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齡經曆兩次宮變,很是知道自己冒著多麽大的險,她的依仗也不過是衛善心中的善念,可她依舊一步步走進了甘露殿來,跪在榻前剖白身世。
若是衛善翻臉,她根本就走不出甘露殿,這些事她心中明白,也必然權衡過輕重,竟還能帶著這支金簪,托人找進宮來。
衛善沒想到會聽見這麽簡單的理由,她一時動容,低眉看著椿齡,眉間這兩年裏淬煉出來的冷毅,一時融化開去,許久才對椿齡道:“我對你,並沒有施多麽大的恩德。”
她一向知道椿齡與頌恩相好,偌大個宮廷,宮人太監之間互相結伴,也是常有的事,她被關在小瀛州中,便有太監看中了沉香,讓沉香與他結對食。
沉香肯了,若結對食還能多些衣食周全衛善,是衛善緊緊握了她的手腕:“你若去了,我便是餓死凍死,也絕不吃穿你的賣身錢。”沉香哭得伏在榻上,到底還是沒去。
那是強迫,衛善絕不允許,當了皇後更不允許此類事發生,可那些兩廂情願的,她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宮人到了年紀要放出宮去,便仿佛與丈夫訣別,有情宜些的,還會預備下銀兩,算是“嫁妻”。
七情所致,難言對錯。
椿齡與頌恩兩人相好,並未傷及無辜,也從未曾在人前露過形跡,衛善看二人多年不曾變心,便幹脆放他們自由。
宮人到了年歲尚且能放還迴家,太監不到老死不得出宮廷,借著京城生亂的時機,放了他們出去,兩人多年積蓄,衛善又有賞賜,盤纏倒是不缺,隻是兩人說的都是京城口音,幹脆還呆在京郊,再打仗也是京城最安穩。
先是在村中安下家來,頌恩原是太監,最懂得人情世故,跟村中人認了一門幹親,就算是歸了宗,修補了院牆屋瓦,添上些家什,還特意拿出錢來,給椿齡打了張妝台。
頌恩就化名宋恩,先在村中落腳,跟著便由保長領他去村長那兒錄下譜來,頂了遠方親戚的名頭,在亂世裏淘換了個身份。
他識得字讀過書,又對過去諱莫如深,時候一長,村中人漸漸覺出他就是京城本地人氏,並不是外頭來的,這幾個月中京城裏獲罪的官員這許多,看他年輕輕生得好,又有文采,村裏人便當他是家中遭難的官宦子弟。
先是幾個人猜測,跟著闔村皆知,對宋恩愈加客氣幾分,還有人捧了幾個雞蛋,半罐粗鹽,兩三節臘味,非要將自家的小兒郎送到他家裏來,跟著宋恩讀書。
宋恩本來百般推辭,他自己是在內舍監中學的書,這些兒郎往後要正經科舉,怎麽能讓他來啟蒙。
可他越是推辭,村中人便越是覺著他出身高貴,連同他的夫人,也是一樣,說話細致溫柔,做得一手針線,還有人瞧見她能拿筆寫字,除了官宦之家,哪裏還能再找出這樣的人來。
宋恩隻得歎息著答應了,隻說自己頗識得些字,不敢論聖人言,學些三百千還是可以的,自三字經開始教起,學到千家詩便算完,後頭的孔孟,是再不敢教導的。
如此兩年,宋恩椿齡踏踏實實過著日子,給村中兒郎授課,賺不了多少銀子,隻是添個人望,宋恩還從京城裏接了書來抄錄,偶爾也替村中人寫寫書信門聯。
椿齡添了織機,跟著村中婦人學起了織布,她自小生在宮廷,又擅長針線,織出來的花紋總要更巧更鮮亮些,日子倒也悠然。
隻是年歲漸大,還沒有孩兒,兩人商議著不如去善堂抱養一個來,撫孤院裏總有合適的,抱一個女孩兒再抱一個男孩兒,兄妹兩個正可作伴。
