掃見李由他們二話不說捋起袖子要上場,張良也不甘落後,拋去那點小嘀咕專注地看專業匠人給他們演示這泥巴該怎麽玩:先把淘泥放進轉盤裏,手眼並用地邊旋轉轉盤邊把瓷泥拉出個大致雛形,再選用對應的印模印出想要的形狀,一個個我們熟悉的器物就做成了!
要是覺得沒玩夠,還可以再耐心地修一修,洗洗幹淨在上麵隨心所欲地作畫。
當然,目前這個瓷窯還處於摸索狀態,並不保證燒出來時能還原你的畫。
看起來不太難!
五個人開始有樣學樣地試著拉坯。
事實證明,看別人做和自己做還是有區別的,幾個人的成果都挺一般,還是陳平出身農家,好歹幹過幾年活,做出來的瓷坯好歹齊齊整整。
扶蘇指揮能力一流,動起手來還是挺生疏,最後全靠自己良好的審美標準把差點歪掉的瓷坯給拉了迴來,還像模像樣地在上麵勾畫起了各種各樣的花紋。
張良同樣手生,他趁別人不注意,麵不改色地丟掉幾塊被玩壞的泥巴,鎮定自若地把勉強能看的那幾個留了下來。
至於李由和王離,他們的選擇很一致,做那麽精細幹嘛,選大的,操作簡單,不容易出錯!畫畫?畫什麽畫,他們習武之人,不用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直接拿去燒製完事。
幾個人搗鼓了半天,還給成品上了釉,這才把第一批由他們親手製作的瓷坯送進瓷窯燒煉。
瓷坯做好了,放進瓷窯還得燒上幾天才能看到成品,好在離這邊不遠的地方就有一處煤礦,塊煤和煤粉都能直接用,百姓陸陸續續上山打了不少雜柴送來換糧,再多開幾個大窯都還燒得起。
扶蘇沒幹等著,把剩下的事交給瓷窯負責人,洗洗手和張良他們忙別的事去了。
因為鬧過饑荒,百姓家中也養不起家禽家畜,扶蘇一行人吃的肉要麽是山裏打的水裏撈的,要麽是別處送來的。
入夏之後,扶蘇早早在江邊建了處船塢,調了批男丁來學造船,女眷學織網。如今天暖魚肥,船塢也造出了一批結實好用的新漁船,扶蘇和張良他們溜達去驗收,順便到江邊散散心。
扶蘇在船塢裏看了一圈,覺得光看著不夠直觀,含笑提議道:「不如我們分頭帶著人到江中捕魚,看誰捕得多。」
張良來了興致:「聽起來不錯,有彩頭嗎?」
這話也就張良敢說了,不管是李由王離還是陳平,在扶蘇麵前還是挺講究上下尊卑的。
扶蘇笑道:「不如輸的人負責帶著人把魚挨家挨戶分給縣裏的百姓。你想清楚再答應啊,縣裏可是有兩千多戶人家的,一天怕是跑不完。」
張良說道:「這種大話你得先捕到兩千多條魚再說。」
在瓷器作坊那邊玩泥巴還好說,到江中捕魚這種事李由和王離是不會和扶蘇分開的,江水湍急,指不定出點什麽意外,他們得寸步不離地跟著扶蘇才放心。
這樣一來,扶蘇和李由、王離算一組,張良和陳平算一組,兩隊人分頭去挑好漁船和漁夫,準備分頭往上遊和下遊兩個方向捕魚去。
張良他們帶著漁網出發了,扶蘇卻沒急著讓漁船下水,而是先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搗鼓出一批草料,這才帶著漁夫們順流而下,停在下遊江心處。
扶蘇命人撒下草料,不一會,一大群白花花的魚兒就齊齊遊了過來,數量之多差點把漁夫們拉著的網給衝破了!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些漁夫常年住在江邊,好歹也是捕魚的一把好手,自認捕魚技巧算是一流的,卻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勢!
撒草料引魚也有人試過的,可是沒這效果啊!
漁夫呆愣片刻,紛紛歡喜地收網,將滿網肥魚拉了起來。
等把一船船大魚拉迴岸上,所有人看向扶蘇的目光都不同了:看看,不愧是傳說中的小仙人!有小仙人在,魚兒都自動撞進網裏來!
住在周圍的百姓都知曉扶蘇要試船,早已來到岸邊看熱鬧,看到他們這麽快滿載而歸都驚住了,紛紛圍上去幫忙卸魚。
親眼見過魚群爭先恐後往網裏沖的盛況,跟船的漁夫都真心實意地覺得扶蘇是仙童降世,很是吹了一波牛逼,又信心滿滿地再次跟著扶蘇捕魚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