今兒是兩個人商量定的日子,宋恩到了城中,先將抄下的書稿交給書肆,再去撫孤院中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孩子。
椿齡瞞著他進了宮,把這事向衛善合盤托出,也是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衛善的手上,聽見衛善這麽說,伏地又是一拜:“高抬貴手四個字,人人皆知,可有幾人做到,娘娘這抬抬手的恩德,卻是奴婢一世難修的福分。”
“你進宮來,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主意?還是頌恩也知道?”衛善轉著那隻金簪,陽光投進冰紋梅的窗格,映得她麵上明明暗暗。
椿齡心中苦澀,低頭道:“他不知道,不論如何,求娘娘看在奴婢以誠相告的份上,饒了他的罪過。”嘴唇顫抖,身子也跟著打抖:“他到撫孤院去了,我們想收養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這麽說來,頌恩是知道她的身份的,衛善倒也猜測得到,頌恩本就心思細密,雖寡言少語,心裏卻是極明白的人,若他知道了,必不會許椿齡進宮來。
衛善手裏握著金簪,一時不知要拿她如何是好,是將她推到台前,叫世人皆知南朝帝姬是個西貝貨,還是放她歸於田野,隻當這事是件傳說。
衛善抬頭看了看窗外,這會兒正是秋日裏太陽最好的時候,有太監宮人抱著保兒在院中玩耍,不時便能聽見他咯咯笑聲。
衛善迴過頭來,對椿齡道:“你說的,我都知道了,想必頌恩還在等你迴家,這會兒不走,再晚可就趕不上做飯了。”
椿齡方才止住了淚,聽見這一句,又淚似泉湧,伏在地上哭得抬不起頭來,喉嚨口哽咽:“娘娘大恩大德,奴婢無以迴報,從此晨昏祝禱,盼著娘娘多福多壽。”
衛善手中握著那隻嵌紅寶的梅花金簪,看上一眼說道:“這是你母親給你的記認,想必陳家該是知道的,我要留下做個記認。”
人證放走了,物證總要留下,究竟與南朝是結盟還是為敵,也得有個說法。
椿齡最後看了那金簪一眼,目中雖還流淚,嘴邊卻露出一絲笑意來,她目中留戀,卻又如釋重負:“自母親給我金簪,我便日夜不能安眠,如今娘娘取走金簪,就算是我再世為人了。”從此不再是大夏的嘉合帝姬,而是京郊村中的宋娘子。
衛善心中慨歎,叫了一聲沉香:“去尋兩套嬰孩手鐲腳鐲來,給椿齡的孩子。”
沉香守在簾外,依稀聽見幾個字,卻也不真切,她自知什麽事該聽,什麽事不該聽,聽見衛善這麽說,還頗覺得古怪,椿齡分明是跟頌恩在一起了,哪裏還會有孩子呢。
可她依言行事,當真去尋了兩付嬰兒手鐲來,看衛善的意思是要厚賞,撿了兩付金子重些的,放在織錦的荷包裏,遞給椿齡道:“娘娘疼你呢。”
椿齡望了衛善一眼,最後又給她磕了一個頭:“娘娘的恩德,奴婢日夜不忘。”她來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走不出甘露殿,誰知衛善竟這麽容易就放她走了。
青霜在殿外探頭探腦,看見椿齡出來,臉上又是哭過的樣子,問她道:“這是怎麽了,見著娘娘就這麽愛哭?”
椿齡抹一抹淚,衝青霜笑道:“一時感慨,這才哭了。”迴身去望甘露殿殿簷角上立的那隻金鳳凰,“天下再沒有娘娘這麽好的人了。”
青霜“撲哧”一聲笑了:“怪道娘娘賞你呢,這些日子不見,你的嘴兒倒甜起來了。”依舊還是坐著青霜的車出了宮。
青霜非要送她迴去,椿齡怎麽也不肯:“夫家待我極好,看見官家馬車倒要生事。”
青霜這才罷休,可還是抿了嘴:“你既能進城來,往後便多來看我,你丈夫要是欺負你,你也有娘家人!”說著歎口氣,“你不知道,當夫人沒趣兒的很。”要是早知道當官夫人是這個樣子,還不如跟著衛善當侍婢。
椿齡笑著應了,青霜替她雇了一輛車,馬車夫看見是官家,哪裏敢怠慢,椿齡依舊還抱著包袱迴到村中,這裏頭是她幾件幹淨衣裳,便是當階下囚,也總能清爽幾日。
鄰人見了她,指著農舍道:“宋先生才剛迴來,不見娘子,到處尋找,娘子去寺中求子,怎麽也不知會先生一聲?”
椿齡抿唇一笑,伸手理了理發髻:“是我忘了。”
宋恩正呆呆坐在屋中,他一看櫃中少了兩件衣裳,便知道椿齡依舊還是進宮去了,什麽求子,村人相信,他怎會不知內情,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呆怔間聽見竹門聲響,抬頭看見椿齡迴來,顧不得自己跛腳,衝出屋去,一把握了她的手:“你……你可是……”
抖著聲兒想問,卻不信她進了宮還能迴來,不住揉著自己的眼睛,椿齡從未見過他這個樣子,看他衣擺上都是塵土,相必是在村中尋了她一路。
對他笑一笑,推了他一把:“家裏還有幾個雞蛋,你去鄰家討些蔥來,夜裏咱們攤香蔥雞蛋吃。”
宋恩眼中熱淚未收,將椿齡從上到下看過一迴,胡亂點頭,眼睛緊緊盯著她,一步步向門邊退去,撞在竹門上,這才笑出聲來:“好,好,你待著,我去要蔥。”
鄰人隔牆聽見,已經摘了蔥,在簍中擺著,碧綠綠的喜人,不等宋恩進門,便把蔥遞遞給他:“先生拿好,不夠再來取。”到底想要打聽打聽:“娘子這是去哪兒了?”
宋恩許久才答了一句:“迴娘家去了。”
若是衛善翻臉,她根本就走不出甘露殿,這些事她心中明白,也必然權衡過輕重,竟還能帶著這支金簪,托人找進宮來。
衛善沒想到會聽見這麽簡單的理由,她一時動容,低眉看著椿齡,眉間這兩年裏淬煉出來的冷毅,一時融化開去,許久才對椿齡道:“我對你,並沒有施多麽大的恩德。”
她一向知道椿齡與頌恩相好,偌大個宮廷,宮人太監之間互相結伴,也是常有的事,她被關在小瀛州中,便有太監看中了沉香,讓沉香與他結對食。
沉香肯了,若結對食還能多些衣食周全衛善,是衛善緊緊握了她的手腕:“你若去了,我便是餓死凍死,也絕不吃穿你的賣身錢。”沉香哭得伏在榻上,到底還是沒去。
那是強迫,衛善絕不允許,當了皇後更不允許此類事發生,可那些兩廂情願的,她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宮人到了年紀要放出宮去,便仿佛與丈夫訣別,有情宜些的,還會預備下銀兩,算是“嫁妻”。
七情所致,難言對錯。
椿齡與頌恩兩人相好,並未傷及無辜,也從未曾在人前露過形跡,衛善看二人多年不曾變心,便幹脆放他們自由。
宮人到了年歲尚且能放還迴家,太監不到老死不得出宮廷,借著京城生亂的時機,放了他們出去,兩人多年積蓄,衛善又有賞賜,盤纏倒是不缺,隻是兩人說的都是京城口音,幹脆還呆在京郊,再打仗也是京城最安穩。
先是在村中安下家來,頌恩原是太監,最懂得人情世故,跟村中人認了一門幹親,就算是歸了宗,修補了院牆屋瓦,添上些家什,還特意拿出錢來,給椿齡打了張妝台。
頌恩就化名宋恩,先在村中落腳,跟著便由保長領他去村長那兒錄下譜來,頂了遠方親戚的名頭,在亂世裏淘換了個身份。
他識得字讀過書,又對過去諱莫如深,時候一長,村中人漸漸覺出他就是京城本地人氏,並不是外頭來的,這幾個月中京城裏獲罪的官員這許多,看他年輕輕生得好,又有文采,村裏人便當他是家中遭難的官宦子弟。
先是幾個人猜測,跟著闔村皆知,對宋恩愈加客氣幾分,還有人捧了幾個雞蛋,半罐粗鹽,兩三節臘味,非要將自家的小兒郎送到他家裏來,跟著宋恩讀書。
宋恩本來百般推辭,他自己是在內舍監中學的書,這些兒郎往後要正經科舉,怎麽能讓他來啟蒙。
可他越是推辭,村中人便越是覺著他出身高貴,連同他的夫人,也是一樣,說話細致溫柔,做得一手針線,還有人瞧見她能拿筆寫字,除了官宦之家,哪裏還能再找出這樣的人來。
宋恩隻得歎息著答應了,隻說自己頗識得些字,不敢論聖人言,學些三百千還是可以的,自三字經開始教起,學到千家詩便算完,後頭的孔孟,是再不敢教導的。
如此兩年,宋恩椿齡踏踏實實過著日子,給村中兒郎授課,賺不了多少銀子,隻是添個人望,宋恩還從京城裏接了書來抄錄,偶爾也替村中人寫寫書信門聯。
椿齡添了織機,跟著村中婦人學起了織布,她自小生在宮廷,又擅長針線,織出來的花紋總要更巧更鮮亮些,日子倒也悠然。
隻是年歲漸大,還沒有孩兒,兩人商議著不如去善堂抱養一個來,撫孤院裏總有合適的,抱一個女孩兒再抱一個男孩兒,兄妹兩個正可作伴。
今兒是兩個人商量定的日子,宋恩到了城中,先將抄下的書稿交給書肆,再去撫孤院中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孩子。
椿齡瞞著他進了宮,把這事向衛善合盤托出,也是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衛善的手上,聽見衛善這麽說,伏地又是一拜:“高抬貴手四個字,人人皆知,可有幾人做到,娘娘這抬抬手的恩德,卻是奴婢一世難修的福分。”
“你進宮來,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主意?還是頌恩也知道?”衛善轉著那隻金簪,陽光投進冰紋梅的窗格,映得她麵上明明暗暗。
椿齡心中苦澀,低頭道:“他不知道,不論如何,求娘娘看在奴婢以誠相告的份上,饒了他的罪過。”嘴唇顫抖,身子也跟著打抖:“他到撫孤院去了,我們想收養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這麽說來,頌恩是知道她的身份的,衛善倒也猜測得到,頌恩本就心思細密,雖寡言少語,心裏卻是極明白的人,若他知道了,必不會許椿齡進宮來。
衛善手裏握著金簪,一時不知要拿她如何是好,是將她推到台前,叫世人皆知南朝帝姬是個西貝貨,還是放她歸於田野,隻當這事是件傳說。
衛善抬頭看了看窗外,這會兒正是秋日裏太陽最好的時候,有太監宮人抱著保兒在院中玩耍,不時便能聽見他咯咯笑聲。
衛善迴過頭來,對椿齡道:“你說的,我都知道了,想必頌恩還在等你迴家,這會兒不走,再晚可就趕不上做飯了。”
椿齡方才止住了淚,聽見這一句,又淚似泉湧,伏在地上哭得抬不起頭來,喉嚨口哽咽:“娘娘大恩大德,奴婢無以迴報,從此晨昏祝禱,盼著娘娘多福多壽。”
衛善手中握著那隻嵌紅寶的梅花金簪,看上一眼說道:“這是你母親給你的記認,想必陳家該是知道的,我要留下做個記認。”
人證放走了,物證總要留下,究竟與南朝是結盟還是為敵,也得有個說法。
椿齡最後看了那金簪一眼,目中雖還流淚,嘴邊卻露出一絲笑意來,她目中留戀,卻又如釋重負:“自母親給我金簪,我便日夜不能安眠,如今娘娘取走金簪,就算是我再世為人了。”從此不再是大夏的嘉合帝姬,而是京郊村中的宋娘子。
衛善心中慨歎,叫了一聲沉香:“去尋兩套嬰孩手鐲腳鐲來,給椿齡的孩子。”
沉香守在簾外,依稀聽見幾個字,卻也不真切,她自知什麽事該聽,什麽事不該聽,聽見衛善這麽說,還頗覺得古怪,椿齡分明是跟頌恩在一起了,哪裏還會有孩子呢。
可她依言行事,當真去尋了兩付嬰兒手鐲來,看衛善的意思是要厚賞,撿了兩付金子重些的,放在織錦的荷包裏,遞給椿齡道:“娘娘疼你呢。”
椿齡望了衛善一眼,最後又給她磕了一個頭:“娘娘的恩德,奴婢日夜不忘。”她來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走不出甘露殿,誰知衛善竟這麽容易就放她走了。
青霜在殿外探頭探腦,看見椿齡出來,臉上又是哭過的樣子,問她道:“這是怎麽了,見著娘娘就這麽愛哭?”
椿齡抹一抹淚,衝青霜笑道:“一時感慨,這才哭了。”迴身去望甘露殿殿簷角上立的那隻金鳳凰,“天下再沒有娘娘這麽好的人了。”
青霜“撲哧”一聲笑了:“怪道娘娘賞你呢,這些日子不見,你的嘴兒倒甜起來了。”依舊還是坐著青霜的車出了宮。
青霜非要送她迴去,椿齡怎麽也不肯:“夫家待我極好,看見官家馬車倒要生事。”
青霜這才罷休,可還是抿了嘴:“你既能進城來,往後便多來看我,你丈夫要是欺負你,你也有娘家人!”說著歎口氣,“你不知道,當夫人沒趣兒的很。”要是早知道當官夫人是這個樣子,還不如跟著衛善當侍婢。
椿齡笑著應了,青霜替她雇了一輛車,馬車夫看見是官家,哪裏敢怠慢,椿齡依舊還抱著包袱迴到村中,這裏頭是她幾件幹淨衣裳,便是當階下囚,也總能清爽幾日。
鄰人見了她,指著農舍道:“宋先生才剛迴來,不見娘子,到處尋找,娘子去寺中求子,怎麽也不知會先生一聲?”
椿齡抿唇一笑,伸手理了理發髻:“是我忘了。”
宋恩正呆呆坐在屋中,他一看櫃中少了兩件衣裳,便知道椿齡依舊還是進宮去了,什麽求子,村人相信,他怎會不知內情,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呆怔間聽見竹門聲響,抬頭看見椿齡迴來,顧不得自己跛腳,衝出屋去,一把握了她的手:“你……你可是……”
抖著聲兒想問,卻不信她進了宮還能迴來,不住揉著自己的眼睛,椿齡從未見過他這個樣子,看他衣擺上都是塵土,相必是在村中尋了她一路。
對他笑一笑,推了他一把:“家裏還有幾個雞蛋,你去鄰家討些蔥來,夜裏咱們攤香蔥雞蛋吃。”
宋恩眼中熱淚未收,將椿齡從上到下看過一迴,胡亂點頭,眼睛緊緊盯著她,一步步向門邊退去,撞在竹門上,這才笑出聲來:“好,好,你待著,我去要蔥。”
鄰人隔牆聽見,已經摘了蔥,在簍中擺著,碧綠綠的喜人,不等宋恩進門,便把蔥遞遞給他:“先生拿好,不夠再來取。”到底想要打聽打聽:“娘子這是去哪兒了?”
宋恩許久才答了一句:“迴娘家去了。”